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模型到前端,你应该知道的LLM生态系统指南

本文涉及的产品
智能开放搜索 OpenSearch行业算法版,1GB 20LCU 1个月
实时计算 Flink 版,1000CU*H 3个月
实时数仓Hologres,5000CU*H 100GB 3个月
简介: LLM在在2023年发展的风生水起,一个围绕LLM的庞大生态系统正在形成,本文通过介绍这个生态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来详细整理LLM的发展。

模型-核心组件

大型语言模型(llm)是人工智能应用程序背后的原材料。这些模型最初被预先训练来预测句子中的下一个单词。这种“不那么明显”的特性是,人们可以进行微调来让下游的程序以遵循指示,下游的任务可能是是回答问题、进行对话和推理。

这些模型都具有(非常)大的参数数量。最小的模型大约有15亿个参数,而一些较大的模型(如Falcon)大约有1800亿个参数。

GPT-4是Chat-GPT(付费版本)背后的LLM,据传有大约1.4万亿个参数。

计算基础设施

LLM只是带有大量参数的模型。当我们在LLM上执行推理时,执行的是数学运算,LLM的庞大规模意味着需要执行许多这些数学运算!

执行这些操作需要专门的gpu(图形处理单元)。gpu擅长并行执行数学运算,这是实现使用llm所需运算的有效方式。

合适的gpu很难买到;消费级的GPU也不一定能够良好的适应LLM的推理工作,所以就需要Runpod, UbiOps等计算平台,甚至云平台,租用gpu来运行的LLM工作。

Hugging Face

之所以要提到Hugging Face是因为它提供了大量的LLM实用程序,并且基本上所有的开源程序都能在那里找到。

除了Hugging Face平台以外,它还提供了很多库来简化我们的操作

AutoTrain:可以使用AutoTrain平台作为对模型进行微调的无代码解决方案。它管理计算基础设施,以每小时计算租用GPU进行训练

Leaderboards:Open LLM排行榜将基础模型的性能与基准进行比较。而聊天机器人竞技场比较模型作为聊天机器人的性能。我们可以通过排名来了解业界发展的趋势或者选择合适的模型。

Datasets:通过hugs Face访问数据集可以将其用作数据存储库。如果你正在寻找数据来评估或微调你的LLM,可以从这里开始。

Spaces:空间可以让演示快速启动并与客户一起运行。这是我们放Demo的好地方

Python api:这些服务位于它们的api后面,可以通过编程方式访问。Hugging Face代码库是开源的,可以在GitHub上获得。

Hugging Face它是开源LLM开发的核心——对任何工程师来说都是无价的资源。

LLM服务

可用的专有LLM服务的数量似乎每月都在增长,比如OpenAI、Anthropic和Mistral AI。专有服务可以让你你轻松开发LLM应用程序。

我们不需要任何模型或基础设施,会节省很多的基础设计建设费用,但是提供商对其模型的更新甚至公司政策的改变会对应用产生很大的影响,还有就是数据安全的问题也需要考虑

推理服务

推理服务器只适用于在开源基础llm上进行开发的情况,

创建专有的推理服务可以有效地在llm上运行推理,提高了模型吞吐量。vLLM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使吞吐量最大化。在构建计划扩展的应用程序时,效率意味着节省成本!

许多LLM应用程序开发框架最初被设计为与OpenAI API一起工作。所以集成您的开源LLM可能具有挑战性。而推理服务器可以通过提供与OpenAI API相同的API来解决这个问题。

应用程序开发

LangChain、LlamaIndex、Haystack和AutoGen等框架都属于这一类。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提供函数和类,帮助llm驱动的应用程序构建组件。例如,如果希望开发聊天机器人,可以利用LlamaIndex中的聊天包装器。如果你想构建多代理工作流,你可以选择AutoGen的GroupChat。这些框架本质上是即插即用的。

前端-用户界面

前端或UI对于任何llm驱动的应用程序来说都是锦上添花;这通常是一些聊天界面。

并非所有应用程序都需要聊天界面前端;GitHub copilot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只是直接集成到交互式开发环境中。

Chainlit可以很好地与应用程序开发框架集成,是可定制的,并且可以使用多模态模型。Streamlit 也是很不错的选择。

总结

今天是大年三十,对于我们来说,今天是农历年的最后一天,所以本文整理了LLM的完整生态,这个LLM生态系统正在迅速发展,本文中概述的原则是目前LLM应用的基本系统组件,即使出现了更多的技术,这些基本组件也都不会过时。

