田渊栋教你读paper的正确姿势

简介:
本文来自AI新媒体量子位(QbitAI)

作为入行数年的专业科研从业者,你每周看几篇论文?

这是一个知乎上的问题。作为卡耐基梅隆大学机器人系的毕业生、Facebook人工智能研究室(FAIR)的研究人员,田渊栋给出了下面这个回答。

盲目追求论文数量无意义,知道怎么读更重要。

2ce912e10013cca36eb8cf0a84ce9f4f1df3209d

背景:人工智能,强化学习

追求数目没有意义。读文章一般两个目的:

1. 看大家在做什么,找方向。

这时候一般读读Abstract和Introduction,对领域有初步了解,知道它主要关于什么,搞清一些概念的含义和联系。这时候不懂没关系,多看几篇文章就懂了。一般聪明的人这一步可以做得很快。

2. 搞清细节

找一个自己感兴趣的方向精读,把里面的课题思路和推理细节搞明白,并且还要顺藤摸瓜找到其它大量的相关文献继续读下去。标准是在脑里能有对这个领域有清楚的脉络,能做到独立完成大部分推导和证明。

一个靠谱的检查方法是给同组的人或者导师做个讲座,看他们能听懂不。很多时候自己以为懂了,其实和别人一说马上就露出马脚。同时讨论也可以激发新思路,说不定就能找到下一篇文章的出发点。这一步往往会花费一个科研人员大量时间,也是业余和职业科研的关键区别所在。

总之分配给每篇文章的时间天差地别。烂文几秒钟就可以放弃,而经典文章还需要每过一阵子回头再去看一看想一想。至于如何评判文章质量,那就得要靠长年科研积累出来的品味了。

接下来的两个阶段就不是光看论文可以看出来的。

3. 写代码实现别人的工作,并且改进

每篇文章都会有意或者无意抬高自己贬低别人,都存在一些有意或者无意隐藏的细节,这些不亲手做是看不到的。所以得要动手花时间去实现别人的方法,想方设法达到别人的效果,然后反过来再看看文章。

时间长了马上就会学到故意隐藏的蛛丝马迹,理解别人留白的道理。光看文章的话,这类经验的积累要慢很多。一般说的“纸上谈兵”就是指这一步没做。

我在15年1月刚去Facebook AI Research的时候,在深度学习上还没有实际操作经验。交给我的第一件事情是复现VGG在ImageNet上的性能,那时还没有BatchNorm,跑5个有2个能开始收敛的就不错了,最后花了几周搞定了。整个过程让我学到不少经验。

4. 总结经验,融会贯通,找到并且遵循自己的方法论

重复3很多次之后,可能会觉得自己比较有经验了。别人问起的时候也能侃侃而谈,但说的往往是一些分散且孤立的经验。并且你会发现自己很容易遗忘这些经验,这个并不是因为记忆力不好,而是因为思路不系统。

这个就需要反复思考反复提炼,从而形成自己的方法论。有了方法论之后,心里就有大方向而不会随便乱试乱撞,效率就会高很多,并且能在一个科研方向上挖很深坚持很久,而不是哪个课题热做哪个。在指导别人的时候也可以做到有的放矢。

在这个基础上再看文献,往往就会读懂很多一开始读不懂的东西。比如说为什么作者要强调A而否认B,那是因为他相信A后面的哲学和方法论。

如果你发现自己提炼不了,或者本来知识就是凌乱的,那么要么就是(1)境界未到,要么就是(2)领域还没有成熟,目前的知识点只是零碎的拼凑。(1)要靠自己练,(2)则预示着大机遇,一个研究者牛不牛就看他是不是可以在别人都放弃的地方找到新的规律。

一般完成1是新闻及科普的水平,2到3是博士生低年级至高年级的水平,精通3到初入4是博后的水平,精通4则是研究员和教授的水准。

另外,从1到4并没有特别固定的顺序,可能你在某个领域是4,另一个领域还只是1或2的程度;或者你在4中获得的经验能反过来帮助1和2(这个很常见);或者一上来就可以跳过2做3,然后等3有了结果之后再去补2,等等。当然,一步跳到4那是民科的水平。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可解锁更多作者的文章

还可以直接参与讨论~

量子位特约稿件,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本文作者:田渊栋
原文发布时间:2017-09-08 
相关文章
|
3天前
|
弹性计算 关系型数据库 微服务
基于 Docker 与 Kubernetes(K3s)的微服务:阿里云生产环境扩容实践
在微服务架构中,如何实现“稳定扩容”与“成本可控”是企业面临的核心挑战。本文结合 Python FastAPI 微服务实战,详解如何基于阿里云基础设施,利用 Docker 封装服务、K3s 实现容器编排,构建生产级微服务架构。内容涵盖容器构建、集群部署、自动扩缩容、可观测性等关键环节,适配阿里云资源特性与服务生态,助力企业打造低成本、高可靠、易扩展的微服务解决方案。
1096 0
|
12天前
|
人工智能 运维 安全
|
2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前端开发
通义DeepResearch全面开源!同步分享可落地的高阶Agent构建方法论
通义研究团队开源发布通义 DeepResearch —— 首个在性能上可与 OpenAI DeepResearch 相媲美、并在多项权威基准测试中取得领先表现的全开源 Web Agent。
429 9
|
11天前
|
人工智能 测试技术 API
智能体(AI Agent)搭建全攻略:从概念到实践的终极指南
在人工智能浪潮中,智能体(AI Agent)正成为变革性技术。它们具备自主决策、环境感知、任务执行等能力,广泛应用于日常任务与商业流程。本文详解智能体概念、架构及七步搭建指南,助你打造专属智能体,迎接智能自动化新时代。
|
3天前
|
弹性计算 Kubernetes jenkins
如何在 ECS/EKS 集群中有效使用 Jenkins
本文探讨了如何将 Jenkins 与 AWS ECS 和 EKS 集群集成,以构建高效、灵活且具备自动扩缩容能力的 CI/CD 流水线,提升软件交付效率并优化资源成本。
287 0
|
10天前
|
人工智能 异构计算
敬请锁定《C位面对面》,洞察通用计算如何在AI时代持续赋能企业创新,助力业务发展!
敬请锁定《C位面对面》,洞察通用计算如何在AI时代持续赋能企业创新,助力业务发展!
|
11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B站开源IndexTTS2,用极致表现力颠覆听觉体验
在语音合成技术不断演进的背景下,早期版本的IndexTTS虽然在多场景应用中展现出良好的表现,但在情感表达的细腻度与时长控制的精准性方面仍存在提升空间。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并进一步推动零样本语音合成在实际场景中的落地能力,B站语音团队对模型架构与训练策略进行了深度优化,推出了全新一代语音合成模型——IndexTTS2 。
793 23
|
3天前
|
缓存 供应链 监控
VVIC seller_search 排行榜搜索接口深度分析及 Python 实现
VVIC搜款网seller_search接口提供服装批发市场的商品及商家排行榜数据,涵盖热销榜、销量排名、类目趋势等,支持多维度筛选与数据分析,助力选品决策、竞品分析与市场预测,为服装供应链提供有力数据支撑。
|
3天前
|
缓存 监控 API
Amazon item_review 商品评论接口深度分析及 Python 实现
亚马逊商品评论接口(item_review)可获取用户评分、评论内容及时间等数据,支持多维度筛选与分页调用,结合Python实现情感分析、关键词提取与可视化,助力竞品分析、产品优化与市场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