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回顾 | AutoMQ 云原生创新论坛精彩回放

本文涉及的产品
对象存储 OSS,20GB 3个月
对象存储 OSS,恶意文件检测 1000次 1年
对象存储 OSS,内容安全 1000次 1年
简介: 在12月16日的“AutoMQ云原生创新论坛”上,AutoMQ联合创始人CTO周新宇介绍了AutoMQ的新特性,强调云原生架构和未来规划。阿里云和亚马逊云的技术专家分享了OSS成本优化与EC2的Nitro系统。圆桌对话中,嘉宾讨论了上云与下云的挑战,聚焦成本、故障处理和弹性。论坛还发布了AutoMQ的新版产品特性,包括多云兼容、性能提升和RocketMQ的创新解决方案。活动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分享,并激发了现场热烈的技术交流。

12月16日,“AutoMQ 云原生创新论坛”圆满落幕了,本次论坛不仅有 AutoMQ 新特性宣发和技术白皮书首次发布,还有阿里云、亚马逊云云厂商们的最佳实践,技术大咖关于“上云与下云的决策”及其核心挑战的圆桌精彩对话。
现场也吸引了众多技术爱好者参加,大家探讨氛围热烈。下面就让我们来回顾本次论坛的精彩内容。

一、引领云原生创新之路——AutoMQ 新特性宣发
AutoMQ 联合创始人 & CTO 周新宇老师讲解了 AutoMQ 云原生理念、云原生架构、新特性宣发、未来规划等方面。
他首先讲解了云服务的成熟度从 Cloud-Hosted 到 MultiCloud-Native 四个阶段,引出了云原生,重点讲解了云原生的能力:服务化的产品、弹性、API 三个方面;表达了所有的基础软件都值得基于云原生重新设计的观点。
同时给大家讲解了 AutoMQ 云原生架构设计目标即用云用到极致,把云的最好的能力释放。包含尽可能发挥出云的弹性能力、数据放在 S3 上、使用 Spot 实例、利用 EBS 的持久性和容灾能力四个方面。
他对 AutoMQ 云原生整体架构进行了介绍,重点介绍了 S3 Stream 、Delta WAL 的组件,也将 AutoMQ 产品与 Apache RocketMQ、Apache Kafka 进行技术架构优势对比,AutoMQ 产品 100% 协议兼容 Apache RocketMQ,Apache Kafka,同时在弹性、Partition 迁移、按量付费、无状态、“单副本”高可用具有较强的优势。
AutoMQ 新特性宣发:
AutoMQ Kafka RC 版本发布了全新特性,包括多云兼容性适配,Spot 实例强制回收容灾、裸设备 WAL 等。
也带来了新版本的全新指标,新版本除了有十倍的成本优势外,支持 4 分钟内完成从 0 到 1 GiB/s 的极致弹性,同时在追赶读的场景下有读写隔离的天然优势。最后,AutoMQ 即将发布完整的基准测试白皮书,将会揭秘更多的技术指标。
AutoMQ RocketMQ Beta 版本发布,为社区带来了全功能兼容的 Beta 版本。同时,创新性地解决了 Apache RocketMQ 队列与 Broker 节点耦合的问题,能够支持秒级的 Topic 迁移,对客户端完全无感。
RocketMQ Copilot GA 版本发布了三个重要特性,包括报警通知、集群级大盘以及容量规划等功能,进一步简化运维 Apache Kafka 的成本。同时,Apache RocketMQ 的作者王小瑞将其 10 年的生产经验,沉淀为电子书《 RocketMQ 实战精粹》,将包含 100 个生产案例,也即将在 AutoMQ 的公众号上进行发布。
最后他讲解了 AutoMQ 产品未来的规划,包括 AutoMQ Kafka 将在多云市场上发布,RocketMQ 也即将进入 GA 状态。最重磅的是,RocketMQ Copilot 即将包含 Dashboard 的全部功能,包括元数据管理、消费者管理、消息查询和轨迹查询等。

二、如何打造低成本高性能的对象存储 - 阿里云 OSS 技术揭秘
阿里云对象存储资深技术专家闫卫斌老师从更低成本、更好性能两个方面对阿里云 OSS 产品进行技术解密。
他首先提到阿里云 OSS 在 2023 年两个重要成果:发布“预留空间”和“无地域属性预留空间”;对象存储默认吞吐提升 10x。然后他给大家介绍了 OSS 成本优化的手段以及技术架构。
接下来给大家详细解读了“性能优化”的几个方面:分离小 IO & 聚合写入;写入缓冲;EC 算法。并对“性能优化”进行了总结:即通过综合优化,高效利用 HDD 的吞吐&IOPS 能力,承接更多业务类型。同时他对“超大资源池”也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单集群规模的 trade-off;实现机制;迁移技术等方面。
最后他对阿里云 OSS 更低成本&更好性能总结了三个方面:成本优化;性能优化;超大资源池。

