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个没有考过研的人来说,谈考研好像有点不着边际。正如韩寒导演的电影《后会无期》中的一句台词:你连世界都没观过,哪来的世界观。不过古语有云: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就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来谈谈考研。(以下内容都是我本人的观点,与我本人无关--皆为自己的妄言之言)
为什么要说考研呢?毕竟考研已经过了几个月的。因为这一周应该是复试周,很多学校都陆续开始了复试。最明显的感觉就是自习室的人变多了,记得开学前两周我每天来自习室的时候,教室里基本没人,很多教室都空着,这一周好像人变多了,拿着专业课本在看,而我呢却看着英文书,显得有点格格不入,没办法,下个月要考英语了。今天在逛学校论坛的时候,看了一些关于考研的帖子。有的在传教考研经验,庆祝考研成功,有的在抱怨学校的录取体制,有的在伤感二战的失败,简直就是人生百态。
幸好,我周围一些考研的同学大多数都成功了。想当年,涛哥在大三上学期就开准备考研了,而且是跨学校跨专业。记得当初我们在准备期末复习的时候,他就在看《离散数学》等等计算机专业的书籍。然后呢,《信息论》给挂了,这个消息真是令我等目瞪口呆。毕竟涛哥在我们眼中就是神一般的人物,当然也有着“神”一般的思想。不过,这也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毕竟都去准备考研了。涛哥为了考研,也是蛮拼的,记得大三暑假的时候都是睡在我们客厅里,唉,每次都被我们戏弄。最后,功夫不负有心人,成功的去了南大的计算机系。说起涛哥,的确有不少的话。记得我好多东西都是跟着涛哥学的,谁叫我是个电脑白痴呢。涛哥的编程水平可谓一流,记得大一时学c语言,都知道他很厉害,我却还是个连开机键都不知道(高中没玩过电脑),连计算机文化基础课(考word、excel、ppt)都要靠舍友才能及格。谭浩强的那本绿皮书,看了两遍才独立完成了算法大作业(好像是用双向链表实现飞机航班查询功能),通过了考试。大一暑假的时候,涛哥说学个单片机吧,好吧,我当时连单片机是啥都不知道,也就稀里糊涂的用奖学金的钱买了块郭天祥的板子(在这里推荐看看郭天祥的《我的大学六年》)。说好的,暑假一起学习单片机的,我回家十天就会学校了,结果涛哥说他头疼要在家休息,真是坑我啊,害的我一个人在没有电、没有热水的条件下还坚持学完了单片机。也难怪,涛哥肯定用脑过度,大学四年也没见他看过电视、电影以及综艺娱乐节目,就连考研复试结束,依旧拉着我去图书馆学linux。记得上csdn这个博客,也是被涛哥带进来的,当初看涛哥在用这个,还发了几篇文章,我就注册了号,等我真正用这个写博客的时候,都已经忘了那个用户名了,于是就重新注册了。现在也就不知道涛哥的帐号了,不能写太多关于他的事,万一不小心被他看到就不好了。我们宿舍也有两个考研的,一个去了上海交大,一个去了北京邮电,真好!关于他俩的事就不在这寒暄了,以后会有专门的文章来念叨念叨宿舍的小伙伴们。
记得我们班有三个考清华的,结果都没考上。情哥会家乡,调剂到了山东大学;小阳子调剂去了中科大;“学姐”准备二战,且在上周日告知,已被东南大学录取了。不由得为他感到高兴,付出总算有回报了。经常我、情歌、涛哥、晖哥我们“四人帮”一起自习、吃饭,考研复习就抛弃我了,让我伤心一会。我们呢,经常就调侃涛哥和“疏影”,情歌和“北在北方”的不得不说的“故事”。小阳子呢,记得是大一暑假,关系开始混的比较好的。因为暑假留在学校的人比较少,就渐渐的就熟悉了,我每次都去他那里和他一起看电视剧(基本上都是抗战、谍战片)。然后大二暑假的时候,和他一起参加了数学建模,寒假又一起参加了美国数学建模。关于“学姐”,是老乡洪湖的,经常一起都是说家乡话(好吧,我承认我一直都是说的家乡话)。大三的时候,经常和他一起坐在信远教室的左边第三排。二战的时候,每个月还去新校区看看他,这次回学校,还和他在华科待了两天。现在想来,都是满满的回忆。
研究生,顾名思义,就是未来准备从事科学研究的学生。但是,随着我国研究生招生扩招,研究生已经不再是以往的概念。读研的人,抱着不同的目的,有因高考失利导致第一学历不满意而为了圆重点大学梦的、有为了缓冲就业压力的、有迫于家庭压力的,还有为了与恋人同在一个城市的等等。当然,也有一些真正为了以后能从事专业技术而渴望深造的学生。现在想来,我想他们之中大多数是为了和恋人在同一个城市:涛哥、晖哥、舸哥。早知道,我也去考研了,不过当初即使考研也不知去哪,毕竟……。所谓伊人,在哪一方?
距上述事情已有近一年了,回想起来,仿佛就在昨天,如今的他们正在为自己的前途奉献者青春,我们都要为彼此加油。祝他们能怀揣着他们的梦想向远方翱翔!也祝所有考研的同学向着自己的目标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