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ash/Flex学习笔记(48):反向运动学(下)

简介: 先要复习一下三角函数与余弦定理: 对于直角三角形,三边长a,b,c与三个角A,B,C的关系如下: 正弦函数: 余弦函数: 正切函数: 反正切函数:(好象现在的教科书里改叫“余切”函数)   或 勾股定律:   但对于不是直角的三角形,就必须用余弦定律来处理了...

先要复习一下三角函数与余弦定理:

对于直角三角形,三边长a,b,c与三个角A,B,C的关系如下:

正弦函数:

余弦函数:

正切函数:

反正切函数:(好象现在的教科书里改叫“余切”函数)

  或

勾股定律:

 

但对于不是直角的三角形,就必须用余弦定律来处理了:

 

 

 

 

 

利用余弦定理也可以处理反向运动学中的伸展:

上面这个是示意图(花了我近一天时间才弄明白,汗,高中的数学知识全还给老师了)

说明:蓝色的seg1作为固定端,红色的seg0作为自由端,下面是处理步骤

1.根据鼠标所在位置(mouseX,mouseY)得到dy,dx,进而确定角度D
2.根据a,b,c边长,确定角度B
3.蓝色seg1的旋转角度为 D+B

4.蓝色seg1旋转后,将红色seg0重新挂到seg1末端
5.红色seg0的旋转角度,我们借助向量平移,可以得到最终的旋转角度E为: D + B + 180度 + C

package {
	import flash.display.Sprite;
	import flash.events.Event;
	import flash.geom.Point;
	
	public class Cosines extends Sprite {
		
		private var seg0:Segment;
		private var seg1:Segment;
		private var seg0Width:uint = 80;
		private var seg1Width:uint = 100;
		
		public function Cosines() {
			init();
		}
		
		private function init():void {
			seg0=new Segment(seg0Width,10,0xff0000);
			addChild(seg0);
			seg1=new Segment(seg1Width,20,0x0000ff);
			addChild(seg1);
			seg1.x=stage.stageWidth/2;
			seg1.y=stage.stageHeight/2;
			addEventListener(Event.ENTER_FRAME, onEnterFrame);
		}
		
		private function onEnterFrame(event:Event):void {
			var dx:Number=mouseX-seg1.x;
			var dy:Number=mouseY-seg1.y;
			var dist:Number=Math.sqrt(dx*dx+dy*dy);
			var a:Number=seg0Width;
			var b:Number=seg1Width;
			var c:Number=Math.min(dist,a+b);//注:如果鼠标离自由端太远,构不成三角形时,c边以a+b为准,相当于此时三角形退化为二个角接近0,	另一角接近180度的特殊情况
			var B:Number = Math.acos((b * b - a * a - c * c) / (-2 * a * c));//注:flash中的坐标系跟数学中的常规坐标系,y轴是反向的,所以"2"前要加负号
			var C:Number = Math.acos((c * c - a * a - b * b) / (-2 * a * b));
			var D:Number=Math.atan2(dy,dx);	
			
			//处理固定端的旋转
			seg1.rotation = (D + B) * 180 / Math.PI;
			
			//重新将seg0挂到seg1末端
			seg0.x=seg1.getPin().x;
			seg0.y=seg1.getPin().y;
			
			//处理自由端的旋转
			var E:Number=D+B+Math.PI+C;
			seg0.rotation=E*180/Math.PI;
		}
	}
}

问题来了:这种处理方式 与 上一篇中的处理方式有什么区别么?如果我们同样把播放速度放慢到每秒一帧,仔细观察

private function onEnterFrame(event:Event):void {
			var dx:Number=mouseX-seg1.x;
			var dy:Number=mouseY-seg1.y;
			var dist:Number=Math.sqrt(dx*dx+dy*dy);
			var a:Number=seg1Width;
			var b:Number=seg0Width;
			var c:Number=Math.min(dist,a+b);
			var B:Number = Math.acos((b * b - a * a - c * c) / (-2 * a * c));
			var C:Number = Math.acos((c * c - a * a - b * b) / (-2 * a * b));
			var D:Number=Math.atan2(dy,dx);			
			seg1.rotation = (D + B) * 180 / Math.PI;			
			seg0.x=seg1.getPin().x;
			seg0.y=seg1.getPin().y;			
			var E:Number=D+B+Math.PI+C;
			seg0.rotation=E*180/Math.PI;

