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我们记录和实现一个复杂的事务时,我们通常需要多种基本类型,比如在我们记录一个学生信息的时候,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整型来记录年龄,字符型记录名字和性别等等,那对于该几个类型的单独的使用,在代码可读性方面有着巨大的影响,那么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采用结自定义类型,对该学生类型进行合理的封装,那么今天就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几种自定义类型的使用。
1.结构体类型
结构是一些值的集合·,这些值称为成员变量。结构的每个成员可以是不同的变量。
1.1 结构的声明和定义
对于结构体的声明,有两种形式,第一种是普通的声明
struct tag // tag是标签名,可以改变 { 成员列表; } 对于这种普通的声明这里有两种定义方式: struct tag // tag是标签名,可以改变 { 成员列表; }s1,s2;s1,s2//方法一 struct tag s3;s3//方法二 还有一种是特殊的声明,对于该声明只能进行一次定义 struct { int a; char b; float c; }x; struct { int a; char b; float c; }a[20], *p;//结构体定义,只能在此处定义
对于以上内容,如果p=&x,该是非法的,因为在编译器的角度上来看,两者是不同的类型。
1.2 结构的自引用
下面我看大家看两段代码,大家看看那种自引用方式是正确的
struct Node { int data; struct Node next; }; struct Node { int data; struct Node* next; };
很明显这里第二引用是正确的,因为第一种会导致该无限制的产生next变量,这种是非常危险的,会导致struct Node变量无限大,而对于第二种存储的是下个节点的地址,对于地址只有4个或8个字节,这就不会导致struct Node变量无限大。
1.3 结构体初始化
对于初始化我们这里也有两种方式:
第一种是按顺序的初始化,也就是按顺序对对应的内部成员初始化,如
struct Stu //类型声明 { char name[15];//名字 int age; //年龄 }; struct Stu s = {"zhangsan", 20};
还有一种是我们也可以进行乱序的初始化,但要指定该名字,如下
初始化:
1.4 结构体内存对齐
既然我们知道结构体的定义和声明,那对于结构体在内存中的存储又是怎么样的呢?实际上结构体在内存中的存储遵循的是对齐规则,那具体的规则是什么呢?
结构体对齐规则:
1. 第一个成员在与结构体变量偏移量为0的地址处。
2. 其他成员变量要对齐到某个数字(对齐数)的整数倍的地址处。
对齐数 = 编译器默认的一个对齐数 与 该成员大小的较小值。
VS中默认的值为8
Linux gcc:没有对齐数,对齐数就是成员自身大小
3. 结构体总大小为最大对齐数(每个成员变量都有一个对齐数)的整数倍。(这里的对齐数是:包含嵌套结构体成员中的·对齐数的·所有对齐数的最大值)
4. 如果嵌套了结构体的情况,嵌套的结构体对齐到自己的最大对齐数的整数倍处,结构体的整
体大小就是所有最大对齐数(含嵌套结构体的对齐数)的整数倍。
这里大家可能还不怎么清楚,这里我给大家上实例讲解
struct Node { char a; int b; char c; }; //这里我们定义一个结构体
(此处使用的是vs2019编译器,对齐数为8),这里该在内存的分布就可以表示为
这里a的偏移量为0,所以该从0开始,对于b该对齐数则为4,由于该需要到对齐数的整数倍处,所以此处就从4开始存储四个字节,而对于该蓝色区域,则进行空置,由于c的对齐数为1,所以该就从该整数倍数存储在第九个字节处,又由于结构体的大小必须是该最大对齐数的整数倍,所以该大小就要占到12个字节。
这里我们用代码测试一下,该结构体大小是否是12字节
struct Node { char a; int b; char c; }; int main() { printf("%d\n", sizeof(struct Node)); return 0; }
结果如下:
对于结构体对齐数规则我们可以使用ofsetof这个宏(这个宏是计算结构体成员相较于该起始位置的偏移量的)
对于该用法是:ofsetof(结构体名,成员);该需要包含头文件是stddef.h
这里我们用ofsetof这个宏来测试一下我们的推论。
#include<stdlib.h> #include<stddef.h> struct Node { char a; int b; char c; }; int main() { printf("%d\n",offsetof(struct Node, a)); printf("%d\n", offsetof(struct Node, b)); printf("%d\n", offsetof(struct Node, c)); return 0; }
结果如下:
1.5 修改默认对齐数
对于默认对齐数,我们是否可以修改呢,答案是可以,那对于默认对齐数的修改,这里就需要我们使用一个预指令#pragma
这里我们直接看代码
#pragma pack(8)//设置默认对齐数为8 struct S1 { char c1; int i; char c2; }; #pragma pack()//取消设置的默认对齐数,还原为默认 #pragma pack(1)//设置默认对齐数为1 struct S2 { char c1; int i; char c2; }; #pragma pack()//取消设置的默认对齐数,还原为默认 int main() { printf("%d\n", sizeof(struct S1)); printf("%d\n", sizeof(struct S2)); return 0; }
结果如下:
这里我们看到该修改默认对齐数,对自定义结构体大小是有影响的,至于大小的准确性,大家可 以根据上面我教给大家的方法自行验算。
1.6 结构体传参
对于结构体传参这里我们就不用代码说明,这里我们最好选择传地址,原因如下:
函数传参的时候,参数是需要压栈,会有时间和空间上的系统开销。
如果传递一个结构体对象的时候,结构体过大,参数压栈的的系统开销比较大,所以会导致性能的
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