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充一篇文章,介绍一下设计模式,总共分为五个部分,如下。
1、简介
在软件工程中,设计模式是一种解决常见问题的模板。
根据《设计模式:可复用面向对象软件的基础》(设计模式书)中的定义,一共有23 种设计模式。
这些模式被分为三大类:创建型模式、结构型模式、行为型模式。
2、三大类
2.1创建型模式:
工厂方法(Factory Method)
抽象工厂(Abstract Factory)
单例(Singleton)
建造者(Builder)
原型(Prototype)
2.2结构型模式:
适配器(Adapter)
桥接(Bridge)
组合(Composite)
装饰(Decorator)
外观(Facade)
享元(Flyweight)
代理(Proxy)
2.3行为型模式:
责任链(Chain of Responsibility)
命令(Command)
解释器(Interpreter)
迭代器(Iterator)
中介者(Mediator)
备忘录(Memento)
观察者(Observer)
状态(State)
策略(Strategy)
模板方法(Template Method)
访问者(Visitor)
这些设计模式可以在软件设计中更好地处理常见问题,并且这些模式是可复用的,可以在不同的软件设计中
3、作用
设计模式是一组经过验证的软件开发模式,用于解决常见软件设计问题。它们提供了一种可重复使用的方法来解决特定类型的问题。
设计模式的作用有以下几点:
- 提高代码重用性:设计模式提供了一组可重复使用的解决方案,可以减少开发人员编写重复代码的时间。
- 提高代码可读性:设计模式给出了一组易于理解和使用的代码结构,可以让代码更易于阅读和维护。
- 提高代码可靠性:设计模式经过验证,可以提高代码的可靠性和健壮性。
- 减少设计复杂性:设计模式提供了一组简单易懂的解决方案,可以帮助开发人员减少设计复杂性。
- 提高开发效率:设计模式可以帮助开发人员快速解决常见问题,提高开发效率。
总之,设计模式是一种可重复使用的解决方案,可以帮助开发人员解决常见软件设计问题,提高代码重用性、可读性、可靠性、减少设计复杂性、提高开发效率。使用设计模式可以让代码具有更好的结构性和可维护性,更容易地满足软件的需求变化。
4、为什么有设计模式
设计模式之所以会产生,是因为软件开发过程中会经常遇到相似的问题。开发人员会面临许多挑战,例如如何解耦组件之间的关系、如何管理类之间的依赖关系、如何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等。
在解决这些问题时,开发人员可能会发现一些有用的技巧和方法,这些技巧和方法可以被重复使用,并在其他项目中进行改进。
随着这些技巧和方法的不断演进和改进,就产生了设计模式。设计模式是一组经过验证的解决方案,可以帮助开发人员解决常见的软件设计问题。
总之,设计模式是在不断实践和总结中产生的,是对软件开发过程中遇到的常见问题的有效解决方案。它们是一组经过验证的、可重复使用的规则和原则,可以帮助开发人员解决软件设计问题,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可靠性和可维护性。
5、面向对象设计六大原则
面向对象设计的六大原则是:
- 单一职责原则 (Single Responsibility Principle, SRP):一个类只负责一项职责,避免类的职责过重。
- 开放-封闭原则 (Open-Closed Principle, OCP):一个类应该对扩展开放,对修改封闭。
- Liskov 替换原则 (Liskov Substitution Principle, LSP):所有引用基类对象的地方必须能透明地使用其子类对象。
- 接口隔离原则 (Interface Segregation Principle, ISP):一个类对另一个类的依赖应该建立在最小接口上。
- 依赖倒置原则 (Dependency Inversion Principle, DIP):高层模块不应该依赖于低层模块,两者都应该依赖于抽象。
- 迪米特法则 (Law of Demeter, LoD):一个对象应该对其他对象保持最少的了解。
这六大原则是面向对象设计的基石,遵循这些原则可以让代码具有更好的结构性和可维护性,更容易地满足软件的需求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