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体平台使用用户作品训练AIGC大模型,隐私和版权怎么算?

简介: 【2月更文挑战第13天】社交媒体平台使用用户作品训练AIGC大模型,隐私和版权怎么算?

b7318b8a83c996b800dac9836b13f085.jpeg
在当今数字时代,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创意产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随着AIGC技术的兴起,艺术家、创作者和社交媒体平台正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然而,与此同时,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复杂的隐私和版权问题,这些问题在数字化社会中变得尤为突出。

社交媒体平台如Facebook、Instagram和Twitter等,作为AIGC技术的重要训练场所,收集并利用用户上传的海量内容,以训练其大型人工智能模型。在用户点击“同意”按钮的那一刻,他们往往并没有真正理解自己作品可能被用于何种用途。这种缺乏透明度和知情同意的做法引发了广泛的担忧,尤其是涉及个人隐私和数字版权的问题。

许多用户在追溯自己作品的使用情况时,发现自己的创意被无偿使用或以某种形式被变相使用,而这往往是因为他们未仔细阅读过于冗长和晦涩的用户协议。这种信息不对称使得用户在维护自己的数字版权和创作权益时陷入被动局面,法律保护的薄弱也让他们无法有效维权。

而AIGC技术的特性也给版权保护带来了新的挑战。与传统的文字、图片、视频等媒体不同,AIGC生成的内容可能与原始作品相似但并非完全相同,这使得技术判定和取证变得更加困难。这为侵权行为的发现和打击增加了额外的难度,也加剧了版权保护的复杂性。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迫切需要建立更加明确和有效的法律框架,以平衡技术创新与数字版权保护之间的关系。首先,社交媒体平台应当加强自律,明确规定用户上传内容的使用范围和目的,并在明确取得用户同意的前提下进行数据收集和训练。其次,政府应当加强监管力度,出台更加严格的数字隐私保护法律和规定,保障个人信息的安全和隐私权。同时,应当建立更加高效的维权机制,为用户提供更便捷的维权渠道和更有效的法律保护。

此外,我们也应当加强对AIGC技术本身的监管和规范,确保其在创造性和创新性的同时不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对于AIGC生成的内容,应当建立明确的版权归属规则,确保原创作者能够合法获得他们应有的回报和认可。只有在法律、技术和社会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才能够实现数字时代创意产业的健康发展,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

目录
相关文章
|
22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数据采集 人工智能
通义实验室Mobile-Agent-v3开源,全平台SOTA的GUI智能体,支持手机电脑等多平台交互
近日,通义实验室MobileAgent团队正式开源全新图形界面交互基础模型 GUI-Owl,并同步推出支持多智能体协同的自动化框架 Mobile-Agent-v3。该模型基于Qwen2.5-VL打造,在手机端与电脑端共8个GUI任务榜单中全面刷新开源模型性能纪录,达成全平台SOTA。
232 2
|
3月前
|
消息中间件 人工智能 资源调度
云上AI推理平台全掌握 (5):大模型异步推理服务
针对大模型推理服务中“高计算量、长时延”场景下同步推理的弊端,阿里云人工智能平台 PAI 推出了一套基于独立的队列服务异步推理框架,解决了异步推理的负载均衡、实例异常时任务重分配等问题,确保请求不丢失、实例不过载。
|
2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算法
GSPO:Qwen让大模型强化学习训练告别崩溃,解决序列级强化学习中的稳定性问题
这是7月份的一篇论文,Qwen团队提出的群组序列策略优化算法及其在大规模语言模型强化学习训练中的技术突破
698 0
GSPO:Qwen让大模型强化学习训练告别崩溃,解决序列级强化学习中的稳定性问题
|
2月前
|
传感器 边缘计算 人工智能
2025大模型应用平台选型指南:从个人助手到企业级智能体,5大平台场景化拆解
本文深度评测五大主流大模型平台,结合金融、医疗、制造实战案例,解析Open WebUI、Dify、Ragflow、FastGPT与n8n的定位与优势,提供选型决策树与混合架构实例,助你精准匹配业务需求,避开“全能平台”陷阱,实现高效智能化落地。
|
4月前
|
人工智能 并行计算 持续交付
如何使用龙蜥衍生版KOS,2步实现大模型训练环境部署
大幅降低了用户开发和应用大模型的技术门槛。
|
3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测试技术
【ICML2025】大模型后训练性能4倍提升!阿里云PAI团队研究成果ChunkFlow中选
近日,阿里云 PAI 团队、通义实验室与中国科学院大学前沿交叉科学学院合作在机器学习顶级会议 ICML 2025 上发表论文 Efficient Long Context Fine-tuning with Chunk Flow。ChunkFlow 作为阿里云在变长和超长序列数据集上高效训练解决方案,针对处理变长和超长序列数据的性能问题,提出了以 Chunk 为中心的训练机制,支撑 Qwen 全系列模型的长序列续训练和微调任务,在阿里云内部的大量的业务上带来2倍以上的端到端性能收益,大大降低了训练消耗的 GPU 卡时。
|
3月前
|
人工智能 缓存 资源调度
云上AI推理平台全掌握 (4):大模型分发加速
为应对大模型服务突发流量场景,阿里云人工智能平台 PAI 推理服务 PAI-EAS 提供本地目录内存缓存(Memory Cache)的大模型分发加速功能,有效解决大量请求接入情况下的推理延迟。PAI-EAS 大模型分发加速功能,零代码即可轻松完成配置。
|
12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数据可视化
从零开始训练推理模型:GRPO+Unsloth改造Qwen实战指南
推理型大语言模型兴起,通过先思考再作答提升性能。本文介绍GRPO等强化学习算法,详解其原理并动手用Qwen2.5-3B训练推理模型,展示训练前后效果对比,揭示思维链生成的实现路径。
128 1
从零开始训练推理模型:GRPO+Unsloth改造Qwen实战指南
|
3月前
|
弹性计算 关系型数据库 API
自建Dify平台与PAI EAS LLM大模型
本文介绍了如何使用阿里云计算巢(ECS)一键部署Dify,并在PAI EAS上搭建LLM、Embedding及重排序模型,实现知识库支持的RAG应用。内容涵盖Dify初始化、PAI模型部署、API配置及RAG知识检索设置。
自建Dify平台与PAI EAS LLM大模型
|
16天前
|
人工智能 数据可视化 前端开发
AI Ping:精准可靠的大模型服务性能评测平台
AI Ping是清华系团队推出的“大模型服务评测平台”,被誉为“AI界的大众点评”。汇聚230+模型服务,7×24小时监测性能数据,以吞吐量、延迟等硬指标助力开发者科学选型。界面简洁,数据可视化强,支持多模型对比,横向对标国内外主流平台,为AI应用落地提供权威参考。
178 3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