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达丰与华为联合试点最新4.5G 技术 为5G演进奠定基础

简介:

日前,英国沃达丰与华为在商用网上联合试点了基于4.5G (TDD+)的最新技术,显著增加城区4G网络容量和频谱效率,同时也为2020年5G演进奠定基础。

本次沃达丰在英国曼切斯特试点了基于8T8R基站的最新的4x4 MIMO以及多用户波束赋形技术。在不久的将来,伴随支撑高清视频、虚拟现实等业务的智能手机的广泛普及,这些技术的应用将会使得沃达丰能够从容应对手机流量的极速增长挑战。

和基站与终端之间传统的无线通信方式不同,波束赋形和终端4天线接收分集可以将多个角度和天线的信号进行合并同时抑制干扰,极大的提升了密集城区的系统性能。本次试点利用4x4 MIMO来大幅提升移动数据业务的速率,同时8T8R的波束赋形技术能够将用户的能量集中起来,并在多个用户之间复用资源,因此两种技术相结合对小区平均和边缘吞吐量都有很好的改善。

沃达丰认为通过MIMO和波束赋形技术能够在指定方向更好地增强用户信号,从而提升用户体验并抑制人口密集区域的忙时干扰,因此能够增强用户尤其是对边缘用户的信号,从而提升用户在整个网络中的平均速率。

本次试点还直接在商用网络服务于现网用户,其中支持TD-LTE智能手机根据统计占比超过57%,而TDD分流的流量也超过50%。试点证明了TD-LTE以及最新技术可以和LTE FDD融合,并为网络中的用户提供更优质的体验。

英国沃达丰的CTO Jorge Fernandes说:“5G将在未来四至五年左右到来,沃达丰致力于与设备厂商一起建设一张能面向未来演进的网络,与此同时也不断提升4G的网络性能,为英国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华为TDD网络解决方案总裁熊伟说:“本次与沃达丰的联合创新证明4.5G (TDD+)能够充分释放TDD频谱的潜力,并帮助沃达丰建设最先进的LTE网络。华为公司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最佳解决方案,对本次与沃达丰的合作感到自豪。”





====================================分割线================================


本文转自d1net(转载)

目录
相关文章
|
18天前
|
安全 物联网 5G
5g技术的优缺点是什么
5g技术的优缺点是什么
110 0
|
18天前
|
5G 调度 vr&ar
5g技术的应用
5g技术的应用
31 0
|
18天前
|
人工智能 自动驾驶 物联网
5G技术会带来什么新的技术革新
5G技术会带来什么新的技术革新
|
4天前
|
安全 物联网 5G
探索5G技术及其对物联网的深远影响
【5月更文挑战第29天】5G技术,作为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以其高速率、低延迟和大连接密度特性,显著影响物联网发展。它提升物联网设备连接速度与稳定性,推动设备智能化,增强安全性,并促进物联网产业繁荣。5G将重塑生活和生产方式,助力智能制造、智能交通等领域的快速发展。
|
18天前
|
人工智能 自动驾驶 物联网
5G技术:重塑我们生活的未来
【5月更文挑战第11天】5G技术,引领未来生活变革,提升通信速度、降低延迟,助力自动驾驶、远程医疗、虚拟现实等领域。5G将使日常生活更便捷,产业升级,社会进步,尤其在家居智能化、工业生产、农业精准化及医疗效率上带来显著改善。随着5G与AI、物联网融合,未来将深入各领域,塑造全新生活体验,驱动社会全面发展。
|
18天前
|
边缘计算 运维 5G
【专栏】IT 技术百科:5G 承载网是连接5G无线接入网与核心网的关键基础设施,负责高效、可靠的数据传输。
【4月更文挑战第28天】5G 承载网是连接5G无线接入网与核心网的关键基础设施,负责高效、可靠的数据传输。它保障通信质量,支持多样业务,并驱动技术创新。关键技术包括FlexE、网络切片、光传输和智能管控。面对高速率、低时延需求及网络复杂性挑战,5G承载网需持续创新并优化规划。未来,它将趋向智能化、融合发展及绿色节能。作为5G性能的核心,5G承载网将伴随5G技术的普及,持续为数字生活创造更多可能性。
|
18天前
|
安全 自动驾驶 5G
5G vs 4G:通信技术的下一个革命
【4月更文挑战第21天】
31 0
5G vs 4G:通信技术的下一个革命
|
18天前
|
物联网 5G SDN
|
18天前
|
5G 定位技术
带你读《5G大规模天线增强技术》精品文章合集
带你读《5G大规模天线增强技术》精品文章合集
|
18天前
|
人工智能 边缘计算 Cloud Native
AMD 扩展电信合作伙伴生态系统,亮相 MWC 2024 展示 5G 与 6G、vRAN、Open RAN 领域先进技术
对于通信服务提供商( CSP )而言,5G 无线接入网( RAN )领域向开放和虚拟化网络的发展势头持续强劲。其中大有裨益,包括能够轻松构建、定制和管理网络,从而满足不同需求。与传统 RAN 相比,基于 vRAN 和 OpenRAN 的系统还提供了通向云原生技术的途径以及供应商灵活性。 因此,包括 AMD 在内的越来越多的行业领先企业正在提供支持当今 5G 开放和虚拟专网的解决方案也就不足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