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信息安全管理与评估理论技能答案三阶段
理论技能与职业素养(100分)
202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等职业教育组)
**“信息安全管理与评估”**理论技能
【注意事项】
1.理论测试前请仔细阅读测试系统使用说明文档,按提供的账号和密码登录测试系统进行测试,账号只限1人登录。
2.该部分答题时长包含在第三阶段比赛时长内,请在临近竞赛结束前提交。
3.参赛团队可根据自身情况,可选择1-3名参赛选手进行作答,团队内部可以交流,但不得影响其他参赛队。
一、 单选题 (每题2分,共35题,共70分)
1、应急事件响应和恢复措施的目标是( B )。
A、保证信息安全
B、最小化事件的影响
C、找出事件的责任人
D、加强组织内部的监管
2、下列数据类型不属于静态数据提取的数据类型( C )。
A、系统日志
B、系统进程
C、网络数据包
D、文件元数据
3、安全评估的方法不包括( C )。
A、风险评估
B、威胁建模
C、减少漏洞
D、渗透测试
4、以下不属于入侵监测系统的是( C ) 。
A、 AAFID系统
B、 SNORT系统
C、 IETF系统
D、 NETEYE系统
5、通过TCP序号猜测,攻击者可以实施下列哪一种攻击?( D )
A、 端口扫描攻击
B、 ARP欺骗攻击
C、 网络监听攻击
D、 TCP会话劫持攻击
6、下面不是数据库的基本安全机制的是( D ) 。
A、 用户认证
B、 用户授权
C、 审计功能
D、 电磁屏蔽
7、假设创建了名为f的实例,如何在f中调用类的add_food函数?( D )
A、 f(add_food())
B、 f.[add_food()]
C、 f.add_food
D、 f.add_food()
8、aspx 的网站配置文件一般存放在哪个文件里?( C )
A、 conn.asp
B、 config.php
C、 web.config
D、 index.aspx
9、一个基于特征的IDS应用程序需要下列选项中的哪一项来对一个攻击做出反应?( B )
A、 正确配置的DNS
B、 正确配置的规则
C、 特征库
D、 日志
10、完成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设计并进行实施后,数据库系统进入运行维护阶段。下列工作中不属于数据库运行维护工作的是( D ) 。
A、 恢复数据库数据以核查问题
B、 为了保证安全,定期修改数据库用户的密码
C、 更换数据库服务器以提高应用系统运行速度
D、 使用开发人员提供的SQL语句易始化数据库中的表
11、以下不属入侵检测中要收集的信息的是( B ) 。
A、 系统和网络日志文件
B、 目录和文件的内容
C、 程序执行中不期望的行为
D、 物理形式的入侵信息
12、POP3服务器使用的监听端口是?( B )
A、 TCP的25端口
B、 TCP的110端口
C、 UDP的25端口
D、 UDP的110端口
13、目标计算机与网关通信失败,更会导致通信重定向的攻击形式是?( D )
A、 病毒
B、 木马
C、 DOS
D、 ARP欺骗
14、________的目的是发现目标系统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分析所使用的安全机制是否能够保证系统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A )
A、 漏洞分析
B、 入侵检测
C、 安全评估
D、 端口扫描
15、以下哪一项描述不正确?( C )
A、 ARP是地址解析协议
B、 TCP/IP传输层协议有TCP和UDP
C、 UDP协议提供的是可靠传输
D、 IP协议位于TCP/IP网际层
16、如果想在类中创建私有方法,下面哪个命名是正确的?( C )
A、 _add_one
B、 add_one
C、 __add_one
D、 add_one__
17、MD5的主循环有( B ) 轮。
A、 3
B、 4
C、 5
D、 8
18、根据网络安全应急处理流程,应急启动后,应该进行哪一步( B ) 。
A、 归类&定级
B、 应急处置
C、 信息通报
D、 后期处理
19、( )是一种架构在公用通信基础设施上的专用数据通信网络,利用 IPSec 等网络层安全协议和建立在 PKI 上的加密与签名技术来获得私有性。( C )
A、 SET
B、 DDN
C、 VPN
D、 PKIX
20、假设系统中有n个用户,他们使用对称加密体制实现保密通信,那么系统中共需要管理( n(n-1)/2)个密钥,每个用户需要保存( A ) 个密钥。
A、 n-1
B、 2n
C、 Cn2
D、 n!
