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智慧城市已被国际上公认为是提升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提高市民生活品质、增强城市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作为智慧城市的坚定推动者,中兴通讯提出了智慧城市建设的中国特色,中兴通讯副总裁徐明在刚刚过去的高交会“2014中国智慧城市发展高峰论坛”指出,由于中国“新四化、大政府、大城市、大安全”的特色,智慧城市的建设更要接地气,适应中国国情与时代特征。
中兴通讯副总裁徐明
与发达国家相比,国内城市所承担的功能比国外更多,管理边界更大,在建设智慧城市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更为复杂,所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发展的重点与国外不同。以“大城市”举例,徐明指出,“在很多发达国家,50万以上的人口就是大城市了,而把那样的智慧城市经验复制到国内就肯定水土不服。”
“一云一网一图” 建“以人为本”智慧城市
为了实现城市可视化管理与可持续发展的愿景,中兴通讯提出了“一云一网一图”架构,主张智慧城市应以人为核心,惠民、利民。这和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副主任单志广对中国智慧城市发展政策的解决不谋而合。
中国特色智慧城市建设应坚持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对“人”的服务,围绕城市居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始终把百姓需求和幸福感放在首位。
徐明在对“一云一网一图”解释时指出,一图是把老百姓安居乐业的居和行联系起来,它是传统IaaS/PaaS/SaaS架构的升级版,使物理世界与信息世界、人与环境相融合;一网主要是做传输,例如北上广深津4G无线政务专网,形成全城移动互联架构;一云则是新的应用和服务,催生新的2.5产业,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云一网一图’的架构最终是把城市、人和信息网络、大数据技术、云计算合二为一,使信息网络和人类社会结合起来。”
徐明强调,智慧城市的解决方案不仅是技术的解决方案,还包括国家行政体制改革在内的一系列配套,才能让智慧城市真正落地、接地气。
为什么抛出这样的想法,强调结合中国国情,徐明指出,如果照搬或移植国外垂直领域的方案,解决不了中国大城市面临的问题,而带来的是多了一部分投资设备和垂直应用系统,这不利于智慧城市健康的往前发展。“一云一网一图”将物理社会、信息社会和人类社会统筹结合起来,从而让大数据分析的应用具备了基础,智慧城市的智慧具备了基础。
“‘一云一网一图’和过去谈的架构不一样,过去城市里布了很多IT系统,但和城市的感知脱离了关系,现在中兴通讯是以人为核心推动城市的进步。”徐明说。
现在,可以用这样的智慧城市的手段和办法,让连接更短,把服务覆盖得更广。徐明举了一个例子,如何在社区建设智慧医疗。通过设立健康小屋,后端有健康医疗的单位,通过智慧城市平台连接了医生。然后给小区里的居民配备传感设备,比如常见的慢性疾病的测量设备,这种居家养老的服务就成为可能。政府可以在后端配备一些比较好的医院,相关经营性的企业可以做这些平台和服务,这就是智慧城市的惠民体现。
而国外提出的智慧城市理念重在对“物”的管理,重在实现城市基础设施的智能化和城市运行管理的综合集成,这和中国智慧城市发展的现实定位存在差距。
“银川模式”共享智慧大数据
在2014高交会期间的“中国智慧城市发展高峰论坛”上,徐明大力推荐银川模式,称它为智慧城市建设的最佳实践。
银川建成2万平米云计算大数据中心“西部云谷”,实现数据全覆盖,跨部门共享,成立行政审批服务局,减少12个正处级机构,提供一站式服务。通过“123”城市顶层设计入手,采用中兴通讯“一云一网一图”和UOC架构,实现了城市与社区基层多角色网格覆盖,提供全方位惠民惠企服务。
这样的智慧城市建设模式来之不易,徐明称银川模式是国内数据共享程度最高的智慧城市建设典范。要知道,智慧城市面临较多挑战,其中核心之一就是政府信息开放和政务信息共享程度受限,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不高。为解决经济社会难题亟需交换、融合、共享的各类信息,在社会中依据类别、行业、部门、地域被孤立和隔离。
单志广同样指出,智慧城市建设的成败是如何有效推进城市范围内数据的融合,通过数据融合真正实现信息与指挥决策的融合。
徐明说,“银川模式让56个委办局共享一个大数据中心,这在国内是第一个。”这进一步实现了基础信息资源和业务信息资源的集约化采集、网络化汇聚和统一化管理,进而融合为大数据,这是智慧城市的来源。
“中国的大政府结构为大数据技术应用提供了最好的环境,中兴通讯正在洛阳等比较大的城市推行银川模式,希望通过这样的模式解决智慧城市智慧度不高的问题。”徐明说。
跟着智慧城市的新形态
据世界银行测算,一个100万以上人口的智慧城市建设,通过采用全范围的智慧管理,在投入不变的情况下,城市发展的收益将增加2.5至3倍。这意味着智慧城市建设对于促进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具有重要作用。
徐明坚信,围绕智慧城市未来将会产生新的产业形态,他这样比喻到,“就像互联网的发展,有一群人跟着阿里巴巴,有一群人跟着腾讯,将来一定有一群人是跟智慧城市的。”
因为其他地方没有这么全而好的数据,基于这些大数据的基础上做应用才会产生独特的价值。徐明指出,对于很多厂商来说,只要给我数据就能提供服务,有数据和应用,自然商业模式就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