三、探寻EC2背后的奥秘 - 亚马逊云科技Nitro系统剖析
亚马逊云科技解决方案架构师胡凯老师介绍了亚马逊云科技 EC2 服务的不断创新,深入介绍了亚马逊云科技云计算服务中 EC2(弹性计算云)底层技术平台的创新—— Nitro 系统。该平台旨在将虚拟化管理程序从 VM 或 Hypervisor 层面移到硬件层面,以提高云服务的性能和效率。他着重讨论了 Nitro 系统在网络、存储和加密方面的工作,包括网络的 offload、加密功能和高性能网络适配器的应用。通过 Bypass 内核和 SRD 多路径协议,在 Nitro 系统下应用程序如 HPC 和机器学习可以实现高达 6400 Gbps 的带宽,解决了网络 IO 问题导致性能下降的挑战。此外,他还介绍了对亚马逊云科技块存储(EBS)的存储 IO 优化,以及虚拟化平台的演进,包括轻量级的 hypervisor、Nitro card 和安全芯片的使用。最后,他总结了 Nitro 系统的发展历程,强调了其在提高计算性能和降低资源消耗方面的重要性,展望了未来云计算领域的可能发展趋势。

圆桌对话:上云还是下云,最大挑战是什么?
在这次圆桌对话中,AutoMQ联合创始人兼 CEO 王小瑞作为主持嘉宾,与AutoMQ 联合创始人及首席战略官章文嵩、贝联珠贯创始人兼 CEO 林昊(毕玄)共同探讨了上云与下云的趋势之争,深入分析了云计算的市场现状和经济效益。

  • 章文嵩老师强调,上云是大势所趋,云计算本质上是资源聚合和复用的经济效益。预计未来五六年中国云计算渗透率将逐步提高。毕玄老师则认为云计算灵活、可扩展、成本效益显著,对大中小企业都有吸引力,预测技术演进将进一步降低云计算的成本。
  • 对于云计算巨头的故障,两位老师认为故障不可避免。章文嵩老师提出了对软件bug的处理预案,比如提前演练。毕玄老师认为云厂商的故障次数相对较少,尽管影响面大,但总体来说更可靠。
  • 成本治理方面,毕玄老师强调了实时监控账单和优化策略的重要性,章文嵩老师补充将成本与业务结合分析,他以淘宝、滴滴等平台为例,提出通过将每笔交易的 IT 支出与业务结合,计算每秒钟每笔交易的成本,从而更清晰地了解成本结构。
  • 在确保系统最终成本与业务一致的问题上,章文嵩老师提出弹性是关键,而毕玄老师分享了阿里云的降低成本经验,强调弹性、简单透明的成本模型,以及分享了在处理 spot 实例和混合部署时的挑战。
  • 最后,对于自建机房带来的成本,章文嵩老师强调了云服务商应提供有竞争力的价格和优惠,以吸引更多企业选择上云,毕玄老师详细讲解了自建云服务的挑战。

     圆桌对话环节在意犹未尽中画上圆满的句号,三位大咖的对话全面涵盖了云计算领域的多个层面,为业界提供了深刻的见解和实践经验。
    

现场精彩瞬间
杭州降温也没有阻挡大家参与讨论的热情,在茶歇时间,自发的交流也热火朝天。专家们详细地解答了大家的踊跃提问,AutoMQ 还为提问者都送上了精心准备的小礼品。期待更多小伙伴参与下次活动!

