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线程(JUC, ReentrantLock, 原子类, 线程池, 信号量 Semaphore, CountDownLatch)

简介: 多线程(JUC, ReentrantLock, 原子类, 线程池, 信号量 Semaphore, CountDownLatch)

JUC

Java.util.concurrent 包, 存放了并发编程相关的组件, 目的是更好的支持高并发任务 (多线程只是实现并发编程的一种具体方式 …)


ReentrantLock

  • synchronized 对对象加锁, 保护临界资源
  • ReentreatLock 使用 lock 方法和 unlock 方法,加锁对象是 ReentrantLock 的实例

核心方法

  • lock(): 加锁, 获取不到锁就死等
  • trylock(超时时间):尝试加锁, 如果获取不到锁, 等待一段时间后就放弃加锁
  • unlock(): 解锁

ReentrantLock 使用

由于 reentreatLock 需要手动释放, 因此推荐 try finally 的写法

// ReentrantLock 使用
public class ThreadDemo12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true -- 公平锁       false/默认 都是非公平锁
        ReentrantLock reentrantLock = new ReentrantLock(true);
    boolean ok = reentrantLock.tryLock();
    // boolean ok = reentrantLock.lock()
        try {
            
            if (ok) {
                System.out.println("代码逻辑");
            }else {
                System.out.println("代码逻辑");
            }
        }finally {
            reentrantLock.unlock();
        }
    }

ReentrantLock 和 synchronized 比较

  1. synchronized 是关键字, 是 JVM 内部实现的
    ReentrantLock 是标准库的一个类, 在 JVM 外实现 (基于 Java 实现)
  1. synchronized 是非公平锁
    ReentrantLock 默认是非公平锁, 但是提供了公平锁版本的实现
    ReentrantLock reentrantLock = new ReentrantLock(true);
  2. ReentrantLock 提供更灵活的加锁方式:
    ReentrantLock reentrantLock = new ReentrantLock(true);
    reentrantLock.tryLock();
  3. ReentrantLock 提供更强大, 更方便的等待通知机制
    synchronized 搭配 wait() notify()使用, notify() 是随机唤醒等待队列的线程
    ReentrantLock 搭配 Condition 类. 可以唤醒指定的线程

原子类

原子类内部用的是 CAS 实现, 更高效的解决了线程安全问题

原子类提供了线程安全的自增自减等操作


原子类有以下几种 :


原子类的常见方法 (以 AtomicInteger 为例)

public class Mai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canner scanner = new Scanner(System.in);
        int x = scanner.nextInt();

        AtomicInteger atomicInteger = new AtomicInteger(x);
        atomicInteger.getAndIncrement();// i++;
        atomicInteger.incrementAndGet();// ++i;
        atomicInteger.getAndDecrement();// i--;
        atomicInteger.decrementAndGet();// --i;
        atomicInteger.addAndGet(x);     // i+=x;
        atomicInteger.get();            // x
    }
}

线程池

之前写过, 挂个链接这里不再复制粘贴了 — https://editor.csdn.net/md/?articleId=136715895


信号量 Semaphore

信号量表示 "可用资源的个数" .本质上是一个计数器

Semaphore 提供了 P,V 操作

P 操作: 申请一个可用资源, 计数器 - 1

V 操作: 释放一个可用资源, 计数器 + 1

当可用资源个数为 0 时, 再进行 P 操作, 就会出现阻塞等待清空 (资源为零, 无法继续消耗了), 直到有线程让信号量大于零, 才会唤醒该阻塞的线程

锁 可可以视为计数器为 1 的信号量, 二元信号量

  • 锁是信号量的一种特殊情况
  • 信号量是锁的一般表达

总结: 信号量的表达含义范围更广


Semaphore 的简单使用

代码示例

public class Mai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参数是可用资源的个数(信号量的初始值)
        Semaphore semaphore = new Semaphore(4);


        for (int i=0;i<20;i++) {
            Thread t = new Thread(() -> {
                try {
                    System.out.println("申请资源");
                    semaphore.acquire();

                    System.out.println("持有资源");
                    Thread.sleep(1000);

                    System.out.println("释放资源");
                    semaphore.release();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t.start();
        }
    }
}

运行结果

有兴趣可以仔细看看运行结果, 同一时刻最多只有 4个线程能够持有锁, 这就是信号量的存在意义


CountDownLatch

同时等待 N 个任务执行结束 (和 join() 功能类似)


核心API

  • await(): 阻塞等待线程, 直至任务全部完成
  • getCount(): 获取剩余未完成任务个数
  • countDown(): 未完成任务个数 -1

