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智通
Index
1 – 背景
1.1 – 现有的技术方法
1.1.1 – selinux/apparmor
1.1.2 – Hook sys_call_table
1.2 – LKM or Patch
2 – 原理
2.1 – 截获中断处理程序
2.2 – Protect kernel from kernel
3 – 源码
——[ 1 - 背景
飞天系统会运行来自第三方的不可信二进制程序, 黑客可以随意提交后门, 蠕虫, rootkit,扫描, 溢出攻击等等恶意程序,因此需要一些防护措施来减小这些代码对系统安全造成的损失。Sandbox 的目的在于控制程序对系统的控制能力。但 SandboxP1 仅仅实现了降低用户uid 来控制用户行为的能力, 这远远不够。
黑客可以利用操作系统漏洞来达到权限提升的目的,从而突破 SandboxP1 的防护。本文提供了一种利用 LKM 内核模块来实现 Sandbox 的技术方法, 通过使用 System call hook 的技术来达到监视用户 api 和防御内核攻击的能力。
---[ 1.1 - 现有的技术方法
-[ 1.1.1 - selinux/apparmor
它们通过使用 LSM(linux security module)提供的安全钩子函数来实现对用户 api 的监控, 包括进程/进程间通讯,文件系统, 网络系统都提供了足够的钩子函数:
struct security_operations {
int (*ptrace) (struct task_struct * parent, struct task_struct * child);
...
int (*bprm_alloc_security) (struct linux_binprm * bprm);
...
int (*sb_alloc_security) (struct super_block * sb);
...
int (*sb_mount) (char *dev_name, struct nameidata * nd,
char *type, unsigned long flags, void *data);
...
int (*inode_rmdir) (struct inode *dir, struct dentry *dentry);
...
int (*task_setuid) (uid_t id0, uid_t id1, uid_t id2, int flags);
...
int (*shm_shmctl) (struct shmid_kernel * shp, int cmd);
...
int (*netlink_send) (struct sock * sk, struct sk_buff * skb);
...
int (*socket_listen) (struct socket * sock, int backlog);
}
selinux/apparmor 通过像 struct security_operations 结构注册相应钩子函数, 完成监控。
-[ 1.1.2 - Hook sys_call_table
通过替换 sys_call_table[]数组中的函数地址,来截获系统调用, 这在 windows 下的安全软件中常常使用。 如果要监控所有的 api, 那么需要重新编写所有 api 的替代函数。linuxkernel2.6.18 中大概有 300 多个系统调用函数, 编写新函数是非常浪费时间的, 而且会使
sandbox 变得非常庞大,不好管理。
—[ 1.2 - LKM or Patch
本文提出一种新的 system call hook 的技术方法, 通过 int $0x80 中断处理程序来达到监视所有 api 的目的。如果采用内核补丁的方式, 将会很容易实现, 因为可以随意的给 kernel 打补丁。
但是为此付出的代价就是要重新编译 kernel,对于飞天系统来说不是很容易维护。 采用 LKM 的方式可以动态加载内核模块,不用时又可以动态卸载,非常方便, 但编写难度很大, LKM 模块在加载到内核后,需要一系列的 hack 技巧来完成中断处理程序的截获, 下文会有详细的介绍。
------ [ 2 - 原理
--- [ 2.1 - 截获中断处理程序
我们的目的是劫持中断处理程序, 通过应用层成功传递的系统调用号来达到监视某个 API的作用,具体的调用号在 incude/asm-i386/unistd.h 中有定义:
#define __NR_restart_syscall
0
#define __NR_exit
#define __NR_fork
1
2
#define __NR_read
3
...
