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传感器有源电子标签设计浅析

简介:
+关注继续查看

射频识别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是近年来开始兴起并逐渐走向成熟的一种自动识别技术。该技术以非接触式、存储容量大、识别速度快、距离远、可多卡识别等优点而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1]。随着RFID技术成熟与RFID标签成本的下降,逐步呈现一些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发展趋势,其中之一是RFID与温度传感器相结合[2]。目前在矿井生产安全监测监控系统中,普遍是用电缆线传输采集到的温度值,而电缆线很容易被拉脱、拉断、擦破,从而引起电火花触发瓦斯而引发矿难。把温度传感器与RFID技术结合起来,不仅可以进行自动识别,而且可以形成一种串行数据采集无线传输的方式,使得整个检测装置体积很小,并且省去了大量的布线工作。该装置可以安装在矿工的头盔上,利于实时监测,减少了实际测温中的干扰,使其可靠性及精度有了很大的提高[3]。

本文从硬件结构和软件结构两方面阐述了集成温度传感器有源电子标签的研发设计,该有源电子标签通过调试,能够稳定可靠地检测到温度值,并且进行无线通信。

1 系统的硬件结构及工作过程

在硬件结构上,集成温度传感器的有源电子标签主要由无线射频模块、天线、微控制器(MCU)、传感器、电源模块组成。其硬件结构图如图1所示。

基于集成温度传感器的有源电子标签设计策略

当电子标签上电后,首先对无线射频模块及传感器进行初始化,完成射频芯片中的射频收发器的收发地址、收发频率、发射功率、无线传输速率、无线收发模式以及CRC校验的长度和有效数据长度等信息的设置,然后微控制器把传感器定时采集到的数据通过通信接口发送给射频芯片,射频芯片再通过发射模式发送出去[4]。

1.1 片上芯片CC2430

CC2430包含了1个高性能2.4 GHz的直接序列扩频(DSSS)射频收发器核心和1个工业级小巧高效的8051控制器,在单个芯片上整合了射频(RF)前端、内存和微控制器。它具有以下特点:(1)使用1个8位MCU(8051),具有32/64/128 KB可编程Flash和8 KB的RAM;(2)极高的接收灵敏度和抗干扰性能;(3)具备在各种供电方式下的数据保持能力;(4)只需极少的外接元件;(5)电流消耗小(当微控制器内核运行在32 MHz时,Rx为27 mA,Tx为25 mA),特别适合要求电池寿命非常长的应用[5]场合。

1.2 温度传感器DS18B20简介

DS18B20是DALLAS公司生产的单线式数字温度传感器,它具有3引脚TO-92小封装体积,其不锈钢外壳封装形式可以防水防潮,适合恶劣的现场温度检测,其温度测量范围为-55℃~+125℃,可编程为9位~12位A/D转换精度,测温分辨率可达0.062 5℃[6]。其内部结构图如图2所示。

基于集成温度传感器的有源电子标签设计策略

1.3 DS18B20与CC2430接口的设计

温度传感器DS18B20与芯片CC2430的硬件连接非常简单,如图3所示。由于它将地址线、数据线和控制线合为一根双向串行传输的信号线,可以单独控制,因此只需占用CC2430的1根I/O线。

基于集成温度传感器的有源电子标签设计策略

2 系统的软件结构

2.1 系统流程图

系统的软件主要由主程序、初始化子程序、数据采集子程序、无线通信子程序、串口通信子程序5部分组成。其中的无线通信子程序分为发送模式和接收模式,系统工作流程图如图4所示。

2.2 DS18B20的工作时序及软件流程

DS18B20单线通信功能是分时完成的,它有严格的时隙概念,因此,系统对DS18B20的各种操作必须按协议进行。其采集程序流程图如图5所示。

基于集成温度传感器的有源电子标签设计策略

2.3 测温结果

测温结果由两部分组成:(1)标签的ID号,ID号由64位十六进制组成,可以通过软件SmartRF04Prog进行改写;(2)实时采集到的温度信息。这两部分通过串口发送到上位机进行实时显示。

本系统软件编程采用单片机C51语言,在IAR Embedded Workbench IDE编译环境下进行在线实时调试。

经过调试,本设计达到了预期的结果,发送端每隔10 min发送1次标签的ID号和温度采集数据,接收端能够正确接收到数据并且通过串口通信发送到上位机进行实时显示。把温度传感器与RFID芯片结合起来只占很小的空间,满足了小型化、无线传输、实时监测的要求,其可靠性和精度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可应用于矿井生产安全监测监控系统中,也可以为易腐坏食品、药品和物流中任何其他对温度敏感的物品采集温度信息,为许多医药诊断试验和程序提供及时的数据。


本文转自d1net(转载)

