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透数据中心网络的NAT大法

本文涉及的产品
公网NAT网关,每月750个小时 15CU
简介:

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是一种网络地址转换技术,是一种将私有地址转化为合法IP地址的转换技术。它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数据中心网络中。NAT不仅完美地解决了IP地址不足的问题,还能够有效地避免来自网络外部的攻击,隐藏并保护网络内部的服务器。数据中心内部的服务器一般提供内网和外网两个网卡,内网访问主要采用的是私有地址,外网访问采用的是公有地址,由于公有地址的数量是有限的,所以内网中要使用大量的私有地址,通过NAT的方式实现私有地址与公有地址之间的转换,实现私有地址也可以访问外网的功能。这么有用的功能,怎能不赶快去了解一下,本文将详细介绍一下NAT技术。

NAT可以分为两大类技术: 基础NAT和NAPT两大部分。基础NAT,它仅将私有主机的私有IP地址转换成公有IP地址,但并不将TCP/UDP端口信息进行转换,有动态和静态之区分。NAPT是人们比较熟悉的一种转换方式。NAPT普遍应用于数据中心网络接入设备中,它可以将中小型的网络隐藏在一个合法的IP地址后面,它将私有连接映射到公有网络中的一个单独的IP地址上,同时在该地址上加上一个由NAT设备选定的TCP端口号。NAPT又分为对称型NAT和非对称型NAT。

对称型NAT

对称型NAT也叫圆锥型NAT,是指私有地址设备用同一个IP和端口去连接外面任何一台服务器,它在NAT服务器上映射的都是同一个IP地址和端口,也就是说同一个私有地址和端口在NAT上都只有一个出口,是个一对多的关系,这个就有点像圆锥,故此得名是圆锥型NAT。圆锥形NAT又可以分为三类:完全圆锥型NAT,这种NAT会将私有地址转换成公有地址并绑定,任何数据报文都可以通过公有地址送到私有主机地址上。从一个私有IP地址和端口来的所有请求,都映射到相同的公有IP地址和端口。并且,任何公有主机通过向映射的公有地址发送报文,都可以实现和私有主机进行通信。这是一种比较宽松的策略,只要建立了私有网络的IP地址和端口与公有IP地址和端口的映射关系,所有的Internet上的主机都可以访问该NAT之后的主机;地址限制圆锥型 NAT,这种NAT会将从相同的私有IP地址和端口来的所有请求映射到相同的公有IP地址和端口。但是与完全圆锥型NAT不同,当且仅当私有主机之前已经向公有主机发送过报文,此时公有主机才能向私有主机发送报文;端口限制圆锥型NAT,这种NAT与地址限制圆锥型NAT类似,但是更为严格,端口受限圆锥型NAT增加了端口号的限制。当前,仅当私有主机之前已经向公有主机发送了报文,公有主机才能和此私有主机通信。

圆锥NAT主要部署与用户对应用体验非常敏感的地方,如P2P下载,由于破坏了端到端的网络模型,如果应用不支持NAT穿越协议,由公网侧发起对NAT后私网的下载报文将被NAT设备丢弃,部署圆锥NAT将改善这种情况。目前各种UDP协议也考虑了NAT设备,一些基于UDP协议的应用自身就可以穿越NAT设备,如QQ等。地址限制圆锥型NAT及端口限制圆锥NAT,这两种NAT无非就是对外部设备的IP及端口进行进一步的限制,如限制圆锥 NAT就是对PC的IP地址进行限制,只有PC的所有端口才可以对这地址及端口进行访问,而端口限制圆锥NAT就是对端口进行限制,所有PC的端口只有一个,不像圆锥NAT对所有的IP及端口都没有限制。

非对称型NAT

圆锥型NAT也可以叫做非对称型NAT,与之对应的就是对称型NAT。对称型NAT是指把所有来自相同私有IP地址和端口号,到特定目的IP地址和端口号的请求映射到相同的公有IP地址和端口。如果同一主机使用不同的源地址和端口对,发送的目的地址不同,则使用不同的映射。只有收到了一个IP包的公有主机才能够向该私有主机发送回一个UDP包。对称的NAT不保证所有会话中的私有地址、私有端口和公有IP,公有端口之间绑定的一致性。相反,它为每个新的会话分配一个新的端口号。

根据以往的介绍,可以将NAT做一个大致的分类,如图1所示:


图1:NAT分类

当然,NAT技术还不止这些,比如还有花生壳NAT-DDNS技术,这是国内知名品牌花生壳推出的NAT技术。NAT-DDNS利用动态域名服务(DDNS)和网络地址转换(NAT)的服务器实现公私网动态映射方法。NAT-DDNS 实现难度比传统 DDNS 大,采用“域名+端口”的访问方式。新花生壳服务器会记录每个新花生壳客户端设置的映射,为不同内网服务器的映射分配不同的访问端口号,访问者通过域名+ 端口号,就可以访问到相应内网服务器的内容。还有NAT444、NAT64、NAT-PT等一系列NAT新功能,这里提一下NAT444,NAT444是日本NTT公司提出来的NAT新技术,是两层NAT44的简称,属于IPV6过渡技术的一种,它采用端口块分配方式,可以从根本上解决用户的溯源问题。

