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解析:分布式一致性的终极解决方案——XA协议

本文涉及的产品
云解析 DNS,旗舰版 1个月
云解析DNS,个人版 1个月
日志服务 SLS,月写入数据量 50GB 1个月
简介: 本文介绍了分布式系统中的两种一致性协议:2PC(两阶段提交)和3PC(三阶段提交)。2PC分为准备和提交两个阶段,确保所有参与者在提交前达成一致。3PC则在2PC基础上增加了一个CanCommit阶段,提高容错性和可用性,参与者在超时后可自行中断事务。选择协议需依据业务需求和系统特点,高一致性要求可选3PC,注重性能则选2PC。

Hello,小伙伴们!今天我们来聊聊分布式系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分布式一致性。对于一个分布式系统来说,保证各个节点的数据一致性是一件非常有挑战性的事情。在这方面,XA(eXtended Architecture)协议提供了一套可靠的解决方案。而其中,2PC(Two-Phase Commit,两阶段提交)和3PC(Three-Phase Commit,三阶段提交)是两种经典的分布式一致性协议。今天我们就来深入探讨一下这两种协议及其应用场景。

2PC协议:两阶段提交协议

2PC协议是分布式系统中最基础的提交协议之一。顾名思义,2PC协议分为两个阶段:准备阶段(Prepare)和提交阶段(Commit)。我们先来看一下每个阶段的详细内容。

准备阶段(Prepare)

在准备阶段,协调者会向所有参与者发送询问请求,询问他们是否可以开始准备提交。这个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步:

  • 协调者(Coordinator)发送Prepare请求:协调者向所有参与者(Participants)发送Prepare请求,询问是否可以准备提交事务。
  • 参与者写Undo、Redo日志:每个参与者在接收到Prepare请求后,会进行相应的准备工作,写入Undo日志(记录在出现故障时如何回滚)和Redo日志(记录在提交时如何重做)。
  • 参与者响应:参与者在完成准备工作后,向协调者发送响应,表示是否可以进行提交。

提交阶段(Commit)

在提交阶段,协调者会根据所有参与者的响应决定是提交还是回滚事务。具体过程如下:

  • 所有参与者响应Yes:如果所有参与者都响应Yes,协调者则发送Commit请求,要求参与者执行提交操作,具体是根据Redo日志进行提交。
  • 有参与者响应No或超时:如果有任何一个参与者响应No或者超时未响应,协调者则发送Rollback请求,要求所有参与者回滚事务,具体是根据Undo日志进行回滚。

整个过程可以简要地总结为:询问所有参与者是否可以提交(准备阶段),然后根据参与者的响应决定是否提交或回滚(提交阶段)。

3PC协议:三阶段提交协议

3PC协议是在2PC协议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阶段,以提高系统的容错性和可用性。3PC协议将提交阶段细分为CanCommit、PreCommit和DoCommit三个阶段。我们来看一下每个阶段的详细内容。

CanCommit阶段

在CanCommit阶段,协调者会发送canCommit请求,并开始等待参与者的响应。具体过程如下:

  • 协调者发送canCommit请求:协调者向所有参与者发送canCommit请求,询问是否可以开始事务提交。
  • 参与者响应:参与者接收到请求后,判断自己是否能够提交,并将结果反馈给协调者。如果所有参与者都响应Yes,则进入下一阶段。

PreCommit阶段

在PreCommit阶段,协调者会发送PreCommit请求,要求参与者准备提交事务。具体过程如下:

  • 所有参与者响应Yes:如果所有参与者在CanCommit阶段都响应Yes,协调者会发送PreCommit请求,要求参与者写入Undo、Redo日志,准备提交事务。
  • 参与者写日志并响应:参与者接收到PreCommit请求后,会写入Undo日志和Redo日志,并向协调者响应准备就绪。如果有任何参与者响应No或者超时,协调者会中断事务。

DoCommit阶段

在DoCommit阶段,协调者会根据参与者的响应决定是否最终提交事务。具体过程如下:

  • 所有参与者响应Yes:如果所有参与者在PreCommit阶段都响应准备就绪,协调者会发送DoCommit请求,要求参与者执行提交操作,根据Redo日志进行提交。
  • 有参与者响应No或超时:如果有任何参与者响应No或者超时,协调者会发送Rollback请求,要求所有参与者回滚事务,根据Undo日志进行回滚。

通过增加PreCommit阶段,3PC协议在参与者中引入了超时机制,这样即使在协调者失效的情况下,参与者也能在超时后自行中断事务,释放资源,提高了系统的容错能力。

2PC和3PC之间的区别

为了更清晰地了解2PC和3PC协议之间的区别,我们将其总结如下表:

总结

2PC和3PC协议是分布式系统中常用的分布式一致性协议。2PC协议简单直接,但在协调者失效时存在资源锁死的问题。而3PC协议通过增加阶段和引入超时机制,提高了系统的容错能力和资源释放效率。

在实际应用中,选择哪种协议要根据具体的业务需求和系统特点来定。如果系统对一致性要求非常高,并且可以接受较高的延迟,可以选择3PC协议。如果系统更关注性能且可以容忍短时间内的一致性问题,则可以选择2PC协议。

END

希望今天的分享对大家理解分布式一致性协议有所帮助。如果有任何问题或想法,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哦!我们下次再见,拜拜!

本文作者:小米,一个热爱技术分享的29岁程序员。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软件求生,获取更多技术干货!

相关文章
|
21天前
|
算法
以太网CSMA/CD协议:通信原理、碰撞检测与退避机制深度解析
以太网CSMA/CD协议:通信原理、碰撞检测与退避机制深度解析
94 1
|
2天前
|
弹性计算 运维 Java
解决方案测评(高效构建企业门户网站方案)基于ecs&云效&云解析DNS&VPC结合的自搭建方案报告
该文档是一个关于使用ECS、云效、云解析DNS和VPC结合的自搭建方案报告。主要内容包括前言部分,可能详细探讨了如何集成这些阿里云服务以构建自定义系统。由于提供的内容有限,具体的实施方案和细节未在摘要中体现。
158 2
|
12天前
|
Java 数据库 开发者
深入解析 Spring Cloud Seata:分布式事务的全面指南
深入解析 Spring Cloud Seata:分布式事务的全面指南
31 1
|
12天前
|
监控 Java API
深入解析 Spring Cloud Sentinel:分布式系统流量控制与熔断降级的全面指南
深入解析 Spring Cloud Sentinel:分布式系统流量控制与熔断降级的全面指南
21 0
深入解析 Spring Cloud Sentinel:分布式系统流量控制与熔断降级的全面指南
|
23天前
|
网络协议 应用服务中间件 网络性能优化
解析TCP /UDP协议的 socket 调用的过程
【6月更文挑战第2天】该文介绍了传输层的两种主要协议TCP和UDP的区别。TCP是面向连接、可靠的,提供顺序无错的数据传输,而UDP则是无连接、不可靠的,不保证数据顺序或不丢失。
|
4天前
|
分布式计算 资源调度 网络协议
分布式系统详解--框架(Hadoop--RPC协议)
分布式系统详解--框架(Hadoop--RPC协议)
9 0
|
5天前
|
数据采集 安全 数据安全/隐私保护
IP代理的协议与主要应用场景解析
**IP代理概述:** HTTP、HTTPS和SOCKS5代理协议用于隐藏真实IP,提供隐私保护、访问受限内容、数据采集、社交媒体营销和网络测试。HTTPS加密增强安全性,SOCKS5则更通用灵活。代理广泛应用于多场景,但需合法安全使用。
|
12天前
|
消息中间件 Prometheus 监控
深入解析Kafka消息丢失的原因与解决方案
深入解析Kafka消息丢失的原因与解决方案
32 0
|
12天前
|
消息中间件 存储 Java
Kafka 详解:全面解析分布式流处理平台
Kafka 详解:全面解析分布式流处理平台
17 0
|
12天前
|
存储 缓存 算法
分布式Session共享解决方案
分布式Session共享解决方案
11 0

推荐镜像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