#define __NR_move_pages
317
#ifdef __KERNEL__
#define NR_syscalls
318
先看下内核是如何实现 int $0x80 处理程序的:
arch/i386/kernel/entry.S:
ENTRY(system_call)
RING0_INT_FRAME
pushl %eax
CFI_ADJUST_CFA_OFFSET 4
SAVE_ALL
GET_THREAD_INFO(%ebp)
testl $TF_MASK,EFLAGS(%esp)
jz no_singlestep
orl $_TIF_SINGLESTEP,TI_flags(%ebp)
no_singlestep:
testw
$(_TIF_SYSCALL_EMU|_TIF_SYSCALL_TRACE|_TIF_SECCOMP|_TIF_SYSCALL_AUDIT),TI_flags(%eb
p)
jnz syscall_trace_entry
cmpl $(nr_syscalls), %eax
jae syscall_badsys
syscall_call:
call *sys_call_table(,%eax,4)
pushl %eax 保存的就是系统调用号, SAVE_ALL 保存所有寄存器的值, 应用程序从 ring3 进入 ring0 的时候要进行堆栈切换,将使用内核堆栈进行操作。在经过信号检查后, 判断此次系统调用是否需要跟踪,使用 ptrace 进行 api 监控的 sandbox 就是这个原理。然后判断系统调用号是否超出了系统提供的最大值。
然后通过 call 指令根据寄存器号执行对应的系统调用函数。sys_call_table 是个指针数组,里面的每一项都保存着系统调用函数的地址,通过%eax*4 就可以得到数组中的偏移,取值就是这个系统调用函数的地址。通过替换数组中的地址,可以完成系统调用的截获:
orig_sys_read = sys_call_table[__NR_read];
sys_call_table[__NR_read] = new_sys_read;
这种方法的缺点就是要编写很多函数的替代品, 2.6.18 有 317 个函数, 比较麻烦。
我们现在需要一种方法来进行统一的判断, 就是想法让所有 api 的截获都到一个函数里去判断,然后又可以调用不同的原始函数, 这样管理起来非常方便。
通过前面的代码,我们知道 ptrace这个系统调用就可以完成类似的事情, 但是它要跟踪这个系统调用两次, 系统调用执行前跟踪一次,调用执行后在跟踪一次, 而且在跟踪的时候, 这个系统调用本身都已经运行完了。 看样子 ptrace 的代码可以完成我们之前提到的统一入口函数功能上, 去看下它怎么实现的:
)
syscall_trace_entry:
movl $-ENOSYS,EAX(%esp)
movl %esp, %eax
xorl %edx,%edx
call do_syscall_trace
cmpl $0, %eax
jne resume_userspace
# ret != 0 -> running under PTRACE_SYSEMU,
# so must skip actual syscall
movl ORIG_EAX(%esp), %eax
cmpl $(nr_syscalls), %eax
jnae syscall_call
jmp syscall_exit
首先设置一个错误的值给堆栈中的 eax 值, eax 是所有函数的返回值。 在用 eax 保存堆栈指 针 。 等会 看到 do_syscall_trace 的 参数 是 通过 堆 栈方 式 来传 递 的。 然 后 开始 调 用do_syscall_trace , 开 始 跟 踪 过 程 , 当 其 执 行 完 后 , 如 果 不 成 功 , 就 直 接 掉 转 到resume_userspace 出退出本次系统调用。如果成功, 还得继续让其把这个系统调用执行完,ORIG_EAX 保存的是系统调用号,再次判断系统调用号是否大于 nr_syscalls, 如果大于就跳到 syscall_exit,退出本次系统调用, 否则跳到 syscall_call 出完成本次系统调用的执行:
syscall_call:
call *sys_call_table(,%eax,4)
movl %eax,EAX(%esp)
syscall_exit 跟 resume_userspace 的不同之处在于, 在系统调用退出的时候还要在进行一次跟踪。现在看下 do_syscall_trace 具体是怎么实现的:
arch/i386/kernel/ptrace.c:
__attribute__((regparm(3)))
int do_syscall_trace(struct pt_regs *regs, int entryexit)
{
…
}
到目前为止,我们知道 ORIG_EAX 保存的是系统调用号, 又有 do_syscall_trace 这样的函数可以完成统一监控的入口函数。 那么我们只需要编写一个类似 do_syscall_trace 的函数, 根据 eax 值完成基于 sandbox 规则的判断,对其放行或拒绝。 编写一个 sandbox_syscall_trace的 函 数 比 较 简 单 , 难 的 是 我 们 还 需 要 修 改 system_call 函 数 , 让 其 能 跳 转 到sandbox_syscall_trace 中。 由于不能给内核打补丁,所以需要一系列 hack 手段来完成system_call 函数的修改, 将赤裸裸的 rootkit 技术用于其中。
