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融合架构如何抹平物理硬件差异?

简介:

“通过引入OpenStack这一中间层,实现了云平台统一的管理调度支配向上交付,解决了业务的灵活性问题。但是在抹平下层物理硬件差异的问题上,还不够彻底。”UnitedStack有云产品副总裁袁冬表示,“OpenStack配合超融合架构,就彻底解决了硬件的灵活性问题,很好的实现了通过标准的服务器和通用网络设备交付所有资源的目标。”

超融合架构解决了什么问题?

与传统架构相比,超融合架构最大的特点是所有节点的硬件是完全对等的。这样带来的好处是性能上实现线性扩展,服务能够持续更新。“除了IT资源的数量上的变化,更重要的是在业务增长的过程中,要求资源的形式也会发生变化。”袁冬说,“在这种情况下,超融合架构的价值会得到更大体现。” 通过超融合架构抹平所有物理硬件之间的差异之后,用户就可以从必须关注每一台物理设备变为只需要在虚拟机出问题的时候,中止问题虚机新建虚机就可以了。

OpenStack联合超融合架构,好处归结起来有三点:开源、开放、低成本。因为采用开源软件、通用硬件、第三方厂商,可以让用户对系统取得更大的自主可控能力;同时在采购成本、运维成本和替换成本方面都优于传统IT架构;但是在实施周期、扩容周期和更新周期等时间成本方面却要优于传统架构。

统一存储带来的惊喜

当通用硬件成为基本选择的时候,软件就变成系统差异的核心。比如,UnitedStack有云通过两年多的时间,打磨出一套由操作系统CentOS、计算KVM、存储Ceph、网络Neutron+OVS,以及Puppet自动化部署的系统——UOS云平台。

每一个技术的选择与应用,都经过了UnitedStack有云的思考和优化。以统一存储为例,通过将Ceph统一作为Nova/Glance/Cinder的存储后端,基于COW的卷创建和快照操作,实现了虚机的秒级创建。同时提供全SSD的Ceph存储,以及1毫秒延迟的极速性能。统一存储池方面,忽略QoS,单个虚拟硬盘的最高IOPS(每秒进行读写操作的次数)可达 50,000,吞吐率可达 1000MB/s。而且这样的IOPS并非是在主机做缓存,而是直接使用本地硬盘,真实落地到三个机柜存储环境的。

通过SDN构建完整网络服务

SDN正在重新定义网络,在UnitedStack有云的SDN方案中,有两种实现途径。

1、初级方案

这种方案中,所有节点不是全部是对等的,而是分为计算节点和网络节点。其中网络节点有三块网卡,一块走存储、一块走内网、一块走外网,计算节点只有两块网卡,一块走存储,一块走内网。

在这个方案中,所有内网化的计算节点获得一个VLAN号,外网连接只有网络节点有,然后由Neutron和OVS控制做路由转换。

2、分布式SDN网络

这种方案中,每一个节点既连接内网,也连接外网,都是计算节点同时也可以作为网络输入节点,这样做的好处是没有任何单点的瓶颈和故障的顾虑。在比较极端的情况下,当某一个节点上的网络出现问题的时候,这个方案可以把所有网络全部迁移到其他节点上。

初级方案的成本较低,但是分布式SDN网络在极端故障情况的处理上更胜一筹。

对于单个节点来说,一个物理节点的最底层包括内网和外网两个网卡,处于中间层的Linux内核通过OVS提供路由服务以及防火墙等功能,上层的Neutron通过二层和三层代理,控制所有内核模块,最终实现控制所有网络。

这个架构看起来非常简单,但是几乎能实现所有可以想见的网络方面服务。这也是OpenStack强大之处。其中,Service VM是UnitedStack有云即将发布的新功能。Service VM设计的基础是很多专业做防火墙或者网络设备的厂商把原来的软件抽象出来,直接放在云平台。技术实现是通过把网络做成动态的方式,实现Service VM的可插拔设计,根据业务需求动态调整网络路径。简单路径只通过必要的VM,复杂路径可以选择通过多个VM,这些VM可以来自不同厂商的不同应用,而这些功能是与他们在专有硬件上没有任何区别的。

重点问题:通过隔离解决资源争抢

“做超融合架构最难的或者说最关键的一点解决资源争抢的问题,也就是应用在同一个空间下不能让打架。”袁冬说,“他们要抢CPU抢网络抢内存抢硬件怎么办呢?隔离。”

在UnitedStack有云的超融合架构中,实现了多层次的资源隔离,从而确保服务性能。服务隔离方面,通过网卡、VLAN实现了网络的隔离,而物理机上的服务通过cgroup与物理机上其他服务隔离;业务隔离方面,基于QEMU的QoS,实现对带宽和IOPS 进行限制,同时IOBrust让QoS更加符合用户的实际应用场景;故障与业务的隔离方面,在故障恢复过程中优先保证数据的恢复,可以通过配置满足调整故障恢复I/O与业务I/O的占比。

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业务的数量和类型也正在快速改变,一个卖点事件就可能爆发一个业务。正因如此,这是一个超融合架构受到更多关注的时代,因为超融合架构能够很好的服务于业务需求的变化,真正实现云计算来支撑业务。


