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阶C语言 第三章-------《数组》(一维数组,二维数组,数组越界.....) 知识点+思维导图+基本练习题+超详细+通俗易懂(建议收藏)

简介: 初阶C语言 第三章-------《数组》(一维数组,二维数组,数组越界.....) 知识点+思维导图+基本练习题+超详细+通俗易懂(建议收藏)

绪论

      书接上回,我们讲完了初等《函数》章,这次讲的是数组,该章理论偏多,故习题就会少一些,但后面会有3个在我们代码学习中非常重要的3个习题,这篇共2400字,相信如果你认真的看过,肯定会收获巨大!

image.png

所以安全带系好,发车啦(建议电脑观看)。


目录



1.一维数组

1.1数组的创建

1.2数组的初始化:

1.3一维数组的使用

1.4 一维数组在内存中的存储

2.二维数组

2.1数组的创建:

2.2数组初始化:

2.3 二维数组的使用:

2.4 二维数组在内存中的存储:

3.数组越界

4.基本练习:

思维导图

image.png

1.一维数组

1.1数组的创建

语法:

数组是一组相同类型元素的集合。

下面是代码形式

type arr_name [n]
//type 类型 ,arr_name 数组名 , [n]表示的是有n个有限的数组内容
int arr1[10] = {0};//当数组指定大小时则可以不初始化,反之不指定数组大小就必选嘚初始化
char arr2[10] = {0};
double arr3[10] = {0};

细节:

确认数组大小的括号内必须是一个常数表达式(3+2、 3*2   ,...)

除非你的编译器用的是C99标准及以上否则都没有变长数组这个语法

变长数组:

int n = 0;

type name [n] ,其里面的n是一个变量。

附:若定义变长数组是不能初始化的

1.2数组的初始化:

数组的初始化是指,在创建数组的同时给数组的内容一些合理初始值(初始化)。

下面是代码形式

int arr1[10] = {1,2,3};//不完全初始化
int arr3[10] = {1,2,3,4,5,6,7,8,9,10};//完全初始化
int arr2[] = {1,2,3,4};//没指定大小,则必须初始化,这样也就确定了这个数组的大小 4
int arr4[] = {0};//相同当arr4这种数组大小 1
char arr5[] = {'a','b',48,'\0'};//因为外面的数据类型是字符故里面的48将会通过ASCII表被转换成0
char arr6[] = {'a','b',48};//这和上面的比较没用\0则在打印或者sizeof时将无法自动停止
char arr7[] = "ab"//这种自带了\0隐藏在了最后
char arr8[] = {'a','b','\0'};//上下同义

附:不完全初始将会在没初始化的部分放成0

1.3一维数组的使用

若要使用一维数组,则需要使用下标应用操作符 [ ]  

数组是通过下标来访问的,从0开始

语法:

代码如下:

int arr[] = {1,2,3,4,5,6,7,8,9,10};
//求一个数组的大小:(利用sizeof)
int len = sizeof(arr) / sizeof(arr[0]);//将总大小求出再除以其中一个数组的大小即为总个数 

1.此处为指定数组大小,但初始化,则其数组大下为 10

其下标范围就是0 ~ 9  即:

arr[0] == 1 , arr[1] == 2 , .... ,arr[9] == 10;

1.4 一维数组在内存中的存储

一维数组在内存中是连续存放的

image.png

下面用代码来验证: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int arr[10] = {0};
 int i = 0;
    int sz = sizeof(arr)/sizeof(arr[0]);
 for(i=0; i<sz; ++i)
 {
 printf("&arr[%d] = %p\n", i, &arr[i]);
 }
 return 0;
}

image.png

从他们的地址可以看出数组类型指定成int时其内存空间也是4个字节,且他们连续的和地址随下标的增加而增加

附:在二维数组中的数组名也就是首元素地址表示:二维数组的第一行

2.二维数组

2.1数组的创建:

int arr [2][4] ; 第一个[ ] 可以看成行,第二个[ ] 可以看成

则图形可以大概看成这样:

image.png

2.2数组初始化:

int arr[3][4] = {1,2,3,4};
int arr[3][4] = {{1,2},{4,5},{5,6}};
int arr[][4] = {{2,3},{4,5}};

