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应用程序组件Content Provider在应用程序之间共享数据的原理分析(5)

简介:
 Step 22. SQLiteCursorDriver.query
      这个函数定义在frameworks/base/core/java/android/database/sqlite/SQLiteDirectCursorDriver.java文件中:
  1. public class SQLiteDirectCursorDriver implements SQLiteCursorDriver {  
  2.     ......  
  3.   
  4.     public Cursor query(CursorFactory factory, String[] selectionArgs) {  
  5.         // Compile the query  
  6.         SQLiteQuery query = new SQLiteQuery(mDatabase, mSql, 0, selectionArgs);  
  7.   
  8.         try {  
  9.             ......  
  10.   
  11.             // Create the cursor  
  12.             if (factory == null) {  
  13.                 mCursor = new SQLiteCursor(mDatabase, this, mEditTable, query);  
  14.             } else {  
  15.                 mCursor = factory.newCursor(mDatabase, this, mEditTable, query);  
  16.             }  
  17.   
  18.             ......  
  19.             return mCursor;  
  20.         } finally {  
  21.             ......  
  22.         }  
  23.     }  
  24.   
  25.     ......  
  26. }  
      这里我们就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个函数首先会根据数据库对象mDatabase和原生SQL语句来构造一个SQLiteQuery对象,这个对象的创建的过程中,就会解析这个原生SQL语句,并且创建好数据库查询计划,这样做的好处是等到真正查询的时候就可以马上从数据库中获得取数据了,而不用去分析和理解这个SQL字符串语句,这个就是所谓的SQL语句编译了。有了这个SQLiteQuery对象之后,再把它和数据库对象mDatabase等待信息一起来创建一个SQLiteCursor对象,于是,这个SQLiteCursor对象就圈定要将来要从数据库中获取的数据了。这一步执行完成之后,就把这个SQLiteCursor对象返回给上层,最终回到Step 18中的Transport类bulkQuery函数中。有了这个SQLiteCursor对象之后,就通过创建一个CursorToBulkCursorAdaptor对象来把它和匿名共享内存关联起来,这样,就为将来从数据库中查询得到的数据找到了归宿。
 
      CursorToBulkCursorAdaptor类定义在frameworks/base/core/java/android/database/CursorToBulkCursorAdaptor.java文件中,我们来看看它的对象的构造过程,即它的构造函数的实现:
  1. public final class CursorToBulkCursorAdaptor extends BulkCursorNative  
  2.         implements IBinder.DeathRecipient {  
  3.     ......  
  4.   
  5.     public CursorToBulkCursorAdaptor(Cursor cursor, IContentObserver observer, String providerName,  
  6.             boolean allowWrite, CursorWindow window) {  
  7.         try {  
  8.             mCursor = (CrossProcessCursor) cursor;  
  9.             if (mCursor instanceof AbstractWindowedCursor) {  
  10.                 AbstractWindowedCursor windowedCursor = (AbstractWindowedCursor) cursor;  
  11.                 ......  
  12.   
  13.                 windowedCursor.setWindow(window);  
  14.             } else {  
  15.                 ......  
  16.             }  
  17.         } catch (ClassCastException e) {  
  18.             ......  
  19.         }  
  20.           
  21.         ......  
  22.     }  
  23.   
  24.     ......  
  25. }  
      这里传进来的参数cursor的类型为SQLiteCursor,从上面的类图我们可以知道,SQLiteCursor实现了CrossProcessCursor接口,并且继承了AbstractWindowedCursor类,因此,上面第一个if语句的条件成立,于是就会把这个SQLiteCurosr对象转换为一个AbstractWindowedCursor对象,目的是为了调用它的setWindow函数来把传进来的CursorWindow对象window保存起来,以便后面用来保存数据。
 
      Step 23. AbstractWindowedCursor.setWindow
      这个函数定义在frameworks/base/core/java/android/database/AbstractWindowedCursor.java文件中:
  1. public abstract class AbstractWindowedCursor extends AbstractCursor  
  2. {  
  3.     ......  
  4.   
  5.     public void setWindow(CursorWindow window) {  
  6.         ......  
  7.   
  8.         mWindow = window;  
  9.     }  
  10.   
  11.     ......  
  12.   
  13.     protected CursorWindow mWindow;  
  14. }  
      这个函数很简单,只是把参数window保存在AbstractWindowedCursor类的成员变量mWindow中。注意,这个成员变量mWindow的访问权限为protected,即AbstractWindowedCursor的子类可以直接访问这个成员变量。
 
      这一步完成以后,就返回到前面的Step 14中去了,执行下面语句:
  1. if (bulkCursor != null) {  
  2.     reply.writeStrongBinder(bulkCursor.asBinder());  
  3.   
  4.     if (wantsCursorMetadata) {  
  5.         reply.writeInt(bulkCursor.count());  
  6.         reply.writeInt(BulkCursorToCursorAdaptor.findRowIdColumnIndex(  
  7.             bulkCursor.getColumnNames()));  
  8.     }  
  9. else {  
  10.     ......  
  11. }  
      这里的bulkCursor不为null,于是,就会把这个bulkCursor对象写入到数据流reply中,这个接口是要通过Binder进程间通信机制返回到第三方应用程序的,它的实际类型就是我们在前面Step 18中创建的CursorToBulkCursorAdaptor对象了。
 