https://avoid.overfit.cn/post/e320df1e77624fbbb6f84c5b5c2dc351

作者:John Adeojo

相关实践学习
在云上部署ChatGLM2-6B大模型(GPU版)
ChatGLM2-6B是由智谱AI及清华KEG实验室于2023年6月发布的中英双语对话开源大模型。通过本实验,可以学习如何配置AIGC开发环境,如何部署ChatGLM2-6B大模型。
目录
相关文章
|
21天前
|
存储 人工智能 数据库
向量存储vs知识图谱:LLM记忆系统技术选型
本文探讨LLM长期记忆系统的构建难点与解决方案,对比向量检索与知识图谱架构优劣,分析Zep、Mem0、Letta等开源框架,并提供成本优化策略,助力开发者实现高效、可扩展的AI记忆系统。
152 3
向量存储vs知识图谱:LLM记忆系统技术选型
|
7天前
|
缓存 物联网 PyTorch
使用TensorRT LLM构建和运行Qwen模型
本文档介绍如何在单GPU和单节点多GPU上使用TensorRT LLM构建和运行Qwen模型,涵盖模型转换、引擎构建、量化推理及LoRA微调等操作,并提供详细的代码示例与支持矩阵。
137 2
|
25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缓存 监控
139_剪枝优化:稀疏模型压缩 - 分析结构化剪枝的独特速度提升与LLM部署加速实践
随着大语言模型(LLM)规模的不断增长,模型参数量已从最初的数亿扩展到数千亿甚至万亿级别。这种规模的模型在推理过程中面临着巨大的计算和内存挑战,即使在最先进的硬件上也难以高效部署。剪枝优化作为一种有效的模型压缩技术,通过移除冗余或不重要的参数,在保持模型性能的同时显著减少计算资源需求。
|
25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缓存 PyTorch
131_推理加速:ONNX与TensorRT深度技术解析与LLM模型转换优化实践
在大语言模型(LLM)时代,高效的推理加速已成为部署高性能AI应用的关键挑战。随着模型规模的不断扩大(从BERT的数亿参数到GPT-4的数千亿参数),推理过程的计算成本和延迟问题日益突出。ONNX(开放神经网络交换格式)和TensorRT作为业界领先的推理优化框架,为LLM的高效部署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本文将深入探讨LLM推理加速的核心原理,详细讲解PyTorch模型转换为ONNX和TensorRT的完整流程,并结合2025年最新优化技术,提供可落地的代码实现与性能调优方案。
|
25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PyTorch 算法框架/工具
118_LLM模型量化与压缩:从理论到2025年实践技术详解
大型语言模型(LLM)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但模型规模的快速增长带来了巨大的计算和存储挑战。一个典型的大型语言模型(如GPT-4或LLaMA 3)可能包含数千亿甚至万亿参数,需要数百GB甚至TB级的存储空间,并且在推理时需要大量的计算资源。这种规模使得这些模型难以在边缘设备、移动设备甚至资源有限的云服务器上部署和使用。
|
25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存储 缓存
115_LLM基础模型架构设计:从Transformer到稀疏注意力
大型语言模型(LLM)的架构设计是其性能的核心决定因素。从2017年Transformer架构的提出,到如今的稀疏注意力和混合专家模型,LLM架构经历了快速的演进。本文将全面探讨LLM基础架构的设计原理,深入分析Transformer的核心机制,详细介绍稀疏注意力、MoE等创新架构,并展望未来架构发展方向。通过数学推导和实践案例,为构建高效、强大的LLM提供全面指导。
|
25天前
|
Prometheus 监控 Cloud Native
72_监控仪表盘:构建LLM开发环境的实时观测系统
在2025年的大模型(LLM)开发实践中,实时监控已成为确保模型训练效率和生产部署稳定性的关键环节。与传统软件开发不同,LLM项目面临着独特的监控挑战
|
25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算法
62_模型融合:ensemble LLM技巧
在2025年的AI生态中,大语言模型(LLM)已成为技术创新的核心引擎,但单一模型在面对复杂任务时往往表现出局限性。不同模型由于训练数据、架构设计和优化目标的差异,在各领域展现出独特优势:模型A可能擅长逻辑推理,模型B在创意写作上更出色,而模型C则在事实性问答中准确率更高。
|
25天前
|
缓存 人工智能 并行计算
59_实时性模型:选择低延迟LLM
在当今快速发展的人工智能领域,大型语言模型(LLM)的应用正迅速渗透到各个行业。随着企业对AI响应速度的要求不断提高,低延迟LLM的选择与优化已成为技术团队面临的关键挑战。实时聊天机器人、智能客服、自动驾驶辅助系统等场景对响应时间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毫秒级的延迟差异可能直接影响用户体验和业务效率。2025年,随着推理优化技术的突破性进展,低延迟LLM已不再是难以企及的目标,而是成为实际生产环境中的标准配置。
|
25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自然语言处理 算法
48_动态架构模型:NAS在LLM中的应用
大型语言模型(LLM)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突破性进展,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其庞大的参数量和复杂的网络架构。然而,随着模型规模的不断增长,计算资源消耗、推理延迟和部署成本等问题日益凸显。如何在保持模型性能的同时,优化模型架构以提高效率,成为2025年大模型研究的核心方向之一。神经架构搜索(Neural Architecture Search, NAS)作为一种自动化的网络设计方法,正在为这一挑战提供创新性解决方案。本文将深入探讨NAS技术如何应用于LLM的架构优化,特别是在层数与维度调整方面的最新进展,并通过代码实现展示简单的NAS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