			//新增的画线部分,以方便观察  
			graphics.clear();
			graphics.lineStyle(1,0xff0000,0.5);
			graphics.moveTo(mouseX,mouseY);
			graphics.lineTo(seg0.getPin().x,seg0.getPin().y);

			graphics.lineStyle(1,0x0000ff,0.5);
			graphics.moveTo(mouseX,mouseY);
			graphics.lineTo(seg1.getPin().x,seg1.getPin().y);

		}

通过对比上一篇里“同样放慢到每秒一帧”的那个示例,观察辅助线可以看到:现在这种方式对于系统姿态的调整是"一步到位"的,而上篇中的方式需要经过多次调整,才能达到最终的稳定姿态。

利用这个区别我们可以做一些性能优化:如果一次调整到位后,EnterFrameHandler函数里可以不做任何处理,以节省CPU资源。同时考虑上面代码中的三角型退化成直线的特殊情况(通常是鼠标位置与自由端太远时才发生),相当于二个关节直接拼成一个直棒,这时其实只要简单处理固定端旋转,同时把自由端重新挂在固定端即可。下面是优化后的代码

package {
	import flash.display.Sprite;
	import flash.events.Event;
	import flash.geom.Point;

	public class Cosines extends Sprite {

		private var seg0:Segment;
		private var seg1:Segment;
		private var seg0Width:uint=80;
		private var seg1Width:uint=100;

		//用于保存上次自由端的dx,dy值
		private var dxOld:Number=0;
		private var dyOld:Number=0;

		public function Cosines() {
			init();
		}

		private function init():void {
			seg0=new Segment(seg0Width,10,0xff0000);
			addChild(seg0);
			seg1=new Segment(seg1Width,20,0x0000ff);
			addChild(seg1);
			seg1.x=stage.stageWidth/2;
			seg1.y=stage.stageHeight/2;
			addEventListener(Event.ENTER_FRAME, onEnterFrame);
		}

		private function onEnterFrame(event:Event):void {
			var dx:Number=mouseX-seg1.x;
			var dy:Number=mouseY-seg1.y;
			if (dx==dxOld&&dy==dyOld) {
				//trace("已经调整到位了!");
				return;//直接返回,不作处理了
			}
			dxOld=dx;
			dyOld=dy;
			//trace(dx,dy);
			var dist:Number=Math.sqrt(dx*dx+dy*dy);
			var a:Number=seg1Width;
			var b:Number=seg0Width;
			if (dist>=(a+b)) {
				//trace(dist,a+b);
				seg1.rotation=seg0.rotation=Math.atan2(dy,dx)*180/Math.PI;
			} else {
				var c:Number=Math.min(dist,a+b);
				var B:Number = Math.acos((b * b - a * a - c * c) / (-2 * a * c));
				var C:Number = Math.acos((c * c - a * a - b * b) / (-2 * a * b));
				var D:Number=Math.atan2(dy,dx);
				seg1.rotation = (D + B) * 180 / Math.PI;
				var E:Number=D+B+Math.PI+C;
				seg0.rotation=E*180/Math.PI;
			}
			seg0.x=seg1.getPin().x;
			seg0.y=seg1.getPin().y;
		}
	}
}

最后一个问题:这种方式虽然更高效,但是也有一个缺点,只能向一个方向旋转,原因就在于角度 E = D+B+Math.PI + C这种计算方式,如果想换一个方向的话,大家可以把示意图中的三角型以c边为轴“向上翻”,这里就不重复画了,seg1的旋转角度和E的计算公式改成下面这样,其它不变:

seg1.rotation = (D - B) * 180 / Math.PI;
var E:Number=D - B + Math.PI - C;

