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大数据应用平台 运营商具有天然的优势

本文涉及的产品
云原生大数据计算服务MaxCompute,500CU*H 100GB 3个月
简介:

发展大数据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应用,即通过对数据的挖掘、建模、分析、应用,提升政府治理水平,引领产业转型创新,服务改善民生。因此,信息的应用和信息平台的建设是繁荣大数据的关键。“互联网+”是以平台为中心的应用,云管端的核心是平台,平台既是业务的运行中心,又是海量数据的集散地和安全的管控点。5月13日上午举行的第十三届中国信息港论坛“大平台成就大应用”专题峰会上,来自政府、通信运营企业、医疗卫生行业的代表以及专家学者就如何合作共建大数据应用平台、挖掘大数据价值等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

在第十三届中国信息港论坛的“大平台成就大应用”专题峰会上,中国移动副总裁李正茂表示,像医疗、交通这样的重点领域,由于大数据平台涉及信息较多、内容较重要,因而要特别做好平台的监管和保障,而电信运营商在这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李正茂表示,今年“两会”刚刚通过的《“十三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十三五”期间要提出“实施大数据战略”,这就标志着大数据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国家的重要战略资源。但是他认为,大数据与石油这样的资源不同,石油会被耗尽,而大数据会一直存在,并且体量会越来越大。谈到大数据的价值,李正茂说,大数据就像是物联网时代各行各业的味精,食物中缺少味精就变得逊色很多,大数据的作用也是这样,在互联网时代,没有大数据,各行各业很难运行得漂亮,大数据将为各行各业带来巨大能量。

李正茂强调,信息的引用和信息平台的建设是大数据的关键,大数据需要大平台拉动,“互联网+”是以平台为中心的应用,平台是海量数据的集散地和数据的监测管控中心,因而构建大数据平台是十分重要的。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网络应用的功能需求更加多样化,这就需要加快建设技术更先进、功能更强大的网络平台。大数据应用平台将首先在一些重点领域建立,金融、医疗、交通等重点领域,由于涉及信息较多、内容较为重要,一旦出现信息泄露,将给个人甚至国家带来重大损失。因此这些信息涉及国计民生的、社会安全的重点领域,需要特别管控,做好平台的统一监管,保障国计民生。

在大数据应用平台的建设方面,李正茂认为,电信运营商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是以运营商为主体建设的平台是完全可控可靠的,三大运营商作为通信行业的支柱,一直以来都按照“谁接入,谁负责”的原则,积极配合国家对语音通话和网络内容进行电信级别的安全管控;二是电信运营商有丰富的经验,依托运营商建立平台可以充分地应用现有资源,借用成功经验,借助这些海量数据进行数据分析,有助于提供更精准的指导。

李正茂介绍,作为信息化的倡导者和推动者,中国移动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和平台优势,致力于大数据平台的建设,到目前为止,大云的大数据相关产品已经在17个省市进行了超过100项应用试点和商用,部署规模超过3000台服务器,在快速响应市场需求的同时也降低了企业运营成本。在医疗大数据应用平台方面,中国移动建立了专业和开放的医疗健康云平台,通过与产业链的广泛合作,提供多种医疗健康服务,为用户提供专业化、个性化的服务。中国移动还通过自身的大数据分析能力,提供丰富的增值服务。此外,中国移动运用大数据和网络优势,在交通及物流领域也做了一些探索,实现了智能化的运输网络与运力规划,在实施交通能力和车队管理等方面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李正茂强调,在“互联网+ ”时代,大数据应用平台的特征就是业务交叉性强、融合性强,这需要建立协同机制,加强跨行业、跨部门的沟通与协作。

本文转自d1net(转载)

