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段时期,电信诈骗事件频发,且骗术手段翻新,令人防不胜防。过去,电信诈骗的受害者中,以不谙移动通信和银行操作的老年人居多,如今,高校学生、大学教授等具有较高知识水平者,也变成了受害人。
根据公安部公布的数据,2014年全国电信诈骗发案40余万起,造成群众经济损失107亿元以上;2015年全国电信诈骗发案59万余起,涉案金额222亿元,比上一年多了一倍。今年上半年,全国电信网络诈骗发案28.7万起,造成损失80余亿元。
事实上,相关方面对电信诈骗的打击力度并不小。去年6月以来,公安机关共破获各类电信网络诈骗案件5万余起,查处违法犯罪嫌疑人2万余名,捣毁诈骗窝点4000余个。不过,一件更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发生了,有的部门在向当事人拨打电话时,往往会被当做电信诈骗而被挂断。
其实,这样的尴尬,企业也同样存在。
在很长一段时期,利用移动通信向特定消费群体进行营销,是各行业企业一种营销方式。而通过电话、短信等通信方式,企业也能及时得到消费者信息反馈,对产品设计和服务模式进行及时调整,以适应市场所需。
而今不论是在电子邮箱里,抑或是手机上收到商品信息,恐怕已经没有多少消费者敢随便点开链接,因为谁也不知道这些链接的背后,到底是不是“李鬼”。面对商家进行的各种调查活动,即便有奖品赠送,也不愿填上相关信息,因为不知道这些信息,会不会被别有用心的个别人二次利用。就连逛街去商家店里蹭个WIFI,也要问得明明白白,担心被“钓鱼”。
在这样的警惕心态之下,消费者能否安心消费,就不言而喻了。
从伪造各类通信信息到转移受骗者的钱款,电信诈骗者在很大程度上,是在利用各类相关企业在信用体系和支付体系上存在的种种漏洞,而企业为了分析消费群体所收集整理的相关信息,在这样的情况下也难保无恙。这些信息和漏洞一旦被人为串联在一起,很容易造成一些假象,为诈骗者所利用,最终诱使受害人上当。
更重要的是,很多企业在设计信用和支付体系时,并没有考虑到一类消费群体--中年以上的“互联网遗民”,这一人群对于移动和互联网相关操作并不谙熟,对相应名词更是云里雾里。对于这类人群而言,进行正常网络支付都有困难,更别说接到诈骗者的误导信息之后了,很容易将验证码等重要信息泄露。而积累多年的积蓄甚至退休金,在诈骗者眼中,无疑是个“聚宝盆”。
换言之,防范电信诈骗,相关企业也不能放松。一方面应当完善相关信用和支付体系,在不为消费者增加额外负担和支出的情况下堵住可能存在的漏洞;另一方面应当加强内部自律和管理,杜绝消费者信息外泄。针对中老年消费者,也应当有更加人性化的服务模式,以保证他们在消费过程中的信息安全。对于通信、金融类企业而言,更应当与有关部门建立更好的协作机制,以尽自身的社会责任。
毕竟,在现有的市场环境下,确保信息安全,对于企业而言,也是一种竞争力。在信息安全上创新升级,成为人们的期待。
本文转自d1net(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