我们可以根据鼠标所在点是否在固定端左边或右边,用代码切换旋转方向,这样就与上一篇中的效果彻底一致了

目录
相关文章
|
9月前
|
人工智能
精度与通用性不可兼得,北大华为理论证明低精度下scaling law难以实现
北京大学和华为的研究团队在论文《数值精度如何影响大型语言模型的数学推理能力》中指出,数值精度是影响Transformer模型在数学任务中表现的关键因素。研究发现,低数值精度下,模型难以处理算术任务,如迭代加法和整数乘法;而在标准数值精度下,模型表现更佳且所需规模较小。实验结果表明,提高数值精度可显著提升LLM的数学推理能力,为优化模型性能提供了新思路。
206 88
|
8月前
|
人工智能 小程序 机器人
GDC2025 | DeepSeek-Qwen 模型蒸馏极限挑战赛,来了!(预赛报名)
欢迎您关注由魔搭社区 x SwanLab平台联合举办的 DeepSeek-Qwen 模型蒸馏极限挑战赛!本赛事将作为2025全球开发者先锋大会(GDC)的活动之一,欢迎具备大模型训练/微调实战经验的独立开发者前来挑战!详细报名规则见后文。
283 3
|
10月前
|
自然语言处理 搜索推荐 数据安全/隐私保护
鸿蒙登录页面好看的样式设计-HarmonyOS应用开发实战与ArkTS代码解析【HarmonyOS 5.0(Next)】
鸿蒙登录页面设计展示了 HarmonyOS 5.0(Next)的未来美学理念,结合科技与艺术,为用户带来视觉盛宴。该页面使用 ArkTS 开发,支持个性化定制和无缝智能设备连接。代码解析涵盖了声明式 UI、状态管理、事件处理及路由导航等关键概念,帮助开发者快速上手 HarmonyOS 应用开发。通过这段代码,开发者可以了解如何构建交互式界面并实现跨设备协同工作,推动智能生态的发展。
537 10
鸿蒙登录页面好看的样式设计-HarmonyOS应用开发实战与ArkTS代码解析【HarmonyOS 5.0(Next)】
|
10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物联网
NeurIPS 2024 (Oral):如何量化与提升思维链的推理能力边界?
论文提出推理边界框架(RBF),通过定义推理边界(RB)及其组合定律,提供了一种量化CoT上限的新方法,并提出了三种类别的RB及优化策略。该研究在27个模型和5个任务上进行了广泛实验,验证了RBF的有效性,为理解与优化LLMs的推理能力提供了新见解。 此外,MIT的一项研究探讨了完全微调和低秩适配(LoRA)的差异。尽管两者在模型准确性上相似,但它们在谱结构、泛化行为和参数空间访问方面存在显著不同。完全微调保留了预训练模型的大部分谱结构,而LoRA引入了“入侵维度”,导致在多任务学习中的泛化能力较差。研究还提出了一些减少入侵维度影响的方法,以改善LoRA模型的表现。
254 24
|
11月前
|
敏捷开发 监控 数据可视化
2024年敏捷项目管理工具使用排行榜:哪些工具适合大型团队?
随着敏捷方法的普及,2024年的敏捷项目管理工具市场更加多样化,从团队协作到任务追踪,功能日益丰富。本文将评测六款热门工具:板栗看板、Wrike、Smartsheet、TeamGantt、Targetprocess和Airtable,分析其功能亮点、适用行业及优缺点,助力企业选择最适合的工具。
2024年敏捷项目管理工具使用排行榜:哪些工具适合大型团队?
|
10月前
|
XML JSON 网络协议
【网络原理】——拥塞控制,延时/捎带应答,面向字节流,异常情况
拥塞控制,延时应答,捎带应答,面向字节流(粘包问题),异常情况(心跳包)
|
11月前
|
网络协议 网络安全 数据安全/隐私保护
|
10月前
|
存储 小程序 前端开发
知识付费小程开发案例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知识付费成为趋势,开发知识付费小程序成为企业和个人抓住机遇的重要方式。本文档提供了从需求分析到持续优化的全流程指南,涵盖技术选型、设计开发、测试上线及运营策略,旨在帮助开发者构建高效、安全的知识付费平台。
|
11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AI驱动的个性化学习路径优化
在当前教育领域,个性化学习正逐渐成为一种趋势。本文探讨了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来优化个性化学习路径,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通过分析学生的学习行为、偏好和表现,AI可以动态调整学习内容和难度,实现真正的因材施教。文章还讨论了实施这种技术所面临的挑战和潜在的解决方案。
681 7
|
11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Python
机器学习中模型选择和优化的关键技术——交叉验证与网格搜索
本文深入探讨了机器学习中模型选择和优化的关键技术——交叉验证与网格搜索。介绍了K折交叉验证、留一交叉验证等方法,以及网格搜索的原理和步骤,展示了如何结合两者在Python中实现模型参数的优化,并强调了使用时需注意的计算成本、过拟合风险等问题。
526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