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系统开发】x210开发板根目录文件系统构建(下)

简介: 【Linux系统开发】x210开发板根目录文件系统构建(下)

五、NFS挂载根文件系统

1.NFS简述

  • NFS 是Network File System的缩写,即网络文件系统。
  • 功能:通过网络让不同的机器、不同的操作系统能够彼此分享个别的数据,让应用程序在客户端通过网络访问位于服务器磁盘中的数据。

2.NFS服务器安装

sudo apt-get install nfs-kernel-server

3.NFS使用过程

启动NFS服务器->启动NFS客户端->挂载NFS目录

4.NFS配置

  • 输入命令vim /etc/exports

在最后一行修改

  • "文件挂载目录" *(rw,sync,no_root_squash,no_subtree_check)

  • 保存退出后,输入mount -t nfs -o nolock 192.168.240.33:/root/rootfs/x210_rootfs(根据实际情况修改)

  • 输入命令/etc/init.d/nfs-kernel-server restart重启NFS服务

六、开发板根目录配置

首先将etc目录放置到挂载根目录下

etc目录下载:

点击此处

1.inittab文件详解

<1>添加一个典型的inittab文件到etc目录下

inittab下载

<2>inittab格式解析

id:runlevels:action:process

解释:

  • id:标识符,即代表记录的名字
  • runlevels(可不填):用于指定该记录在哪些运行级别中运行,runlevel可以设定为单个运行级别,也可以设定多个运行级别

  • action:用于描述该级别该执行什么操作(部分说明)

  • process:具体执行的命令

<3>了解busybox init与inittab之间的关系

  • busybox init进程主要完成系统的初始化工作。

busybox init进程的工作流程:

为init设置信号处理过程->初始化控制台->剖析/etc/inittab文件->执行系统初始化命令行,缺省(默认)情况下会使用/etc/init.d/rcS->执行所有导致 init 暂停的 inittab 命令(动作类型: wait)->执行所有仅执行一次的 inittab(动作类型: once)

  • 一旦完成以上工作, init 进程便会循环执行以下进程:

<1>执行所有终止时必须重新启动的 inittab 命令(动作类型: respawn)

<2>执行所有终止时必须重新启动但启动前必须询问用户的 inittab 命令(动作类型: askfirst)

  • 简而言之,就是初始化控制台之后, BusyBox 会检查/etc/inittab 文件是否存在,如果此文件不存在, BusyBox 会使用缺省的inittab 配置,它主要为系统重引导,系统挂起以及 init 重启动设置缺省的动作,此外它还会为四个虚拟控制台(tty1 到 tty4)设置启动 shell 的动作。如果未建立这些设备文件, BusyBox 会报错。

注意:理解inittab的关键就是明白“当满足action的条件时就会执行process这个程序。” 去分析busybox的源代码就会发现,busybox最终会进入一个死循环,在这个死循环中去反复检查是否满足各个action的条件,如果某个action的条件满足就会去执行对应的process。

<4>配置

vi命令打开inittab模板文件

#first:run the system script file   注释
::sysinit:/etc/init.d/rcS    //在控制台初始化之前执行rcS
::askfirst:-/bin/sh
::ctrlaltdel:-/sbin/reboot  //执行控制台时的打印信息
#umount all filesystem  //同时按住3键可以重启
::shutdown:/bin/umount -a -r//关机时接触挂载init
#restart init process//重启时启动
::restart:/sbin/init

修改脚本:

2.rcS文件详解

<1>添加一个典型的rcS文件到etc目录下

rcS下载

<2>rcS文件解析

#!/bin/sh   需要继续添加环境变量,在后面:/new 即可
PATH=/sbin:/bin:/usr/sbin:/usr/bin 
runlevel=S
prevlevel=N
umask 022
export PATH runlevel prevlevel
mount -a
  • PATH=xxx

