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行列混查的优化器架构
In-Memory Column Index(简称 IMCI)是云原生数据库PolarDB MySQL用于复杂SQL查询加速度的技术,它通过为PolarDB存储引擎增加列格式的索引,再结合并行向量化执行的SQL算子,将实时数据上的复杂分析性能提升1到2个数量级。让客户可以在单一PolarDB上同时运行事务处理和复杂分析负载,简化业务架构并降低使用成本。
IMCI虽然利用了新的索引存储格式和SQL执行引擎算子,却同时保留了100%的MySQL语法兼容,用户无需做任何语法修改即可实现透明复杂查询加速,这是通过PolarDB的SQL解析器和优化器独特架构来实现的:
一条SQL经Parser处理后生成一个LogicalPlan,再经行存优化器生成PhysicalPlan并计算出执行代价,对于代价超出配置阈值的SQL会再经过一次面向IMCI执行器的规则优化和代价优化过程。由于IMCI执行算子不支持直接执行子查询。这第二步的关键过程即包含子查询去关联,此外还包含JoinReorder过程。本文内容主要阐述IMCI中的子查询去关联这一步骤的关键技术。
2. 关联子查询的作用
关联子查询作为查询中被广泛使用的一个特性,被广泛的使用在用户的业务场景之中,在没有索引等方式进行优化的情况下,其基本的执行方式类似于nested loop。在数据量较大的查询下,这样的执行方式复杂度过高,很难让用户接受,因此有必要在优化器中进行子查询去关联,将其改写为不带有关联项的子查询,随后通过其他更高效的join算法来提高查询的效率。因为目前IMCI的查询执行基本不利用索引执行查询,在这个场景下,nested loop join风格的关联子查询处理效率慢到难以让客户接受,因此在PolarDB-IMCI中,我们实现了一套子查询去关联的规则,实现了对于绝大多数子查询的去关联化,为IMCI上执行的关联子查询起到了良好的加速作用。
3. 关联子查询的介绍:一个例子
如以下SQL,就是一个经典的关联子查询的例子:
SELECT COUNT(*) FROM t1 WHERE t1.c1 > (SELECT MAX(t2.c2) FROM t2 WHERE t1.c1 = t2.c1); -- subquery
在上面这个SQL中,这个子查询中的条件是t1.c1 = t2.c1,其中t1.c1引用了外层查询的值,这个查询本来的查询计划是这样。
可以看到,因为左下角这个带有关联项的filter的存在,对于t1中的每一行,我们都要将其代入右侧的查询,以类似nested loop join的执行方式执行:对于t1的每一行,我么都需要重新执行一次右侧的查询,如果t1,t2的数据量都很大,这里的join使用的是算法是nested loop join,会导致查询耗时过久。
在一些关于SQL优化的文章中可能会提到,对于上文的SQL,我们可以改写成这样来进行加速:
SELECT COUNT(*) FROM t1, (SELECT t2.c1 as c1, MAX(t2.c2) as max_c2 FROM t2 GROUP BY t2.c1) AS tmp WHERE t1.c1 = tmp.c1 AND t1.c1 > tmp.max_c2;
这样改写之后,原先子查询里面的关联项被提取了出来,关联子查询消失了!此时查询计划变成了这样:
可以看到,原先的nested loop join消失了,我们不必像之前一样低效的反复执行子查询了。
通过对比这个通过SQL改写完成的子查询去关联的查询计划,其实可以发现,这个改写其实只是做了一件简单的事情:把带有关联的filter向上提,直到提到一个能够直接获取关联项的位置,如下图所示。
完成这个操作之后,带有关联项的filter消失,同时nested loop join因为等值条件的加入可以变成hash join。那么我们进一步的扩展这个想法,是不是所有的子查询都可以这么做呢?答案是肯定的。
4. 子查询去关联的算法
在上节一开始的查询计划表示中,我们将其中的nested loop join称之为dependent join(在SQL Server中称之为apply,下文可能会部分使用该术语),其与普通的join的区别在于:
- 是没有谓词的inner join。
- outer plan引用了inner plan输出的行(例如上文中的t1.c1 = t2.c1)。
上文中提到,我们去关联的基本想法就是把关联项一直向上提,直到关联项越过dependent join,这样就消去了这一个关联项,下文我们将通过多条规则的组合来达成消去任意关联子查询的目标,接下来将以dependent join的outer plan的根节点为标准对规则进行分类,如果我们能够处理任意类型的根节点,那么通过反复应用规则,一定可以将查询的关联项消去。
4.1 下推规则
首先有一个最显然的规则,其中 F(T)∩A(D)=∅ 表示 T 中没有引用 D 的任何结果。这个规则的意思是,如果 T 中没有引用 D 的任何结果(也就是没有关联),那么这就是一个普通的join。
