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PaaS实现更好的云应用安全性

简介:

如今,最流行的云计算模式就是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但是它并不总是云应用安全的最佳模式。很多用户都知道平台即服务(PaaS)和软件即服务(SaaS)可以实现较好的成本节约,尤其对于那些无法访问高技能云计算技术资源的用户来说,更是如此。大多数人都不知道,PaaS尤其能够提供更高的安全性,甚至对于那些熟练用户来说,这也是一个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好处。为了从PaaS安全性中获得更多的好处,我们应了解IaaS和 PaaS之间的基本安全性差异,并选择具有良好安全意识的PaaS供应商,开发应用程序以求实现PaaS云应用安全性的最大化,当规划新的云应用和迁移时,考虑采用PaaS模式。

使用PaaS实现更好的云应用安全性

因为应用程序是采用中间件工具进行开发的,所以如果组合中间件支持应用程序过于复杂,那么就会迅速蠕变形成安全性问题和错误。在IaaS中,每一个应用程序都集成在机器镜像中,而镜像中还包括了操作系统和中间件。很少有(如果有的话)云计算服务会在集成所有应用程序和组件的镜像上,所以所有链接应用程序、识别和验证组件身份以及管理数据安全性的步骤都可能是由各种机器镜像的共同合作而完成的。

PaaS可方便实现安全性措施与管理

在一个PaaS云计算中,一个常见的中间件堆栈是由服务组成的,应用程序可以使用这些服务来确保组件的安全性、连接和移动工作,甚至管理与合作组织的交流。应用程序是在这个堆栈上进行开发的,所以有一个通用的功能集可供使用。这种方法可实现应用程序开发、部署和管理之间的协调并进,从而有助于安全性措施和管理的实现。

这一差异性的最显著影响是,PaaS几乎总是包括了一个安全性和访问的控制套件,这个套件在所有托管点、数据库服务以及应用程序和组件中都是一致的。虽然在IaaS中也可以提供这样的套件,但是它真的是一个托管在云计算中的内部部署安全和访问管理工具,而不是一个专为解决公共托管特殊风险的云计算工具。

PaaS的一个不太明显的好处是通用的工作流程和数据库管理方法。开发人员通常会开发适合他们使用的工具。这就意味着,接口、数据库安全性以及加密等等方面在具体实施时都是各不相同的,其中开发者平台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IaaS并不会限制操作系统的标识,它有着较少的版本和中间件工具,从而引入不同的方法。

PaaS提供了标准化的工具

如今的应用程序是高度集成化的,可提供与商务活动相关的高效工作流程。如果所有支持特定业务流程的应用程序都是基于不同操作系统和中间件工具的,那么云计算对于应用程序的支持将不得不沿用所有的这些方法以全面确保应用程序的安全性。通过使用PaaS,用于应用程序连接和工作流程的工具是更加标准化和更易于维护。

黑客需要黑进应用程序或系统才能做坏事,这就意味着接口安全性是至关重要的。通过使用IaaS,接口有机会暴露在黑客面前的途径将更具可变性了,因此,保护接口的措施也变得更为复杂。因为IaaS中的操作系统和中间件必须使用相同的方法进行管理,就如同系统是在数据中心中运行的一样,那么这些接口必须被暴露出来。这使得他们更易于受到攻击。通过使用PaaS,云计算供应商就能够使用与确保云计算管理接口本身安全性相同的措施来确保操作系统和中间件管理接口的安全性,从而减少可能必须被保留的漏洞的数量。

在云应用中,一些安全性漏洞都是被故意保留的;用户通常会为客户和供应商提供门户网站以便于与他们进行信息交换。在IaaS中,系统并没有为这些门户网站提供创建和保护的具体方法,所以它们可能是风险的主要来源。在至少更“结构化”的PaaS系统中,有着一个对用户进行分类的“角色”和“执行者”的概念,它可让管理员用一种有组织的方法来设置权限。在PaaS平台软件的控制下,这些权限可在所有系统、应用程序和数据库中有效。

所有的PaaS方法都不是生来平等的

并不是所有的PaaS方法都是相同的,同样,它们所带来云应用安全性好处也不会是完全相同的。一般情况下,PaaS云计算可被分为三类完整操作系统和软件框架(例如微软公司的Azure)、根据组件依赖性组装中间件的“适应性”PaaS框架(例如被惠普公司收购的Stackato)以及 “连接的”PaaS框架(如亚马逊的AWS)。

如果安全性和访问控制对于您的云应用安全性是特别重要的,那么您将需要一个提供完整操作系统和中间件工具的PaaS策略,并将其作为平台的一部分或通过相关性分析。可选的附加功能将抵消PaaS 所具有的“共性”优势,因此平台也会允许应用程序开发人员使用他们自己选择的产品来弥补平台中间件的功能不足。

当然,PaaS很难采用一个无法在通用平台上运行的应用程序。如果您无法使用PaaS,那么可以在一个通用工作流程、组件接口和数据库服务策略基础之上尝试运行所有的应用程序。通过强制推行平台类标准,您的IaaS至少可以近乎地实现某种安全等级和PaaS提供的“可管理性”。