      从前面的Step 14的分析中,我们知道,这里的布尔变量wantsCursorMetadata为true,于是就会把请求数据的行数以及数据行的ID列索引号一起写入到数据流reply中去了。这里,我们重点分析IBulkCursor接口的count函数,因为这个调用使得这个Content Provider会真正去执行数据库查询的操作。至于是如何得到从数据库查询出来的数据行的ID列的位置呢?回忆前面这篇文章 Android应用程序组件Content Provider应用实例 ,我们提到,如果我们想将数据库表中的某一列作为数据行的ID列的话,那么就必须把这个列的名称设置为"_id",这里的BulkCursorToCursorAdaptor类的静态成员函数findRowIdColumnIndex函数就是根据这个列名"_id"来找到它是位于数据行的第几列的。
      CursorToBulkCursorAdaptor类定义在frameworks/base/core/java/android/database/CursorToBulkCursorAdaptor.java文件中,它的count成员函数的实现如下所示:
  1. public final class CursorToBulkCursorAdaptor extends BulkCursorNative  
  2.         implements IBinder.DeathRecipient {  
  3.     ......  
  4.   
  5.     public int count() {  
  6.         return mCursor.getCount();  
  7.     }  
  8.   
  9.     ......  
  10. }  
      它的成员变量mCursor即为在前面Step 22中创建的SQLiteCursor对象,于是,下面就会执行SQLiteCursor类的getCount成员函数。




本文转自 Luoshengyang 51CTO博客,原文链接:http://blog.51cto.com/shyluo/967009,如需转载请自行联系原作者
目录
相关文章
|
2月前
|
开发框架 前端开发 Android开发
Flutter 与原生模块(Android 和 iOS)之间的通信机制,包括方法调用、事件传递等,分析了通信的必要性、主要方式、数据传递、性能优化及错误处理,并通过实际案例展示了其应用效果,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趋势
本文深入探讨了 Flutter 与原生模块(Android 和 iOS)之间的通信机制,包括方法调用、事件传递等,分析了通信的必要性、主要方式、数据传递、性能优化及错误处理,并通过实际案例展示了其应用效果,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趋势。这对于实现高效的跨平台移动应用开发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252 4
|
4月前
|
安全 Android开发 Kotlin
Android经典实战之SurfaceView原理和实践
本文介绍了 `SurfaceView` 这一强大的 UI 组件,尤其适合高性能绘制任务,如视频播放和游戏。文章详细讲解了 `SurfaceView` 的原理、与 `Surface` 类的关系及其实现示例,并强调了使用时需注意的线程安全、生命周期管理和性能优化等问题。
207 8
|
2月前
|
缓存 Java 数据库
Android的ANR原理
【10月更文挑战第18天】了解 ANR 的原理对于开发高质量的 Android 应用至关重要。通过合理的设计和优化,可以有效避免 ANR 的发生,提升应用的性能和用户体验。
131 56
|
3月前
|
XML 前端开发 Android开发
Android View的绘制流程和原理详细解说
Android View的绘制流程和原理详细解说
63 3
|
4月前
|
ARouter 测试技术 API
Android经典面试题之组件化原理、优缺点、实现方法?
本文介绍了组件化在Android开发中的应用,详细阐述了其原理、优缺点及实现方式,包括模块化、接口编程、依赖注入、路由机制等内容,并提供了具体代码示例。
63 2
|
3月前
|
存储 大数据 数据库
Android经典面试题之Intent传递数据大小为什么限制是1M?
在 Android 中,使用 Intent 传递数据时存在约 1MB 的大小限制,这是由于 Binder 机制的事务缓冲区限制、Intent 的设计初衷以及内存消耗和性能问题所致。推荐使用文件存储、SharedPreferences、数据库存储或 ContentProvider 等方式传递大数据。
123 0
|
4月前
|
编解码 前端开发 Android开发
Android经典实战之TextureView原理和高级用法
本文介绍了 `TextureView` 的原理和特点,包括其硬件加速渲染的优势及与其他视图叠加使用的灵活性,并提供了视频播放和自定义绘制的示例代码。通过合理管理生命周期和资源,`TextureView` 可实现高效流畅的图形和视频渲染。
340 12
|
3月前
|
Java 调度 Android开发
Android面试题之Kotlin中async 和 await实现并发的原理和面试总结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AntDream”,详细解析了Kotlin协程中`async`与`await`的原理及其非阻塞特性,并提供了相关面试题及答案。协程作为轻量级线程,由Kotlin运行时库管理,`async`用于启动协程并返回`Deferred`对象,`await`则用于等待该对象完成并获取结果。文章还探讨了协程与传统线程的区别,并展示了如何取消协程任务及正确释放资源。
57 0
|
5月前
|
JSON Java Android开发
Android 开发者必备秘籍:轻松攻克 JSON 格式数据解析难题,让你的应用更出色!
【8月更文挑战第18天】在Android开发中,解析JSON数据至关重要。JSON以其简洁和易读成为首选的数据交换格式。开发者可通过多种途径解析JSON,如使用内置的`JSONObject`和`JSONArray`类直接操作数据,或借助Google提供的Gson库将JSON自动映射为Java对象。无论哪种方法,正确解析JSON都是实现高效应用的关键,能帮助开发者处理网络请求返回的数据,并将其展示给用户,从而提升应用的功能性和用户体验。
124 1
|
5月前
|
存储 监控 数据库
Android经典实战之OkDownload的文件分段下载及合成原理
本文介绍了 OkDownload,一个高效的 Android 下载引擎,支持多线程下载、断点续传等功能。文章详细描述了文件分段下载及合成原理,包括任务创建、断点续传、并行下载等步骤,并展示了如何通过多种机制保证下载的稳定性和完整性。
175 0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