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书接上回,我们讲完了初等《函数》章,这次讲的是数组,该章理论偏多,故习题就会少一些,但后面会有3个在我们代码学习中非常重要的3个习题,这篇共2400字,相信如果你认真的看过,肯定会收获巨大!
所以安全带系好,发车啦(建议电脑观看)。
目录
1.一维数组
1.1数组的创建
1.2数组的初始化:
1.3一维数组的使用
1.4 一维数组在内存中的存储
2.二维数组
2.1数组的创建:
2.2数组初始化:
2.3 二维数组的使用:
2.4 二维数组在内存中的存储:
3.数组越界
4.基本练习:
思维导图
1.一维数组
1.1数组的创建
语法:
数组是一组相同类型元素的集合。
下面是代码形式
type arr_name [n] //type 类型 ,arr_name 数组名 , [n]表示的是有n个有限的数组内容 int arr1[10] = {0};//当数组指定大小时则可以不初始化,反之不指定数组大小就必选嘚初始化 char arr2[10] = {0}; double arr3[10] = {0};
细节:
确认数组大小的括号内必须是一个常数表达式(3+2、 3*2 ,...)
除非你的编译器用的是C99标准及以上否则都没有变长数组这个语法
变长数组:
int n = 0;
type name [n] ,其里面的n是一个变量。
附:若定义变长数组是不能初始化的
1.2数组的初始化:
数组的初始化是指,在创建数组的同时给数组的内容一些合理初始值(初始化)。
下面是代码形式
int arr1[10] = {1,2,3};//不完全初始化 int arr3[10] = {1,2,3,4,5,6,7,8,9,10};//完全初始化 int arr2[] = {1,2,3,4};//没指定大小,则必须初始化,这样也就确定了这个数组的大小 4 int arr4[] = {0};//相同当arr4这种数组大小 1 char arr5[] = {'a','b',48,'\0'};//因为外面的数据类型是字符故里面的48将会通过ASCII表被转换成0 char arr6[] = {'a','b',48};//这和上面的比较没用\0则在打印或者sizeof时将无法自动停止 char arr7[] = "ab"//这种自带了\0隐藏在了最后 char arr8[] = {'a','b','\0'};//上下同义
附:不完全初始将会在没初始化的部分放成0
1.3一维数组的使用
若要使用一维数组,则需要使用下标应用操作符 [ ]
数组是通过下标来访问的,从0开始
语法:
代码如下:
int arr[] = {1,2,3,4,5,6,7,8,9,10}; //求一个数组的大小:(利用sizeof) int len = sizeof(arr) / sizeof(arr[0]);//将总大小求出再除以其中一个数组的大小即为总个数
1.此处为指定数组大小,但初始化,则其数组大下为 10
其下标范围就是0 ~ 9 即:
arr[0] == 1 , arr[1] == 2 , .... ,arr[9] == 10;
1.4 一维数组在内存中的存储
一维数组在内存中是连续存放的
下面用代码来验证: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int arr[10] = {0}; int i = 0; int sz = sizeof(arr)/sizeof(arr[0]); for(i=0; i<sz; ++i) { printf("&arr[%d] = %p\n", i, &arr[i]); } return 0; }
从他们的地址可以看出数组类型指定成int时其内存空间也是4个字节,且他们连续的和地址随下标的增加而增加
附:在二维数组中的数组名也就是首元素地址表示:二维数组的第一行
2.二维数组
2.1数组的创建:
int arr [2][4] ; 第一个[ ] 可以看成行,第二个[ ] 可以看成
则图形可以大概看成这样:
2.2数组初始化:
int arr[3][4] = {1,2,3,4}; int arr[3][4] = {{1,2},{4,5},{5,6}}; int arr[][4] = {{2,3},{4,5}};
1.在大括号里面的第一个大括号表示第一行的初始化,第二个大括号,这表示为第二行,...以此类推
2.二维数组如果有初始化,行可以省略,列不能省略
3.3 * 4 共12个元素 ,但只初始化了4个,剩下的会变成0
4.不能写成arr[3][4] ={{1,2},{ } ,{3,4}};里面的大括号不能空
2.3 二维数组的使用:
其用法和一维数组一样,也是同过下标来访问且范围是,
如二维数组arr[3][4] 其行的范围是 0~2 列的范围是 0~3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int arr[3][4] = { 0 }; int i = 0; int j = 0; for (i = 0; i < 3; i++) { for (j = 0; j < 4; j++) { scanf("%d", &arr[i][j]);//输入12个数放在数组内 } } for (i = 0; i < 3; i++) { for (j = 0; j < 4; j++) { printf("%d ", arr[i][j]);//输出12个数 } } return 0; }
2.4 二维数组在内存中的存储:
用和一维数组一样的方法用代码证明: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int arr[3][4]; int i = 0; for(i=0; i<3; i++) { int j = 0; for(j=0; j<4; j++) { printf("&arr[%d][%d] = %p\n", i, j,&arr[i][j]); } } return 0; }
可以看出虽然是分行和列的但是他们的地址也是连续的
即二维数组的内存也是连续存储的
3.数组越界
无论是一维数组or二维数组从上面可知他们都是有范围的,既然定了范围就不能去超过它,否则就是数组越界
下面写一个常见的数组越界问题: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int arr[10] = {1,2,3,4,5,6,7,8,9,10}; int i = 0; for(i=0; i<=10; i++) { printf("%d\n", arr[i]); } return 0; }
数组的下标是从0开始的,即 arr[0] == 1 arr[2] == 2 .... arr[9] == 10
//此处的数组大小为10,故其范围就是0~9
//在循环部分中的判断部分当 i等于10 的时候,越界访问了
应该改成 i < 10
附:当你数组越界时程序不一定会报错,所以在写代码时一定要自己检查好数组是否越界
不报错时,可能你会看到输出一个随机值
报错时的图:
4.基本练习:
1.冒泡排序
2.三子棋
3.扫雷
本章完。预知后事如何,暂听下回分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