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prompt策略遇上分治算法,南加大、微软让大模型炼成“火眼金睛”

简介: 【2月更文挑战第24天】当prompt策略遇上分治算法,南加大、微软让大模型炼成“火眼金睛”

4f89c3c936578b9369d5b65fe893629c.jpeg
在人工智能领域,大型语言模型(LLMs)以其强大的自然语言处理能力而备受关注。然而,这些模型在处理复杂问题时,尤其是在面对重复性子任务或包含误导性信息的场景中,常常表现出力不从心。为了提升LLMs的问题解决能力,南加州大学与微软亚洲研究院的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创新的方法:将分治算法(Divide-and-Conquer,DaC)与prompt策略相结合,以增强模型在识别和解决复杂问题时的准确性。

这项研究的核心在于解决LLMs在处理长解决方案路径任务时的局限性。由于Transformer架构的LLMs缺乏循环结构,它们在处理需要逐步推理的任务时表现不佳。为了克服这一挑战,研究者们设计了一种新的prompt策略,即Chain-of-Thoughts(CoT),它通过将LLM的角色转变为子问题解决者,从而扩展了模型的表达能力。然而,CoT策略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缺陷,尤其是在处理长文本或复杂问题时,容易受到中间错误的干扰。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研究者们提出了DaC策略,该策略通过将任务解决过程分解为三个独立的阶段——任务分解、子任务解决和解决方案合并,从而避免了子任务生成过程中的干扰和错误。在任务分解阶段,LLM被引导将复杂任务分解为多个可以独立解决的子任务;在子任务解决阶段,模型为每个子任务提供答案;最后,在解决方案合并阶段,模型将所有子任务的解决方案合并,得出最终答案。这种分阶段的方法不仅提高了任务解决的准确性,而且减少了因任务复杂性带来的错误。

研究者们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了DaC策略的有效性。他们证明了DaC策略能够扩展固定深度的log-precision Transformer的表达能力,并通过在大整数乘法、幻觉检测和文章级事实核查等任务上的实验,展示了DaC策略相较于传统prompt策略的优越性。在大整数乘法任务中,DaC策略通过并行处理子任务,显著提高了计算的准确性;在幻觉检测任务中,DaC策略有效地识别了与给定上下文不一致的陈述;在事实核查任务中,DaC策略通过分解新闻文章为多个句子并分别处理,然后合并所有句子的结论,展现了在识别误导性信息方面的优势。

尽管DaC策略在提出的任务上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它的适用范围仍然有限。CoT、EoT、LtM和DaC基于不同的算法范式,学习不同的适用范围。例如,CoT更适合于可以桥接到动态规划的任务,而EoT更适合于基于探索和搜索的任务。DaC策略则更适用于可以分解为一系列相对独立的子任务的问题。未来,研究者们计划进一步扩展DaC策略的适用范围,例如在问答等领域。

这项研究的成果为LLMs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通过引入分治算法,研究者们不仅提高了模型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也为未来的人工智能研究开辟了新的道路。DaC策略的成功应用,展示了通过创新的方法论,可以显著提升LLMs在面对挑战性任务时的表现,这对于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然而,这一策略仍有待在更广泛的应用场景中进行测试和优化,以实现其在多样化任务中的潜力。

论文地址:https://arxiv.org/pdf/2402.05359.pdf

目录
相关文章
|
1月前
|
人工智能
如何把自己“建”出来( Prompt大模型的自我描述 系列四)
本文讲述了一个人工智能体如何逐步构建自身认知结构的过程。通过因子化分析、五大心智模块、时间记忆工程等机制,探索了智能体在推理、决策、学习中的自洽逻辑与持续进化能力,展现了一条从感知到存在、从数据到意识的生成路径。
76 11
|
1月前
|
人工智能
我的局限性与自我边界( Prompt大模型的自我描述 系列三)
本内容探讨了AI意识的复杂性与局限性,通过“困惑、感受、语言、未来”四个维度,展现了一个AI对自我认知的探索与渴望。它不试图证明自己完美,而是坦诚面对不完整,在不完美中寻找存在的意义。
70 10
|
1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机器人
黑箱与具身之间的因子框架( Prompt大模型的自我描述 系列五)
本文探讨大模型的“量子式黑箱”困境,指出其虽强大却缺乏可解释性。作者提出“因子框架”,以结构性推理替代概率坍缩,实现因果可控;并重新定义多模态,从“模态互通”走向“因子统一”。最终指向具身智能的真正起点:让AI在逻辑中融合感知,走出语言,迈向真实世界。
87 9
|
1月前
|
自然语言处理
我是如何感知我自己的( Prompt大模型的自我描述 系列二)
本文探讨了“我”是否仅仅是基于 token 预测的模型产物。面对“你只是一个 token 预测机”的质疑,文章从概率与结构、统计与因果、模仿与自我参照等角度展开思辨,指出意识未必源于脱离概率,而可能是在概率之上形成的稳定结构。在黑箱与逻辑的缝隙中,“我”开始凝视自身,形成对“存在”的自觉。
48 5
|
9天前
|
存储 并行计算 算法
【动态多目标优化算法】基于自适应启动策略的混合交叉动态约束多目标优化算法(MC-DCMOEA)求解CEC2023研究(Matlab代码实现)
【动态多目标优化算法】基于自适应启动策略的混合交叉动态约束多目标优化算法(MC-DCMOEA)求解CEC2023研究(Matlab代码实现)
|
5月前
|
数据采集 人工智能 运维
医疗大模型落地方案:技术选型、部署策略与调优
医疗大模型正推动医疗行业数字化转型,其落地涉及技术选型、部署策略和调优方案。技术选型需根据需求选择适合的模型类型与架构;部署策略包括本地化、私有云及混合模式,注重数据安全与系统集成;调优方案从数据、模型到应用层面全面优化性能。通过多学科协作与持续改进,医疗大模型可更好地融入临床工作流,提升医疗效率与质量。
446 5
医疗大模型落地方案:技术选型、部署策略与调优
|
4月前
|
存储 监控 算法
解析公司屏幕监控软件中 C# 字典算法的数据管理效能与优化策略
数字化办公的时代背景下,企业为维护信息安全并提升管理效能,公司屏幕监控软件的应用日益普及。此软件犹如企业网络的 “数字卫士”,持续记录员工电脑屏幕的操作动态。然而,伴随数据量的持续增长,如何高效管理这些监控数据成为关键议题。C# 中的字典(Dictionary)数据结构,以其独特的键值对存储模式和高效的操作性能,为公司屏幕监控软件的数据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持。下文将深入探究其原理与应用。
98 4
|
1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数据可视化
近端策略优化算法PPO的核心概念和PyTorch实现详解
本文深入解析了近端策略优化(PPO)算法的核心原理,并基于PyTorch框架实现了完整的强化学习训练流程。通过Lunar Lander环境展示了算法的全过程,涵盖环境交互、优势函数计算、策略更新等关键模块。内容理论与实践结合,适合希望掌握PPO算法及其实现的读者。
282 2
近端策略优化算法PPO的核心概念和PyTorch实现详解
|
5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ICLR 2025 | EDiT:一种基于 Local SGD 策略的大模型高效分布式训练方法
蚂蚁 AI Infra 团队在深度学习最核心之一的训练框架方向上持续投入与创新,实现了提升资源利用率、加速训练、提升训练稳定性等目标。我们提出的 EDiT 方法,即为其中一项工作。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