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模式】用Java实现桥接模式

简介: 桥接模式是一种结构设计模式,用于将抽象部分与其具体实现部分分离,使它们能够独立地变化。桥接模式通过使用接口和实现类之间的组合关系,而不是继承关系,来实现这种分离。

一.桥接模式介绍与使用场景


桥接模式是一种结构设计模式,用于将抽象部分与其具体实现部分分离,使它们能够独立地变化。桥接模式通过使用接口和实现类之间的组合关系,而不是继承关系,来实现这种分离。


桥接模式的核心思想是将抽象部分和实现部分分开,使它们可以独立地变化。抽象部分定义了高层的抽象接口,而实现部分定义了底层的具体实现。通过桥接模式,可以在不修改抽象部分的情况下,动态地切换和扩展实现部分。


桥接模式适用场景:


1.当需要将一个类的抽象部分和实现部分分离,并且让它们能够独立地变化时,可以使用桥接模式。这样可以使抽象部分和实现部分可以独立地进行扩展和修改,而不会相互影响。

2.当一个类存在多个维度的变化,且每个维度都可以独立地进行扩展时,可以使用桥接模式。通过桥接模式,可以避免类的爆炸性增长,将各个维度的变化分离开来,使系统更加灵活。

3.当需要在运行时动态切换和组合对象的不同部分时,可以使用桥接模式。桥接模式可以通过组合关系来替代继承关系,使对象的不同部分可以自由地组合和切换,增加了系统的灵活性。4.当需要对一个抽象的实现部分进行扩展,并且不希望对其他已有的抽象部分产生影响时,可以使用桥接模式。桥接模式允许对抽象部分和实现部分进行独立的扩展,而不会相互影响。


在实际开发中,桥接模式常见于以下场景:

在图形用户界面(GUI)开发中,可以使用桥接模式将不同操作系统的窗口组件抽象出来,并与不同的UI工具包进行组合,实现跨平台的窗口界面。


在汽车制造业中,可以使用桥接模式将汽车的品牌和型号分离开来。品牌和型号可以独立变化,通过桥接模式可以动态地组合不同的品牌和型号。


在游戏开发中,可以使用桥接模式将游戏角色的技能和装备分离开来。角色的技能和装备可以独立变化,通过桥接模式可以动态地组合不同的技能和装备。

总的来说,桥接模式适用于需要将抽象部分和实现部分分离、具有多维度变化或需要动态切换和组合对象部分的场景。通过桥接模式,可以使系统更加灵活、可扩展,并且降低了类之间的耦合度


二.桥接模式实现


下面用一个简单的demo描述一下桥接模式:

// 抽象部分 - 形状
abstract class Shape {
    protected DrawingAPI drawingAPI;
    public Shape(DrawingAPI drawingAPI) {
        this.drawingAPI = drawingAPI;
    }
    public abstract void draw();
}
// 实现部分 - 绘图API
interface DrawingAPI {
    void drawCircle(double x, double y, double radius);
}
// 具体实现部分A - 绿色圆形
class GreenCircle implements DrawingAPI {
    public void drawCircle(double x, double y, double radius) {
        System.out.printf("Drawing green circle at (%.1f, %.1f) with radius %.1f%n", x, y, radius);
    }
}
// 具体实现部分B - 红色圆形
class RedCircle implements DrawingAPI {
    public void drawCircle(double x, double y, double radius) {
        System.out.printf("Drawing red circle at (%.1f, %.1f) with radius %.1f%n", x, y, radius);
    }
}
// 扩展抽象部分 - 圆形
class Circle extends Shape {
    private double x, y, radius;
    public Circle(double x, double y, double radius, DrawingAPI drawingAPI) {
        super(drawingAPI);
        this.x = x;
        this.y = y;
        this.radius = radius;
    }
    public void draw() {
        drawingAPI.drawCircle(x, y, radius);
    }
}
// 使用示例
public class Mai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DrawingAPI greenAPI = new GreenCircle();
        Shape greenCircle = new Circle(100, 100, 50, greenAPI);
        greenCircle.draw();
        DrawingAPI redAPI = new RedCircle();
        Shape redCircle = new Circle(200, 200, 100, redAPI);
        redCircle.draw();
    }
}