NAT是数据中心网络必备设备之一,除非数据中心获得的公有地址是充足的,或者数据中心完全作为内网使用,与外网隔离,只要不是这样的情况,就需要部署NAT设备。NAT设备往往会部署在数据中心的网络出口处,所有从数据中心内部访问外部,或者从外部访问数据中心内部的流量都要经过NAT设备,由NAT设备完整内外网地址的映射。显然,NAT设备的表项非常关键,一旦NAT出现问题,往往造成内外网之间的业务互通出现问题,相互地址的对应关系找不到,所以一般对于NAT设备数据中心都会做备份,将NAT数据在多台设备上做备份,万一其中的部分设备发生故障,还可以由其它设备接管,完成内外网的地址映射。


本文作者:harbor

来源:51CTO

相关实践学习
每个IT人都想学的“Web应用上云经典架构”实战
本实验从Web应用上云这个最基本的、最普遍的需求出发,帮助IT从业者们通过“阿里云Web应用上云解决方案”,了解一个企业级Web应用上云的常见架构,了解如何构建一个高可用、可扩展的企业级应用架构。
相关文章
|
6天前
|
运维 负载均衡 监控
|
1月前
|
存储 运维 网络协议
穿越网络界限:探索NAT IPv4的神秘面纱
穿越网络界限:探索NAT IPv4的神秘面纱
43 1
|
2月前
|
数据中心 网络架构 Python
【计算巢】数据中心的网络架构设计原则
【5月更文挑战第31天】探讨数据中心网络架构设计原则:稳定性是基础,需抵御各种挑战;强调扩展性,适应业务发展;追求高效,确保数据传输速度;注重灵活性,灵活应对变化。简单Python代码示例展示网络节点连接。设计时需具备长远眼光,综合考虑技术方案,以构建坚固高效的信息桥梁。同学们,要持续学习和探索,为信息世界贡献力量!
|
2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安全 网络安全
利用机器学习优化数据中心能效的研究数字堡垒的构建者:网络安全与信息安全的深层探索
【5月更文挑战第29天】在云计算和大数据时代,数据中心的能效问题成为关键挑战之一。本文通过集成机器学习技术与现有数据中心管理策略,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智能优化框架。该框架能够实时分析数据中心的能耗模式,并自动调整资源分配,以达到降低能耗的目的。研究结果表明,应用机器学习算法可以显著提升数据中心的能源使用效率,同时保持服务质量。
|
2月前
|
人工智能 安全 网络安全
网络安全与信息安全:防护之道探索现代数据中心的能效优化策略
【5月更文挑战第29天】 在数字化时代,网络安全与信息安全已成为我们不可忽视的问题。本文将深入探讨网络安全漏洞的成因,加密技术的应用,以及提升安全意识的重要性。我们将了解到,网络安全并非只是技术问题,更是一种全民参与的过程。 【5月更文挑战第29天】 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数据中心作为信息处理和存储的核心枢纽,其能源效率已成为衡量其可持续性的关键指标。本文将深入探讨现代数据中心实现能效优化的策略与实践,从硬件选择、冷却系统创新、能源管理软件到人工智能辅助决策,揭示如何通过综合手段提升数据中心运行效率,同时减少环境影响。
|
2月前
|
运维 安全 网络架构
【专栏】NAT技术是连接私有网络与互联网的关键,缓解IPv4地址短缺,增强安全性和管理性
【4月更文挑战第28天】NAT技术是连接私有网络与互联网的关键,缓解IPv4地址短缺,增强安全性和管理性。本文阐述了五大NAT类型:全锥形NAT(安全低,利于P2P)、限制锥形NAT(增加安全性)、端口限制锥形NAT(更安全,可能影响协议)、对称NAT(高安全,可能导致兼容性问题)和动态NAT(公网IP有限时适用)。选择NAT类型需考虑安全性、通信模式、IP地址数量和设备兼容性,以确保网络高效、安全运行。
|
2月前
|
存储 网络协议 数据库
数据中心网络架构的需求原则及策略
【5月更文挑战第15天】本文讨论了数据中心建设的重要性,它能提升用户体验,保证业务连续性和数据安全。
|
2月前
|
网络协议 网络安全 网络虚拟化
网络技术基础(13)——NAT网络地址转换
【3月更文挑战第2天】网络基础笔记(加班了几天,中途耽搁了,预计推迟6天),这篇借鉴了之前师兄的笔记,边听边记笔记实在是太慢了。
|
2天前
|
存储 安全 网络安全
云计算与网络安全:技术演进与挑战
在数字化时代的浪潮中,云计算以其高效、灵活和成本效益显著的优势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驱动力。然而,随着云服务的广泛应用,网络安全问题也愈发凸显,成为制约云计算发展的关键因素。本文从云计算服务的基本概念出发,深入探讨了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并详细分析了云环境下的信息安全威胁。通过对比传统网络环境和云计算环境的安全挑战,本文揭示了云计算特有的安全风险,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护策略。最后,本文展望了云计算与网络安全的未来发展趋势,旨在为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提供参考和启示。
16 0
|
1天前
|
网络虚拟化 数据中心 虚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