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万知乎多标签文本分类任务经验分享(附源码)

简介: 七月,酷暑难耐,认识的几位同学参加知乎看山杯,均取得不错的排名。当时天池AI医疗大赛初赛结束,官方正在为复赛进行平台调试,复赛时间一拖再拖。看着几位同学在比赛中排名都还很不错,于是决定抽空试一试。结果一发不可收拾,又找了两个同学一起组队(队伍init)以至于整个暑假都投入到这个比赛之中,并最终以一定的优势夺得第一名。

七月,酷暑难耐,认识的几位同学参加知乎看山杯,均取得不错的排名。当时天池AI医疗大赛初赛结束,官方正在为复赛进行平台调试,复赛时间一拖再拖。看着几位同学在比赛中排名都还很不错,于是决定抽空试一试。结果一发不可收拾,又找了两个同学一起组队(队伍init)以至于整个暑假都投入到这个比赛之中,并最终以一定的优势夺得第一名。

比赛介绍

这是一个文本多分类的问题:目标是“参赛者根据知乎给出的问题及话题标签的绑定关系的训练数据,训练出对未标注数据自动标注的模型”。通俗点讲就是:当用户在知乎上提问题时,程序要能够根据问题的内容自动为其添加话题标签。一个问题可能对应着多个话题标签,如下图所示。

5c8a8221dec989b20d1b6222f1f735d3b4d61704

这是一个文本多分类,多label的分类问题(一个样本可能属于多个类别)。总共有300万条问题-话题对,超过2亿词,4亿字,共1999个类别。

1.1 数据介绍

参考 https://biendata.com/competition/zhihu/data/

https://biendata.com/competition/zhihu/rules/?next_url=%2Fcompetition%2Fzhihu%2Fdata%2F

总的来说就是:

  • 数据经过脱敏处理,看到的不是“如何评价2017知乎看山杯机器学习比赛”,而是“w2w34w234w54w909w2343w1"这种经过映射的词的形式,或者是“c13c44c4c5642c782c934c02c2309c42c13c234c97c8425c98c4c340”这种经过映射的字的形式。
  • 因为词和字经过脱敏处理,所以无法使用第三方的词向量,官方特地提供了预训练好的词向量,即char_embedding.txt和word_embedding.txt ,都是256 维。
  • 主办方提供了1999个类别的描述和类别之间的父子关系(比如机器学习的父话题是人工智能,统计学和计算机科学),但这个知识没有用上。
  • 训练集包含300万条问题的标题(title),问题的描述(description)和问题的话题(topic)
  • 测试集包含21万条问题的标题(title),问题的描述(description),需要给出最有可能的5个话题(topic)

1.2 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主要包括两部分:

  • char_embedding.txt 和 word_embedding.txt 转为numpy格式,这个很简单,直接使用word2vec的python工具即可
  • 对于不同长度的问题文本,pad和截断成一样长度的(利用pad_sequence 函数,也可以自己写代码pad)。太短的就补空格,太长的就截断。操作图示如下:

1a1ccf79ed43aa73da0251aa44aa6a872b51dbb2

1.3 数据增强

文本中数据增强不太常见,这里我们使用了shuffle和drop两种数据增强,前者打乱词顺序,后者随机的删除掉某些词。效果举例如图:

5c71e56ac5231eef71cf8d9eb698ec934349a9cc

1.4 评价指标


每个预测样本,提供最有可能的五个话题标签,计算加权后的准确率和召回率,再计算F1值。注意准确率是加权累加的,意味着越靠前的正确预测对分数贡献越大,同时也意味着准确率可能高于1,但是F1值计算的时候分子没有乘以2,所以0.5是很难达到的。

8ab60d6a255f822edd8bb9d6499a5ada241d3185


模型介绍

建议大家先阅读这篇文章,了解文本多分类问题几个常用模型:用深度学习(CNN RNN Attention)解决大规模文本分类问题

https://zhuanlan.zhihu.com/p/25928551

2.1 通用模型结构

文本分类的模型很多,这次比赛中用到的模型基本上都遵循以下的架构:

