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气说透中台--给你架构师的视角

简介: 一口气说透中台--给你架构师的视角

中台到底是什么鬼?

很多人写类似的文章,想告诉大家什么是“中台”。反正我看一篇扔一篇,原因是没有一篇能够说清楚。这也不怪谁,原因很简单,一个“概念”,其实是所有人的想象的合集,跟“鬼”的逻辑是一样的。

从技术角度上来说,中台是一种技术架构方法;从组织角度上来说,中台也是一种组织架构方法。我只能看清中台在这两个角度上的投影。这两个投影都与架构相关,唯独与“万能”无关。今天我就从技术架构的角度帮大家捋一捋中台到底是什么鬼。

信息系统架构

软件开发技术的发展与硬件不一样。冯诺依曼早在1945年就提出了“冯·诺依曼体系结构”,硬件系统在几十年间,基本没有任何变化。

但是软件开发的架构,却在不断的进化。从最早的单体架构到最新的云原生架构,都是为了应对不断复杂的需求和爆发式增长的数据。

OK,Let's Go!

单体架构

在当年单机时代,所有的软件架构都是单体架构。当时流行的架构区分为C/S架构和B/S架构。C/S指的是客户端(那时叫客户机)和服务端(那时叫服务器),是桌面程序。B/S指的是浏览器和服务器。

当时是不叫单体架构的,因为还没区分出其他架构。当时最典型的架构框架叫做MVC,即medel(代表数据)、view(代表展示)、controller(代表业务逻辑处理),如下图所示:

架构敏感的同学会立刻生出一堆问题:

  • 怎么支持超多超复杂的业务啊?
  • 扩展性怎么做?
  • 怎么解决复用的问题?
  • 耦合太紧,一旦出问题就全部完蛋,怎么办?


是的,但是不用担心,当时的需求并没有那么复杂,基本上从业务逻辑到数据访问到返回结果一路写下来也就搞定了。

所以单体架构的优点非常明显:

  • 开发简单
  • 测试简单
  • 部署简单


分层架构

当业务逻辑复杂到一定程度,单体架构就没法支撑了,上述问题也就逐一暴露出来。当时的程序员们就想了各种办法,核心就是“拆”。那么,有几种拆的方式呢?

tips:架构演进的过程中,“拆”和“合”就是架构的核心中的核心。

是的,有两种拆分方法,横向和纵向。横向把业务逻辑拆分为网关层、业务逻辑层和数据访问层,这就是“水平分层架构”。所谓的“前后端分离,也属于水平分层的进一步拆分。

纵向按照业务进行拆分,每个模块提供一个单独的服务,可以拆成用户服务、商品服务和订单服务。这就是“垂直分层架构”,也就是大名鼎鼎的“面向服务架构”--SOA。

拆完之后,该抽象抽象,该解耦解耦,各自对外提供相应服务,单体结构遇到的复杂业务、复用、一错全崩等问题都迎刃而解了。

微服务架构

但是,当需求提的越来越多,业务变得越来越复杂的时候,我们发现,无论是水平拆分还是垂直拆分,都无法再提升我们的开发效率,一些公共耦合会导致系统的复杂度提升,程序包慢慢变成祖传屎山。这时候又要祭出架构的法宝“拆”字诀。

我们把每一个业务的每一层单独拆成一个小模块,各自改各自的东西,不需要再去公共组件中去修改了。在进行进一步解耦之后,每个模块的复杂度降低了,模块之间的耦合度也降低了。由于有多个DAO,sql执行的效率也提升了。

同时,为了应对高吞吐量和海量请求,微服务还对静态资源和代理进行进一步拆解,引入了MQ将同步请求解耦为异步请求,加入RPC框架,进行远程服务调用等等。

这时候就会有人问了,这得拆多少个微服务?这对管理简直是一个灾难!各管一滩事,谁去统一管控?所以微服务架构还有一个事情是必须做的,就是增加管理组件。这些组件的核心作用就是对各种微服务进行统一管控,不仅能管理微服务的全生命周期,还能在某个微服务被流量撑爆的时候进行各种丢车保帅的操作,在长长的链路中,可以不断向下跟踪,发现问题的根源。

服务网格架构

是的,您发现了,解决一个问题必然会带来其他问题。微服务做到了进一步解耦,解决了很多分层架构的很多问题,但是遇到了以下挑战:

  • 每个微服务可能会用不同语言的不同版本
  • 有太多的基础框架和工具需要学习
  • 所有的client、server都需要维护n个版本
  • 上下游需要同步升级,否则你懂的


解决办法呢?能不能进一步解耦?有人说了,都解耦到这种程度了,再解,那得变成啥德行啊?