1、 模块加载后找到 system_call 函数的地址。
2、 从 system_call 开始, 搜索 jae syscall_badsys 的机器码。
3、 替换掉 cmpl $(nr_syscalls), %eax 和 jae syscall_badsy 的机器码, 让其跳转到我们的新处理函数 asbox_idt_handler 中。
4、 asbox_idt_handler 完成系统调用的监控。
1、 怎样得到 system_call 函数的地址
idtr 寄存器保存的就是内核使用的 idt 表的地址,可以使用 sidt 执行来取得 idt 的地址。
__asm__ volatile (“sidt %0″: “=m” (idt48));
system_call 处理程序保存在 idt 表的第 0×80 选项上, 通过解析它即可得到 system_call 的地址。
pIdt80 = (struct descriptor_idt *)(idt48.base + 8 * 0×80);
addr = (pIdt80->offset_high << 16 | pIdt80->offset_low);
if (!addr) {
DbgPrint(“oh, shit! can’t find system_call address.\n”);
return 0;
}
2、怎样得到 sys_call_table 的地址
将 vmlinux 反汇编看看:
c1003cc4 <system_call>:
c1003cc4: 50
push
%eax
c1003cc5: fc cld c1003cc6: 06 push %es
c1003cc7: 1e push %ds
c1003cc8: 50 push %eax
c1003cc9: 55 push %ebp
c1003cca: 57 push %edi
c1003ccb: 56 push %esi
c1003ccc: 52 push %edx
c1003ccd: 51 push %ecx
c1003cce: 53 push %ebx
c1003ccf: ba 7b 00 00 00 mov $0x7b,%edx
c1003cd4: 8e da movl %edx,%ds
c1003cd6: 8e c2 movl %edx,%es
c1003cd8: bd 00 f0 ff ff mov $0xfffff000,%ebp
c1003cdd: 21 e5 and
c1003cdf: f7 44 24 30 00 01 00 %esp,%ebp
testl $0×100,0×30(%esp)
c1003ce6: 00 je
c1003ce7: 74 04 orl
c1003ce9: 83 4d 08 10
c1003ced <no_singlestep>
$0×10,0×8(%ebp)
c1003ced <no_singlestep>:
c1003ced: 66 f7 45 08 c1 01 testw $0x1c1,0×8(%ebp)
c1003cf3: 0f 85 bf 00 00 00 jne
c1003cf9: 3d 3e 01 00 00 cmp
c1003db8 <syscall_trace_entry>
$0x13e,%eax
c1003cfe:
0f 83 27 01 00 00
jae call
mov
c1003d04 <syscall_call>:
c1003d04:
ff 14 85 e0 e4 1e c1
c1003d0b:
89 44 24 18
call
c1003e2b <syscall_badsys>
*0xc11ee4e0(,%eax,4)
%eax,0×18(%esp)
*0xc11ee4e0(,%eax,4) 这 条 指 令 调 用 具 体 的 系 统 调 用 函 数 , 0xc11ee4e0 就 是sys_call_table 的地址。 ff 14 85 e0 e4 1e c1 是其机器码, 于是我们可以从 system_call 地址,开始向下搜索 0xff0x140x85, 后面便是 sys_call_table 的地址了。
void *get_sct_addr(void)
{
unsigned char *p;
unsigned int sct;
p = (unsigned char *)system_call_addr;
while (!((*p == 0xff) && (*(p + 1) == 0×14) && (*(p + 2) == 0×85)))
p++;
syscall_start = (unsigned long)p;
p += 3;
sct = *((unsigned int *)p);
p += 4;
syscall_end = (unsigned long)p;
…
}
注意这个函数不仅把 sys_call_table 的地址记录下来了, 还把 syscall_call, syscall_exit 标号出的地址也记录下来了。 后面 sandbox 处理函数还会用到这些地址。
3、 搜索并替换 jae syscall_badsys 的机器码
c1003cf9:
c1003cfe:
3d 3e 01 00 00
0f 83 27 01 00 00
cmp
$0x13e,%eax
jae
c1003e2b <syscall_badsys>
从 system_call 地址开始向后搜索 0x0f0x83,
找到后向前定位 5 个字节,便是 cmp 指令地址。
用 push xxxx;ret 机器码替换掉它们。这样当执行到这个地址的时候, push 指令会把 sandbox的处理函数 asbox_idt_handler 地址压入堆栈,在通过 ret 指令将其弹出,完成函数的跳转。
void set_idt_handler(void)
{
unsigned char buf[4] = “\x00\x00\x00\x00″;
unsigned int offset = 0;
unsigned char *p, *p1;
unsigned long *p2;
p = (unsigned char *)system_call_addr;
while (!((*p == 0x0f) && (*(p + 1) == 0×83)))
p++;
//printk(“found opcode.\n”);
// found syscall_badsys addr.
p1 = p + 2;
buf[0] = p1[0];
buf[1] = p1[1];
buf[2] = p1[2];
buf[3] = p1[3];
offset = *(unsigned int *)buf;
printk(“offset: 0x%08x\n”, offset);
syscall_badsys = offset + (unsigned int)p1 + 4;
printk(“jmp_badsys_addr: 0x%08x\n”, syscall_badsys);
// found resume_userspace addr.
p1 = (unsigned char *)syscall_badsys;
while (!(*p1 == 0xe9))
p1++;
printk(“found opcode 0xe9.\n”);
p1++;
buf[0] = p1[0];
buf[1] = p1[1];
buf[2] = p1[2];
buf[3] = p1[3];
offset = *(unsigned int *)buf;
printk(“offset: 0x%08x\n”, offset);
resume_userspace = offset + (unsigned int)p1 + 4;
printk(“resume_userspace_addr: 0x%08x\n”, resume_userspace);
p -= 5;
*p++ = 0×68;
p2 = (unsigned long *)p;
*p2++ = (unsigned long)((void *)asbox_idt_handler);
p = (unsigned char *)p2;
*p = 0xc3;
…
}
4、 asbox_idt_handler 完成系统调用的监控。
asbox_idt_handler 先完 成系 统调用 号是 否超 出内 核提 供的最 大值 , 超出 则直 接跳到syscall_exit 地址出, 这个地址前面我们已经找到了。 否则跳到 asbox_syscall_hook 出继续执行。
void asbox_idt_handler(void)
{
__asm__(“cmp %0, %%eax\n”
“jae asbox_syscall_bad\n”
“jmp asbox_syscall_hook\n”
“asbox_syscall_bad:\n”
“jmp syscall_exit\n”
::”i”(NR_syscalls));
}
asbox_syscall_hook 调用 asbox_syscall_trace,并使系统调用继续执行或退出。
void asbox_syscall_hook(void)
{
__asm__(“movl %esp, %eax\n”
“call asbox_syscall_trace\n”
“cmpl $0, %eax\n”
“jne asbox_resume_userspace\n”
“movl 0×24(%esp), %eax\n”
“pushl syscall_start\n”
“ret\n”
“pushl syscall_end\n”
“ret\n”
“asbox_resume_userspace:\n”
“pushl syscall_badsys\n”
“ret\n”
);
}
asbox_syscall_trace 是我们的主监控函数:
考虑到系统上的 sandbox 用户非常多, 为了加快监控速度, 我们将为每个 sandbox 用户提供一个哈希表, 根据用户 uid 算出哈希表中对应的地址, 这个地址是一个双向链表,链接着要监控的系统调用号。
struct asbox_uid_node {
int uid;
int sys_bit[MAX_BIT];
struct list_head list;
};
struct asbox_uid {
struct list_head uid_list[ASBOX_MAX_UID];
spinlock_t uid_list_lock[ASBOX_MAX_UID];
}asbox_uid_cache;
asbox_uid_cache 用来管理哈希表, 通过 uid 来得到哈希表中的索引。