在上述示例中,我们模拟了一个绘制圆形的场景。Shape 是抽象部分,定义了绘制图形的接口。DrawingAPI 是实现部分,定义了具体的绘图方法。


具体实现部分A和具体实现部分B分别是绿色圆形和红色圆形的具体实现。它们实现了DrawingAPI 接口,并提供了具体的绘图逻辑。


Circle 是扩展抽象部分,它继承自Shape,并在构造函数中接收一个DrawingAPI 对象。Circle 类在实现绘制方法时,通过调用DrawingAPI 的方法来实现具体的绘图操作。


在Main 类的main 方法中,我们创建了绿色圆形和红色圆形的对象,并调用它们的draw 方法。根据传入的DrawingAPI 对象不同,圆形对象将使用不同的具体实现部分来完成绘制操作。


除了上面这个简单的demo外,我们再来写一个更加贴近实际开发场景的demo,例如实现一个会员用户和一个普通用户在购买商品时,会调用不同的支付网关来处理支付操作。

// 抽象部分 - 用户
abstract class User {
    protected PaymentGateway paymentGateway;
    public User(PaymentGateway paymentGateway) {
        this.paymentGateway = paymentGateway;
    }
    public abstract void purchase(double amount);
}
// 实现部分 - 支付网关
interface PaymentGateway {
    void processPayment(double amount);
}
// 具体实现部分A - 支付宝支付
class Alipay implements PaymentGateway {
    public void processPayment(double amount) {
        System.out.println("Processing payment via Alipay: $" + amount);
    }
}
// 具体实现部分B - 微信支付
class WeChatPay implements PaymentGateway {
    public void processPayment(double amount) {
        System.out.println("Processing payment via WeChat Pay: $" + amount);
    }
}
// 扩展抽象部分 - 会员用户
class PremiumUser extends User {
    public PremiumUser(PaymentGateway paymentGateway) {
        super(paymentGateway);
    }
    public void purchase(double amount) {
        System.out.println("Premium user is making a purchase...");
        paymentGateway.processPayment(amount * 0.9); // 享受9折优惠
    }
}
// 扩展抽象部分 - 普通用户
class RegularUser extends User {
    public RegularUser(PaymentGateway paymentGateway) {
        super(paymentGateway);
    }
    public void purchase(double amount) {
        System.out.println("Regular user is making a purchase...");
        paymentGateway.processPayment(amount);
    }
}
// 使用示例
public class Mai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PaymentGateway alipay = new Alipay();
        PaymentGateway weChatPay = new WeChatPay();
        User premiumUser = new PremiumUser(alipay);
        premiumUser.purchase(100);
        User regularUser = new RegularUser(weChatPay);
        regularUser.purchase(50);
    }
}

我们模拟了一个电商系统中的用户购买商品的场景。User 是抽象部分,定义了用户的行为接口。PaymentGateway 是实现部分,定义了支付网关的处理方法。


具体实现部分A和具体实现部分B分别是支付宝支付和微信支付的具体实现。它们实现了PaymentGateway 接口,并提供了具体的支付逻辑。


PremiumUser 和 RegularUser 是扩展抽象部分,它们继承自 User,并在购买方法中调用相应的支付网关来处理支付操作。


在 Main 类的 main 方法中,我们创建了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的支付网关对象,然后分别创建了一个会员用户和一个普通用户,并传入不同的支付网关对象。用户对象在购买商品时,会调用相应的支付网关来处理支付操作。


通过使用桥接模式,我们将用户和支付网关两个维度进行了分离,使它们能够独立地变化。这样一来,我们可以方便地增加新的支付网关实现,同时也能在不修改用户对象的情况下切换和扩展支付网关。桥接模式能够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并且符合面向对象设计的开闭原则。

