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叉树的讲解

简介: 1.若规定根节点的层数为1,则一棵非空二叉树的第i层上最多有2^(i-1) 个结点.2. 若规定根节点的层数为1,则深度为h的二叉树的最大结点数是 2^h-1.3. 对任何一棵二叉树, 如果度为0其叶结点个数为n0 , 度为2的分支结点个数为02 ,则有n0 =n2 +14. 若规定根节点的层数为1,具有n个结点的满二叉树的深度,h= . (ps: 是log以2为底,n+1为对数)5. 对于具有n个结点的完全二叉树,如果按照从上至下从左至右的数组顺序对所有节点从0开始编号,则对于序号为i的结点有:

二叉树的性质

1.若规定根节点的层数为1,则一棵非空二叉树的第i层上最多有2^(i-1) 个结点.

2. 若规定根节点的层数为1,则深度为h的二叉树的最大结点数是 2^h-1.

3. 对任何一棵二叉树, 如果度为0其叶结点个数为n0 , 度为2的分支结点个数为02 ,则有n0 =n2 +1

4. 若规定根节点的层数为1,具有n个结点的满二叉树的深度,h= . (ps: 是log以2为底,n+1为对数)

5. 对于具有n个结点的完全二叉树,如果按照从上至下从左至右的数组顺序对所有节点从0开始编号,则对于序号为i的结点有:

  1. 若i>0,i位置节点的双亲序号:(i-1)/2;i=0,i为根节点编号,无双亲节点
  2. 若2i+1=n否则无左孩子
  3. 若2i+2=n否则无右孩子


二叉树的链式结构

一般来说,二叉树分为二叉链和三叉链,二叉链就是结构里面一个左孩子节点,一个右孩子节点,三叉链多了一个父亲节点,我们比较经常见的都是二叉链的,所以我们主要讲的也是二叉链。


结构:

typedef int BTDataType;
typedef struct BinaryTreeNode
{
  BTDataType data;
  struct BinaryTreeNode* left;
  struct BinaryTreeNode* right;
}BTNode;

我们在看任意一颗二叉树时,都可以将它分为三部分,根,左子树,右子树,左子树也可看成根,左子树,右子树,右子树也可看成根,左子树,右子树,因此二叉树定义是递归式的,我们后面的代码也是主要靠递归来实现的。


二叉树的遍历

二叉树遍历(Traversal)是按照某种特定的规则,依次对二叉树中的节点进行相应的操作,并且每个节点只操作一次。


二叉树的遍历分为,前序遍历、中序遍历、后序遍历、层序遍历,其中前中后序遍历是递归定义的,而层序遍历是非递归遍历的。


前序遍历

前序遍历(Preorder Traversal 亦称先序遍历)——访问根结点的操作发生在遍历其左右子树之前。前序先访问根节点,再访问左子树,再访问右子树。

e4a3bad1d7e0454d9d6ff57903a1c851.png

代码如下:

// 二叉树前序遍历 
void BinaryTreePrevOrder(BTNode* root)
{
  if (root == NULL)
  {
    return;
  }
  printf("%d ", root->data);
  BinaryTreePrevOrder(root->left);
  BinaryTreePrevOrder(root->right);
}

递归图:

b609c6e9685144b09de172bb2c02aca2.png

大家可以根据这个递归展开图好好理解一下,后面的二叉树基本操作都是需要用递归来实现的。


中序遍历

中序遍历(Inorder Traversal)——访问根结点的操作发生在遍历其左右子树之中(间)。


代码如下:

// 二叉树中序遍历
void BinaryTreeInOrder(BTNode* root)
{
  if (root == NULL)
  {
    return;
  }
  BinaryTreeInOrder(root->left);
  printf("%d ", root->data);
  BinaryTreeInOrder(root->right);
}

后序遍历

后序遍历(Postorder Traversal)——访问根结点的操作发生在遍历其左右子树之后。


代码如下:

// 二叉树后序遍历
void BinaryTreePostOrder(BTNode* root)
{
  if (root == NULL)
  {
    return;
  }
  BinaryTreePostOrder(root->left);
  BinaryTreePostOrder(root->right);
  printf("%d ", root->data);
}

这三种遍历本质上都是一样的,理解清楚一个,另外两个就很简单了。


层序遍历

层序遍历和其他三种都不一样,设二叉树的根节点所在层数为1,层序遍历就是从所在二叉树的根节点出发,首先访问第一层的树根节点,然后从左右访问第2层上的节点,接着是第三层的节点,以此类推,自上而下,自左至右逐层访问树的结点的过程就是层序遍历。

00eef2f7d0f8404ebf9e284163d468ff.png

那这个要怎么实现呢?

