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IDF2016浪潮发布新一代融合架构整机柜SmartRack4.5

简介:

美国当地时间8月16-18日,IDF16在美国旧金山举行,180多家赞助商、4000多名来自世界各地的IT技术专家和企业高层参加大会。作为大会的黄金赞助商,浪潮携云计算软硬件装备参展,并发布了基于融合架构2.0的产品SmartRack4.5整机柜服务器。该产品专为云服务供应商、电信运营商等公有云用户设计,在集中供电、散热和管理的基础上,新增了SAS、PCI-E的交换技术以及BBS(Battery Backup System)后备电池节点,实现从IT外围资源的集中到内部资源的重构和池化。

美国IDF2016浪潮发布新一代融合架构整机柜SmartRack4.5  

新一代融合架构整机柜SmartRack4.5

SmartRack整机柜服务器满足数据中心变革需求

据统计,到2020年全球将有500亿台互联设备,这些前端设备产生海量的请求和数据将通过网络连接至云数据中心,智能终端与云的协同将越来越紧密。在这种趋势下,数据中心向规模化、模块化和集约化进行升级和变革。IDC公司高级研究经理Thomas Zhou表示,未来五年超过60%的数据中心投资增长将来自超大规模数据中心,而同构模块化将是未来超大规模数据中心的一个显著特征。

美国IDF2016浪潮发布新一代融合架构整机柜SmartRack4.5  

SmartRack是浪潮针对下一代数据中心开发的融合架构解决方案,已累计出货超过10万节点,在阿里、百度等云服务供应商中实现规模部署,在中国整机柜市场占有率超过70%。目前迭代至第4.5代产品。

 美国IDF2016浪潮发布新一代融合架构整机柜SmartRack4.5

为满足现代数据中心的变革需求,SmartRack不断采用各类创新技术,不断提高部署速度和部署密度。首先产品为整机柜服务器,相比其他产品形态,部署速度的提升高达8-10倍,在百度阳泉数据中心曾创造单日5000节点的部署速度,全模块化设计,部署密度相较传统产品可提升1倍。

全新BBS后备电池节点提高能源利用率近20%

 美国IDF2016浪潮发布新一代融合架构整机柜SmartRack4.5

最新的BBS后备电池节点使得能源利用效率保持在94%左右,而传统集中式UPS供电方式,效率在80%以下。这是因为使用UPS时,市电到达服务器需要经过整流和逆变两层转化,将会产生超过20%的效率损失。而采用BBS替代UPS,市电将直接到达服务器,在给服务器供电的同时,BBS作为即插即用的节点,也从铜排取电进行充电,中间几乎没有转化效率的损失。不仅能效大幅提高,当机房断电时,BBS还可提供不少于15分钟的稳定供电,保证了整机柜后备供电的可靠性。

实现从IT外围资源的集中到内部资源的重构和池化

此外,浪潮也一直在提升SmartRack的灵活性,以支撑更多种类的云服务运营商业务。在原有的高性能存储型、高温耐腐蚀型、冷存储型、高密计算型等5种类型的基础上,SmartRack利用SAS、PCI-E的交换技术,新开发了存储弹性扩容型以及PCI-E扩展池化型2个产品形态。

美国IDF2016浪潮发布新一代融合架构整机柜SmartRack4.5

SmartRack4.5新品,通过SAS交换技术实现整机柜内部存储资源的集中池化和动态分配,通过PCI-E交换技术实现机柜内PCI-E设备的重构的灵活扩展,让存储和PCI-E扩展两类资源与计算资源解耦。浪潮集团副总裁胡雷钧表示,“利用SAS和PCI-E交换技术可以打破核心IT资源扩展极限,实现存储、协处理计算等资源的弹性分配,从而更好的适配日益繁杂的应用场景和业务需求。未来,这两项技术将在深度学习、语音搜索、视频转换、图片搜索、近线存储、分布式存储以及其他各类公有云业务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美国IDF2016浪潮发布新一代融合架构整机柜SmartRack4.5  

SmartRack PCI-E扩展池化节点,结合1U高度的BOX节点,可以实现基于PCI-E协议的协处理计算、高性能存储、温冷数据存储的资源池化,单计算节点可对接多个BOX节点,可实现8块以上GPU/MIC/FPGA的协处理计算资源池,或者至少20块NVMe SSD的热数据存储资源池;存储弹性扩容节点,结合JBOD模块,可提供20块SAS/SATA /SSD硬盘的存储资源池。

美国IDF2016浪潮发布新一代融合架构整机柜SmartRack4.5

在中国最大的社交网站,其IT部门将存储弹性扩容节点用于其分布式存储系统,使用SAS Switch结合大容量硬盘,并通过上层存储软件,优化写队列、强化读性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整个架构的性能,极大提升服务器的能效比。同时,结合SmartRack高密度、集中供电、集中散热和集中管理的特性,带来机房空间、散热制冷功耗、设备投入成本和人力运维成本的降低。经客户实际业务测试,通过存储弹性扩容节点来承载分布式存储应用,相较于之前的通用标准服务器,TCO降低高达20%。

浪潮融合架构2.0三款产品全面推动数据中心演进

面向数据中心IT基础架构,浪潮一直在推进融合架构数据中心的演进。目前浪潮已经推出了三款基于融合架构2.0的产品。在SmartRack4.5之外,还有一款整机柜形态的InCloudRack云一体机以及融合刀片系统I9000,这两款产品在RAS、管理等高级特性方面更为突出,不仅电源、管理等辅助模块全部采用冗余和热插拔设计,而且还支持可实现2路、4路,8路以及MIC/GPU协处理加速、存储扩展节点、网络节点等多节点混插,可以更好的满足企业级用户私有云的应用需求。


