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中的设备名称和设备号

简介: 看赵炯博士的《linux 0.11 源代码注释》已经两三周了,从今天起开始将一些个人总结和感悟分小标题写出来,聊作记忆以供后来查看。在linux0.11源码的 /linux/boot/bootsect.s中,有一个标号定义ROOT_DEV! ROOT_DEV: 0x000 - same type of floppy as boot.! 0x301 - first partition on first drive etcROOT_DEV = 0x306这里,ROOT_DEV是系统指定的根文件系统的设备号。

看赵炯博士的《linux 0.11 源代码注释》已经两三周了,从今天起开始将一些个人总结和感悟分小标题写出来,聊作记忆以供后来查看。
在linux0.11源码的 /linux/boot/bootsect.s中,有一个标号定义ROOT_DEV

! ROOT_DEV: 0x000 - same type of floppy as boot.
! 0x301 - first partition on first drive etc
ROOT_DEV = 0x306

这里,ROOT_DEV是系统指定的根文件系统的设备号。大家都知道linux系统中“一切都是文件”,所以设备也是文件,这里的0x306就是根文件系统所在的设备对应的设备号。
这里要注意:Linux0.11中使用的设备号命名方式是老式命名规则,和今天的Linux系统设备号命名规则不同。下面分别进行说明。

1、老式Linux设备号命名规则:
设备号 = 主设备号 * 256 + 次设备号   (dev_no = (major << 8) + minor)。这里的主设备号是事先定义好的(1-内存,2-磁盘,3-硬盘,4-ttyx,5-tty,6-并行口,7-非命名管道),譬如对于硬盘,主设备号为3,因此3*256+0=0x300即为系统中第一个硬盘的设备号,依次有以下命名:
设备号 设备文件 对应的设备
0x300 /dev/hd0 系统中第一个硬盘
0x301 /dev/hd1 系统中第一个硬盘的第一分区
0x302 /dev/hd2 系统中第一个硬盘的第二分区
0x303 /dev/hd3 系统中第一个硬盘的第三分区
0x304 /dev/hd4 系统中第一个硬盘的第四分区

0x305 /dev/hd5 系统中第二个硬盘
0x306 /dev/hd6 系统中第二个硬盘的第一分区
······

2、现代Linux设备号命名规则:
现代Linux要管理的设备种类非常丰富,包括硬盘、U盘、打印机等各种设备。我们仍以硬盘为目标来说明设备命名规则。linux将硬盘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传统的IDE硬盘,使用hd标示;第二种是SATA、SCSI、USB硬盘、U盘(严格的说U盘不算硬盘)等,均用sd标示;(hd和sd即这两种硬盘的主设备名)。
因此,对于系统中的IDE硬盘,分别用hda,hdb,hdc,hdd来标示1号~4号硬盘(一般主要最多支持4个硬盘。而我们平时使用1块硬盘时,常将其装在主IDE上的主接口上因此单硬盘时硬盘设备名一般是hda)。hda后面的数字用来标示这块硬盘的各个分区,如下:

设备文件 对应的设备
/dev/hda  主IDE的主接口上的硬盘,即系统第一个硬盘
/dev/hda1  第一个硬盘的第一个主分区
/dev/hda2  第一个硬盘的第二个主分区
/dev/hda3  第一个硬盘的第三个主分区
/dev/hda4  第一个硬盘的第四个分区,即扩展分区
/dev/hda5  第一个硬盘的第一个逻辑分区
/dev/hda6  第一个硬盘的第二个逻辑分区
······
/dev/hdb  主IDE的从接口上的硬件,即系统第二个硬盘
/dev/hdb1  第二个硬盘的第一个主分区
······
对于SATA,SCSI,USB硬盘,U盘等,只要把hd改成sd就可以了。命名规则是相同的。