资源分享

  • 活动直播录屏已经在B站和视频号发布
  • 在AutoMQ公众号后台回复“论坛”可获得本次 AutoMQ 云原生创新论坛讲师 PPT 链接
目录
相关文章
|
1月前
|
Cloud Native Serverless 开发者
阿里云助力开发者创新:探索云原生技术的新境界
阿里云开发者社区推动云原生技术发展,提供丰富产品(如容器服务、Serverless、微服务架构、服务网格)与学习平台,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开发者在此探索实践,共享资源,参与技术活动,共同创新,共创云原生技术新篇章。一起加入,开启精彩旅程!
406 2
|
3天前
|
Cloud Native 持续交付 云计算
云端创新:探索云原生技术的无限可能
【6月更文挑战第12天】在数字化浪潮中,云计算不再是一个单纯的存储解决方案,而是成为了创新的发源地。本文将深入探讨云原生技术如何推动企业转型,以及它在提高开发效率、降低成本和促进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关键作用。我们将一同见证,云原生不仅仅是一项技术,它更是一种文化,一种驱动未来软件开发的新理念。
|
10天前
|
人工智能 Cloud Native 安全
云原生技术的融合与创新:构建未来的软件定义世界
【6月更文挑战第5天】随着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深入,云原生技术以其灵活性、可扩展性及成本效益成为推动这一进程的关键力量。本文将探讨云原生技术的核心概念、优势以及它如何与其他先进技术如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相结合,为企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效率提升和业务创新。
|
13天前
|
Cloud Native 容器 微服务
云原生技术的融合与创新:构建未来应用的基石
本文深入探讨了云原生技术如何成为现代软件开发的核心,分析了其对传统IT架构的影响及带来的变革。我们将通过具体案例,展示云原生如何助力企业快速迭代和部署应用,同时讨论了在采纳云原生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
16天前
|
Cloud Native 物联网 持续交付
未来科技浪潮:区块链、物联网与虚拟现实的融合创新云原生技术:重塑IT架构的未来
【5月更文挑战第31天】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新兴技术如区块链、物联网和虚拟现实等正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本文将探讨这些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其在各领域的应用前景,揭示它们如何相互融合,共同塑造一个智能化、互联的未来世界。 【5月更文挑战第31天】本文深入探讨了云原生技术的兴起及其对传统IT架构的颠覆性影响。通过分析云原生的核心概念,如微服务、容器化、以及持续集成/持续部署(CI/CD),文章揭示了这些技术如何促进更高效、灵活和可扩展的软件开发实践。同时,本文还讨论了企业在采用云原生技术时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并展望了云原生技术在未来IT领域的发展趋势。
|
18天前
|
Cloud Native 持续交付 云计算
构建未来:云原生架构的转变与创新
【5月更文挑战第29天】 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企业正迅速采纳云原生技术以实现敏捷性、可扩展性和弹性。本文将探讨云原生架构的基本概念、关键技术和实施策略,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关于如何利用云原生实践来优化业务操作和加速产品上市时间的视角。通过分析微服务、容器化、持续集成/持续部署(CI/CD)以及无服务器计算等技术的应用,我们将阐述如何在现代云计算环境中构建和维护高效、灵活且响应迅速的系统。
|
20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Cloud Native 自动驾驶
构建未来:云原生技术在企业数字化转型中的关键角色深度学习在图像识别中的创新应用
【5月更文挑战第27天】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企业正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数字化转型浪潮。本文将深入探讨云原生技术如何成为推动这一进程的核心动力,分析其在提高业务敏捷性、优化资源利用和促进创新方面的显著优势。通过对云原生架构和服务模型的细致剖析,揭示了它们如何助力企业快速响应市场变化,实现持续集成和部署,以及维护系统的高可用性和可伸缩性。 【5月更文挑战第27天】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深度学习已成为推动计算机视觉领域进步的核心动力。本文旨在探讨深度学习技术在图像识别任务中的应用及其带来的变革。我们将回顾深度学习的基本原理,重点分析卷积神经网络(CNN)在图像处理中的关键作用,并展示
|
23天前
|
存储 消息中间件 弹性计算
盘点 AutoMQ 深度使用的阿里云云原生技术
AutoMQ是云原生Kafka实现,采用共享存储架构,与阿里云合作利用OSS、ESSD、ESS和抢占式实例降低成本,实现10倍于Apache Kafka的性价比,并提供自动弹性。它使用对象存储OSS实现流式数据高效读取,通过ESSD作为WAL保证性能,弹性伸缩服务ESS简化交付,抢占式实例降低成本。此外,AutoMQ利用ECS的高可用性和ESSD的高性能存储,结合NVMe协议和多重挂载技术,实现快速故障恢复和低成本运维。该系统旨在充分利用云原生能力,推动消息和流存储服务进步。
28 0
|
27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Cloud Native 持续交付
构建未来:云原生架构的转变与创新
【5月更文挑战第20天】 随着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加速,云原生技术正成为推动现代应用开发和运维的关键力量。本文深入探讨了云原生架构的核心概念、关键技术和实现方法,分析了其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快服务部署以及增强系统可靠性方面的优势。通过具体案例分析,揭示了云原生技术如何助力企业快速响应市场变化,实现业务连续性和敏捷性。
|
27天前
|
存储 弹性计算 Cloud Native
AutoMQ:如何基于阿里云计算与存储产品实现云原生架构升级
AutoMQ:如何基于阿里云计算与存储产品实现云原生架构升级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