8f0f1cad92843c03c73f84d1d9cab99e9dd37770

基本思路就是,词(或者字)经过embedding层之后,利用CNN/RNN等结构,提取局部信息、全局信息或上下文信息,利用分类器进行分类,分类器的是由两层全连接层组成的。

在开始介绍每个模型之前,这里先下几个结论:

  • 如果你的模型分数不够高,试着把模型变得更深更宽更复杂
  • 当模型复杂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不同模型的分数差距很小
  • 当模型复杂达到一定程度,继续变复杂难以继续提升模型的分数

2.2 TextCNN

这是最经典的文本分类模型,这里就不细说了,模型架构如下图:

8d123cd95c036b105eb9e905f24f00b1111a587e

和原始的论文的区别就在于:

  • 使用两层卷积
  • 使用更多的卷积核,更多尺度的卷积核
  • 使用了BatchNorm
  • 分类的时候使用了两层的全连接

总之就是更深,更复杂。不过卷积核的尺寸设计的不够合理,导致感受野差距过大。

2.3 TextRNN

没找到论文,我就凭感觉实现了一下:

4979daaa7d2bf30f9022884e2c4cc3fcced2a84b

相比于其他人的做法,这里的不同点在于:

  • 使用了两层的双向LSTM。
  • 分类的时候不是只使用最后一个隐藏元的输出,而是把所有隐藏元的输出做K-MaxPooling再分类。

2.4 TextRCNN

参考原论文的实现,和RNN类似,也是两层双向LSTM,但是需要和Embedding层的输出Concat(类似于resnet的shortcut直连)。

7827ef4f8023fa079868d5e164a81d5f4df4dc8b

2.5 TextInception

这个是我自己提出来的,参照TextCNN的思想(多尺度卷积核),模仿Inception的结构设计出来的,一层的Inception结构如下图所示,比赛中用了两层的Inception结构,最深有4层卷积,比TextCNN更深。

db30f38b1fbf858203991a23887e2a7b0a2d6ebe

2.6 训练方法

要点:

  • 基于词和基于字的模型要分开训,然后融合,一起训的效果不好
  • 使用官方给的word-embedding.txt和char-embedding.txt初始化Embedding层的权重
  • 刚开始训练的时候Embedding层的学习率为0,其它层的学习率为1e-3,采用Adam优化器(一开始的时候卷积层都是随机初始化的,反向传播得到的Embedding层的梯度受到卷积层的影响,相当于噪声)
  • 训练1-2个epoch之后,Embedding层的学习率设为2e-4
  • 每个epoch或者半个epoch统计一次在验证集的分数
  • 如果分数上升,保存模型,并记下保存路径
  • 如果分数下降,加载上一个模型的保存路径,并降低学习率为一半(重新初始化优化器,清空动量信息,而不是只修改学习率----使用PyTorch的话新建一个新优化器即可)

2.7 各个模型分数计算

训练的时候,每个模型要么只训练基于词(word)的模型,要么只训练基于字(char)的模型。各个模型的分数都差不多,这里不再单独列出来了,只区分训练的模型的类型和数据增强与否。

1f9fc607fd3b6eddea7d35e21526837f4cab5a90

可以看出来:

  • 基于词的模型效果远远好于基于字的(说明中文分词很有必要);
  • 数据增强对基于词(word)的模型有一定的提升,但是对于基于字(char)的模型主要是起到副作用;
  • 各个模型之间的分数差距不大。

2.8 模型融合

像这种模型比较简单,数据量相对比较小的比赛,模型融合是比赛获胜的关键。

在这里,我只使用到了最简单的模型融合方法-----概率等权重融合。对于每个样本,单模型会给出一个1999维的向量,代表着这个模型属于1999个话题的概率。融合的方式就是把每一个模型输出的向量直接相加,然后选择概率最大的5个话题提交。结构如图所示:

156e3e9d9b1ad878ef854cfe1ef9f7b82799fa91

下面我们再来看看两个模型融合的分数:

e1b2d9a5e0b135bcd8a607b7c80e60de4aebfdb0

第一列的对比模型采用的是RNN(不采用数据增强,使用word作为训练数据),第二列是四个不同的模型(不同的结构,或者是不同的数据)。

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个结论:

