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工智能学会通讯》——3.25 康复机器人的人机交互控制研究综述

简介: 本节书摘来自CCAI《中国人工智能学会通讯》一书中的第3章,第3.25节, 更多章节内容可以访问云栖社区“CCAI”公众号查看。

3.25 康复机器人的人机交互控制研究综述

中风是一种急性的脑血管疾病,能够造成永久性的大脑神经损伤,发病规律通常难以预测,致残率一直居高不下。中风幸存者往往出现偏瘫、截瘫等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及其家庭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的经济压力和精神痛苦。卫生部的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 2012 年底,我国中风标化患病率约为1.82 %,40 岁以上的罹患人群高达 1 036 万人,其中 65 岁以下人群约占 50 %,呈年轻化趋势[1] 。根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2]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3]推算,2013 年中国的肢体残疾者数量达 3 700 万,平均年增长率为 6.30 %。

经过诸如外科手术等急性期的临床处理后,瘫痪患者一般要进行长时间的康复训练以恢复部分运动能力,重新回归正常生活。传统的康复治疗手段通常依靠康复理疗师手动带动患者患肢进行被动康复训练,训练策略比较单一;同时,在训练过程中,施加在患肢上的力度和患肢的训练轨迹难以保持良好的一致性;而且,这种康复手段需要理疗师进行较强的体力劳动,因此患者通常难以得到足够强度与频次的康复训练。相对于传统的人工康复训练模式,康复机器人带动患者进行康复运动训练具有很多优点 : ① 机器人更适合执行长时间简单重复的运动,能够保证康复训练的强度和效果;② 通常康复机器人具备可编程能力,因而能够根据患者的康复情形调整训练参数与训练形式,具备很强的灵活性;③ 康复机器人通常集成很多传感器,并且具有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可以有效监测和记录整个康复训练过程,对患者的康复进度给予实时的反馈。因此,机器人辅助康复具有非常大的应用潜力,有望成为一种常规的康复训练手段。

近年来,康复机器人技术研究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4-5] 。较为典型的康复机器人系统包括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制的 MIT-MANUS 上肢康复机器人[6] 、瑞士 Hocoma 公司的 Locomat 步态康复机器人[7] ,以及美国 Argo Medical Technologies 公司开发生产的可穿戴式下肢康复机器人 ReWalk [8-9]等。机器人辅助康复训练的有效性已经在小规模临床实验中得到初步验证[10-11] 。

现有康复机器人系统主要采用两种训练策略,即被动训练和主动训练。被动训练一般适用于患者康复初期,此时患者残余肌力较弱,不足以带动康复机器人,因此,是由康复机器人带动患肢沿着设定轨迹进行运动训练。在康复中后期,患者经历一段时间的被动训练之后,肌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此时,可由康复机器人按照患者运动意图提供主动康复训练,提高患者参与训练的积极性。研究表明,主动训练的康复效果较被动训练更为显著[12-13] 。但是,相对于被动训练,主动康复训练的实现更加困难,主要需要解决三个方面问题:① 如何建立精确的人机系统动力学模型;② 如何准确获取患者的主动运动意图进而控制机器人的运动或辅助力,即人机交互控制问题;③ 如何确保人机交互控制系统的稳定性。

由于康复机器人系统存在非线性、摩擦、不确定性干扰等因素,一般很难得到准确的系统动力学模型。一方面可采用各种非线性控制器、补偿控制器、神经网络自适应鲁棒控制器用于补偿系统的非线性、不确定性等因素;另一方面,精确的动力学系统模型对于机器人的控制系统设计非常重要。人机交互控制方面,研究者根据特定的康复机器人平台提出了相应的方法。例如基于虚拟隧道的控制策略,阻抗控制策略、基于表面肌电信号的控制策略等。基于隧道的控制策略允许患者在隧道内自由运动,当偏离隧道时,康复机器人可将患者拉回正常轨道范围内,从而纠正患者错误的运动模式;阻抗控制策略可以保证康复机器人与患者之间的柔顺性,有利于激发患者残存肌力,提高患者参与训练的积极性;表面肌电信号能够较为直观的反应患者肌肉状态,从而设计更为灵活和安全的人机交互策略。舒适、自然、柔顺的人机交互控制,可充分调动患者参与康复训练的积极性,改善康复训练效果。康复机器人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是保证稳定可靠的人机交互、避免患者二次伤害的必然要求。