我们需要借助我们的队列,我们可以先把根节点入到队列里,然后开始出队列,只不过每次出的时候如果它的左孩子不为空就将左孩子入队列,右孩子不为空就将右孩子入队列,以此类推。我们就是利用了队列的先进先出,我们就可以轻松地完成层序遍历。


代码如下:

// 层序遍历
void BinaryTreeLevelOrder(BTNode* root)
{
  Queue q;
  QueueInit(&q);
  if (root)
  {
    QueuePush(&q,root);
  }
  while (!QueueEmpty(&q))
  {
    BTNode* front = QueueFront(&q);
    QueuePop(&q);
    if (front->left)
    {
      QueuePush(&q, front->left);
    }
    if (front->right)
    {
      QueuePush(&q, front->right);
    }
    printf("%d ", front->data);
  }
  printf("\n");
}

二叉树的销毁

二叉树的销毁很简单,我们需要遍历一遍二叉树,但是我们用那种遍历呢,如果用前序,那么就会销毁根节点,就找不到它的左孩子和右孩子,明显是不合适的,最好的情况就是我们先去销毁它的左孩子,再去销毁他的右孩子,然后再销毁根节点,所以这里我们使用后序遍历是比较合适的。


代码如下:

// 二叉树销毁
void BinaryTreeDestory(BTNode* root)
{
  if (root == NULL)
  {
    return;
  }
  BinaryTreeDestory(root->left);
  BinaryTreeDestory(root->right);
  free(root);
}

二叉树的查找

二叉树的查找的基本思路也是遍历一遍二叉树,但是我们需要返回这个节点,这就给我们的难度增加了很多,我们这里想的是先看根节点是不是,如果不是就去他的左子树找,如果找到了就返回,否则就去它的右子树找,找到就返回该节点,最后都找不到我们就返回NULL.


代码如下:

// 二叉树查找值为x的节点
BTNode* BinaryTreeFind(BTNode* root, BTDataType x)
{
  if (root == NULL)
  {
    return NULL;
  }
  if (root->data == x)
  {
    return root;
  }
  BTNode* left = BinaryTreeFind(root->left, x);
  if (left != NULL)
  {
    return left;
  }
  BTNode* right = BinaryTreeFind(root->right, x);
  if (right != NULL)
  {
    return right;
  }
  return NULL;
}

最后带大家看一下会给我们带来好运的树:

58ffdab93d084b6580cabc9c28091de2.png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感谢大家的关注和支持!

相关文章
|
存储 Linux 调度
io复用之epoll核心源码剖析
epoll底层实现中有两个关键的数据结构,一个是eventpoll另一个是epitem,其中eventpoll中有两个成员变量分别是rbr和rdlist,前者指向一颗红黑树的根,后者指向双向链表的头。而epitem则是红黑树节点和双向链表节点的综合体,也就是说epitem即可作为树的节点,又可以作为链表的节点,并且epitem中包含着用户注册的事件。当用户调用epoll_create()时,会创建eventpoll对象(包含一个红黑树和一个双链表);
239 0
io复用之epoll核心源码剖析
|
IDE 程序员 编译器
适用于 Python 的 10 大最佳 IDE,你 Pick 哪一款?
适用于 Python 的 10 大最佳 IDE,你 Pick 哪一款?
1099 0
|
11月前
|
消息中间件 NoSQL Java
订单出现超时未关闭场景解决方案
订单出现超时未关闭场景解决方案
487 5
|
12月前
|
算法 安全 PHP
24-9-24-CTFweb爆破-学习笔记
本文档详细记录了CTFshow平台上的Web安全挑战学习过程,包括条件爆破、伪随机数爆破及目录遍历等多种攻击手法。通过分析PHP的`substr()`函数与MD5加密特性,实现对特定条件的token爆破;利用Mersenne Twister算法的伪随机数生成机制破解随机数挑战;通过身份证信息爆破获取账户密码;最后通过目录遍历技术找到隐藏的flag。提供了完整的脚本示例,帮助读者理解和实践各种爆破技巧。
|
11月前
|
C语言
C语言常见字符函数和字符串函数精讲
C语言常见字符函数和字符串函数精讲
|
数据挖掘
【数据挖掘】Lasso回归原理讲解及实战应用(超详细 附源码)
【数据挖掘】Lasso回归原理讲解及实战应用(超详细 附源码)
1299 0
|
JavaScript 前端开发 C++
【Vue.js的终极对决】服务端渲染VS客户端渲染:一场关乎速度与SEO的生死较量!
【8月更文挑战第30天】Vue.js 是一个流行的 JavaScript 框架,支持服务端渲染(SSR)和客户端渲染。SSR 在服务器生成完整 HTML,有利于 SEO 并缩短首屏加载时间,但增加服务器负担;客户端渲染则在浏览器生成页面,提升交互性,降低服务器负载。本文通过代码示例对比两者优劣,并提供选择指南,帮助开发者根据 SEO 需求、交互性需求及服务器资源等条件,选择合适的渲染方式,从而优化应用性能和用户体验。
252 0
|
存储 SQL 运维
跨节点参数的缘起与今生
Dataphin v3.13引入了跨节点参数功能,允许任务间传递消息。输出节点(如SQL、Shell、Python任务)能输出参数,输入节点可以接收并使用这些参数。此功能解决了通过公共存储中转消息的复杂性和低效问题。应用场景包括:金融企业的币种转换,其中汇率任务(输出节点)提供汇率,转换任务(输入节点)使用该汇率;以及产品目录更新检查,通过跨节点参数控制是否需要执行数据导入任务。用户可以通过任务编辑器设置和传递跨节点参数,并在运维中进行补数据操作。
413 2
跨节点参数的缘起与今生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大模型是如何理解人类语言的?
大模型是如何理解人类语言的?
385 0
QGS
|
JSON Java 关系型数据库
手拉手Springboot获取yml配置文件信息
手拉手Springboot获取yml配置文件信息
QGS
259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