相关文章
|
2月前
|
监控 算法 新能源
变频器的介绍
变频器:实现电机调速的关键设备 一、引言 变频器是一种用于控制电机转速的关键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建筑设施等领域。它通过调节电源频率,改变电机的转速,实现对电机的精确控制。本文将介绍变频器的原理、工作方式以及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二、变频器的原理 变频器的核心部件是功率电子器件,它可以将交流电源转换为可调频率的交流电源。变频器通过控制功率电子器件的开关状态,改变电源的频率,从而改变电机的转速。变频器还包括控制电路和保护电路等部分,用于控制和保护电机的正常运行。 三、变频器的工作方式 变频器的工作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输入电源变换、电机控制和输出电源变换。 1. 输入电源变换:变
16 0
|
5月前
|
传感器
红外雨量计(光学雨量传感器)安装注意要点
红外雨量计是一种用来测量降雨量的设备,它采用了先进的红外线技术,可以非常精确地测量降雨量,并可自动记录数据。在红外雨量计的安装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要点:
红外雨量计(光学雨量传感器)安装注意要点
|
5月前
|
传感器 安全
红外雨量计在小型气象站中的应用
红外雨量计是小型气象站中常用的一种雨量检测设备。它采用了红外线接收器和光源组成的检测系统,通过探测雨滴经过时产生的反射信号,实现了对降雨量的快速准确测量。下面将详细介绍红外雨量计在小型气象站中的应用。
红外雨量计在小型气象站中的应用
|
5月前
|
传感器 数据采集 安全
红外雨量计(光学雨量传感器)在小型气象站的应用
红外雨量计是一种常见的气象测量设备,也是小型气象站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红外雨量计逐渐取代了传统的测雨器,成为广大气象从业人员的首选设备。本文将介绍红外雨量计在小型气象站的应用。
红外雨量计(光学雨量传感器)在小型气象站的应用
|
6月前
|
传感器
红外雨量计(光学雨量传感器)在流动气象站中的应用
河北稳控科技红外雨量计是一种现代化的降水量观测设备,它利用红外线辐射原理测算雨滴大小和雨滴速度,从而计算出降雨量。在流动气象站中,红外雨量计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一种设备,其应用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
红外雨量计(光学雨量传感器)在流动气象站中的应用
|
7月前
|
数据采集 传感器
NLM无线无源采发仪的主要特点
1. 无线传输:NLM无线无源采发仪采用无线传输技术,可便捷地远程传输数据,无需使用传统的有线连接方式,方便了数据采集和应用。
NLM无线无源采发仪的主要特点
|
7月前
|
传感器 存储 监控
基于51单片机的室内湿度加湿温度声光报警智能自动控制装置设计
在日常生活中加湿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现有的加湿器都需要手工控制开启和关闭并且不具备对室内空气温湿度的监测,人们在使用过程中存在过度加湿和干烧的问题,不仅给室内空气舒适度造成负面影响并且还存在安全隐患。因此开发设计一种价格低廉、功耗低、具有自动控制功能的加湿器显得尤为必要。本设计采用智能控制,以AT89C51单片机为核心,外接辅助电路,通过实现加湿器的防干烧、声光报警、智能开启和关闭以及室内温湿度的显示功能基本实现加湿器的智能化。
82 0
|
7月前
|
传感器 运维 算法
红外光学雨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IFR02红外光学雨量传感器是一种非接触式的雨量监测装置,其工作原理基于红外光学测量技术。
红外光学雨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
9月前
|
传感器 存储 数据采集
工程监测多通道振弦模拟信号采集仪VTN DAC 的使用
VTN208-432是多通道振弦、温度、模拟传感信号系列数据采集仪,可对32通道振弦频率、32通道热敏电阻或DS18B20温度传感器、32通道模拟量传感器(电流或电压)进行实时在线采集或全自动定时采集存储工作;预留一路可调电源输出为模拟传感器定时供电;程控多路DAC输出,可以用于将振弦频率信号实时转换为模拟信号输出。设备支持RS485数据接口(支持Modbus或自定义AABB简单通讯协议)可以直接接入测控系统(如PLC、无线数据传输设备等)。
工程监测多通道振弦模拟信号采集仪VTN DAC 的使用
|
9月前
|
传感器 存储 数据采集
工程监测仪器多通道振弦模拟信号采集仪VTN上电前的准备工作
VTN208-432是多通道振弦、温度、模拟传感信号系列数据采集仪,可对32通道振弦频率、32通道热敏电阻或DS18B20温度传感器、32通道模拟量传感器(电流或电压)进行实时在线采集或全自动定时采集存储工作;预留一路可调电源输出为模拟传感器定时供电;程控多路DAC输出,可以用于将振弦频率信号实时转换为模拟信号输出。设备支持RS485数据接口(支持Modbus或自定义AABB简单通讯协议)可以直接接入测控系统(如PLC、无线数据传输设备等)。
工程监测仪器多通道振弦模拟信号采集仪VTN上电前的准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