文章后面章节安排如下:第 1 节主要综述康复机器人的人机交互常用控制方法,包括基于人机系统动力学模型的人机交互控制、基于虚拟隧道的人机交互控制、基于表面肌电信号的人机交互以及阻抗控制;第 2 节主要综述人机交互控制控制策略的稳定性分析;最后一节在总结现有技术基础上,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关文章
|
4月前
|
人工智能 安全 机器人
无代码革命:10分钟打造企业专属数据库查询AI机器人
随着数字化转型加速,企业对高效智能交互解决方案的需求日益增长。阿里云AppFlow推出的AI助手产品,借助创新网页集成技术,助力企业打造专业数据库查询助手。本文详细介绍通过三步流程将AI助手转化为数据库交互工具的核心优势与操作指南,包括全场景适配、智能渲染引擎及零代码配置等三大技术突破。同时提供Web集成与企业微信集成方案,帮助企业实现便捷部署与安全管理,提升内外部用户体验。
452 12
无代码革命:10分钟打造企业专属数据库查询AI机器人
|
15天前
|
人工智能 机器人 Serverless
安诺机器人 X 阿里云函数计算 AI 咖啡印花解决方案
当云计算遇见具身智能,AI咖啡开启零售新体验。用户通过手机生成个性化图像,云端AI快速渲染,机器人精准复刻于咖啡奶泡之上,90秒内完成一杯可饮用的艺术品。该方案融合阿里云FunctionAI生图能力与安诺机器人高精度执行系统,实现AIGC创意到实体呈现的闭环,为线下零售提供低成本、高互动、易部署的智能化升级路径,已在商场、机场、展馆等场景落地应用。
安诺机器人 X 阿里云函数计算 AI 咖啡印花解决方案
|
5月前
|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安全
AI尝鲜:dify搭建AI对话机器人
本实验介绍如何在Dify中设置知识库并创建智能应用作为对话机器人,实现AI对话功能。例如查询电动汽车电池过充电保护试验的环境温度条件。实验步骤包括:一、安装Dify并通过计算巢部署;二、设置模型供应商,选择通义千问并配置API KEY;三、创建知识库,导入文件并设置文本分段与清洗规则;四、创建智能体,添加知识库和模型;五、与智能体对话,测试查询功能。通过这些步骤,您可以构建一个基于专有知识库的AI对话系统。
|
20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机器人
AI Compass前沿速览:Nano Bananary、MCP Registry、通义DeepResearch 、VoxCPM、InternVLA·M1具身机器人
AI Compass前沿速览:Nano Bananary、MCP Registry、通义DeepResearch 、VoxCPM、InternVLA·M1具身机器人
|
21天前
|
人工智能 Java 机器人
基于Spring AI Alibaba + Spring Boot + Ollama搭建本地AI对话机器人API
Spring AI Alibaba集成Ollama,基于Java构建本地大模型应用,支持流式对话、knife4j接口可视化,实现高隐私、免API密钥的离线AI服务。
389 1
基于Spring AI Alibaba + Spring Boot + Ollama搭建本地AI对话机器人API
|
7月前
|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算法
生成式人工智能认证(GAI认证)与标准化进程协同发展及就业市场赋能研究
本文探讨生成式人工智能认证(GAI认证)在人工智能标准化进程中的重要性,分析其对就业市场的积极影响及未来发展趋势。GAI认证不仅是个人AI能力的权威认可,还推动行业标准化与技术创新。文章指出,随着技术融合加速和应用场景拓展,GAI认证标准需不断完善,以应对技术更新、数据安全等挑战,为AI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
3月前
|
人工智能 数据可视化 安全
NekroAgent - 一体式跨平台多人AI智能聊天机器人框架
NekroAgent 是一个基于 AI 的智能聊天机器人框架,起源于 QQBot 插件,现发展为独立、功能强大的平台。它支持多平台适配、代码生成与安全沙盒执行、可视化管理界面,并具备高度扩展性与多模态交互能力,适用于 Linux、Windows、MacOS 系统部署。
147 0
NekroAgent - 一体式跨平台多人AI智能聊天机器人框架
|
3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AI Compass前沿速览:Qwen3模型升级、字节GR-3机器人、TRAE SOLO、JoyAgent OxyGent京东智能体框架、智谱Z.ai炫酷PPT制作
AI Compass前沿速览:Qwen3模型升级、字节GR-3机器人、TRAE SOLO、JoyAgent OxyGent京东智能体框架、智谱Z.ai炫酷PPT制作
AI Compass前沿速览:Qwen3模型升级、字节GR-3机器人、TRAE SOLO、JoyAgent OxyGent京东智能体框架、智谱Z.ai炫酷PPT制作
|
3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机器人
Meta AI Research:虚拟/可穿戴/机器人三位一体的AI进化路径
本文阐述了我们对具身AI代理的研究——这些代理以视觉、虚拟或物理形式存在,使其能够与用户及环境互动。这些代理包括虚拟化身、可穿戴设备和机器人,旨在感知、学习并在其周围环境中采取行动。与非具身代理相比,这种特性使它们更接近人类的学习与环境交互方式。我们认为,世界模型的构建是具身AI代理推理与规划的核心,这使代理能够理解并预测环境、解析用户意图及社会背景,从而增强其自主完成复杂任务的能力。世界建模涵盖多模态感知的整合、通过推理进行行动规划与控制,以及记忆机制,以形成对物理世界的全面认知。除物理世界外,我们还提出需学习用户的心理世界模型,以优化人机协作。
154 3
|
3月前
|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监控
生成式AI客服实战:智能客服机器人5大自动化能力处理80%高频咨询,释放60%客服人力
生成式AI驱动的智能客服机器人通过五大核心能力自动化处理80%高频咨询,释放60%客服人力。以合力亿捷方案为例,融合大模型与业务知识图谱,实现服务精准化、决策智能化,推动企业服务成本下降超40%。
324 0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