对比与总结:
1、老式命名方法中只有hd,估计是当时只有IDE硬盘的缘故吧。实际上现在IDE硬盘已经很少用了,查了下我的机子就是SATA硬盘的,用sd。
2、老式命名中没有考虑逻辑分区,所以每个硬盘需要占用5个数字标示(譬如第一个硬盘末尾从0~4)。而现代命名中硬盘代号改为abcd,后面的分区才用数字标示。并且有一个细节就是分区号是从1开始的,不是0(我猜这样设计是为了和之前老式命名兼容。因为老式命名中数字0代表整个硬盘,分区号也是从1开始的。因此即使现代命名硬盘名直接hda也没有hda0,然后第一个分区还是hda1)。
3、每个硬盘只能有四个主分区和扩展分区(三个主分区+一个扩展分区,或者四个主分区),这个是由硬盘本身决定的,跟操作系统没关系。
     每个硬盘最多只能有一个扩展分区,这个是由操作系统限制的。我的理解,扩展分区只是标志该分区处被再次分成多个逻辑分区了,因此扩展分区相当于逻辑分区的容器而已,没有必要多个,因此OS限制了扩展分区最多只能有一个。

目录
相关文章
|
2月前
|
监控 Linux 开发者
理解Linux操作系统内核中物理设备驱动(phy driver)的功能。
综合来看,物理设备驱动在Linux系统中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它通过与硬件设备的紧密配合,为上层应用提供稳定可靠的通信基础设施。开发一款优秀的物理设备驱动需要开发者具备深厚的硬件知识、熟练的编程技能以及对Linux内核架构的深入理解,以确保驱动程序能在不同的硬件平台和网络条件下都能提供最优的性能。
129 0
|
4月前
|
安全 Ubuntu Linux
Nipper 3.8.0 for Windows & Linux - 网络设备漏洞评估
Nipper 3.8.0 for Windows & Linux - 网络设备漏洞评估
144 0
Nipper 3.8.0 for Windows & Linux - 网络设备漏洞评估
|
5月前
|
运维 安全 Linux
试试Linux设备命令行运维工具——Wowkey
WowKey 是一款专为 Linux 设备设计的命令行运维工具,提供自动化、批量化、标准化、简单化的运维解决方案。它简单易用、高效集成且无依赖,仅需 WIS 指令剧本文件、APT 账号密码文件和 wowkey 命令即可操作。通过分离鉴权内容与执行内容,WowKey 让运维人员专注于决策,摆脱繁琐的交互与执行细节工作,大幅提升运维效率与质量。无论是健康检查、数据采集还是配置更新,WowKey 都能助您轻松应对大规模设备运维挑战。立即从官方资源了解更多信息:https://atsight.top/training。
|
5月前
|
数据采集 运维 安全
Linux设备命令行运维工具WowKey问答
WowKey 是一款用于 Linux 设备运维的工具,可通过命令行手动或自动执行指令剧本,实现批量、标准化操作,如健康检查、数据采集、配置更新等。它简单易用,只需编写 WIS 指令剧本和 APT 帐号密码表文件,学习成本极低。支持不同流派的 Linux 系统,如 RHEL、Debian、SUSE 等,只要使用通用 Shell 命令即可通吃Linux设备。
|
6月前
|
监控 Shell Linux
Android调试终极指南:ADB安装+多设备连接+ANR日志抓取全流程解析,覆盖环境变量配置/多设备调试/ANR日志分析全流程,附Win/Mac/Linux三平台解决方案
ADB(Android Debug Bridge)是安卓开发中的重要工具,用于连接电脑与安卓设备,实现文件传输、应用管理、日志抓取等功能。本文介绍了 ADB 的基本概念、安装配置及常用命令。包括:1) 基本命令如 `adb version` 和 `adb devices`;2) 权限操作如 `adb root` 和 `adb shell`;3) APK 操作如安装、卸载应用;4) 文件传输如 `adb push` 和 `adb pull`;5) 日志记录如 `adb logcat`;6) 系统信息获取如屏幕截图和录屏。通过这些功能,用户可高效调试和管理安卓设备。
在Linux内核中根据函数指针输出函数名称
在Linux内核中根据函数指针输出函数名称
|
存储 缓存 Unix
Linux 设备驱动程序(三)(上)
Linux 设备驱动程序(三)
169 3
|
Linux
Linux 设备驱动程序(四)
Linux 设备驱动程序(四)
115 1
|
存储 数据采集 缓存
Linux 设备驱动程序(三)(中)
Linux 设备驱动程序(三)
172 1
|
存储 缓存 安全
Linux 设备驱动程序(三)(下)
Linux 设备驱动程序(三)
138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