原文发布时间为:2016年8月18日

本文来自云栖社区合作伙伴至顶网,了解相关信息可以关注至顶网。

相关文章
|
5天前
|
监控 Serverless 数据库
探索 Serverless 架构:云计算的新浪潮
【10月更文挑战第18天】Serverless架构,即无服务器架构,是一种新兴的云计算模式,让开发者无需管理服务器即可构建和运行应用。本文探讨了其核心概念、优势、挑战及最佳实践,强调了按需付费、自动扩展和开发效率等优点,同时也指出了冷启动、状态管理和调试监控等挑战。
|
26天前
|
Kubernetes Cloud Native 云计算
云原生时代的技术演进:Kubernetes与微服务架构的完美融合
随着云计算技术的飞速发展,云原生概念逐渐深入人心。本文将深入探讨云原生技术的核心——Kubernetes,以及它如何与微服务架构相结合,共同推动现代软件架构的创新与发展。文章不仅剖析了Kubernetes的基本工作原理,还通过实际案例展示了其在微服务部署和管理中的应用,为读者提供了一条清晰的云原生技术应用路径。
39 2
|
2月前
|
运维 Kubernetes Cloud Native
探索云原生技术:容器化与微服务架构的融合之道
【9月更文挑战第18天】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云原生技术以其灵活性、可扩展性成为企业创新的强大引擎。本文将深入探讨云原生技术的核心概念,特别是容器化和微服务架构如何相辅相成,共同推动现代应用的开发与部署。通过实际代码示例,我们将揭示这些技术如何简化运维,加速产品上市时间,并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弹性。无论你是开发人员、架构师还是IT决策者,这篇文章都将为你提供宝贵的洞见和实践指导。
42 2
|
2月前
|
运维 Kubernetes Cloud Native
云原生之旅:容器化与微服务架构的融合之道
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云原生技术以其高效、灵活的特性成为企业IT架构升级的重要选择。本文将探讨云原生的核心概念——容器化和微服务架构,并阐述它们如何相互融合,共同推动现代应用的开发与部署。通过深入浅出的解释,我们将揭示云原生如何助力企业快速适应市场变化,实现业务的持续创新和价值最大化。
|
2月前
|
Kubernetes Cloud Native Docker
云原生技术:容器化与微服务架构的融合之道
【9月更文挑战第4天】在数字化时代的浪潮下,企业追求敏捷、高效、可扩展的IT架构成为共识。云原生技术作为现代软件部署的黄金标准,其核心理念在于推动应用的快速迭代与无缝迁移。本文将深入探讨云原生技术的精髓——容器化与微服务架构如何相互促进,共同构建起适应云计算环境的应用生态系统。我们将通过实际案例,揭示如何在云平台上利用这些技术实现服务的解耦、弹性伸缩及自动化管理,进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
3月前
|
C# 微服务 Windows
模块化革命:揭秘WPF与微服务架构的完美融合——从单一职责原则到事件聚合器模式,构建高度解耦与可扩展的应用程序
【8月更文挑战第31天】本文探讨了如何在Windows Presentation Foundation(WPF)应用中借鉴微服务架构思想,实现模块化设计。通过将WPF应用分解为独立的功能模块,并利用事件聚合器实现模块间解耦通信,可以有效提升开发效率和系统可维护性。文中还提供了具体示例代码,展示了如何使用事件聚合器进行模块间通信,以及如何利用依赖注入进一步提高模块解耦程度。此方法不仅有助于简化复杂度,还能使应用更加灵活易扩展。
85 0
|
3月前
|
前端开发 微服务 API
微服务浪潮下的JSF革新:如何在分散式架构中构建统一而强大的Web界面
【8月更文挑战第31天】随着微服务架构的兴起,企业将应用拆分成小型、独立的服务以提高系统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本文探讨如何在微服务架构下构建和部署JavaServer Faces (JSF) 应用,通过RESTful服务实现前后端分离,提升灵活性和适应性。
54 0
|
3月前
|
存储 前端开发 关系型数据库
Linux 技术架构:前端、后端与数据库的完美融合
【8月更文挑战第25天】本文深入剖析了Linux操作系统的技术架构,重点介绍了前端、后端及数据库三大核心组成部分。Linux前端技术不仅涵盖了图形用户界面(GUI),包括GNOME、KDE等桌面环境,还涉及HTML、CSS、JavaScript等Web前端技术及其相关框架。后端技术则聚焦于Python、Java等多种编程语言、Apache和Nginx等Web服务器以及MySQL、PostgreSQL等数据库管理系统。Linux数据库技术覆盖了关系型和非关系型数据库,如MySQL、MongoDB等,并提供了多种数据库管理工具。
84 0
|
19天前
|
缓存 监控 API
探索微服务架构中的API网关模式
【10月更文挑战第5天】随着微服务架构的兴起,企业纷纷采用这一模式构建复杂应用。在这种架构下,应用被拆分成若干小型、独立的服务,每个服务围绕特定业务功能构建并通过HTTP协议协作。随着服务数量增加,统一管理这些服务间的交互变得至关重要。API网关作为微服务架构的关键组件,承担起路由请求、聚合数据、处理认证与授权等功能。本文通过一个在线零售平台的具体案例,探讨API网关的优势及其实现细节,展示其在简化客户端集成、提升安全性和性能方面的关键作用。
60 2
|
23天前
|
存储 缓存 监控
探索微服务架构中的API网关模式
【10月更文挑战第1天】探索微服务架构中的API网关模式
7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