本文作者:滕晓龙

来源:51CTO

相关文章
|
9月前
|
云安全 安全 网络安全
云端防御策略:云计算环境下的网络安全与信息保护
【5月更文挑战第30天】在数字化时代,云计算为企业提供了高效、弹性和可扩展的资源管理方式,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安全挑战。本文深入探讨了云计算环境中面临的主要安全威胁,包括数据泄露、身份盗用、服务中断等,并提出了多层次的防御策略,以保障云服务的安全性和数据的完整性。通过分析当前的加密技术、访问控制机制、入侵检测系统以及合规性监管措施,本文旨在为使用云服务的组织提供一个全面的网络安全指南,确保其业务在云端运行的同时,信息安全得到妥善保护。
65 4
|
9月前
|
监控 安全 网络安全
云端防御:云计算环境中的网络安全与信息保护策略
【5月更文挑战第31天】 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云计算已成为企业IT架构的核心组成部分。然而,随着云服务模式的广泛采用,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的挑战也日益严峻。本文旨在探讨云计算环境下的网络安全和信息保护机制,分析当前面临的主要安全威胁,并提出一系列创新性的防护措施和技术解决方案。通过对云服务模型、加密技术、身份验证、访问控制及合规性监管等方面的深入讨论,文章力求为企业和组织提供一套全面的云计算安全防护指南。
|
9月前
|
存储 安全 网络安全
云端防御:云计算环境下的网络安全与信息保护策略
【5月更文挑战第15天】 随着企业逐渐将数据和服务迁移至云平台,云计算的安全性成为不容忽视的关键问题。本文针对当前云服务中存在的安全风险,探讨了一系列有效的网络安全防护措施和信息保护策略。首先,分析了云计算环境中的安全挑战,包括数据泄露、非法访问和服务中断等。然后,提出了综合防御策略,如多因素认证、端到端加密、入侵检测系统和行为分析等。最后,讨论了实施这些策略的最佳实践,并强调了持续监控和评估的重要性。本文旨在为云服务提供商和使用者提供一套全面的安全框架,以确保云计算环境的稳固性和可信赖性。
|
9月前
|
Cloud Native 测试技术 持续交付
构建高效稳定的云原生应用部署策略云端防御:云计算环境中的网络安全与信息保护策略
【5月更文挑战第27天】 在快速迭代和持续交付成为企业软件开发新常态的今天,如何确保云原生应用的部署效率与稳定性是每个运维工程师面临的重要挑战。本文将探讨一种综合性部署策略,该策略结合了容器化技术、微服务架构、自动化测试以及持续集成/持续部署(CI/CD)流程,旨在为现代云原生应用提供一个可靠且高效的部署模式。通过分析传统部署模式的不足,并引入先进的技术和实践,我们的目标是降低部署风险,提高部署速度,同时确保产品质量和服务的稳定性。
|
9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存储 安全
网络安全与信息安全:防护、检测与教育移动应用开发的未来:跨平台框架与原生系统的融合
【5月更文挑战第27天】在数字化时代,数据成为了新的货币。因此,确保信息的安全性和网络的完整性变得至关重要。本文将探讨网络安全漏洞的概念、加密技术的重要性以及提升安全意识的必要性。通过分析不同类型的安全威胁,我们讨论了如何利用现代加密技术和多层防御策略来保护信息系统。此外,文中还强调了教育和培训在构建坚固的安全防线中的作用。
|
9月前
|
云安全 安全 网络安全
云端防御:云计算环境中网络安全与信息保护的融合策略
【5月更文挑战第20天】 在数字化浪潮中,云计算已成为企业存储和处理数据的首选平台。随着云服务的普及,如何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性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探讨了在云计算环境下,网络安全和信息保护的重要性,以及实施有效安全措施所面临的挑战。通过分析当前云服务的安全威胁,我们提出了一系列融合策略,包括多因素认证、加密技术、访问控制以及持续监控等,以增强云基础设施的安全性。此外,文中还讨论了合规性和法规对维护云计算安全的影响,并展望了未来技术的发展方向。
46 0
|
9月前
|
运维 安全 网络安全
云端防御策略:融合云服务的网络安全新范式
【5月更文挑战第15天】 随着企业逐渐将关键业务迁移至云平台,云计算服务的安全性成为维护信息安全的前沿阵地。本文深入探讨了云服务模型中的网络安全挑战与对策,分析了在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云环境下,如何通过创新的安全架构和技术手段强化数据保护和威胁防御。文章着重讨论了多租户环境中的数据隔离问题、云安全访问控制的最新进展以及针对云环境的安全运维管理实践。通过综合分析,提出了一个多层次、动态适应的安全框架,旨在为云服务用户提供一个更加安全、可靠的计算环境。
|
监控 安全 测试技术
【Aquasec翻译计划】理解应用安全:风险、工具和最佳实践
【Aquasec翻译计划】理解应用安全:风险、工具和最佳实践
127 1
|
云安全 监控 安全
大型攻防演练,云防火墙最佳实践
自1949年世界上第一种计算机病毒——约翰·冯·诺依曼提出的一种可自我复制的程序设计问世,到1990年世界上第一款网络防火墙产品出现,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攻防对抗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
432 0
大型攻防演练,云防火墙最佳实践
|
云安全 存储 安全
深度阿里云云主机智能纵深防御体系首次揭秘
阿里云云主机智能纵深防御体系。通过对海量网络攻防数据的深度解析与过滤,结合中心化决策系统,实现了高检测率和低误报率,攻击水位下降90%。
6410 2
深度阿里云云主机智能纵深防御体系首次揭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