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计算机网络2】物理层——物理层设备

简介: 【基础计算机网络2】物理层——物理层设备

【前言回顾】

【考纲内容】

物理层设备:中继器;集线器

一、物理层设备

1.1 中继器

描述:中继器是用来扩大网络规模的最简单廉价的互连设备,中继器两端的网络部分是网段,而不是子网。使用中继器连接的几个网段仍是一个局域网

原理:信号再生(并不是简单的将衰减的信号放大),中继器有两个端口,数据从一个端口输入,再由另一个端口输出。端口仅作用于信号的电气部分,而不管是否有错误数据或者不适于网段的数据。

作用:信号整形并放大再转发出去以消除信号经过一长段电缆后而产生的失真和衰减使信号的波形和强度达到所需的要求进而扩大网络传输的距离

缺陷:中继器如果出现故障,对相邻两个网段的工作都会产生影响。由于中继器工作在物理层,因此它不能连接两个具有不同速率的局域网。

注意:如果某个网络设备具有存储转发的功能,那么可以认为它能连接两个不同的协议;如果该网络设备没有存储转发的功能,那么可以认为其不能连接两个不同的协议。中继器没有存储转发功能,因此,其不能连接两个速率不同的网段,中继器两端的网段一定要使用同一个协议。

1.2 集线器

描述:集线器实际上是一个多端口的中继器

原理:当Hub工作时,一个端口接收到数据信号后,由于信号在从端口到Hub的传输过程中已有衰减,所以Hub便将该信号进行整形放大,使之再生(恢复)到发送时的状态,紧接着转发到其他所有(除输入输出外)处于工作状态的端口。如果同时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端口输入,那么输出时互发生冲突,致使这些数据都无效

作用:从Hub的工作方式来看,它在网络中只起到信号放大转发作用目的是扩大网络的传输范围,而不具备信号的定向传输能力,即信号传输的方向是固定的,是一个标准的共享性设备。

缺陷:由Hub组成的网络是一个共享式网络,但逻辑上只是一个总线网。Hub的每一个端口连接的网络部分是同一个网络的不同的网段,同时Hub也只能是半双工状态下进行工作,网络的吞吐量因而受到限制

注意:多台计算机必然会发生同时通信的情形,因此集线器不能分割冲突域所有集线器的端口都属于同一个冲突域。集线器在一个时间周期只能传输一组信息,如果集线器连接的机器数量较多,且多台极速器经常需要同时通信,那么将导致信息碰撞,使得集线器的工作效率很差。比如:一个带宽为10Mb/s的集线器上连接了8台计算机,当这8台计算机同时工作时,每台计算机真实所拥有的带宽是10 / 8 = 1.25Mb/s。

1.3 中继器的5-4-3规则

      从理论上来讲,中继器的使用数量是无限的,网络因而也可以延长。但事实上这不可能,因为网络标准中对信号的延迟范围做了具体的规定,中继器只能在此规定的范围内进行有效的工作,否则会引起网络故障。

      在采用粗同轴电缆的10BASE5以太网规范中,互相串联的中继器的个数不超过4个,而且用4个中继器串联的5段通信介质只有3段可以挂接计算机,其余两段只能用作扩展通信范围的链路段,不能挂接计算机。

相关文章
|
8天前
|
监控 网络协议 安全
Verilog代码在上网行为管理软件中的网络设备控制与协议分析
**Verilog摘要:** Verilog是硬件描述语言,用于数字电路设计和网络设备控制。它在上网行为管理软件中用于控制路由器、交换机等,例如通过简单模块控制端口状态。此外,Verilog还支持协议分析,如解析以太网帧提取MAC地址。监控数据可结合Verilog实现自动化提交,例如通过HTTP发送请求到服务器,实现实时监控和响应。这些示例展示了Verilog在网络安全和性能优化中的应用潜力。
47 1
|
12天前
|
监控 网络协议 安全
认识网络设备
认识网络设备
|
19天前
计算机网络——物理层相关习题(计算机专业考研全国统考历年真题)
计算机网络——物理层相关习题(计算机专业考研全国统考历年真题)
14 0
|
19天前
计算机网络——物理层-信道的极限容量(奈奎斯特公式、香农公式)
计算机网络——物理层-信道的极限容量(奈奎斯特公式、香农公式)
15 0
|
19天前
计算机网络——物理层-编码与调制(数字基带信号、模拟基带信号、码元、常用编码、基本调制方法、混合调制)二
计算机网络——物理层-编码与调制(数字基带信号、模拟基带信号、码元、常用编码、基本调制方法、混合调制)二
18 0
|
19天前
|
内存技术
计算机网络——物理层-编码与调制(数字基带信号、模拟基带信号、码元、常用编码、基本调制方法、混合调制)一
计算机网络——物理层-编码与调制(数字基带信号、模拟基带信号、码元、常用编码、基本调制方法、混合调制)一
23 0
|
19天前
计算机网络——物理层-传输方式(串行传输、并行传输,同步传输、异步传输,单工、半双工和全双工通信)
计算机网络——物理层-传输方式(串行传输、并行传输,同步传输、异步传输,单工、半双工和全双工通信)
22 0
|
19天前
计算机网络——物理层-物理层的基本概念、物理层下面的传输媒体
计算机网络——物理层-物理层的基本概念、物理层下面的传输媒体
13 0
|
20天前
|
算法 网络架构
计算机网络: 点对点协议 PPP
计算机网络: 点对点协议 PPP
16 0
|
4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网络协议 网络性能优化
[计算机网络]深度学习传输层TCP协议
[计算机网络]深度学习传输层TCP协议
11 1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