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ggle机器学习之模型融合(stacking)心得

简介: 本文适用于被stacking折磨的死去活来的新手,在网上为数不多的stacking内容里,我已经假设你早已经看过了上述所提到的那几篇有用的文章了。但是,看完之后内心还是卧槽的。我希望下面的内容能成为,你在学习stacking的曲折道路上的一个小火把,给你提供一些微弱的光亮。

此文道出了本人学习Stacking入门级应用的心路历程。

在学习过程中感谢@贝尔塔模型融合方法,以及如何在 Kaggle 首战中进入前 10%这篇文章(作者是章凌豪)。对于两位提供的信息,感激不尽。同时还有Kaggle上一些关于ensemble的文章和代码,比如这篇(https://www.kaggle.com/arthurtok/introduction-to-ensembling-stacking-in-python)。

本文适用于被stacking折磨的死去活来的新手,在网上为数不多的stacking内容里,我已经假设你早已经看过了上述所提到的那几篇有用的文章了。但是,看完之后内心还是卧槽的。我希望下面的内容能成为,你在学习stacking的曲折道路上的一个小火把,给你提供一些微弱的光亮。

本文以Kaggle的Titanic(泰坦尼克预测)入门比赛来讲解stacking的应用(两层!)。

数据的行数:train.csv有890行,也就是890个人,test.csv有418行(418个人)。

而数据的列数就看你保留了多少个feature了,因人而异。我自己的train保留了 7+1(1是预测列)。

在网上为数不多的stacking内容里,相信你早看过了这张图:Kaggle机器学习之模型融合(stacking)心得

这张图,如果你能一下子就能看懂,那就OK。

如果一下子看不懂,就麻烦了,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你就会卧槽卧槽地持续懵逼......

因为这张图极具‘误导性’。(注意!我没说这图是错的,尽管它就是错的!!!但是在网上为数不多教学里有张无码图就不错啦,感恩吧,我这个小弱鸡)。

我把图改了一下:

Kaggle机器学习之模型融合(stacking)心得对于每一轮的 5-fold,Model 1都要做满5次的训练和预测。

Titanic 栗子:

Train Data有890行。(请对应图中的上层部分)

每1次的fold,都会生成 713行 小train, 178行 小test。我们用Model 1来训练 713行的小train,然后预测 178行 小test。预测的结果是长度为 178 的预测值。

这样的动作走5次! 长度为178 的预测值 X 5 = 890 预测值,刚好和Train data长度吻合。这个890预测值是Model 1产生的,我们先存着,因为,一会让它将是第二层模型的训练来源。

重点:这一步产生的预测值我们可以转成 890 X 1 (890 行,1列),记作 P1 (大写P)

接着说 Test Data 有 418 行。(请对应图中的下层部分,对对对,绿绿的那些框框)

每1次的fold,713行 小train训练出来的Model 1要去预测我们全部的Test Data(全部!因为Test Data没有加入5-fold,所以每次都是全部!)。此时,Model 1的预测结果是长度为418的预测值。

这样的动作走5次!我们可以得到一个 5 X 418 的预测值矩阵。然后我们根据行来就平均值,最后得到一个 1 X 418 的平均预测值。

重点:这一步产生的预测值我们可以转成 418 X 1 (418行,1列),记作 p1 (小写p)

走到这里,你的第一层的Model 1完成了它的使命。

第一层还会有其他Model的,比如Model 2,同样的走一遍, 我们有可以得到  890 X 1  (P2) 和  418 X 1 (p2) 列预测值。

这样吧,假设你第一层有3个模型,这样你就会得到:

来自5-fold的预测值矩阵 890 X 3,(P1,P2, P3)  和 来自Test Data预测值矩阵 418 X 3, (p1, p2, p3)。

-----------------------------------------

到第二层了..................

来自5-fold的预测值矩阵 890 X 3 作为你的Train Data,训练第二层的模型
来自Test Data预测值矩阵 418 X 3 就是你的Test Data,用训练好的模型来预测他们吧。

---------------------------------------

最后 ,放出一张Python的Code,在网上为数不多的stacking内容里, 这个几行的code你也早就看过了吧,我之前一直卡在这里,现在加上一点点注解,希望对你有帮助:

Kaggle机器学习之模型融合(stacking)心得




本文作者:Non
本文转自雷锋网禁止二次转载, 原文链接
目录
相关文章
|
21天前
|
机器人
1024 云上见 使用 PAI+LLaMA Factory 微调 Qwen2-VL 模型,搭建 “文旅领域知识问答机器人” 领精美计时器
1024 云上见 使用 PAI+LLaMA Factory 微调 Qwen2-VL 模型,搭建 “文旅领域知识问答机器人” 领精美计时器
75 3
|
1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PyTorch
用Python实现简单机器学习模型:以鸢尾花数据集为例
用Python实现简单机器学习模型:以鸢尾花数据集为例
9 1
|
10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数据采集 Python
从零到一:手把手教你完成机器学习项目,从数据预处理到模型部署全攻略
【10月更文挑战第25天】本文通过一个预测房价的案例,详细介绍了从数据预处理到模型部署的完整机器学习项目流程。涵盖数据清洗、特征选择与工程、模型训练与调优、以及使用Flask进行模型部署的步骤,帮助读者掌握机器学习的最佳实践。
38 1
|
13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数据采集 监控
如何使用机器学习模型来自动化评估数据质量?
如何使用机器学习模型来自动化评估数据质量?
|
19天前
|
机器人
1024 云上见 使用 PAI+LLaMA Factory 微调 Qwen2-VL 模型,搭建 “文旅领域知识问答机器人” 领 200个 精美计时器等你领
1024 云上见 使用 PAI+LLaMA Factory 微调 Qwen2-VL 模型,搭建 “文旅领域知识问答机器人” 领 200个 精美计时器等你领
63 2
|
27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前端开发 网络架构
Django如何调用机器学习模型进行预测
Django如何调用机器学习模型进行预测
53 5
|
25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Python
深度解析机器学习中过拟合与欠拟合现象:理解模型偏差背后的原因及其解决方案,附带Python示例代码助你轻松掌握平衡技巧
【10月更文挑战第10天】机器学习模型旨在从数据中学习规律并预测新数据。训练过程中常遇过拟合和欠拟合问题。过拟合指模型在训练集上表现优异但泛化能力差,欠拟合则指模型未能充分学习数据规律,两者均影响模型效果。解决方法包括正则化、增加训练数据和特征选择等。示例代码展示了如何使用Python和Scikit-learn进行线性回归建模,并观察不同情况下的表现。
215 3
|
24天前
|
人工智能 算法 测试技术
PAI 大语言模型评测平台现已支持裁判员模型评测
本文将为您介绍如何在 PAI 大语言模型评测平台,基于裁判员模型,评价开源模型或者微调后模型的性能。该功能限时免费,欢迎使用。
|
25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数据挖掘 Serverless
手把手教你全面评估机器学习模型性能:从选择正确评价指标到使用Python与Scikit-learn进行实战演练的详细指南
【10月更文挑战第10天】评估机器学习模型性能是开发流程的关键,涉及准确性、可解释性、运行速度等多方面考量。不同任务(如分类、回归)采用不同评价指标,如准确率、F1分数、MSE等。示例代码展示了使用Scikit-learn库评估逻辑回归模型的过程,包括数据准备、模型训练、性能评估及交叉验证。
47 1
|
6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探索机器学习模型的可解释性
【10月更文挑战第29天】在机器学习领域,一个关键议题是模型的可解释性。本文将通过简单易懂的语言和实例,探讨如何理解和评估机器学习模型的决策过程。我们将从基础概念入手,逐步深入到更复杂的技术手段,旨在为非专业人士提供一扇洞悉机器学习黑箱的窗口。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1
    机器学习实战:房价预测项目
    202
  • 2
    强化学习(Reinforcement Learning, RL)** 是一种机器学习技术,其中智能体(Agent)通过与环境(Environment)交互来学习如何执行决策以最大化累积奖励。
    77
  • 3
    集成学习(Ensemble Learning)是一种机器学习技术,它通过将多个学习器(或称为“基学习器”、“弱学习器”)的预测结果结合起来,以提高整体预测性能。
    219
  • 4
    `sklearn.metrics`是scikit-learn库中用于评估机器学习模型性能的模块。它提供了多种评估指标,如准确率、精确率、召回率、F1分数、混淆矩阵等。这些指标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模型的性能,以便进行模型选择和调优。
    454
  • 5
    在机器学习和数据科学中,数据预处理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步骤。数据规范化(或称为特征缩放)是预处理的一种常见技术,它可以帮助我们改进模型的性能。`sklearn.preprocessing`模块提供了多种数据规范化的方法,其中`StandardScaler`和`MinMaxScaler`是最常用的两种。
    89
  • 6
    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领域中,语音识别(Speech Recognition,SR)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它旨在将人类的语音转换为计算机可读的文本。
    106
  • 7
    OpenCV(Open Source Computer Vision Library)是一个开源的计算机视觉和机器学习库,它提供了大量的函数和工具,用于处理图像和视频数据。
    121
  • 8
    驾驭大数据洪流:Pandas与NumPy在高效数据处理与机器学习中的核心作用
    84
  • 9
    探索机器学习在图像识别中的应用
    53
  • 10
    智能化运维:机器学习在故障预测和自动化修复中的应用
    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