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项目、黑箱操作频现,ICO迎中美监管层最严厉监管信号

简介:

根据SEC的公告,目前一些上市公司声称参与了或与ICO有关系,以此新技术的噱头来说服潜在的受害者,诱使投资者投资公司的股票,这些骗局包括了上市公司声称可以为投资者提供投资新科技的机会,以此来进行“拉高出货”(pump-and-dump),操纵市场等。总之,投资者需对此警惕。

据雷锋网AI金融评论了解,SEC称,当SEC认为需要停牌交易来保护投资者和公众利益时,SEC可能会停止股票的交易。据了解,最近,SEC暂停了一些声称正在投资ICO或者兜售虚拟币/代币的股票发行人的普通股的交易。停牌交易的公司包括FirstBitcoinCapitalCorp.,CIAOGroup,StrategicGlobal和SunshineCapital。

  • 此外,SEC还解释了一些可能导致停牌交易的情况,包括:

  • 缺少公司当前的、准确的或充分的信息——例如,公司在较长时间内没有提交任何定期报告;

  • 公司公开的关于目前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的信息的准确性存在问题,包括公司新闻稿和报告中提供的信息;

  • 或者,公司的股票交易存在问题,包括内幕交易、潜在的市场操控和清算、结算股票交易的能力。

条条正中虚假ICO要害。

近来,ICO甚嚣尘上。一方面,朋友圈、微信群充斥着各种“区块链项目”的路演信息,以及各种暴富传奇;另一方面,反对ICO、笔伐ICO韭菜之疯狂的故事,也开始在坊间流传。这个所谓塑造未来的前沿科技,因为混珠鱼目,流行的形势与当年的六合彩可比。

腾讯财经在28日的报道中称,一支国际炒币团队,其某个成员毫不避讳自己所在的团队所做的工作,主要就是炒币做庄。并声称自己用坐庄赚来的钱买了一辆50多万的车,而这些钱,都来自于被收割的“韭菜们”。

这样的情况下,不止美国监管机构发出如此义正言辞的声明。国内监管层的同样倾向严厉的措施,不过也不排除直接取缔的可能。

8月28日消息,据财新报道,中国有关监管部门将对ICO(initial coin offerings,首次公开售币)采取行动,在监管、法规体系准备好将ICO纳入之前,甚至不排除直接取缔的可能。

财新从多位监管人士处获悉上述消息,是否取缔的方案正在研讨之中,央行、证监会均参与其中。这一行动的法律依据来自1998年颁布的《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活动取缔办法》(国务院令 第247号)。

该办法明确指出,非法金融业务活动包括: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未经依法批准,以任何名义向社会不特定对象进行的非法集资;非法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票据贴现、资金拆借、信托投资、金融租赁、融资担保、外汇买卖;或中国人民银行认定的其他非法金融业务活动。 

8月29日,第一财经报道表示,中国证监会近日正在向部分区块链企业就ICO(虚拟货币首次公开发售)征询意见,目前处于收集意见和讨论的阶段。

而在前几日,据雷锋网AI金融评论报道,关于ICO是否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已经有一番热烈讨论。国务院法制办公室于8月24日发布《处置非法集资条例(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列出了7种应当进行非法集资调查的行为,这7种行为大多是新技术、新环境下的风险产物。联系到最近比较火爆ICO,以及现实中出现利用ICO进行非法集资的行为,不少业内人士皆认为,这或许是一个对于ICO监管的信号。

据了解,该文件中对于ICO最有影响的一条是“兜底条款”,即“其他非法吸收资金的行为”。但判定ICO是否涉嫌非法集资的难点在于,ICO筹集的虚拟货币非“资金”而是“商品”,因此很难依法认为ICO涉嫌非法吸存。



本文作者:温晓桦
本文转自雷锋网禁止二次转载, 原文链接
目录
相关文章
|
6月前
|
安全 生物认证 网络安全
信息打点-红蓝队自动化项目&资产侦察&武器库部署&企查产权&网络空间
信息打点-红蓝队自动化项目&资产侦察&武器库部署&企查产权&网络空间
|
新能源
威马汽车回应破产风波事件舆情传播分析
威马汽车回应破产风波事件舆情传播分析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