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模型时代:一群人的狂欢,一个人的孤单!

简介: 大模型时代:一群人的狂欢,一个人的孤单!

近期作息不大规律,昨夜,凌晨一点多突然醒来。

思前想后,突然脑中出现一个瞬时想法,并第一时间在没开灯的情况下摸黑顺手写在旁边笔记本上。

在大模型时代的潮流之下,我们每个人都似乎被赋予了一种全新的力量,这股力量既令人兴奋又引人深思。

1、大模型时代,相当于人手一个“金箍棒”

在这个时代,每个人都能通过几下点击,利用强大的 AI 技术解决问题,仿佛每人都持有一根能呼风唤雨的“金箍棒”。

但拥有这根金箍棒的我们,并不是每个人都有72般变化的真身,也就是说,不见得每个人都能灵活的驾驭。

这是我最大的感触,不知道大家认不认可?

不同的人使用相同的大模型 ChatGPT4.0、Kimi 解决相同的问题,得到的可能是完全不同的答案。

决定不同的是我们自身的认知,我们的 Prompt 能力

老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现在我们说“使用大模型还需自身Prompt能力强”。

2、大模型时代,起床后仿佛“拥有一切”,睡觉时感觉“一无所有”

早晨醒来,打开电子设备,拥有大模型,仿佛世界信息尽在掌握之中,“So easy”!

毫不夸张的说,使用 GPT 4.0 或者 Kimi 等大模型后,“根本停不下来”......

然而,当夜幕降临,设备关闭,那种似乎拥有的一切也随之消散。

技术能让我们感觉到充满力量,但这种力量却是虚幻的,不能真正填补内心的空虚和孤独。

每天依然都有很多技术问题需要解决......

每天依然都有人情世故的关系需要维系......

3、大模型时代,模型会越来越牛逼,但人不一定

技术的发展无疑是惊人的,模型的能力日益强大。

从 ChatGPT 到 Sora 到 Suno,大模型的进步超乎人类的想象,某种层度甚至突破人类的认知。

然而,只能说这些公司的算法工程师更加厉害了,并不意味着我们自身也在同步成长。

技术的进步不应成为我们依赖的借口,反而应该激发我们追求个人成长和自我提升的动力。

4、我们身处百模大战时代,谁笑到最后真不一定

随着大模型的普及和竞争,我们正处于一个百花齐放、百模争鸣的时代。

各种技术和模型层出不穷,竞争激烈。现在的大模型有一点像 2010 年前后掀起的团购热,彼时的百团大战、千团大战最后只剩下一个美团。

现在的多个大模型谁笑到最后,还真不一定。

李彦宏声称的文心一言写诗功能已经超过ChatGPT4.0......

周鸿祎“含AI量”的提法以及全面拥抱AI的一系列动作......

Kimi 的多轮融资和后发之力......

图片来自网络

作为技术从业者的我们身在其中,就像十年前无法猜测美团能笑到最后一样,现在也不知道哪个大模型能笑到最后?或者说,N个大模型会形成细分领域的各自的垂直大模型?这些,我们也看不清楚。

用编程语言之争中“XXX是最好的语言”来打趣说大模型毫无意义,找到自己适合的大模型,并反复迭代自己的 Prompt 能力才是王道!

5、大模型并不能直接解决问题,只是提供了解决方案

尽管大模型给我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和能力,但它们并不能直接解决所有问题。

作为提问者的我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思维依然很重要,我们的技术实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才是补齐大模型能力的——检索增强生成(RAG)。

不要奢求简单的提示词就能解决复杂业务场景问题、复杂技术问题。目前看包括 Chatgpt4在内的大模型也不能完全做到。

真实使用你会发现:唯有多轮会话、反复纠偏(微调,Fine Tune)后才能找到真正适合自己业务场景的解决方案!

6、大模型带来了信息量超量巨载,良莠不齐给我们也带来不少甄别成本

以爬虫方式模拟登陆 Kimi,模拟人输入关键词生成文章,发到排版软件在线排版,并公众号或者其他自媒体渠道发文,一分钟发文 100 篇都不在话下。

然后呢?

作为普通用户的我们,已经无法甄别是机器还是人写的?也就是之前咱们也反复转述过的:大模型已经完整的、彻底的通过图灵测试。

好的一方面当然是技术层面的便捷性;但,不好的地方在于:信息量真的太大,看不过来,根本看不过来!我们已然完全无法区分机器和人。进一步说,关于好、坏、真、假等的评判,完全取决于我们自己的认知水平。再进一步说,如果我们先验知识不足,真的会被大模型生成的内容“裹挟”前行。

7、大模型时代,我们要拥抱变化,否则可能很容易被替代

对比大模型时代与Web2.0时代,在Web2.0时代,互联网技术主要促进了信息的分享和社交网络的扩展。而在大模型时代,技术的重心转向了信息的深度理解和创造性生成,标志着我们从信息时代向智能时代的转变。

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唯一不变的是变化本身。如果我们拒绝改变,拒绝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那么很快就会被时代所淘汰。拥抱变化,不断学习,不仅是为了不被替代,更是为了能够在变化中找到自己的价值和定位。

把大模型当成工具,而非“枷锁”,它只为增强我们能力,使得普通个体变为超级个体!当然也会提高团队开发效率......