另一个规则是通用的规则,没有什么使用限制,主要是用来提高执行效率。
这里的 D 是对 T1 上所有被 T2 引用的列取distinct的结果,在SQL Server中叫做MagicSet[1],这样做的好处是:对于等式左边的查询,我们需要对 T1 的每一行执行右边的 T2 子查询,但是等式右边的查询,仅需要对 D 上的每一行执行 T2 ,因为 D 的结果集一定比 T2 小,所以这样能加快关联子查询执行的效率,后面子查询去关联部分也会用到MagicSet。
▶︎ Filter和Project
如果outer plan的根节点是一个Filter,我们可以通过应用以下规则来把这个filter提到join上。
就是普通的谓词下推的逆操作。
Project也是类似的,A(D) 代表D输出的所有列,将其与project要输出的列A取并集即可。
▶︎ Group By
在PostgreSQL的SQL语法情形下,outer plan的根节点是Groupby的情况下可以采用这个方式,保留aggregate不变,grouping column与D的所有列取并集(其实就是groupby列里面加一个D的unique key)。
对于 A={∅} 的情况,也就是scalar aggregation,情况有一些不一样:首先,下推后的inner join要改为outer join;其次,部分聚合函数需要做改写,比如这条SQL:
SELECT c_custkey, ( SELECT COUNT(*) FROM ORDERS WHERE o_custkey = c_custkey ) AS count_orders FROM CUSTOMER;
如果变换之后不对SQL做任何更改,SQL会变成:
SELECT c_custkey, COUNT(*) FROM CUSTOMER LEFT JOIN ORDERS ON o_custkey = c_custkey GROUP BY c_custkey;
如果某个用户没有任何订单,SQL1应当返回[c_custkey_1, 0],但是在SQL2中,LEFT JOIN会首先返回一行[c_custkey_1, NULL],随后聚合函数返回[c_custkey_1, 1],与变换前的结果不一致了。
之所以出现这个结果,是因为变换后的aggregation无法区分NULL是来自于ORDERS表还是LEFT JOIN产生的结果,因此我们需要通过改写聚合函数来让其区分这两种NULL,改动也很简单,把COUNT(*)变为COUNT(not_null_column)即可,例如这条SQL,正确的改写是:
SELECT c_custkey, COUNT(o_orderkey) -- 用orders表的主键(not null)代替 FROM CUSTOMER LEFT JOIN ORDERS ON o_custkey = c_custkey GROUP BY c_custkey;
▶︎ Join
outer plan的根节点是join时,根据join的类型,有不同的去关联方式,首先是最简单的inner join:
这里 F( T2 )∩A(D)=∅ 表示 T2 中没有引用 D 中的列,这个规则实际上是做了类似join reorder的工作,通过重排join顺序让D先与有关联项的子查询进行join,以便进行下一步的去关联。
对于outer和semi join,也有类似的方式。
还有一些其他的下推规则,在这里因为篇幅原因不做赘述,感兴趣的话可以参考原论文。[2]
4.2 规则运行过程
我们以TPC-H Q17的一个简化版本作为例子:
select COUNT(*) from lineitem l1 where l_quantity < ( select avg(l_quantity) as l_avg from lineitem l2 where l1.l_partkey = l2.l_partkey );
这个查询未经去关联的plan如下:
我们对这个查询计划应用上文提到的规则:
这个例子中,我们通过应用两条规则将groupby和filter拉到join上方之后,关联项被消除,也就完成了子查询的去关联。
4.3 一些例外情况
遍观上文的相关规则,所有的规则都是针对dependent join是inner join的情形,但是用户SQL中其实并不总是这样的SQL,举一个用户SQL简化而来的例子:
SELECT c1, (SELECT t2.c2 FROM t2 LEFT JOIN t3 ON t2.c1 = t3.c1 AND t3.c3 = t1.c3 GROUP BY t2.c2) FROM t1;
根据标量子查询的语义,我们可能会转换出如下形状的执行计划:
这个计划与文中其他查询有一个都不同的地方:t1与关联子查询是通过outer join连接的,而不是inner join! 而上文中所有的规则针对的都是inner join的情形。这里IMCI用了一个很“数学”的方式处理了这个情况:将semi join和left join转换为上文中的inner join即可!IMCI通过如下方式将这两种join转换为inner join。
