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5年,是中国互联网创新飞跃的五年,中国从具有先天人口优势的网络大国逐步迈向技术创新驱动的网络强国。
我国互联网产业在5年里究竟发生了哪些变化?阿里研究院发布报告《创新飞跃的五年:10大关键词解读中国互联网》。报告基于丰富的数据、以及鲜活的案例、鲜明的观点从10个方面对中国互联网5年的发展做了全面分析和解读。
报告认为,这五年,中国互联网领域从商业创新引领发展驱动走向技术与商业双轮驱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不仅为消费者带来了便捷,推动了消费需求从低端到中高端的变革,同时助力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给创新创业、扶贫、就业等国家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赋予了新的内涵,更是让治理创新走向更加开放协同。
报告最后落脚到民生,将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形象地比喻为“从脚尖到指尖”,报告认为,一种属于信息时代、更在线、更便捷、更环保、更全球化的“移动互联网上”的中国式生活方式已经全面展开。
网络中国:从大国到强国
过去五年间,中国互联网发展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全球市值前十的互联网企业中,中国已经占据三席。过去五年,中国网络零售从1.3万亿增长至5.2万亿;快递包裹数量从56.7亿,增长至313亿。第三方移动支付金额从0.2万亿增至58.8万亿。
截止2016年底,中国互联网用户高达7.1亿人,全球排名第一,几乎是第二、三名印度和美国之和。中国互联网相关GDP占比高达6.9%,居世界第二位;如果去除信息通信设备出口等制造业相关行业,中国互联网相关GDP占比为6.4 %,居世界第一。
共享单车是中国原创互联网经典案例。借助数字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创造性地满足了消费者最后一公里灵活出行的需求。短短几年时间,用户数从0飙升至1亿。共享单车已经走出国门,出口“商业模式”成为中国的新标签。
技术创新:从应用到原创
五年前,中国云计算刚刚起步,大量的用户都还是以自建数据中心,购买传统的以国外品牌IOE为代表的硬件和软件搭建信息系统为主,我们是技术应用者的角色,时至今日,中国公有云服务市场的前4位都是我们国内企业,并且携带自主创新的飞天分布式计算平台的阿里云为代表的中国云服务商开始走向全球,我们开始成为技术原创者的角色。
IDC数据显示,2016年阿里云占据中国公有云IaaS市场40%的市场份额;Gartner最新数据显示,2016年阿里云已经超越google跻身全球前三,成为增速最快的IaaS服务商。
截止2017年6月,阿里云的客户数已经达到101.1万,用户群从五年前的小型初创企业发展到大型制造业、医疗、金融以及政府机构都成为阿里云的客户。
为何阿里云能在短短5年内有如此快速的成长?这要源于商业创新倒逼着技术创新的快速迭代。以阿里巴巴的双11场景为例,单日交易量从5年前的191亿元增长到2016年已经达到1207亿元,17.5万笔/秒的交易峰值使用传统IT技术无法满足,这倒逼阿里巴巴不得不从底层操作系统开始,到中间件、数据库、安全等领域都进行自主研发,造就了今天的阿里云。
商业创新:从电商到全业态
五年中,电商成为新常态,传统电商的概念已经模糊化,由于电商的发展,带动了以支付宝为代表的新金融服务的出现和快速发展,并迅速成为中国式创新的支撑力量;同时,物流规模迅速膨胀,使得中国物流业的包裹数在2014年跃居全球第一。
而以云计算、大数据、物流体系、移动支付、信用体系、电商交易等形成了新的商业基础设施,激发着整个社会创新的活力。
由于线下移动支付的快速普及,我国支付宝用户已达4.55亿,是5年前的3.5倍,支付规模增长了15倍;快递业务量超过312亿件,是五年前的5.5倍,超过美国的2倍。
因为电商有了支付宝,衍生出蚂蚁小贷服务于大众和小微商家,余额宝业务使得基金服务门槛降低,普惠金融服务成为人人可得的服务,同时支付宝的场景遍及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促进了整个社会各层面的数字化创新。
消费升级:从数量到品质
过去五年,伴随中国居民消费收入的持续增长和新一代(80后90后)的成长,中产消费群体迅速壮大成为消费升级的驱动主力。互联网潜移默化地改变了中国消费者的消费模式,全社会分梯队分层次地加速迈进消费升级时代,一线城市消费者的消费结构开始接近发达国家消费者。
随着网络购物的普及和爆发式增长,中国网络市场的消费品质也在持续提升。阿里品质消费指数显示,2017年3月指数值为34.43,环比提升0.53,同比提升2.15,达到历史次高点。社会消费品零售“量”的增速处于“低区”,而“质”的提升到达“高区”。