int asbox_uid_hash(int uid)
{
return uid;
}
SandboxP2 中直接返回 uid 值。
通过 asbox_uid_cache.uid_list[uid_hash]来访问 asbox_uid_node 结构。
每个系统调用都有一个 asbox_uid_node 的结构。 sys_bit 是个位图数组, 通过移位运算就可以快速的算出这个系统调用号该不该被监控。
asbox_uid_cache
|
V +————————–+ +————————–+ +————————-+
+———–+ | asbox_uid_node1 | -> | asbox_uid_node2 | -> … -> | asbox_uid_nodeN |
| uid1 | ->
+———–+ +————————–+ +————————–+ +————————-+
+———–+ +————————–+ +————————–+ +————————-+
| uid2 | -> | asbox_uid_node1 | -> | asbox_uid_node2 | -> … -> | asbox_uid_nodeN |
+———–+ +————————–+ +————————–+ +————————-+
…
+———–+
+————————–+ +————————–+ +————————-+
| uidN | -> | asbox_uid_node1 | -> | asbox_uid_node2 | -> … -> | asbox_uid_nodeN |
+———–+ +————————–+ +————————–+ +————————-+
模块通过 init_asbox_hash_list()来初始化嘻哈表,通过/proc 接口来动态增加哈希表项。
check_sys_bit 通过移位运算快速判断一个系统调用是不是需要被监控:
int check_sys_bit(int idx, struct asbox_uid_node *node)
{
int tmp;
if (idx >= NR_syscalls) {
return -1;
}
if ((idx / 32) >= MAX_BIT || (idx / 32) < 0) {
return -1;
}
//sys_bit[idx / 32] >>= (idx % 32);
tmp = (node->sys_bit[idx / 32]) >> (idx % 32);
if (0×1 & tmp) {
printk(“idx: %d was set.\n”, idx);
return 0;
}
return -1;
}
通过用户程序 setproc.c 来完成系统调用的设置。
— [ 2.1 – Protect kernel from kernel
通过监控用户 api, 可以完成 sandbox 功能。 但是不能阻止 zero day 的攻击。 黑客可以使用未公开的系统漏洞来获得权限提升, 然后可以安装 rootkit 来破坏 sandbox 程序, 或完成进程,网络,文件的隐藏等等功能。因此在 sandbox 之后, 还要加入内核自身防护的功
能。 当模块加载的时候,开启一个内核线程,每隔 5 秒中作一次防御。
static int asbox_protect_thread(void *arg)
{
daemonize(“asbox_thread”);
allow_signal(SIGTERM);
while (!signal_pending(current)) {
if (!check_syscall_addr()) {
printk(“syscall table is ok.\n”);
}
if (!check_inline_hook()) {
printk(“syscall opcode is ok.\n”);
}
if (!check_idt_handler()) {
printk(“idt handler is ok.\n”);
}
if (!check_asbox_idt_hook()) {
printk(“asbox idt hook is ok.\n”);
}
set_current_state(TASK_INTERRUPTIBLE);
schedule_timeout(5 * HZ);
}
complete_and_exit(&thread_exited, 1);
}
check_syscall_addr 用来检查 system_call 地址是否改变, check_inline_hook 用来检查系统调用函数是否被植 入了 inline hook 钩 子, check_idt_handler 用来完 成 idt 表 的检查,check_asbox_idt_hook 用来完成自身 hook 的防御, 看其有没有被其他模块修改掉。 详细代码可参加 protect.c。
——[ 3 – 源码
附件中提供了 SandboxP2 demo 的完整实现,名为 asbox = as a sandbox, 又为 apsara sandbox。
使用 git 进行版本控制,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一起来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