相关文章
|
4月前
|
设计模式 缓存 安全
【高薪程序员必看】万字长文拆解Java并发编程!(8):设计模式-享元模式设计指南
🌟 ​大家好,我是摘星!​ 🌟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并发编程中的经典对象复用设计模式-享元模式,废话不多说让我们直接开始。
105 0
|
4月前
|
关系型数据库 Java MySQL
【设计模式】【结构型模式】桥接模式(Bridge)
一、入门 什么是桥接模式? 桥接模式(Bridge Pattern)是一种结构型设计模式,核心思想是将抽象与实现分离,让它们可以独立变化。简单来说,它像一座“桥”连接了两个维度的变化,避免用继承导致代
306 10
|
6月前
|
设计模式 Java 数据安全/隐私保护
Java 设计模式:装饰者模式(Decorator Pattern)
装饰者模式属于结构型设计模式,允许通过动态包装对象的方式为对象添加新功能,提供比继承更灵活的扩展方式。该模式通过组合替代继承,遵循开闭原则(对扩展开放,对修改关闭)。
|
8月前
|
设计模式 前端开发 数据库
「全网最细 + 实战源码案例」设计模式——桥接模式
桥接模式(Bridge Pattern)是一种结构型设计模式,通过将抽象部分与实现部分分离,使它们可以独立变化,从而降低代码耦合度,避免类爆炸,提高可扩展性。其结构包括实现类接口、具体实现类、抽象类和精确抽象类。适用于多维度扩展类、隐藏实现细节、简化庞杂类以及运行时切换实现方法的场景。优点包括高扩展性、隐藏实现细节、遵循开闭原则和单一职责原则;缺点是可能增加代码复杂度。示例中展示了不同操作系统播放不同格式视频文件的实现。
172 19
|
10月前
|
设计模式 消息中间件 搜索推荐
Java 设计模式——观察者模式:从优衣库不使用新疆棉事件看系统的动态响应
【11月更文挑战第17天】观察者模式是一种行为设计模式,定义了一对多的依赖关系,使多个观察者对象能直接监听并响应某一主题对象的状态变化。本文介绍了观察者模式的基本概念、商业系统中的应用实例,如优衣库事件中各相关方的动态响应,以及模式的优势和实际系统设计中的应用建议,包括事件驱动架构和消息队列的使用。
168 6
|
10月前
|
设计模式 Java 数据库连接
Java编程中的设计模式:单例模式的深度剖析
【10月更文挑战第41天】本文深入探讨了Java中广泛使用的单例设计模式,旨在通过简明扼要的语言和实际示例,帮助读者理解其核心原理和应用。文章将介绍单例模式的重要性、实现方式以及在实际应用中如何优雅地处理多线程问题。
139 4
|
10月前
|
设计模式 JavaScript Java
Java设计模式:建造者模式详解
建造者模式是一种创建型设计模式,通过将复杂对象的构建过程与表示分离,使得相同的构建过程可以创建不同的表示。本文详细介绍了建造者模式的原理、背景、应用场景及实际Demo,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模式。
459 0
|
11月前
|
设计模式 PHP 开发者
PHP中的设计模式:桥接模式的解析与应用
在软件开发的浩瀚海洋中,设计模式如同灯塔一般,为开发者们指引方向。本文将深入探讨PHP中的一种重要设计模式——桥接模式。桥接模式巧妙地将抽象与实现分离,通过封装一个抽象的接口,使得实现和抽象可以独立变化。本文将阐述桥接模式的定义、结构、优缺点及其应用场景,并通过具体的PHP示例代码展示如何在实际项目中灵活运用这一设计模式。让我们一起走进桥接模式的世界,感受它的魅力所在。
|
设计模式 Java
Java桥接模式(bridge)
Java桥接模式(bridge)
Java桥接模式(brid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