下图展示OuterJoin的情形,semi与anti semi的join的规则与outer join几乎没有区别。
这里使用了上文引入的MagicSet,意在加速查询的执行,直接用Subq X也可以完成对应的转换。在转换完成之后,之前的outer join不再是dependent join,取而代之,dependent join变为了下方的inner join,之后我们就可以通过上文提到的各种转换规则处理这个新生成的子查询,来去掉查询中的所有关联。
结合这些规则,IMCI几乎能够解决用户场景常见的所有子查询,以下举一个关联子查询的例子:
select * from t1 left join t2 on (t1.a + t2.a = select a from t3 where t1.a = t3.a and t2.b = t3.b)
对于这条SQL,我们先列出初始的执行计划,并且上拉t3表上的filter。
这里我们将Filter和Max1Row检查一起上拉放进了left join里面,生成了left single join,实际上就是在join同时做检查:对于t2的每一行,最多只有t3中的一行能与其匹配。随后把left outer apply转换为inner apply。
这里需要注意,LEFT JOIN的谓词从t1.a + t2.a = t3.a变为了t1.c = X1.c,相当于t1 natural join MagicSet(X1)。随后我们使用上文中针对apply下面含有left join的规则,来下推magic set:
5. 未来工作
5.1 基于代价的子查询去关联
对于某些pattern,可能有不止一种子查询去关联方式,例如以下SQL。
SELECT c_custkey FROM customer WHERE 1000000 < (SELECT SUM(o_totalprice) FROM orders WHERE o_custkey = c_custkey)
其可以有两种去关联的方式,第一种是先group by,再做join。
SELECT c_custkey FROM customer, (SELECT o_custkey, SUM(o_totalprice) FROM orders GROUP BY o_custkey HAVING 1000000 < SUM(o_totalprice)) AS agg_result WHERE c_custkey = agg_result.o_custkey
另一种则是先做join,再做group by。
SELECT c_custkey FROM customer LEFT JOIN orders ON c_custkey = o_custkey GROUP BY c_custkey HAVING 1000000 < SUM(o_totalprice);
这两种不同的算法在不同的数据量下性能差异很大,目前IMCI总是选择后者,也就是先join再groupby的方式进行去关联,因为LEFT JOIN可能产生大量数据,因此在部分情况下的效率不够好。后续IMCI会通过将这类优化引入到基于代价的查询优化中,通过查询代价从这两种算法中选择更好的那一种。
5.2 按需选择是否子查询去关联
在开头我们讲过,IMCI直接引入子查询去关联的动机是:
因为目前IMCI的查询执行基本不利用索引执行查询,在这个场景下,nested loop join风格的关联子查询处理效率慢到难以让客户接受。
但是,如果nested loop join也变得很快的话,我们就还需要对所有子查询去关联么,举个例子:
SELECT * FROM customer WHERE (SELECT COUNT(*) FROM orders WHERE o_custkey = c_custkey) > 1
如果这个子查询能使用o_custkey上建立的二级索引的话,这个nested loop join实际上可以很快完成,我们也就不必历经万难消除它了!实际上,index join正是一种很特殊的关联子查询(子查询的代价很小),后期IMCI能够利用索引加速查询之后,我们可以让部分查询以关联子查询的方式直接执行,甚至可以通过构造关联子查询的方式加快查询的执行效率。
5.3 关系代数框架之外的子查询去关联
上文提到的所有涉及到的查询,基本都可以用关系代数表达,但是SQL中往往包含一些关系代数无法表达的操作,例如order by, limit等等,后续IMCI将继续拓展子查询去关联的功能,尽量让所有的关联子查询都能高效的在IMCI上执行。
参考文献
[1] Mostafa Elhemali, César A. Galindo-Legaria, Torsten Grabs, and Milind M. Joshi. 2007. Execution strategies for SQL subqueries.
[2] Neumann, Thomas; Kemper, Alfons (2015): Unnesting Arbitrary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