阿里零售平台2016年关于绿色生活的数据显示,自然护肤品牌的成交增速是护肤品类整体增速的2.5倍。进口生鲜食品成交额增速是生鲜品类整体增速的2.1倍。全年购买新能源汽车及用品人数超出2015年3倍,同年阿里零售平台共售出纯棉麻服饰408万件。
生产制造:从规模化到智能化
传统制造业的规模化生产的方式正在被互联网逐渐改变,互联网消费拉动着制造业后端供应链和生产流程的变革,使得“Made in Internet”正在成为现实,C2B模式、柔性化生产、集单生产等新模式层出不穷;制造业也在不断提升智能制造的能力,利用工业云和大数据平台方式加速向服务化的转型。
根据工信部统计数据显示,2013-2015年间,工业电子商务普及率逐年提升,制造业电商普及率三年内增长40%以上。重点骨干企业电商采购近年来提升明显,超过40%。
中石化携手阿里云三个月内建设在线采购平台“易派客”。截至今年7月底,累计交易金额超过1270亿元;新增上线商品超过125万种,同比增长381%,累计上线商品超过198万种。
创新创业:从小众到大众
在国家政策的指引下,基于互联网的创新创业的浪潮席卷全国,以阿里巴巴的大平台、富生态、多模式的思路为代表,带动了网商、电商服务业、物流、金融以及互联网科技企业的创新创业加速,人人贸易、普惠科技大大降低了创新创业的门槛。
2016年,我国新登记市场主体数量达到1651.3万户,同比增加11.6%,科技型创业孵化服务、早期投资、创业投资规模稳步提升。
以扫码技术为例,这项技术在中国的快速普及加速了线下场景的数字化进程。从街边的菜市场到大型商场,基本都支持扫码支付,共享单车也是以扫码技术为基础的新商业模式,今年火热的无人超市更是将扫码技术应用到极致。更值得关注的是,扫码支付已经走出国门,迅速带动了印度移动支付市场的快速发展。
以淘宝为例,2016年发布新品的商家同比增长143%,发布的新商品数同比增加了292%。正是淘宝大平台才促进了创新创意创造的新商品快速涌现。如今,有数十亿商品在淘宝上展示,数百万的商家在淘宝上发布新商品。
工作就业:从固定到灵活
伴随“互联网+”、共享经济、数字经济的发展,国家就业正从工业领域转向服务领域,技术创新正在拓展商业的边界,创造新的就业形态,平台型就业、创业式就业正成为一种显著的“就业”方式,让就业更具“包容性”,让每个个体都能够灵活、多元的通过平台接入线上“市场”,为社会创造价值,获得存在感、幸福感。
2016年底,阿里零售生态创造约3300万灵活就业机会,为女性、大学生、农民工、弱势群体创造包容的就业环境,成为传统就业的有益补充。网店就业人群中,8成网店员工是34岁以下年青人,75%为高中以上文化程度。
淘宝网商“切糕王子”2017年营收目标1亿元,目前公司规模百余人,定向招聘新疆员工。
电商减贫:从小地方到大世界
电子商务帮助贫困县对接到大市场,将特色产品销往全国各地甚至海外,进一步,激活更多创业,带动产业发展,创造就业机会,帮助更多人脱贫。
从2013年到2016年,我国贫困县电子商务持续、快速增长。在阿里零售平台上,国家级贫困县的网络销售额先后突破100亿元、200亿元大关,2016年接近300亿元,较2013年增长2.4倍。
2016年,河北平乡在阿里平台的网络销售额超过20亿元。通过电商平台,河北平乡的网店覆盖超过700万网购消费者,相当于该县人口20余倍,这些消费者广泛分布全国超过300个城市。
治理创新:从单向到协同
五年来,我国的互联网与信息社会治理逐步实现了从单一治理到多元治理、从单向治理到协同治理、从人工治理到数据治理、从国内治理到全球治理、从事前管理到事中事后管理的转变。并出台了《网络安全法》,设立了互联网法院,对互联网国际治理通过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提出了一系列的中国主张和中国倡议。
2016年浙江省“云剑行动”中,阿里巴巴向浙江执法部门推送的线索数量从385上升到402个,查处制售假货毁窝从244上升417个,破获假货案件总案值达14.3亿元。
淘宝网的大众评审自2012年12月上线以来至今,主动加入大众评审队伍的淘宝“剁手党”累计超过百万人,这些编外维权评审参与处理的任务主要集中在买家在交易过程中遇到的退换货退款等问题,累计完成3000万次以上的维权判定,有效保护了千万商家和上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生活方式:从脚尖到指尖
五年间,中国人的生活正在全面互联网化。与工业时代“车轮上”的美国式生活方式不同,一种属于信息时代、更在线、更便捷、更环保、更全球化的“移动互联网上”的中国式生活方式已经全面展开。
截至 2017年6月,我国网上外卖用户规模达2.95亿,共享单车用户达1.06亿,网约出租车用户规模达2.78亿。移动互联网为中国人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捷。
“指尖上的便捷生活”越来越呈现出绿色环保的良好趋势。2016年,阿里平台绿色消费者超过8400万人。同时,相比传统商务,2016年阿里平台的网络零售,因节省能耗与物耗而让全社会减少排放约3800万吨CO₂。约相当于709万亩森林、近2个太湖水域产生的绿色效应。
点击这里下载70页PPT版报告
来源:阿里研究院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