代码示例

public class CountDownLatch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
        // 参数代表需要等待的任务数量
        CountDownLatch countDownLatch = new CountDownLatch(5);

        for (int i = 0; i < 5; i++) {
            Thread t = new Thread(() -> {
                System.out.println("完成一个任务");
                // countDown() 方法, 代表完成一个任务
                countDownLatch.countDown();
            });

            t.start();
            Thread.sleep(1000);
        }
        // await()方法, 用于阻塞线程
        // 直至 countDownLatch 内任务全部完成, 才会往下继续走
        countDownLatch.await();
        System.out.println("任务全部完成");
    }
}

运行结果

运行过代码会发现, 每间隔一秒输出一次 “完成一个任务”, 5秒之后输出 “任务全部完成”

目录
相关文章
|
2月前
|
安全 算法 Java
Java 多线程:线程安全与同步控制的深度解析
本文介绍了 Java 多线程开发的关键技术,涵盖线程的创建与启动、线程安全问题及其解决方案,包括 synchronized 关键字、原子类和线程间通信机制。通过示例代码讲解了多线程编程中的常见问题与优化方法,帮助开发者提升程序性能与稳定性。
114 0
|
2月前
|
数据采集 监控 调度
干货分享“用 多线程 爬取数据”:单线程 + 协程的效率反超 3 倍,这才是 Python 异步的正确打开方式
在 Python 爬虫中,多线程因 GIL 和切换开销效率低下,而协程通过用户态调度实现高并发,大幅提升爬取效率。本文详解协程原理、实战对比多线程性能,并提供最佳实践,助你掌握异步爬虫核心技术。
|
3月前
|
Java 数据挖掘 调度
Java 多线程创建零基础入门新手指南:从零开始全面学习多线程创建方法
本文从零基础角度出发,深入浅出地讲解Java多线程的创建方式。内容涵盖继承`Thread`类、实现`Runnable`接口、使用`Callable`和`Future`接口以及线程池的创建与管理等核心知识点。通过代码示例与应用场景分析,帮助读者理解每种方式的特点及适用场景,理论结合实践,轻松掌握Java多线程编程 essentials。
211 5
|
4月前
|
存储 缓存 安全
JUC并发—11.线程池源码分析
本文主要介绍了线程池的优势和JUC提供的线程池、ThreadPoolExecutor和Excutors创建的线程池、如何设计一个线程池、ThreadPoolExecutor线程池的执行流程、ThreadPoolExecutor的源码分析、如何合理设置线程池参数 + 定制线程池。
JUC并发—11.线程池源码分析
|
7月前
|
Python
python3多线程中使用线程睡眠
本文详细介绍了Python3多线程编程中使用线程睡眠的基本方法和应用场景。通过 `time.sleep()`函数,可以使线程暂停执行一段指定的时间,从而控制线程的执行节奏。通过实际示例演示了如何在多线程中使用线程睡眠来实现计数器和下载器功能。希望本文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用Python多线程编程,提高程序的并发能力和执行效率。
199 20
|
7月前
|
安全 Java C#
Unity多线程使用(线程池)
在C#中使用线程池需引用`System.Threading`。创建单个线程时,务必在Unity程序停止前关闭线程(如使用`Thread.Abort()`),否则可能导致崩溃。示例代码展示了如何创建和管理线程,确保在线程中执行任务并在主线程中处理结果。完整代码包括线程池队列、主线程检查及线程安全的操作队列管理,确保多线程操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
9月前
|
NoSQL Redis
单线程传奇Redis,为何引入多线程?
Redis 4.0 引入多线程支持,主要用于后台对象删除、处理阻塞命令和网络 I/O 等操作,以提高并发性和性能。尽管如此,Redis 仍保留单线程执行模型处理客户端请求,确保高效性和简单性。多线程仅用于优化后台任务,如异步删除过期对象和分担读写操作,从而提升整体性能。
151 1
|
10月前
|
数据采集 Java Python
爬取小说资源的Python实践:从单线程到多线程的效率飞跃
本文介绍了一种使用Python从笔趣阁网站爬取小说内容的方法,并通过引入多线程技术大幅提高了下载效率。文章首先概述了环境准备,包括所需安装的库,然后详细描述了爬虫程序的设计与实现过程,包括发送HTTP请求、解析HTML文档、提取章节链接及多线程下载等步骤。最后,强调了性能优化的重要性,并提醒读者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275 0
|
11月前
|
存储 消息中间件 资源调度
C++ 多线程之初识多线程
这篇文章介绍了C++多线程的基本概念,包括进程和线程的定义、并发的实现方式,以及如何在C++中创建和管理线程,包括使用`std::thread`库、线程的join和detach方法,并通过示例代码展示了如何创建和使用多线程。
134 1
C++ 多线程之初识多线程
|
11月前
|
Java 开发者
在Java多线程编程中,创建线程的方法有两种:继承Thread类和实现Runnable接口
【10月更文挑战第20天】在Java多线程编程中,创建线程的方法有两种:继承Thread类和实现Runnable接口。本文揭示了这两种方式的微妙差异和潜在陷阱,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选择适合项目需求的线程创建方式。
184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