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核心】C++内存分区模型分析

简介: 这篇文章详细解释了C++程序执行时内存的四个区域:代码区、全局区、栈区和堆区,以及如何在这些区域中分配和释放内存。

C++程序在执行时,将内存大方向划分为4个区域

  • 代码区:存放函数体的二进制代码,由操作系统进行管理的
  • 全局区:存放全局变量静态变量以及常量
  • 栈区:由编译器自动分配释放,存放函数的参数值,局部变量等
  • 堆区由程序员分配和释放,若程序员不释放,程序结束时由操作系统回收

内存四区意义: 不同区域存放的数据,赋予不同的生命周期, 给我们更大的灵活编程

1. 程序运行前

​ 在程序编译后,生成了exe可执行程序,未执行该程序前分为两个区域

代码区: 存放 CPU 执行的机器指令,

1、代码区是 共享 的,共享的目的是对于频繁被执行的程序,只需要在内存中有一份代码即可
2、代码区是只读的,使其只读的原因是防止程序意外地修改了它的指令

全局区: 全局变量和静态变量存放在此.

全局区还包含了常量区, 字符串常量和其他常量也存放在此。该区域的数据在程序结束后由操作系统释放.

示例:

#include<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全局变量
int g_a = 10;
int g_b = 10;

//全局常量
const int c_g_a = 10;
const int c_g_b = 10;

int main() {
   

    //局部变量
    int a = 10;
    int b = 10;

    //打印地址
    cout << "局部变量a地址为: " << &a << endl;
    cout << "局部变量b地址为: " << &b << endl;

    cout << "全局变量g_a地址为: " <<  &g_a << endl;
    cout << "全局变量g_b地址为: " <<  &g_b << endl;

    //静态变量
    static int s_a = 10;
    static int s_b = 10;

    cout << "静态变量s_a地址为: " << &s_a << endl;
    cout << "静态变量s_b地址为: " << &s_b << endl;

    cout << "字符串常量地址为: " << &"hello world" << endl;
    cout << "字符串常量地址为: " << &"hello world1" << endl;

    cout << "全局常量c_g_a地址为: " << &c_g_a << endl;
    cout << "全局常量c_g_b地址为: " << &c_g_b << endl;

    const int c_l_a = 10;
    const int c_l_b = 10;
    cout << "局部常量c_l_a地址为: " << &c_l_a << endl;
    cout << "局部常量c_l_b地址为: " << &c_l_b << endl;

    return 0;
}

执行结果为:

局部变量a地址为: 0x309764408
局部变量b地址为: 0x309764404
全局变量g_a地址为: 0x1029720c0
全局变量g_b地址为: 0x1029720c4
静态变量s_a地址为: 0x1029720c8
静态变量s_b地址为: 0x1029720cc
字符串常量地址为: 0x10296deb7
字符串常量地址为: 0x10296dec3
全局常量c_g_a地址为: 0x10296df4c
全局常量c_g_b地址为: 0x10296df50
局部常量c_l_a地址为: 0x309764400
局部常量c_l_b地址为: 0x3097643fc

总结:

  • C++中在程序运行前分为全局区和代码区
  • 代码区特点是共享和只读
  • 全局区中存放全局变量、静态变量、常量
  • 常量区中存放 const修饰的全局常量 和 字符串常量

2. 程序运行后

栈区: 由编译器自动分配释放, 存放函数的参数值,局部变量等

注意事项:不要返回局部变量的地址,栈区开辟的数据由编译器自动释放

示例:

#include<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 func()
{
   
    int a = 10;
    return &a;
}

int main() {
   

    int *p = func();

    cout << *p << endl;
    cout << *p << endl;

    return 0;
}

堆区: 由程序员分配释放,若程序员不释放,程序结束时由操作系统回收,在C++中主要利用new在堆区开辟内存。

示例:

#include<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func()
{
   
    int* a = new int(10);
    return a;
}

int main() {
   
    int *p = func();

    cout << *p << endl;
    cout << *p << endl;

    return 0;
}

总结:

  • 堆区数据由程序员管理开辟和释放
  • 堆区数据利用new关键字进行开辟内存

3. new操作符

C++中利用new操作符在堆区开辟数据,堆区开辟的数据,由程序员手动开辟,手动释放,释放利用操作符 delete

​ 语法:new 数据类型

​ 利用new创建的数据,会返回该数据对应的类型的指针

案例1: 基本语法

#include<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func()
{
   
    int* a = new int(10);
    return a;
}

int main() {
   
    int *p = func();

    cout << *p << endl;
    cout << *p << endl;

    //利用delete释放堆区数据
    delete p;