PATH这个环境变量是linux系统内部定义的一个环境变量,含义是操作系统去执行程序时会默认到PATH指定的各个目录下去寻找。如果找不到就认定这个程序不存在,如果找到了就去执行它。将一个可执行程序的目录导出到PATH,可以让我们不带路径来执行这个程序。

  • runlevel=

linux操作系统自从开始启动至启动完毕需要经历几个不同的阶段,这几个阶段就叫做runlevel。例如init 0就是关机,init 6 就是重启

  • umask=

umask是linux的一个命令,作用是设置linux系统的umask值,而umask值决定当前用户在创建文件时的默认权限。

  • mount -a

mount -a是挂载所有的应该被挂载的文件系统,在busybox中mount -a时busybox会去查找一个文件/etc/fstab文件,这个文件按照一定的格式列出来所有应该被挂载的文件系统(包括了虚拟文件系统)

3.rcS实战

首先将前面提供的etc压缩包模板下载至共享文件夹

<1>输入命令打开rcS脚本:vi etc/init.d/rcS。我们可以发现在每一行代码的后面都有一个^m,将其删除,这样开发板启动的时候就不会报错了

<2>mdev

udev/mdev的工作就是配合linux驱动生成相应的/dev目录下的设备文件。

rcS文件中没有启动mdev的时候,ls查看/dev目录下启动后是空的;在rcS文件中添加以下与mdev有关的2行配置项后:

echo /sbin/mdev > /proc/sys/kernel/hotplug
mdev -s

再次启动系统后发现/dev目录下生成了很多的设备驱动文件

<3>hostname

我们进入etc目录下创建一个名为sysconfig的文件夹,并在该目录下再次touch创建一个名为HOSTNAME的文件,vi命令进入可修改当前系统主机名

hostname是linux中的一个shell命令。hostname xxx执行后可以设置当前主机名为xxx ,直接hostname不加参数可以显示当前系统的主机名。

  • 添加profile文件(该文件在前面etc提供的模板文件有)后,即可显示用户名和hostname

<4>ifconfig

(1)有时候我们希望开机后进入命令行时ip地址就是一个指定的ip地址(譬如192.168.240.40),这时候就可以在rcS文件中ifconfig eth0 192.168.240.40

<5>mount挂载测试

这时候我们在secureCRT中启动开发板,可以发现还是存在一些报错,例如

mount: mounting tmpfs on /var failed: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mount: mounting tmpfs on /tmp failed: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mount: mounting tmpfs on /dev failed: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

这是由于我们的之前创建的根目录挂载文件中没有创建这些文件,输入mkdir命令在根目录依次创建即可

七、动态链接库的拷贝

1.静态编译链接测试

首先我们在开发板根目录下touch a.c文件,然后gcc编译一下它,可以发现在虚拟机中可以成功打印,但是在开发板端执行编译命令却并没有成功,这是因为在开发板中并没有交叉编译的相关文件

a.c file->
#include<stdio.h>
int main()
{
  printf("hello world!\n");
  return 0;
}

2.解决办法:

拷贝一份动态链接库文件到开发板根目录下

cp lib/*so* /root/rootfs/x210_rootfs/lib/ -rdf

3.解释:

这时候执行命令./a.out发现可以正常打印

4.strip工具

动态链接库so文件中包含了调试符号信息,这些符号信息在运行时是没用的(调试时用的),这些符号会占用一定空间。在传统的嵌入式系统中flash空间是有限的,为了节省空间常常把这些符号信息去掉。这样节省空间并且不影响运行。