还真可以。

这个时候,我们的整个微服务体系,就变成了这个网格的样子,所以叫服务网格架构。

这个架构的好处就显而易见了,所有的通信都让代理实现,服务就只做自己的业务逻辑处理就好了。所有的跨语言问题、各个微服务版本的问题、上下游的问题全部解决了。

中台架构

懒婆娘的裹脚布,终于一层层的解开到最后,终于该说中台架构了。以服务网格架构为分界线,前面的架构优化思路只有一个,就是“拆”。到服务网格,就没法再拆下去了,那么还有更好的模式吗?既然提到了中台,那么这自然就是解决之道。


Supercell的故事就不用再重复了。这里必须八卦一下阿里和腾讯,阿里向Supercell学习了中台方法论,并把它进化成超级武器;腾讯把Supercell收购了,却只是用来继续做游戏。从组织的角度上来说,阿里完胜。


每个微服务都是个性化的,在单一业务线中,这就是最优的架构。但是业务线一多,或者上下游系统太多,每条业务线都在重复造轮子,存在大量资源浪费的情况;不同业务线之间的数据也是孤立的,无法打通。那该怎么办呢?

是的,信息系统的核心就是抽象,我们在业务线之上,再抽象一层就完了。所以中台架构的核心思想不再是“拆”了,而是“合”。各自的微服务中必然就有共同的服务,我们可以把这些共同的服务合并、标准化、统一化,封装后对外提供服务。所以就会出现各种中心,这些中心的组合,就是中台:

在业务逻辑部分做这种抽象整合重组,就是业务中台;

在数据部分做这种抽象整合重组,就是数据中台;

在算法部分做这种抽象整合重组,就是算法中台;

在技术底层做这种抽象整合重组,就是技术中台。

而想要实现上述任何一种中台,必须要先做组织的抽象整合重组,这就是组织中台。这也说明了,任何一个中台并不是孤立的,没有组织中台,妄想单独做其中一个中台,把中台当做银弹,那么必死无疑。


相关文章
|
设计模式 编译器 Go
掌握Go类型内嵌:设计模式与架构的新视角2
掌握Go类型内嵌:设计模式与架构的新视角
64 0
|
设计模式 Cloud Native JavaScript
掌握Go类型内嵌:设计模式与架构的新视角1
掌握Go类型内嵌:设计模式与架构的新视角
68 0
|
存储 敏捷开发 缓存
中台架构介绍和应用价值
中台架构介绍和应用价值
548 0
|
25天前
|
监控 网络协议 安全
DNS服务器故障不容小觑,从应急视角谈DNS架构
DNS服务器故障不容小觑,从应急视角谈DNS架构
46 4
|
1月前
|
设计模式 测试技术 持续交付
架构视角下的NHibernate:设计模式与企业级应用考量
【10月更文挑战第13天】随着软件开发向更复杂、更大规模的应用转变,数据访问层的设计变得尤为重要。NHibernate作为一个成熟的对象关系映射(ORM)框架,为企业级.NET应用程序提供了强大的支持。本文旨在为有一定经验的开发者提供一个全面的指南,介绍如何在架构层面有效地使用NHibernate,并结合领域驱动设计(DDD)原则来构建既强大又易于维护的数据层。
38 2
|
6月前
|
API 持续交付 开发者
构建高效微服务架构:后端开发的新视角
【5月更文挑战第8天】 随着现代软件开发的演变,微服务架构已经成为了企业追求敏捷、可扩展和灵活部署的重要解决方案。本文将深入探讨如何构建一个高效的微服务架构,包括关键的设计原则、技术栈选择以及持续集成与部署的最佳实践。我们还将讨论微服务带来的挑战,如数据一致性、服务发现和网络延迟,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通过本文,后端开发者将获得构建和维护微服务系统所需的深度知识,并了解如何在不断变化的技术环境中保持系统的健壮性和可维护性。
76 8
|
5月前
|
人工智能 Cloud Native Java
从云原生视角看 AI 原生应用架构的实践
本文核心观点: • 基于大模型的 AI 原生应用将越来越多,容器和微服务为代表的云原生技术将加速渗透传统业务。 • API 是 AI 原生应用的一等公民,并引入了更多流量,催生企业新的生命力和想象空间。 • AI 原生应用对网关的需求超越了传统的路由和负载均衡功能,承载了更大的 AI 工程化使命。 • AI Infra 的一致性架构至关重要,API 网关、消息队列、可观测是 AI Infra 的重要组成。
51180 23
|
5月前
|
消息中间件 Java 开发者
微服务架构设计与实现:Java开发者视角
微服务架构设计与实现:Java开发者视角
|
6月前
|
消息中间件 Java 持续交付
构建高效微服务架构:后端开发的新视角
【5月更文挑战第15天】在现代软件开发的浪潮中,微服务架构已成为推动技术创新和服务灵活性的关键因素。本文将探讨如何构建一个高效的微服务架构,包括关键的设计原则、技术栈选择以及持续集成与部署的最佳实践。通过分析微服务的优势和挑战,我们将为后端开发人员提供一个全面的指导,帮助他们在构建可扩展、容错且易于维护的系统时做出明智的决策。
|
6月前
|
负载均衡 JavaScript Java
构建高效微服务架构:后端开发的新视角
【5月更文挑战第13天】在现代软件开发中,微服务架构已经成为一种流行趋势。它通过将应用程序拆分为一组小型、独立的服务来提高可扩展性、弹性和可维护性。本文将探讨如何构建一个高效的微服务架构,包括选择合适的技术栈、设计良好的服务接口、确保数据一致性以及实现有效的服务发现和负载均衡。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