  • 从第一行和第二行的对比之中我们可以看出,模型差异越大提升越多(RNN和RCNN比较相似,因为他们底层都采用了双向LSTM提取特征),虽然RCNN的分数比Inception要高,Inception对模型融合的提升更大。
  • 从第一行和第四行的对比之中我们可以看出,数据的差异越大,融合的提升越多,虽然基于字(char)训练的模型分数比较低,但是和基于词训练的模型进行融合,还是能有极大的提升。
  • 采用数据增强,有助于提升数据的差异性,对模型融合的提升帮助也很大。

总结: 差异性越大,模型融合效果越好。没有差异性,创造条件也要制造差异性。

另外模型融合还有个规律:越往上越难提升,有些模型在你分数较低的时候,对融合提升很明显,当你分数较高的时候就没什么帮助,甚至会有干扰

2.9 MultiModel

其实模型融合的方式,我们换一种角度考虑,其实就是一个很大的模型,每一个分支就像多通道的TextCNN一样。那么我们能不能训练一个超级大的模型?答案是可以的,但是效果往往很差。因为模型过于复杂,太难以训练。这里我尝试了两种改进的方法。

第一种方法,利用预训练好的单模型初始化复杂模型的某一部分参数,模型架构如图所示:

8fc9041a9e13342d67c5c650cb8bd9a1a08fdce0

但是这种做法会带来一个问题: 模型过拟合很严重,难以学习到新的东西。因为单模型在训练集上的分数都接近0.5,已经逼近理论上的极限分数,这时候很难接着学习到新的内容。这里采取的应对策略是采用较高的初始学习率,强行把模型从过拟合点拉出来,使得模型在训练集上的分数迅速降低到0.4左右,然后再降低学习率,缓慢学习,提升模型的分数。

第二种做法是修改预训练模型的embedding矩阵为官方给的embedding权重。这样共享embedding的做法,能够一定程度上抑制模型过拟合,减少参数量。虽然CNN/RNN等模型的参数过拟合,但是由于相对应的embedding没有过拟合,所以模型一开始分数就会下降许多,然后再缓慢提升。这种做法更优。在最后提交模型复现成绩的时候,我只提交了七个这种模型,里面包含着不同子模型的组合,一般包含3-4个子模型。这种方式生成的权重文件也比较小(600M-700M左右),上传到网盘相对来说更方便。

5a123bae1824127b575f0d3121e540b15f9eed7f

2.10 失败的模型或没什么用的方法

MultiMode只是我诸多尝试的方法中比较成功的一个,其它方法大多以失败告终(或者效果不明显):

  • 数据多折训练:因为过拟合严重,想着先拿一半数据训,允许它充分过拟合,然后再拿另外一半数据训。效果不如之前的模型。
  • Attention Stack,参考了这篇文章,其实本质上相当于调权重,但是效果有限,还麻烦,所以最后直接用等权重融合(权重全设为1)。
  • Stack,太费时费力,浪费了不少时间,也有可能是实现有误,提升有限,没有继续研究下去。
  • Boost,和第二名Koala的方法很像,先训一个模型,然后再训第二个模型和第一个模型的输出相加,但是固定第一个模型的参数。相当于不停的修正上一个模型误判的(可以尝试计算一下梯度,你会发现第一个模型已经判对的样本,即使第二个模型判别错了,第二个模型的梯度也不会很大,即第二个模型不会花费太多时间学习这个样本)。但是效果不好,原因:过拟合很严重,第一个模型在训练集上的分数直接就逼近0.5,导致第二个模型什么都没学到。Koala队伍最终就是凭借着这个Boost模型拿到了第二名,我过早放弃,没能在这个方法上有所突破十分遗憾。
  • TTA(测试时数据增强),相当于在测试的时候人为的制造差异性,对单模型的效果一般,对融合几乎没有帮助。
  • Hyperopt进行超参数查询,主要用来查询模型融合的权重,效果一般,最后就也没有使用了,就手动稍微调了一下。
  • label设权重,对于正样本给予更高的权重,训练模型,然后和正常权重的模型进行融合,在单模型上能够提升2-3个千分点(十分巨大),但是在最后的模型融合是效果很有限(0.0002),而且需要调整权重比较麻烦,遂舍弃。
  • 用分类得到的词向量作为下一个模型的embedding的初始值,因为官方给的word embedding是用无监督的word2vec训练的,和有监督的分类问题还是有一定偏差的。没有深入研究下去,对单模型应该是有提升,但是对融合可能没什么帮助。
结束语
我之前虽然学过CS224D的课程,也做了前两次的作业,但是除此之外几乎从来没写过自然语言处理相关的代码,能拿第一离不开队友的支持,和同学们不断的激励。

