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门而入,破门而出
彩虹糖有一支经典的广告。
画面中一只吃彩虹的长颈鹿,玩味十足。我试着寻找彩虹糖广告片背后的故事,遗憾的是,无疾而终,唯独一个20秒的片子留下深刻印象。也许,你也有相同的发现,尽管营销手段层出不穷的多媒体聚合时代,仍有不少广告片段能被称为音频媒体中的艺术品,虽然这种艺术热衷于获取商业利润。不得不承认,能够让我们沉浸在享受之中,心甘情愿的被“洗脑”也是门学问。如果仅从创意上讲,佩服那些能在几十秒,甚至几秒内就将一个品牌内涵讲清楚的实例。
有时候,传达企业的初衷,需要讲些故事,有时候,20秒就能认识一个新世界。总得来说,能够被称为艺术品的产品才容易被市场记住,被时代记住。
接下来想简单聊聊,APP这件小事。
如今,APP已不再仅是一种工具类的存在,已然变成了生活方式。手机里有两种应用:一类是不得不存在的解决问题型APP,比如社交、天气、购物、商务出行等软件;另一类则完全取决于兴趣,范围则大的多。
2015年可以被称为APP元年,一大波APP袭来,一大波退去。买个苹果,装个APP,买个猕猴桃,装个APP......“买、买、买”进化成了“装、装、装”。一千种需求中可能有不止一千个APP,背后蕴含的是互联网时代所引发的人们习惯方式的改变,及垂直经济的潜力被越来越多的人看好,也有人寄希望于APP创业。由一个个小小的创意引爆的APP效应揭示了商业环境的便利性,同时也有必要理清那些出现不久就消失的产品为何消失。
到底什么样的产品才是具有艺术性留存价值的作品?
在艺术作品中,最富有意义的部分即是技巧以外的个性
艺术品的耐人寻味在于想象空间丰富,而惊人的产品则需要具备艺术品一样的深刻内涵,这种内涵往往体现在自身价值上。
拿微信举个例子。张小龙说过微信有四个价值观:以用户价值为归依、让创造发挥价值、好的产品用完即走、商业化存在于无形之中。所以,微信能够成为粘性很高的产品。虽然所有的产品不尽有相同的初衷或者有相同层次的价值属相,但每款产品还是应有超出目前体量的格局,看得远才有可能走得更远。
都说,互联网产品总是生于拉新,死于留存。原因可能像山本耀司说的那样,创作活动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是从努力并集中精神观察开始的,如果只从知识的领域出发,是不会有创造力的。
何为集中精神式的观察,就是永无休止的思考和对生活精雕细琢般的领悟。产品可以是精益创业下某一刻的灵感喷涌,但这样的产品要兼具“人性”。什么样的人性?就是真正对用户负责的产品,不是开发者一时兴起做的一件事,是长久性的服务于切实需要。在市场的竞争中不断打磨、思考,失败了重来,勇于克服重重阻碍,愿意牺牲短期利益的产品。像俗话说的,创业是一场没有时间节点的持久战,没有强大的责任心和耐心,没办法走到最后。
现阶段,对用户来说,有真正价值的产品至少满足几个特征:产品处在一个有机产业链中,具有生态属性,不是单独存在的功能体;对合作者或者用户是相对开放的,不以短期利益为出发点来增强粘性;从用户或合作者的切实需要出发,不强加个人商业利益;能够有改变外界生态和内部环境的基因,有坚信扭转时局而往正向思维引导的信心等。
完美不是没有任何东西可加,而是没有任何东西可减
虽然完美是个略显夸张和虚拟的词,但完美都是相对而言的。在同行业中被更多用户认可,甚至被同行业者佩服的就可以称之为接近完美。
艺术领域中,认为完美的产品不是没有任何东西可加,而是没有任何东西可减。因为精致的作品所走的每一步都是经过创造者准确测算的,是创造者及整个团队心血所在,这样的作品中必然满含诚意。
最后是一个略带艺术性,且无比真诚的“邀请函”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互联网周刊》、eNet硅谷动力共同主办的“2016中国APP分类排行榜发布暨颁奖晚宴”即将于7月在北京举行。
这不是一个简单的邀请,这里的每一个人都心怀朝圣之心,愿见证君子之志,兼顾过去与未来,评选出2016上半年度各个领域优秀的尤其是继续具有宏大发展潜力的APP,挖掘、传达这些优秀APP背后的企业团队的使命和价值观。
与其说成长之路不如说坚持之道,与其说愿景之远不如说使命之本,与其说创新之难不如说责任之大。我们坚信:惟诚可以破天下之伪,惟实可以破天下之虚,没有创新欲望与希望的事物是没有意义的。
尤其是在移动互联网迈入全民时代,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出现,大众社会更本质的共性化需求出现,用户族群裂变时,必然来临的挑战也必然成为下一轮更强势的反弹性机遇。
不可否认的是,更大压强造就的新时代的新型盖世英雄在悄然孕育中,想颠覆一个旧世界创造一个新世界者,其客观环境正在到来,或离一个改变的时刻越来越近。7月,北京,我们等待盖世英雄的回归。
本文转自d1net(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