在我和企业朋友或自由职业者朋友聊天会发现大家普遍观察的共识:有了大模型,企业在招人的时候逻辑已经变了。一个维度是:大环境所迫,降本增效(笑)不招人,甚至毕业人(裁员);一个维度是:招人不多,只招具备更扎实基本功、底层能力的人,只招专门解决大模型解决不了的问题的人。我坚信,这可能是未来的趋势!(只是个人看法)

听了清华大学韩秀云教授《就业赛道怎么选》后,我也感慨:就业环境的变化、经济形式的变革,AI 时代会“革”互联网的命。传统的堆人、堆技术、强调信息差的红利已经不存在。AI时代更加追求不同,追求变化,追求终身学习、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软技能)。

小结

这个大模型时代既是技术的狂欢,也是对个体存在意义的深刻思考。

狂欢后,发现“这世道变了”!

我们自身的价值在哪里?

我们的所谓的不可替代性、核心竞争力是真的吗?

大模型时代,我们的机会和出路又在哪里?等等......

它敦促我们反思,如何在享受技术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不失去自我,持续成长,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价值和位置。

想,解决不了问题;做,才有出路!

做大模型时代的一名闯将吧!

只有驰骋战场奋勇杀敌,才可能所向披靡!

你如何看待大模型时代对个人发展的影响?欢迎留言交流讨论!

ChatGPT-4: 半年的深度使用思考

可能是中国关注人数最多的 Elastic 非官方公众号


相关文章
|
8月前
|
传感器 算法 机器人
斯坦福李飞飞团队祭出“灵巧手”,泡茶剪纸炫技
【2月更文挑战第26天】斯坦福李飞飞团队祭出“灵巧手”,泡茶剪纸炫技
89 5
斯坦福李飞飞团队祭出“灵巧手”,泡茶剪纸炫技
|
程序员 决策智能
博弈论(一)——产品小哥哥的民主妙计
博弈论(一)——产品小哥哥的民主妙计
99 0
|
程序员 开发者
十年老友记 | @民工哥:梦想是动力,但人终究要认清现实
十年老友记 | @民工哥:梦想是动力,但人终究要认清现实
146 0
|
设计模式 算法 小程序
新晋奶爸,在技术路上不断前进 |2021 年中总结
新晋奶爸,在技术路上不断前进 |2021 年中总结
300 0
新晋奶爸,在技术路上不断前进 |2021 年中总结
|
传感器 前端开发 物联网
深度好文:一个30岁男人转型码农的平凡之路
  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一个转行的故事,一个30岁才开始学习编程的小白,资质平平,真正的零基础。   他的故事和那些大众喜欢的、夸张的、甚至虚假的华丽转身不同,一点也不精彩、一点也不鸡汤,平淡如水,但是能反映出大多数人的真实情况。   故事开始。   地点:上海   我曾经失落、失望、失掉所有方向   码农这个词,是我决定要学习编程的时候,我才知道是指程序员这么一个存在的。因为我本科的专业是液压应用,在毕业后的至少四年时间里,我一直都在从事于对口的工作,我对编程一类的人或事的了解程度,大概不会超过美国人对汉语的了解程度。
229 0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算法
【云周刊】第162期:致敬史蒂芬·霍金!传奇谢幕,但人类对宇宙和科技的探索从未止步
致敬史蒂芬·霍金!传奇谢幕,但人类对宇宙和科技的探索从未止步,《金融时报》:中国巨头争夺企业级市场,阿里云份额已近六成,全面解读语音交互技术——Interspeech 2017...更多精彩内容,尽在云周刊!
7609 0
【云周刊】第162期:致敬史蒂芬·霍金!传奇谢幕,但人类对宇宙和科技的探索从未止步
|
开发者
揭秘阿里云背后神秘而富有能量的一群人 | 6月19号云栖夜读
今天的首篇文章,简述了:作为某创业公司CTO兼CTO兼CFO,带领众子弟行走于云端计算,累计犒赏已达757157.09银两,江湖人称紫龙,就是众多阿里云大使中低调内敛的一位。其话不多,一个典型的技术男,但又热心钻研传播推广,不到一年,便在众多云大使中脱颖而出,位居江湖重要地位。
5684 0
|
算法 数据中心 索引
阿里云梁楹:这样的青春,别样的精彩
人的青春应该怎样度过?相信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答案。 我是郭嘉梁,花名梁楹,在不少人眼中,我是一个来自北方的大男孩,一个自带“古典气质的少年”,其实我是一个喜欢晋级打怪,热爱挑战自我的阿里云工程师。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