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工厂模式,百度百科中对它介绍的挺详细, 也很容易理解。我先把百度百科的内容复制一下。
简单工厂模式是属于创建型模式,又叫做静态工厂方法(Static Factory Method)模式,但不属于23种GOF设计模式之一。简单工厂模式是由一个工厂对象决定创建出哪一种产品类的实例。简单工厂模式是工厂模式家族中最简单实用的模式,可以理解为是不同工厂模式的一个特殊实现。
UML类图
简单工厂模式的实质是由一个工厂类根据传入的参数,动态决定应该创建哪一个产品类(这些产品类继承自一个父类或接口)的实例。
该模式中包含的角色及其职责
工厂(Creator)角色
简单工厂模式的核心,它负责实现创建所有实例的内部逻辑。工厂类的创建产品类的方法可以被外界直接调用,创建所需的产品对象。
抽象产品(Product)角色
简单工厂模式所创建的所有对象的父类,它负责描述所有实例所共有的公共接口。
具体产品(Concrete Product)角色
是简单工厂模式的创建目标,所有创建的对象都是充当这个角色的某个具体类的实例。
缺点
由于工厂类集中了所有实例的创建逻辑,违反了高内聚责任分配原则,将全部创建逻辑集中到了一个工厂类中;它所能创建的类只能是事先考虑到的,如果需要添加新的类,则就需要改变工厂类了。
当系统中的具体产品类不断增多时候,可能会出现要求工厂类根据不同条件创建不同实例的需求.这种对条件的判断和对具体产品类型的判断交错在一起,很难避免模块功能的蔓延,对系统的维护和扩展非常不利;这些缺点在
工厂方法模式中得到了一定的克服。
使用场景
工厂类负责创建的对象比较少;
客户只知道传入工厂类的参数,对于如何创建对象(逻辑)不关心;
由于简单工厂很容易违反高内聚责任分配原则,因此一般只在很简单的情况下应用
代码实现:
1.创建接口
#import <Foundation/Foundation.h>
@protocol ICar <NSObject>
@optional
-(void) createCar;
@end
2.创建宝马、奔驰对象实现接口
#import <Foundation/Foundation.h>
#import "ICar.h"
@interface BMWCar : NSObject<ICar>
@end
#import "BMWCar.h"
@implementation BMWCar
-(void) createCar
{
NSLog(@"创建宝马");
}
@end
#import <Foundation/Foundation.h>
#import "ICar.h"
@interface BenzCar : NSObject<ICar>
@end
#import "BenzCar.h"
@implementation BenzCar
-(void) createCar
{
NSLog(@"创建奔驰");
}
@end
3.创建工厂根据参数返回不同的对象
#import <Foundation/Foundation.h>
#import "ICar.h"
#import "BMWCar.h"
#import "BenzCar.h"
@interface CarFactory : NSObject
-(id<ICar>) createCarWithName:(NSString *)carName;
@end
#import "CarFactory.h"
@implementation CarFactory
-(id<ICar>) createCarWithName:(NSString *)carName
{
if ([carName isEqualToString:@"BMW"]) {
return [[BMWCar alloc]init];
}
else if([carName isEqualToString:@"Benz"])
{
return [[BenzCar alloc]init];
}
else
{
return nil;
}
}
@end
4.调用工厂方法
[[[[CarFactory alloc]init] createCarWithName:@"Benz"] createC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