21、什么是数据库安全的第一道保障()。( C )
A、 操作系统的安全
B、 数据库管理系统层次
C、 网络系统的安全
D、 数据库管理员
22、下列方法中不能用来进行DNS欺骗的是?( D )
A、 缓存感染
B、 DNS信息劫持
C、 DNS重定向
D、 路由重定向
23、下列选项哪列不属于网络安全机制?( C )
A、 加密机制
B、 数据签名机制
C、 解密机制
D、 认证机制
24、部署大中型 IPSEC VPN 时,从安全性和维护成本考虑,建议采取什么样的技术手段提供设备间的身份验证。( B )
A、 预共享密钥
B、 数字证书
C、 路由协议验证
D、 802.1x
25、现今非常流行的SQL(数据库语言)注入攻击属于下列哪一项漏洞的利用?( C )
A、 域名服务的欺骗漏洞
B、 邮件服务器的编程漏洞
C、 WWW服务的编程漏洞
D、 FTP服务的编程漏洞
26、维吉利亚(Vigenere)密码是古典密码体制比较有代表性的一种密码,其密码体制采用的是( C ) 。
A、 置换密码
B、 单表代换密码
C、 多表代换密码
D、 序列密码
27、如果VPN网络需要运行动态路由协议并提供私网数据加密,通常采用什么技术手段实现( B ) 。
A、 GRE
B、 GRE+IPSEC
C、 L2TP
D、 L2TP+IPSEC
28、过滤所依据的信息来源不包括?( D )
A、 IP包头
B、 TCP包头
C、 UDP包头
D、 IGMP包头
29、bind9的日志默认保存在?( C )
A、 /var/log/named.log
B、 /var/log/named/named.log
C、 /var/named/data/named.run
D、 /var/log/data/named.run
30、一个完整的密码体制,不包括以下( C )要素。
A、 明文空间
B、 密文空间
C、 数字签名
D、 密钥空间
31、Linux系统中,添加用户的命令是?( C )
A、 net user test /add
B、 user add test
C、 useradd test
D、 test useradd
32、以下关于正则表达式,说法错误的是?( D )
A、 ‘root’表示匹配包含root字符串的内容
B、 ‘.’表示匹配任意字符
C、 [0-9]表示匹配数字
D、 ‘^root’表示取反
33、将用户user123修改为管理员权限命令是 ( C ) 。
A、 net user localgroup administrators user123 /add
B、 net use localgroup administrators user123 /add
C、 net localgroup administrators user123 /add
D、 net localgroup administrator user123 /add
34、VIM模式切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A、 命令模式通过i命令进入输入模式
B、 输入模式通过:切换到末行模式
C、 命令模式通过ESC键进入末行模式
D、 末行模式通过i进入输入模式
35、在常见的安全扫描工具中,以下( C ) 主要用来分析Web站点的漏洞,可以针对数千种常见的网页漏洞或安全风险进行检测。
A、 SuperScan
B、 Fluxay(流光)
C、 Wikto
D、 MBSA
*二、 多选题 (每题3分,共10题,共30分)*
1、在动态易失数据提取及固定过程中,为了提高数据准确性,以下( ABC )技术不对数据传输造成影响
A、数据库触发器
B、数据加密技术
C、数据压缩校验
D、网络延迟
2、在应急响应流程中,以下( ABC )方法适合收集信息。
A、监控系统
B、系统日志分析
C、询问用户
D、随机抽样调查
3、关于函数中变量的定义,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C )
A、 即使函数外已经定义了这个变量,函数内部仍然可以定义
B、 如果一个函数已经定义了name变量,那么其他的函数就不能再定义
C、 函数可以直接引用函数外部定义过的变量
D、 函数内部只能定义一个变量
4、下面标准可用于评估数据库的安全级别的有( ABCD )
A、 TCSEC
B、 IFTSEC
C、 CC DBMS.PP
D、 GB17859-1999
5、安全的网络通信必须考虑以下哪些方面?( ABCD )
A、 加密算法
B、 用于加密算法的秘密信息
C、 秘密信息的分布和共享
D、 使用加密算法和秘密信息以获得安全服务所需的协议
6、RC4加密算法被广泛应用,包括( ABC )
A、 SSL/TLS
B、 WEP协议
C、 WPA协议
D、 数字签名
7、VIM的工作模式,包括哪些?( ABD )
A、 命令模式
B、 输入模式
C、 高亮模式
D、 底行模式
8、在反杀伤链中,情报可以分为那几个层次?( BCD )
A、 战斗
B、 战略
C、 战区
D、 战术
9、我国现行的信息安全法律体系框架分为( ABC )三个层面。
A、信息安全相关的国家法律
B、信息安全相关的行政法规和部分规章
C、信息安全相关的地方法规/规章和行业规定
D、信息安全相关的个人职业素养
10、信息道德与信息安全问题一直存在的原因有( ABCD )。
A、信息系统防护水平不高
B、信息安全意识不强
C、信息安全法律法规不完善
D、网络行为道德规范尚未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