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细胞和组织的适应:①萎缩 ②肥大 ③增生 ④化生
2.病理性萎缩的分类:
(1)营养不良性萎缩:发生营养不良性萎缩时,首先脂肪、肌肉萎缩,最后心、脑、肝、肾等重要器官发生萎缩。动脉血液供应不足可引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心脏萎缩;脑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脑萎缩。
(2)神经性萎缩:骨骼肌的正常功能需要神经的营养和刺激。当神经、脑或脑脊髓损伤时,可导致相应肌肉的萎缩。
(3)废用性萎缩:肢体长期不活动,功能减退而引起的萎缩。
(4)压迫性萎缩: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而导致的萎缩。
(5)内分泌性萎缩:内分泌腺功能下降引起靶器官细胞萎缩。
3.可逆性损伤:变性;不可逆性损伤:细胞死亡,细胞死亡有两种形态:坏死和凋亡
4.细胞坏死:活体内局部组织、细胞的死亡称为坏死。坏死的组织细胞代谢停止,功能丧失,是局部组织的一种不可逆性损伤
5.细胞核的改变:细胞核的改变是细胞坏死的主要形态学标志,一般依程序呈现核固缩、核碎裂、核溶解。
6.坏死的类型:①凝固性坏死 ②液化性坏死 ③纤维素样坏死 ④坏疽(类型:干性坏疽、湿性坏疽、气性坏疽)
7.坏死组织的结局:①溶解吸收 ②分离排出 ③机化 ④包裹、钙化
机化:坏死组织如果不能完全溶解吸收或分离排出时,则由新生的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构成的肉芽组织逐渐长入并将其取代,这个过程称为机化,最后形成瘢痕组织
8.淤血概念:局部器官或局部组织静脉血液回流受阻,血液淤积小静脉和毛细血管内,称静脉性充血,简称淤血。
9.淤血的原因:①静脉受压②静脉官腔阻塞③心力衰竭
10.血栓:在活体的心脏和血管内,血液发生凝固或血液中某些有形成分凝集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称为血栓形成。所形成的固体质块称为血栓。
11.血栓形成的条件:①心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 ②血流状态的改变 ③血液凝固性增加
12.血栓的类型:①白色血栓 ②混合血栓 ③红色血栓 ④透明血栓:发生于微循环的血管内,主要在毛细血管,只能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又称为微血栓。透明血栓主要是由纤维蛋白构成,又称为纤维素性血栓,最常见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13.栓子运行的途径:①体静脉系统及右心的栓子②体循环动脉系统及左心的栓子③门静脉系统的栓子④交叉性栓塞⑤逆行性栓塞
14.炎症的局部表现: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
15.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变质、渗出、增生。
16.急性炎症的类型:①浆液性炎 ②纤维素性炎 ③化脓性炎 ④出血性炎
17.化脓性炎:以中性粒细胞渗出为主,并伴有不同程度的组织坏死和脓液形成为特征的炎症。脓性渗出物称为脓液,是由大量变性坏死的中性粒细胞、坏死组织细菌和少量浆液构成。
18.肿瘤:机体在各种致癌因子作用下,局部组织细胞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常表现为局部肿块。
19.肿瘤组织结构的异型性:肿瘤细胞在空间排列方式上与起源的正常组织的差异,包括肿瘤细胞的排列、层次、极性以及与间质的关系等。
20.癌: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称为癌。
21.肉瘤:间叶组织的恶性肿瘤,称为肉瘤。
22.动脉粥样硬化AS:心血管系统最常见的疾病,病变主要累及大、中动脉,以动脉内膜脂质沉积、灶状纤维性硬增厚和粥样斑块形成为特征,致使管壁变硬、管腔狭窄,引起组织、器官的缺血性病变。
