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后美国93%:谁来拯救被荒弃的中国城市大数据

本文涉及的产品
云原生大数据计算服务 MaxCompute,5000CU*H 100GB 3个月
云原生大数据计算服务MaxCompute,500CU*H 100GB 3个月
简介:

落后美国93%:谁来拯救被荒弃的中国城市大数据

赞助

虽然大数据作为一个热门概念已经喊了很多年,中国号称从事大数据产业的公司也是汗牛充栋。然而少人知道的是,对待数据这样的重要资产,中国的处理能力与世界先进国家的差距简直天遥地远。

首先是很多数据没有存:作为世界人口第一大国,我国产生的数据量极为庞大,但真正存储下来的数据仅仅是北美的7%、日本的60%,而且我国所存的数据应保护的有一半未保护。其次是存下来的数据也不用:据IDC数据显示,我国目前的数据量利用率不到0.4%,大量的数据“沉睡”在各个角落,未能发挥应有的价值。

如果不从国家的角度阐述,具体对一个城市而言。数据,也是一笔非常宝贵的资产。未来的城市治理,就是通过数据来治理。这里边首先是各种各样的数据库,包括人口库、法人库、地理库、经济库等,然后再建立政务云、行业云、工业云,最后通过数据融合、挖掘数据、共享数据,进而支撑智慧城市。

拿一个与普通人衣食住行最相关的数据应用举例吧,比如交通数据。我国与交通相关的部门有十多个,数据分散、开放互通程度有限,造成数据条块化分割和信息碎片化。由于过往交通设施的建设缺乏系统性规划和统一布局,数据的采集也面临割裂,尤其交通还与政务、物联网甚至医疗等多个领域息息相关,各部门数据各自独立,同样无法发挥数据的潜力。

此外,数据整合难度大,交通大数据不仅包括结构性数据,还包括非结构性数据,此外还有视频、图像等其他类型资源。如何将多类型数据进行统一、有效的整合,是个比较困难的工程。再加之由于智能交通系统的专业性、封闭性特征,以往硬件建设中的分散,不可避免形成协议不一的现象,更加阻止了业务的打通,增加整合难度。

因此,交通大数据的分析与处理具有海量性、复杂性和封闭性的特点,如何进行有效整合和利用,成为当前阶段的关键课题。

实际上,互联网公司的很多研究与应用方式值得借鉴。比如云计算公司会依据用户访问的规律,提前进行动态负载均衡,在用户访问高发期多投放计算能力保障运行,在高发期过去后下线能力节省资源。而对于一个城市的交通系统来说,同样存在类似的“潮汐规律”,比如周五晚高峰,以及进出城主干道的单方向流动,都是可以预判的交通行为。那么城市交通系统是否也可以像互联网公司的程序那样,变得更加智能、灵活和有预测性呢?

答案是非常肯定的,一般城市每天产生数千万的海量交通数据,这些数据过去往往被忽略,或不知道如何产生价值。而海信目前就通过深入挖掘,可以迅速分析出某个城市晚高峰都有哪些拥堵点,拥堵时长是多少,近几个月的拥堵趋势是什么样的。进而辅助交管部门布置策略,同时自动下发指令,调度智能交通系统,提升城市的交通运行效率。

这种“唤醒沉睡数据”的能力,看似非常神奇,其实应用到具体场景中很好理解。比如司机们常常说,要能“一路绿灯”就好了。在海信自适应信号控制系统下,按推荐速度行驶,完全可以实现这个愿望。在南昌,15条绿波控制的路段,协调控制方向的行程时间平均减少30%以上,车速平均提高40%以上,交通流量提高15%以上。在青岛,智能交通系统的建设完成让高峰持续时间下降1.48小时,平均速度提高比例提高9.71%。

试想一下,仅这两处试点就已经产生如此良效,如果将国内众多城市或丢失或沉睡的大数据有效利用起来,将会产生多么惊人的化学反应?据2016年数据,北京市工作日平均每天堵车约3个小时。如此计算,相当于一年堵车30天,要知道,一年才有10天的法定节假日;按一生能有30年开车时间算,就相当于900天的时间都耗费在堵车上……难怪在今年两会期间,有媒体追问海信集团董事长周厚健“是否可以解决像北京这样的大城市拥堵问题”——人们苦于拥堵久矣。

自智慧城市的概念问世以来,从理论到实践,智慧城市都炙手可热。尽管业界对于智慧城市的的内涵、发展模式以及路径并无统一标准,但如何将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城市管理和民生服务中,让数据帮助城市来做思考和决策,建设能够进行自我调节、与人类良性互动的智慧城市,将在中国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发挥“突破口”的作用,甚至成为城市创新与产业升级的新契机。

我们落后了太久,是时候追上来了



   


 


  

本文转自d1net(转载)

