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三、地图配准操作
1.对无坐标信息的地形图(图片格式)进行地图配准操作
2.编辑器的使用(点要素、线要素、多边形要素的数字化)
本例主要介绍如何给无坐标信息的地形图(图片格式)添加坐标信息。带有坐标信息的图片文件格式有tiff
和grid 格式(此种情况可跳过1、2、3步,从第4步开始),其余如jpg、bmp、png
等都不带有坐标信息。
第1步 确定目标坐标信息
打开地形图图片,查看该地形图的坐标基准信息、比例尺以及坐标范围。【坐标基准信息】为该地形图的地理坐标系,在图片左下方;【比例尺】在图下侧中央,
其确定了该地形图的投影方法,我国的大比例尺地形图均采用
Gauss-Kruger(高斯-克吕格)
投影;【坐标范围】确定了高斯-克吕格投影的带号(3度或
6度)和中央经线。注:1:1万采用 3 度带投影,1:2.5 万-50万采用6度带投影。
读图可知:
第2步 设定数据框的属性
打开
ArcMap,加载地形图文件“70011-1.tif”,右键图层【Layers】-坐标系【Coordinate
Systems】-投影坐标系【Projected Coordinate Systems】-【Gauss
Kruger】-【Xian 1980】-【Xian 1980 3 Degree GK CM
102E】,选择常规【General】选项卡,设置地图单位【Units】。
第3步 定义投影。
可以查看到该图层的坐标范围已校正到高斯坐标系下,但该数据只是隐式的具有坐标信息,需要进行定义投影后
才具有显示坐标信息。打开【数据管理工具】|【投影和变换】|【定义投影】工具,输入数
据集或要素类设置为“70011-1.tif”,点击右侧坐标系按钮,打开【空间参考属性对话框】;点击【选择】,选择投影坐标系【Projected
Coordinate Systems】-【Gauss Kruger】-【Xian 1980】-【Xian 1980 3 Degree
GK CM 102E】;由于本例中地形图的中央经线为 102.65625°,因此需要修改
默认以 102E
为中央经线的坐标信息;点击【修改】按钮,设置本例投影名称为“newproject”,
中央经线值改为
102.65625°。确定,执行定义投影工具,得到定义投影的地形图。
第4步 设置配准连接
打开
ArcMap,加载地形图图片数据。右击菜单栏空白处,添加地理配准工具条。首先,将地理配准工具条下的【自动校正】的勾取消;
使用【添加控制点】工具,对四角点进行配准;
点击某一角点后,右击任意位置,选择【输入经纬度】, 将步骤
1中的经纬度坐标输入,依次设置好四角点的连接关系。注:若内图廓四边不水平或垂直,必须先将该图片整平后方能进行配准。本例已整平处理。
第5步 查看连接表。
点击工具条中【查看连接表】按钮打开【连接表】,表中列出了从像素坐标
系(原始)到高斯坐标系(目标)的控制点对应关系,残差列表为空。在连接表对话框中,变换选择【校正】或【一阶多项式(仿射)】,即可
计算出四角点校正前后产生的残差值。由于【校正】是强制性变换方法,容易造成图片校正
前后发生严重扭曲、错位等错误,建议不使用该方法;而一阶多项式或二阶多项式等变换方
法是在牺牲校正精度的情况下,保持图像的整体完整性(无错位)。本例中,由于控制点为四角点,全部包含了图内容,可以考虑使用【校正】方法。
第6步 执行图像校正。
选择工具条【地理配准】下的【纠正】菜单,保存校正后的地形图为“纠正.tif”,格式为“tiff”,像元大小默认(以一阶多项式变
换方法进行纠正)。
第7步 分层矢量化-在ArcCatlog中创建一个线要素图层
(1) 打开ArcCatalog.在指定目录下,鼠标右击,在“新建”中,选择“个人
Geodatabase”。并修改该Geodatabase数据库的名称(例如test3.mdb)。
(2) 下面将为该Geodatbase创建新的要素类,首先创建一个“等高线”要素类来存储等高线要素。在ArcCatalog中,鼠标右击test3这个个人 Geodatabase,在“新建”中选择“要素类”.
(1) 输入创建的要素类的名称“等高线”,点击下一步。
(2) 点击下一步。
下面将是我们创建新的要素类的关键,为我们的数据定义坐标系统,空间范围,存储要素类型。以及可以在这增加属性字段。
(1) 点击Shape字段。在对话框中将显示详细的选项,我们首先点击“几何类型”,并将要素类型选择为我们需要的类型(我们现在要创建等高线这个要素类,所以应该选择线).
(1) 点击“空间参考”选项后面的按钮,在“空间参考属性”对话框中的“坐标系”选项页下,将选择合适的坐标系统,点击“选择”按钮。在(Projected
Coordinate Systems目录下,选择Gauss uger—Xian 1980–
Xian_1980_Degree_GK_CM_102E.prj)。点击增加,现在这些坐标系统信息应该如下图所示:
(1) 下面我们将为该数据创建新的属性字段。“高程”,类型设置为“Float”用来存储等高线的高程值。
(1) 点击完成这样,我们就创建了一个线状的要素类。
第8步 已配准的地图上提取等高线并保存到上面创建的要素类中
(1) 切换到ArcMap中,
将新建的线要素图层,加载到包含已配准地形图的数据框中,保存地图文档为Ex3.mxd
(2) 打开“编辑器”工具栏,在“编辑器”下拉菜单中执行“开始编辑命令”,并选择前面创建的“等高线”要素类。确认编辑器中:任务为――新建要素,目标为――等高线,设置图层――等高线的显示符号为红色,并设置为合适的宽度。
(1) 将地图放大到合适的比例下,从中跟踪一条等高线并根据高程点判读其高程,输入该条等高线的高程。
(2) 进行一步练习线要素的其它操作,比如线段的合并、分割、编辑顶点等操作
可参照以上步骤,从地图中提出多边形要素(比如居民地),并进一步熟悉多边形要素编辑的相关操作。
作者: 王顺利
发表于: 2016-01-14 14:55:54
更新于: 2016-04-28 21:41:44
原文链接: http://www.wshunli.com/2016/01/14/GIS基础软件及操作-三/
本文版权归作者,欢迎转载,但未经作者同意必须保留此段声明,且在文章页面明显位置给出原文链接,否则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