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mera基础(一)】Camera摄像头工作原理及整机架构

简介: 【Camera基础(一)】Camera摄像头工作原理及整机架构

一、摄像头的基本工作原理

如图所示,一个景象的反射光被镜头所捕捉(镜头的光圈可以调节进光量,马达用来调节对焦),最终将聚焦好的图像精准对焦到图片传感器上边(色彩滤波会产生三基色),光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通过模数转换最终得到原始码流数据。

问题:那我们可以直接使用这个包含图像信息和颜色信息的原始码流数据吗?

答案:不能,要根据用户端请求的VC接口携带请求数据流的格式决定。

二、编码

摄像头软件层,一般会提供多种格式和分辨率的参数,供上层选择,常见的格式如:YUYV、MJPEG、H264、NV12等。其中:

  • YUYV:原始码流,每个像素点占2个字节。
  • MJPEG:可以将数据压缩7倍左右,可以是NV12也可以是YUYV
  • H264编码:主要看配置,其中I帧压缩7倍左右,P帧20倍左右,B帧50倍左右,理论上B帧越多,就可能支持的高分辨率高帧率的码流
  • NV12:原始码流,每个像素点1.5个字节。

三、编码的目的

如果没有编码,我们计算一下1s请求NV12 4K 30HZ的码流需要多大的带宽?
答案:(3840*2160*1.5*30)字节 = 373248000字节=356M

按照,我们整机常用的camera接口usb 2.0的理论带宽:480Mbps = 60M/s,

无法满足NV12原始码流4K 30HZ的预览要求的,编解码技术,可以有效的压缩数据的体积而不会或较少的影像画质。

四、传输

作为相机的数据传输协议,肯定是要统一的,广泛的,厂家和广大开发者支持的协议。其中USB协议肯定有一席之地。整机方案,基本采用的都是USB Camera方案。

UVC是USB Video Class的简写,也就是USB接口的视频设备。一个UVC设备,需包含1个VC Interface和1个或多个VS Interface

  • VC Interface进行配置参数的传递,如启动和关闭自动对焦,白平衡等。
  • VS Interface进行图片数据流的传输。

USB协议

UVC协议:

UVC模型:

UVC软件架构

小结:

在Linux系统中,应用层和USB相机通过UVC协议进行交互。系统为了兼容不同的交互协议。在kernel层抽象了V4L2驱动,方便上层进程和各个协议对接。

V4L2提供了一系列的命令,如图所示,上层进程通过ioctl和底层kernel交互。

如此,上层应用就能拿到相机设备给出的编码后的码流了。但是如果整机方案是Android系统,那和linux还是有着一定的不同的。Android系统可以向下,可以使V4l2通过ioctl和kernel交互。


五、Android系统的camera架构

Android APSP系统作为开源的系统,需要考虑很多因素,既要考虑下游硬件设备厂商,也要考虑应用开发者,还要考虑用户隐私安全。所以,Google对Android下的Camera的架构,分了3层设计。


  • CameraProvider hal层的进程,init rc启动时启动。
  • CameraServer Framework层进程,主要用于维护上层apk都可能访问Camera服务
  • Camera的Runtime层,为上层apk提供服务,并封装了一系列的api,方便广大开发者调用和快速开发。

Android camera架构图:


小结:

android系统通过分层设计,给到每个上层应用独立访问相机设备的能力,上层应用可以通过简单的api调用就可以实现相机的预览和拍照功能。

原始码流数据通过编码,把数据进行压缩通过USB送到kernel,kernel通过UVC协议Hal层进行交互,HAL层拿到数据后,CamerServer会通过hwbinder与Hal层进行交互,然后进行显示。


相关文章
|
1月前
|
设计模式 安全 Java
【分布式技术专题】「Tomcat技术专题」 探索Tomcat技术架构设计模式的奥秘(Server和Service组件原理分析)
【分布式技术专题】「Tomcat技术专题」 探索Tomcat技术架构设计模式的奥秘(Server和Service组件原理分析)
48 0
|
1月前
|
Cloud Native Linux 网络虚拟化
深入理解Linux veth虚拟网络设备:原理、应用与在容器化架构中的重要性
在Linux网络虚拟化领域,虚拟以太网设备(veth)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veth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网络设备,它在Linux内核中以成对的形式存在,允许两个网络命名空间之间的通信🔗。这篇文章将从多个维度深入分析veth的概念、作用、重要性,以及在容器和云原生环境中的应用📚。
深入理解Linux veth虚拟网络设备:原理、应用与在容器化架构中的重要性
|
8天前
|
存储 关系型数据库 MySQL
MySQL数据库进阶第六篇(InnoDB引擎架构,事务原理,MVCC)
MySQL数据库进阶第六篇(InnoDB引擎架构,事务原理,MVCC)
|
1月前
|
存储 移动开发 前端开发
【Uniapp 专栏】Uniapp 架构设计与原理探究
【5月更文挑战第12天】Uniapp是一款用于跨平台移动应用开发的框架,以其高效性和灵活性脱颖而出。它基于HTML、CSS和Vue.js构建视图层,JavaScript处理逻辑层,管理数据层,实现统一编码并支持原生插件扩展。通过抽象平台特性,开发者能专注于业务逻辑,提高开发效率。尽管存在兼容性和复杂性挑战,但深入理解其架构设计与原理将助力开发者创建高质量的跨平台应用。随着技术进步,Uniapp将继续在移动开发领域扮演重要角色。
【Uniapp 专栏】Uniapp 架构设计与原理探究
|
9天前
|
存储 传感器 编解码
【Camera基础(二)】摄像头驱动原理和开发&&V4L2子系统驱动架构
【Camera基础(二)】摄像头驱动原理和开发&&V4L2子系统驱动架构
|
1月前
|
负载均衡 Java 开发者
Spring Cloud:一文读懂其原理与架构
Spring Cloud 是一套微服务解决方案,它整合了Netflix公司的多个开源框架,简化了分布式系统开发。Spring Cloud 提供了服务注册与发现、配置中心、消息总线、负载均衡、熔断机制等工具,让开发者可以快速地构建一些常见的微服务架构。
|
1月前
|
运维 监控 安全
WLAN的组网架构和工作原理
WLAN的组网架构和工作原理
40 0
|
1月前
|
算法 安全
金石原创 |【分布式技术专题】「分布式技术架构」一文带你厘清分布式事务协议及分布式一致性协议的算法原理和核心流程机制(Paxos篇)
金石原创 |【分布式技术专题】「分布式技术架构」一文带你厘清分布式事务协议及分布式一致性协议的算法原理和核心流程机制(Paxos篇)
137 1
金石原创 |【分布式技术专题】「分布式技术架构」一文带你厘清分布式事务协议及分布式一致性协议的算法原理和核心流程机制(Paxos篇)
|
1月前
|
Java API 微服务
Java微服务架构:原理与实践
【4月更文挑战第15天】本文介绍了Java微服务架构的原理和实践,包括服务拆分、注册与发现、API网关、配置中心和分布式链路追踪。重点提及Spring Boot和Spring Cloud作为开发工具,以及Docker和Kubernetes用于容器化和集群管理。Java微服务架构旨在应对大规模、复杂业务系统的挑战,提升系统可用性和可扩展性。
|
1月前
|
负载均衡 NoSQL 关系型数据库
深入浅出Redis(六):Redis的主从架构与主从复制原理
深入浅出Redis(六):Redis的主从架构与主从复制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