相关实践学习
基于MaxCompute的热门话题分析
本实验围绕社交用户发布的文章做了详尽的分析,通过分析能得到用户群体年龄分布,性别分布,地理位置分布,以及热门话题的热度。
SaaS 模式云数据仓库必修课
本课程由阿里云开发者社区和阿里云大数据团队共同出品,是SaaS模式云原生数据仓库领导者MaxCompute核心课程。本课程由阿里云资深产品和技术专家们从概念到方法,从场景到实践,体系化的将阿里巴巴飞天大数据平台10多年的经过验证的方法与实践深入浅出的讲给开发者们。帮助大数据开发者快速了解并掌握SaaS模式的云原生的数据仓库,助力开发者学习了解先进的技术栈,并能在实际业务中敏捷的进行大数据分析,赋能企业业务。 通过本课程可以了解SaaS模式云原生数据仓库领导者MaxCompute核心功能及典型适用场景,可应用MaxCompute实现数仓搭建,快速进行大数据分析。适合大数据工程师、大数据分析师 大量数据需要处理、存储和管理,需要搭建数据仓库?学它! 没有足够人员和经验来运维大数据平台,不想自建IDC买机器,需要免运维的大数据平台?会SQL就等于会大数据?学它! 想知道大数据用得对不对,想用更少的钱得到持续演进的数仓能力?获得极致弹性的计算资源和更好的性能,以及持续保护数据安全的生产环境?学它! 想要获得灵活的分析能力,快速洞察数据规律特征?想要兼得数据湖的灵活性与数据仓库的成长性?学它! 出品人:阿里云大数据产品及研发团队专家 产品 MaxCompute 官网 https://www.aliyun.com/product/odps 
目录
相关文章
|
5月前
|
分布式计算 数据可视化 大数据
于SpringBoot+大数据城市景观画像可视化设计和实现
于SpringBoot+大数据城市景观画像可视化设计和实现
|
人工智能 运维 监控
大数据在城市智能轨道交通的应用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体系建设的逐渐普及,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网路愈加复杂,接入站点、旅客运输量等不断提高,为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行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大数据在城市智能轨道交通的应用
|
监控 数据可视化 大数据
看一看大数据如何改变我们的城市和生活
看一看大数据如何改变我们的城市和生活
162 0
看一看大数据如何改变我们的城市和生活
|
大数据 程序员 双11
你的头发还好吗?大数据分析脱发城市哪里强
你的头发还好吗?大数据分析脱发城市哪里强
你的头发还好吗?大数据分析脱发城市哪里强
|
大数据 数据挖掘 定位技术
MIT中国未来城市实验室签约创头条”数据合作伙伴”,深耕双创大数据
日前,国内知名创新创业服务机构创头条与美国麻省理工大学(MIT)中国未来城市实验室(MIT China Future City Lab,简称MIT-CFC实验室)共同宣布,双方达成数据合作关系,创头条成为MIT-CFC的数据合作伙伴(Data Partner)之一。未来双方将就创新创业经济地理研究、人力资本与创新活力研究、众创空间供给与需求机制研究等方面展开合作,探索创新创业升级发展的新模式。
283 0
|
云安全 存储 搜索推荐
北京城市学院-阿里大数据学院
《北京市大数据和云计算发展行动计划》(2016-2020年)中提出:充分发挥首都教育资源优势,完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加强基础教育数据收集共享,创新教育大数据服务产品,提供教育教学个性化服务,提升优质教育资源利用效率。
669 0
北京城市学院-阿里大数据学院
|
大数据
大快搜索城市运河大数据政务管理平台案例解读
大数据在政务当中的应用对于提高问题解决的效率可谓大有帮助,但政务大数据平台的应用开发远不止提高问题解决效率这么简单。当然,作为大数据平台应用的开发者来说,我们要做的是还是从底层的技术层面做好解决方案。
1403 0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存储 人工智能
后疫情时代的城市医疗大数据,需要怎样的建设“方法论”?
找准自身定位,医疗大数据产业的上下游企业将大有可为。城市级健康医疗大数据体系建设,是一个很宏大的命题。
|
存储 运维 大数据
小城市建设大数据中心,如何避免“晒太阳”?
落户“草原云谷”,挺进“世界屋脊”,伴随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给“新基建”吹来新风,我国大数据中心产业近期迎来又一轮发展高潮。
|
城市大脑 大数据
【2018中国计算机大会】阿里云大数据总监:计算让城市更智能
10月25日,2018中国计算机大会上举办了主题是智慧城市下个十年:智在“数”还是“术”的技术论坛。目前,城市已经具备了丰富多样的大数据积累,成体系的数据管理标准,开放自由的数据流动环境等重要基础,但对于已经同时掌握“数”据和技“术”的玩家,在许多城市和现实环境中,城市大数据管理和处理技术难以得到同步发展。
158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