    //cout << *p << endl; //报错,释放的空间不可访问

    return 0;
}

案例2:开辟数组

#include<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堆区开辟数组
int main() {
   

    int* arr = new int[10];

    for (int i = 0; i < 10; i++)
    {
   
        arr[i] = i + 100;
    }

    for (int i = 0; i < 10; i++)
    {
   
        cout << arr[i] << endl;
    }
    //释放数组 delete 后加 []
    delete[] arr;

    return 0;
}
相关文章
|
14天前
|
C语言 C++
c与c++的内存管理
再比如还有这样的分组: 这种分组是最正确的给出内存四个分区名字:栈区、堆区、全局区(俗话也叫静态变量区)、代码区(也叫代码段)(代码段又分很多种,比如常量区)当然也会看到别的定义如:两者都正确,记那个都选,我选择的是第一个。再比如还有这样的分组: 这种分组是最正确的答案分别是 C C C A A A A A D A B。
|
4月前
|
存储 程序员 编译器
玩转C++内存管理:从新手到高手的必备指南
C++中的内存管理是编写高效、可靠程序的关键所在。C++不仅继承了C语言的内存管理方式,还增加了面向对象的内存分配机制,使得内存管理既有灵活性,也更加复杂。学习内存管理不仅有助于提升程序效率,还有助于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和资源分配策略。
|
3月前
|
存储 Linux C语言
C++/C的内存管理
本文主要讲解C++/C中的程序区域划分与内存管理方式。首先介绍程序区域,包括栈(存储局部变量等,向下增长)、堆(动态内存分配,向上分配)、数据段(存储静态和全局变量)及代码段(存放可执行代码)。接着探讨C++内存管理,new/delete操作符相比C语言的malloc/free更强大,支持对象构造与析构。还深入解析了new/delete的实现原理、定位new表达式以及二者与malloc/free的区别。最后附上一句鸡汤激励大家行动缓解焦虑。
|
3月前
|
存储 Java
课时4:对象内存分析
接下来对对象实例化操作展开初步分析。在整个课程学习中,对象使用环节往往是最棘手的问题所在。
|
3月前
|
Java 编译器 Go
go的内存逃逸分析
内存逃逸分析是Go编译器在编译期间根据变量的类型和作用域,确定变量分配在堆上还是栈上的过程。如果变量需要分配在堆上,则称作内存逃逸。Go语言有自动内存管理(GC),开发者无需手动释放内存,但编译器需准确分配内存以优化性能。常见的内存逃逸场景包括返回局部变量的指针、使用`interface{}`动态类型、栈空间不足和闭包等。内存逃逸会影响性能,因为操作堆比栈慢,且增加GC压力。合理使用内存逃逸分析工具(如`-gcflags=-m`)有助于编写高效代码。
|
4月前
|
安全 C语言 C++
彻底摘明白 C++ 的动态内存分配原理
大家好,我是V哥。C++的动态内存分配允许程序在运行时请求和释放内存,主要通过`new`/`delete`(用于对象)及`malloc`/`calloc`/`realloc`/`free`(继承自C语言)实现。`new`分配并初始化对象内存,`delete`释放并调用析构函数;而`malloc`等函数仅处理裸内存,不涉及构造与析构。掌握这些可有效管理内存,避免泄漏和悬空指针问题。智能指针如`std::unique_ptr`和`std::shared_ptr`能自动管理内存,确保异常安全。关注威哥爱编程,了解更多全栈开发技巧。 先赞再看后评论,腰缠万贯财进门。
237 0
|
5月前
|
存储 程序员 编译器
什么是内存泄漏?C++中如何检测和解决?
大家好,我是V哥。内存泄露是编程中的常见问题,可能导致程序崩溃。特别是在金三银四跳槽季,面试官常问此问题。本文将探讨内存泄露的定义、危害、检测方法及解决策略,帮助你掌握这一关键知识点。通过学习如何正确管理内存、使用智能指针和RAII原则,避免内存泄露,提升代码健壮性。同时,了解常见的内存泄露场景,如忘记释放内存、异常处理不当等,确保在面试中不被秒杀。最后,预祝大家新的一年工作顺利,涨薪多多!关注威哥爱编程,一起成为更好的程序员。
150 0
|
4月前
|
编译器 C++ 开发者
【C++篇】深度解析类与对象(下)
在上一篇博客中,我们学习了C++的基础类与对象概念,包括类的定义、对象的使用和构造函数的作用。在这一篇,我们将深入探讨C++类的一些重要特性,如构造函数的高级用法、类型转换、static成员、友元、内部类、匿名对象,以及对象拷贝优化等。这些内容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应用面向对象编程的核心理念,提升代码的健壮性、灵活性和可维护性。
|
14天前
|
人工智能 机器人 编译器
c++模板初阶----函数模板与类模板
class 类模板名private://类内成员声明class Apublic:A(T val):a(val){}private:T a;return 0;运行结果:注意:类模板中的成员函数若是放在类外定义时,需要加模板参数列表。return 0;
|
14天前
|
存储 编译器 程序员
c++的类(附含explicit关键字,友元,内部类)
本文介绍了C++中类的核心概念与用法,涵盖封装、继承、多态三大特性。重点讲解了类的定义(`class`与`struct`)、访问限定符(`private`、`public`、`protected`)、类的作用域及成员函数的声明与定义分离。同时深入探讨了类的大小计算、`this`指针、默认成员函数(构造函数、析构函数、拷贝构造、赋值重载)以及运算符重载等内容。 文章还详细分析了`explicit`关键字的作用、静态成员(变量与函数)、友元(友元函数与友元类)的概念及其使用场景,并简要介绍了内部类的特性。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