这次比赛入门对我帮助最大的两篇文章:

用深度学习(CNN RNN Attention)解决大规模文本分类问题https://zhuanlan.zhihu.com/p/25928551

deep-learning-nlp-best-practices

http://ruder.io/deep-learning-nlp-best-practices/index.html

第一篇是北邮某学长(但我并不认识~)写的,介绍了许多文本分类的模型(CNN/RNN/RCNN),对我入门帮助很大。

第二篇是国外某博士写的,当时我已经把分数刷到前三,在家看到了这篇文章,叹为观止,解释了我很多的疑惑,提到的很多经验总结和我的情况也确实相符。

https://zhuanlan.zhihu.com/p/28923961


原文发布时间为:2017-11-30

本文作者:刘卓然

本文来自云栖社区合作伙伴“数据派THU”,了解相关信息可以关注“数据派THU”微信公众号

相关文章
|
2月前
|
存储 运维 安全
隐语第二期学习内容随笔
数据要素在采集、存储等环节内外循环,数据持有方需确保内外循环中的数据安全与管控。信任焦虑源于数据权属等问题,依赖技术信任解决。隐私计算原则与开源隐语技术保障隐私安全。数据资产化驱动价值释放,技术信任促进流通,强调数据安全、隐私和信任的核心地位。
20 0
|
20天前
|
人工智能
一定要知道如何用ChatGPT编写标题, 快速提升公众号的爆款概率
一定要知道如何用ChatGPT编写标题, 快速提升公众号的爆款概率
|
2月前
|
存储 监控 安全
隐语第一期学习内容随笔
构建基于技术信任的数据可信流通体系,确保数据传输、处理、存储安全可控,防范持有权风险和越权使用导致的数据泄露、篡改。密态数据和密态天空计算强化数据安全,实现跨云互联。内外循环管理数据安全域,全程保障涉及身份确认、利益对齐等环节,依赖先进加密和跨域管控技术。
20 0
|
9月前
|
Go
如何利用ChatPDF快速阅读英文论文,帮你写文章
如何利用ChatPDF快速阅读英文论文,帮你写文章
117 0
|
C++
SCI论文写作训练营笔记汇总05_英文论文投稿流程与常见问题(完)
图注是不能和图片一起上传的, 一般在投稿系统中, “figure legend” 是放在文章正文“manuscript” 的最后一页统一上传的,而图片则是一张一张单独上传的。所以图注是与正文部分一起提交的, 而图片是单独提交的。
664 0
CSS3第三课 浮动内容的介绍。本博客一案例为主。让读者在案例中学会对知识点的总结与介绍。
CSS3第三课 浮动内容的介绍。本博客一案例为主。让读者在案例中学会对知识点的总结与介绍。
86 0
CSS3第三课 浮动内容的介绍。本博客一案例为主。让读者在案例中学会对知识点的总结与介绍。
|
前端开发
前端知识案例学习16-泥陶态实现
前端知识案例学习16-泥陶态实现
59 0
前端知识案例学习16-泥陶态实现
|
前端开发
前端知识学习案例-Typescipt
前端知识学习案例-Typescipt
55 0
前端知识学习案例-Typescipt
|
前端开发
前端知识学习案例-Typescipt实现
前端知识学习案例-Typescipt实现
67 0
前端知识学习案例-Typescipt实现
|
前端开发 JavaScript
手把手带你复刻CSDN添加文章标签
标签生成数量超过5个时不可添加 2. Enter键入添加标签,输入框清空 3. 出现重复时,则不可添加 4. 点击```X```删除
204 0
手把手带你复刻CSDN添加文章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