去掉符号信息的命令:

arm-linux-strip *so*

八、ext2格式镜像烧录

1. 确定文件夹格式的rootfs可用

前面我们已经提前配置好,此处不再赘述

2.ext2镜像制作

  • 首先我们在~/rootfs目录下mkdir ext2_rootfs创建用于我们的挂载目录。
  • 然后输入以下命令:
dd if=/dev/zero of=rootfs.ext2 bs=1024 count=10240
losetup  /dev/loop1 rootfs.ext2
mke2fs -m 0 /dev/loop1 10240
mount -t ext2 /dev/loop1 ./ext2_rootfs/
  • 此时我们复制一份开发板根目录到ext2_rootfs下
cp rootfs.ext2 /mnt/hgfs/Myshare/ -f
  • 进入~/rootfs目录,执行清除卸载命令
umount /dev/loop1
losetup -d /dev/loop1

至此开发板根目录构建完成,其中也是遇到很多问题,也因此给自己挖了很多坑,然后又给自己填坑,虽然过程不尽人意,但是最后获得的都是自己的,大家在尝试这个实验的时候欢迎博客私信交流!

目录
相关文章
|
1天前
|
存储 Linux 数据库
【Linux】Linux基础文件与目录管理:成为Linux大师的入门必修课
【Linux】Linux基础文件与目录管理:成为Linux大师的入门必修课
13 3
|
1天前
|
Linux
【GEC6818开发板】Linux驱动中printk无法在终端输出显示
【GEC6818开发板】Linux驱动中printk无法在终端输出显示
|
2天前
|
网络协议 Linux 网络安全
Linux命令hostnamectl:掌握系统主机信息的利器
`hostnamectl`是Linux系统管理的关键工具,用于查看和设置主机名、内核信息等。它集成在`systemd`中,通过修改配置文件交互。命令特点包括综合显示多种信息、简单语法和设置功能。例如,`hostnamectl status`显示系统详情,`sudo hostnamectl set-hostname NEWHOSTNAME`用于更改主机名。使用时注意权限、备份配置、更新网络和重启相关服务,避免频繁更改。
|
3天前
|
Java Linux Spring
在 Linux 系统中将 Spring Boot 应用作为系统服务运行
【6月更文挑战第11天】最近由于一些原因,服务器经常会重启,每次重启后需要手动启动 Spring Boot 的工程,因此我需要将其配置成开启自启动的服务。
14 1
|
3天前
|
编解码 Linux
FFmpeg开发笔记(二十八)Linux环境给FFmpeg集成libxvid
XviD是开源的MPEG-4视频编解码器,曾与DivX一起用于早期MP4视频编码,但现在已被H.264取代。要集成XviD到Linux上的FFmpeg,首先下载源码,解压后配置并编译安装libxvid。接着,在FFmpeg源码目录中,重新配置FFmpeg以启用libxvid,然后编译并安装。成功后,通过`ffmpeg -version`检查是否启用libxvid。详细步骤包括下载、解压libxvid,使用`configure`和`make`命令安装,以及更新FFmpeg配置并安装。
13 2
FFmpeg开发笔记(二十八)Linux环境给FFmpeg集成libxvid
|
3天前
|
Linux Windows 虚拟化
【Linux环境搭建实战手册】:打造高效开发空间的秘籍
【Linux环境搭建实战手册】:打造高效开发空间的秘籍
|
4天前
|
Linux Docker Python
【docker】Mac M1 构建 x64 linux镜像
【docker】Mac M1 构建 x64 linux镜像
11 0
|
4天前
|
Linux
蓝易云 - 无法修改BIOS情况下Linux切换根目录到其他磁盘
注意:这个过程涉及到系统的关键部分,如果操作不当,可能会导致系统无法启动。在进行操作之前,确保你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备份,并且熟悉这个过程。如果可能,最好在一个没有重要数据的测试系统上进行尝试。
6 1
|
5天前
|
Linux
Linux 系统日常巡检脚本 干货
Linux 系统日常巡检脚本 干货
8 0
|
5天前
|
Linux 测试技术 开发者
【Docker项目实战】使用Docker部署instantbox临时Linux系统环境搭建工具
【6月更文挑战第13天】使用Docker部署instantbox临时Linux系统环境搭建工具
17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