本文作者:佚名

来源:51CTO

相关文章
|
4天前
|
Android开发 Swift iOS开发
深入探索iOS与Android操作系统的架构差异及其对应用开发的影响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移动设备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中,iOS和Android作为全球最流行的两大移动操作系统,各自拥有独特的系统架构和设计理念。本文将深入探讨iOS与Android的系统架构差异,并分析这些差异如何影响应用开发者的开发策略和用户体验设计。通过对两者的比较,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它们各自的优势和局限性,从而为开发者提供有价值的见解,帮助他们在这两个平台上开发出更高效、更符合用户需求的应用。
|
2月前
|
IDE Android开发 iOS开发
深入解析Android与iOS的系统架构及开发环境差异
本文旨在探讨Android和iOS两大主流移动操作系统在系统架构、开发环境和用户体验方面的显著差异。通过对比分析,我们将揭示这两种系统在设计理念、技术实现以及市场策略上的不同路径,帮助开发者更好地理解其特点,从而做出更合适的开发决策。
164 2
|
4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网络架构
【YOLOv8改进 - Backbone主干】EfficientRep:一种旨在提高硬件效率的RepVGG风格卷积神经网络架构
【YOLOv8改进 - Backbone主干】EfficientRep:一种旨在提高硬件效率的RepVGG风格卷积神经网络架构
|
5天前
|
安全 Android开发 iOS开发
深入探讨Android与iOS的系统架构差异
本文旨在通过对比分析Android和iOS两大移动操作系统的系统架构,揭示它们在设计理念、安全性、应用生态及开发环境等方面的显著差异。我们将从底层架构出发,逐步剖析至用户界面层面,为开发者和科技爱好者提供一份详尽的技术参考。
16 1
|
13天前
|
安全 搜索推荐 Android开发
深入探索Android与iOS的系统架构差异
【10月更文挑战第29天】 在当今的智能手机市场中,Android和iOS无疑是两大主流操作系统。本文旨在深入探讨这两个系统的架构差异,从底层的操作系统设计到用户界面的呈现,以及它们如何影响了开发者和用户的体验。通过对比分析,我们可以更清晰地理解这两种平台的优势与局限,为开发者在选择开发平台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同时也为用户选择设备提供一定的指导。
34 2
|
1月前
|
Kubernetes Cloud Native 云计算
云原生时代的技术演进:Kubernetes与微服务架构的完美融合
随着云计算技术的飞速发展,云原生概念逐渐深入人心。本文将深入探讨云原生技术的核心——Kubernetes,以及它如何与微服务架构相结合,共同推动现代软件架构的创新与发展。文章不仅剖析了Kubernetes的基本工作原理,还通过实际案例展示了其在微服务部署和管理中的应用,为读者提供了一条清晰的云原生技术应用路径。
73 2
|
2月前
|
监控 Android开发 iOS开发
深入探索安卓与iOS的系统架构差异:理解两大移动平台的技术根基在移动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安卓和iOS作为市场上最为流行的两个操作系统,各自拥有独特的技术特性和庞大的用户基础。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两个平台的系统架构差异,揭示它们如何支撑起各自的生态系统,并影响着全球数亿用户的使用体验。
本文通过对比分析安卓和iOS的系统架构,揭示了这两个平台在设计理念、安全性、用户体验和技术生态上的根本区别。不同于常规的技术综述,本文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带领读者理解这些差异是如何影响应用开发、用户选择和市场趋势的。通过梳理历史脉络和未来展望,本文旨在为开发者、用户以及行业分析师提供有价值的见解,帮助大家更好地把握移动技术发展的脉络。
92 6
|
2月前
|
运维 Kubernetes Cloud Native
探索云原生技术:容器化与微服务架构的融合之道
【9月更文挑战第18天】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云原生技术以其灵活性、可扩展性成为企业创新的强大引擎。本文将深入探讨云原生技术的核心概念,特别是容器化和微服务架构如何相辅相成,共同推动现代应用的开发与部署。通过实际代码示例,我们将揭示这些技术如何简化运维,加速产品上市时间,并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弹性。无论你是开发人员、架构师还是IT决策者,这篇文章都将为你提供宝贵的洞见和实践指导。
47 2
|
2月前
|
运维 Kubernetes Cloud Native
云原生之旅:容器化与微服务架构的融合之道
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云原生技术以其高效、灵活的特性成为企业IT架构升级的重要选择。本文将探讨云原生的核心概念——容器化和微服务架构,并阐述它们如何相互融合,共同推动现代应用的开发与部署。通过深入浅出的解释,我们将揭示云原生如何助力企业快速适应市场变化,实现业务的持续创新和价值最大化。
|
2月前
|
Kubernetes Cloud Native Docker
云原生技术:容器化与微服务架构的融合之道
【9月更文挑战第4天】在数字化时代的浪潮下,企业追求敏捷、高效、可扩展的IT架构成为共识。云原生技术作为现代软件部署的黄金标准,其核心理念在于推动应用的快速迭代与无缝迁移。本文将深入探讨云原生技术的精髓——容器化与微服务架构如何相互促进,共同构建起适应云计算环境的应用生态系统。我们将通过实际案例,揭示如何在云平台上利用这些技术实现服务的解耦、弹性伸缩及自动化管理,进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