相关实践学习
基于MaxCompute的热门话题分析
Apsara Clouder大数据专项技能认证配套课程:基于MaxCompute的热门话题分析
相关文章
|
1月前
|
数据可视化 关系型数据库 MySQL
基于python大数据的的海洋气象数据可视化平台
针对海洋气象数据量大、维度多的挑战,设计基于ECharts的可视化平台,结合Python、Django与MySQL,实现数据高效展示与交互分析,提升科研与决策效率。
|
3月前
|
存储 数据采集 搜索推荐
Java 大视界 -- Java 大数据在智慧文旅旅游景区游客情感分析与服务改进中的应用实践(226)
本篇文章探讨了 Java 大数据在智慧文旅景区中的创新应用,重点分析了如何通过数据采集、情感分析与可视化等技术,挖掘游客情感需求,进而优化景区服务。文章结合实际案例,展示了 Java 在数据处理与智能推荐等方面的强大能力,为文旅行业的智慧化升级提供了可行路径。
Java 大视界 -- Java 大数据在智慧文旅旅游景区游客情感分析与服务改进中的应用实践(226)
|
3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数据采集 数据可视化
Java 大视界 -- 基于 Java 的大数据可视化在城市空气质量监测与污染溯源中的应用(216)
本文探讨Java大数据可视化在城市空气质量监测与污染溯源中的创新应用,结合多源数据采集、实时分析与GIS技术,助力环保决策,提升城市空气质量管理水平。
Java 大视界 -- 基于 Java 的大数据可视化在城市空气质量监测与污染溯源中的应用(216)
|
3月前
|
存储 监控 数据可视化
Java 大视界 -- 基于 Java 的大数据可视化在企业生产运营监控与决策支持中的应用(228)
本文探讨了基于 Java 的大数据可视化技术在企业生产运营监控与决策支持中的关键应用。面对数据爆炸、信息孤岛和实时性不足等挑战,Java 通过高效数据采集、清洗与可视化引擎,助力企业构建实时监控与智能决策系统,显著提升运营效率与竞争力。
|
3月前
|
Java 大数据 数据处理
Java 大视界 -- 基于 Java 的大数据实时数据处理在工业互联网设备协同制造中的应用与挑战(222)
本文探讨了基于 Java 的大数据实时数据处理在工业互联网设备协同制造中的应用与挑战。文章分析了传统制造模式的局限性,介绍了工业互联网带来的机遇,并结合实际案例展示了 Java 在多源数据采集、实时处理及设备协同优化中的关键技术应用。同时,也深入讨论了数据安全、技术架构等挑战及应对策略。
|
3月前
|
数据采集 搜索推荐 Java
Java 大视界 -- Java 大数据在智能教育虚拟学习环境构建与用户体验优化中的应用(221)
本文探讨 Java 大数据在智能教育虚拟学习环境中的应用,涵盖多源数据采集、个性化推荐、实时互动优化等核心技术,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其在提升学习体验与教学质量中的成效,并展望未来发展方向与技术挑战。
|
1月前
|
传感器 人工智能 监控
拔俗多模态跨尺度大数据AI分析平台:让复杂数据“开口说话”的智能引擎
在数字化时代,多模态跨尺度大数据AI分析平台应运而生,打破数据孤岛,融合图像、文本、视频等多源信息,贯通微观与宏观尺度,实现智能诊断、预测与决策,广泛应用于医疗、制造、金融等领域,推动AI从“看懂”到“会思考”的跃迁。
|
3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Java 大视界 -- Java 大数据机器学习模型在自然语言生成中的可控性研究与应用(229)
本文深入探讨Java大数据与机器学习在自然语言生成(NLG)中的可控性研究,分析当前生成模型面临的“失控”挑战,如数据噪声、标注偏差及黑盒模型信任问题,提出Java技术在数据清洗、异构框架融合与生态工具链中的关键作用。通过条件注入、强化学习与模型融合等策略,实现文本生成的精准控制,并结合网易新闻与蚂蚁集团的实战案例,展示Java在提升生成效率与合规性方面的卓越能力,为金融、法律等强监管领域提供技术参考。
|
3月前
|
存储 人工智能 算法
Java 大视界 -- Java 大数据在智能医疗影像数据压缩与传输优化中的技术应用(227)
本文探讨 Java 大数据在智能医疗影像压缩与传输中的关键技术应用,分析其如何解决医疗影像数据存储、传输与压缩三大难题,并结合实际案例展示技术落地效果。
|
3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安全 Java
Java 大视界 -- Java 大数据在智能金融反洗钱监测与交易异常分析中的应用(224)
本文探讨 Java 大数据在智能金融反洗钱监测与交易异常分析中的应用,介绍其在数据处理、机器学习建模、实战案例及安全隐私等方面的技术方案与挑战,展现 Java 在金融风控中的强大能力。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