基本病变:①脂纹期 ②纤维斑块期 ③粥样斑块期
继发性病变:①血栓形成 ②斑块内出血 ③斑块破裂 ④斑块钙化 ⑤动脉瘤形成
23.冠心病临床表现:心绞痛、心肌梗死、慢性缺血性心脏病和冠状动脉性猝死。
24.心肌梗死的合并症及形成
25.高血压病:以全身细、小动脉硬化为基本病变。
26.缓进性高血压病的动脉病变期分为:①细动脉玻璃样变性、硬化 ②小动脉增生性硬化
27.肺炎:指肺组织的急性渗出性炎症,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
28.肺炎分为:大叶性肺炎、小叶性肺炎、间质性肺炎。
29.大叶性肺炎病变发展过程:充血水肿期、红色肝样变期、灰色肝样变期、溶解消散期,四期。
30.小叶性肺炎:小叶性肺炎是以细支气管为中心,并累及其周围所属肺组织,形成散在的以肺小叶为病变单位的急性化脓性炎症,故又称为支气管肺炎。
31.溃疡病镜下的病理变化:表层炎性渗出层,第二层坏死组织层,第三层肉芽组织层,第四层瘢痕组织层
32.溃疡病的并发症:出血、穿孔、幽门狭窄、癌变
33.病毒性肝炎:一组由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细胞变性、坏死为主要病变的一种常见的传染病。属于变质性炎
34.肝硬化:是各种慢性肝病发展到晚期的不可逆性病变。表现为肝细胞弥漫性变性坏死,继而出现纤维组织增生和肝细胞结节状再生,这三种改变反复交错进行,导致肝小叶结构的破坏和血液循坏途径的改建,使肝变形、变硬形成肝硬化。
35门脉性肝硬化的门脉高压症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表现为脾肿大、胃肠淤血、水肿;、腹水、侧支循坏形成。
36.肝功能不全的临床表现:①对激素的灭活作用减弱 ②出血倾向 ③胆色素代谢障碍 ④蛋白质合成障碍 ⑤肝性脑病(肝昏迷)
37.慢性肾小球肾炎肉眼病理变化:两侧肾脏对称性缩小,苍白,质变变硬,表面呈较均匀的细颗粒状,称为“继发性颗粒性固缩肾”。切面见肾皮质萎缩变薄,纹理模糊不清。肾盂周围脂肪组织增多。小动脉壁硬化、增厚,切面呈哆开状。
38.结核病: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其病变特征是结核结节形成伴有不同程度的干酪样坏死。
39.结核结节是由类上皮细胞、郎汉斯巨细胞、淋巴细胞和成纤维细胞构成。
40.原发性肺结核病:指第一次感染结核杆菌所引起的肺结核病,多发生于儿童。
41.原发性肺结核病的病变特点是原发综合征。
42.原发综合征:肺的原发病灶、淋巴管炎、和肺门淋巴结结核称为原发综合征。
43.浸润性肺结核: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属于活动性肺结核。病变以渗出为主中央有干酪样坏死。常有低热、盗汗、咳嗽等症状。如病变继续发展,干酪样坏死灶扩大,坏死物液化后经支气管排出,局部形成急性空洞。急性空洞经久不愈,可发展为慢性纤维空洞性肺结核(重要传染源,由咳嗽支气管向外排细菌)
44.结核球:又称结核瘤,是一个直径2~5cm,有纤维包裹的孤立的境界分明的球形干酪样坏死灶。很难与周围型肺癌相鉴别。多无症状,有恶化进展。临床多采取手术切除。
45.脱水: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体液容量明显减少。分为:高渗性脱水、低渗性脱水、等渗性脱水。
低渗性脱水: 细胞外液为主 失钠多于失水 小于130 小于280
高渗性脱水: 细胞内液为主 失水多于失钠 小于150 大于310
等渗性脱水: 细胞外液为主 水、钠成比例丢失 130—150 280—310
46.低钾血症:血清钾浓度低于3.5mmol/L;高钾血症:血清钾浓度高于5.5mmol/L;
47.代谢酸中毒:是指细胞外液H+增加和(或)HCO3-丢失而引起的以血浆HCO3-原发性减少、pH呈降低趋势为特征的酸碱平衡紊乱。
48.代谢性碱中毒:是指细胞外液碱增多或H+丢失而引起的以血浆HCO3-原发性增多、pH呈上升趋势为特征的酸碱平衡紊乱。
49…发热的临床热性体温三期:①体温上升期 ②高温持续期 ③退热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