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过去几年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的总体上来看,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很快,规模以上生产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速在11.66%—22.20%,明显高于同期国民经济发展的增幅,高端医疗器械研发生产形势喜人,创新产品加速涌现。
2017年被誉为人工智能、大数据、3D打印等为代表的技术融合发展的一年。在新兴技术的引领下,技术的更迭使得医疗器械行业的竞争加剧。传统的医疗器械(健康一体机)厂商也瞄准了这一风口,纷纷投入精力研发起人工智能产品。
近年来,物联网技术为数字医疗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普及的今天,人们不仅可以通过APP或者云产品来管理生活,还能通过一系列医疗物联网设备来管理健康。医疗物联网是医疗器械、通信和信息技术的交汇。它以设备为基础,将医疗服务中的主体通过网络连接起来。患者能够从设备中获取大量的健康数据,来管理他们的药物治疗、剂量和提醒。医生则可以通过云端,随时跟踪、查看患者的健康数据和就诊记录,节约随访成本。可以说,医疗物联网正在预防甚至参与医学,并为医学循证提供支持。
医疗器械是采集患者健康数据的第一入口。因此,那些入口卡位的医疗器械制造企业便获得了先发优势。他们开始拓展医疗信息化、健康大数据和慢病管理平台,以提高企业的服务能力。
随着3D打印技术的发展和成熟,其在医疗器械领域的应用近年来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骨科器材类的3D打印产业近几年已初步投入使用,如史塞克的3D膝关节置换,爱康医疗的3D髋关节,科太迈迪的3D关键骨打印。除了骨科和牙科的植入物应用,3D打印在细胞、活体组织、手术导板、手术规划模型和康复医疗器械领域等方面均有突破。
未来可穿戴设备将会成为医疗领域的智能手机,直接将医疗器械制造企业与患者对接,形成强大用户粘性,打造医疗生态系统入口。而医疗机器人则具有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无论是手术还是康复治疗,医疗机器人都已经展现出了其强大性能远超人工。
业内人士认为,下一个十年,从诊断、监护、治疗到康复,各细分领域都将开启智能化时代。而随着传感器、微流控等技术的发展,医疗器械行业向着小型化、智能化发展也会是一个大的趋势。
医疗器械制造企业过去依靠生产销售医疗器械,业务单一,附加值有限。在激烈的竞争下,企业为了寻找新的出路,开始探索新的业务模式。随着我国医疗体系改革的持续推进,政策对各类医疗机构、医疗服务的种种不合理限制逐步取消。制造企业依托自己生产的医疗器械提供服务成为可能,将会有效提高企业经营活动的附加值,多元化发展业务条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