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S的执行流程主要包括浏览器缓存检查、操作系统缓存检查、本地DNS服务器查询、根域名服务器解析、顶级域名服务器解析、权限域名服务器解析和结果返回等步骤。
当用户在浏览器中输入一个域名并尝试访问时,浏览器会先检查本地缓存中是否存在该域名的IP地址。如果存在,则直接使用缓存中的IP地址访问网站,不再进行后续的DNS解析流程[^1^]。如果本地缓存中没有找到对应的IP地址,浏览器还会检查操作系统缓存。在Windows系统中,可以通过C:\Windows\System32\drivers\etc\hosts文件来设置,而在Linux中则是通过/etc/hosts文件来设置[^1^]。
如果操作系统缓存中也没有相应的记录,接下来会向配置的本地DNS服务器发起查询请求。本地DNS服务器收到请求后,会先检查自己的缓存。如果本地DNS服务器的缓存中有这个域名的解析结果,则直接返回给客户端[^5^]。如果本地DNS服务器的缓存中也没有相应记录,它会向根域名服务器发起解析请求。全球共有13台根域名服务器,它们管理着所有的顶级域名服务器信息[^4^]。
根域名服务器会返回负责对应顶级域(如.com、.cn等)的顶级域名服务器的地址。本地DNS服务器接着向这些顶级域名服务器发送解析请求,并获取权限域名服务器的地址。权限域名服务器负责具体域名的解析,并保存了相关的映射关系表[^1^][^3^]。
权限域名服务器查询到具体的映射关系后,将结果返回给本地DNS服务器,并由本地DNS服务器缓存解析结果。最后,本地DNS服务器将解析得到的IP地址返回给客户端,客户端即可根据这个IP地址进行访问[^2^][^4^]。
总之,DNS解析过程涉及多个步骤和不同层级的服务器,确保域名能够顺利转换为IP地址,使用户能够便捷地访问互联网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