1.在大括号里面的第一个大括号表示第一行的初始化,第二个大括号,这表示为第二行,...以此类推

2.二维数组如果有初始化,行可以省略,列不能省略

3.3 * 4 共12个元素 ,但只初始化了4个,剩下的会变成0

4.不能写成arr[3][4] ={{1,2},{  } ,{3,4}};里面的大括号不能空

2.3 二维数组的使用:

其用法和一维数组一样,也是同过下标来访问且范围是,

如二维数组arr[3][4] 其行的范围是 0~2 列的范围是 0~3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int arr[3][4] = { 0 };
    int i = 0;
    int j = 0;
    for (i = 0; i < 3; i++)
    {
        for (j = 0; j < 4; j++)
        {
            scanf("%d", &arr[i][j]);//输入12个数放在数组内
        }
    }
    for (i = 0; i < 3; i++)
    {
        for (j = 0; j < 4; j++)
        {
            printf("%d ", arr[i][j]);//输出12个数
        }
    }
        return 0;
}

2.4 二维数组在内存中的存储:

用和一维数组一样的方法用代码证明: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int arr[3][4];
 int i = 0;
 for(i=0; i<3; i++)
 {
 int j = 0;
 for(j=0; j<4; j++)
 {
 printf("&arr[%d][%d] = %p\n", i, j,&arr[i][j]);
 }
 }
 return 0;
}

image.png

可以看出虽然是分行和列的但是他们的地址也是连续的

即二维数组的内存也是连续存储的

image.png

3.数组越界

无论是一维数组or二维数组从上面可知他们都是有范围的,既然定了范围就不能去超过它,否则就是数组越界

下面写一个常见的数组越界问题: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int arr[10] = {1,2,3,4,5,6,7,8,9,10};
    int i = 0;
    for(i=0; i<=10; i++)
   {
        printf("%d\n", arr[i]);
   }
 return 0;
}

数组的下标是从0开始的,即 arr[0] == 1  arr[2] == 2 ....  arr[9] == 10

//此处的数组大小为10,故其范围就是0~9

//在循环部分中的判断部分当 i等于10 的时候,越界访问了

应该改成 i < 10

附:当你数组越界时程序不一定会报错,所以在写代码时一定要自己检查好数组是否越界

不报错时,可能你会看到输出一个随机值

报错时的图:

image.png

4.基本练习:

1.冒泡排序

2.三子棋

3.扫雷

本章完。预知后事如何,暂听下回分说。

相关文章
|
2月前
|
传感器 算法 安全
【C语言】两个数组比较详解
比较两个数组在C语言中有多种实现方法,选择合适的方法取决于具体的应用场景和性能要求。从逐元素比较到使用`memcmp`函数,再到指针优化,每种方法都有其优点和适用范围。在嵌入式系统中,考虑性能和资源限制尤为重要。通过合理选择和优化,可以有效提高程序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
186 6
|
3月前
|
存储 缓存 算法
在C语言中,数据结构是构建高效程序的基石。本文探讨了数组、链表、栈、队列、树和图等常见数据结构的特点、应用及实现方式
在C语言中,数据结构是构建高效程序的基石。本文探讨了数组、链表、栈、队列、树和图等常见数据结构的特点、应用及实现方式,强调了合理选择数据结构的重要性,并通过案例分析展示了其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旨在帮助读者提升编程能力。
99 5
|
3月前
|
存储 程序员 编译器
C 语言数组与指针的深度剖析与应用
在C语言中,数组与指针是核心概念,二者既独立又紧密相连。数组是在连续内存中存储相同类型数据的结构,而指针则存储内存地址,二者结合可在数据处理、函数传参等方面发挥巨大作用。掌握它们的特性和关系,对于优化程序性能、灵活处理数据结构至关重要。
|
3月前
|
存储 C语言 计算机视觉
在C语言中指针数组和数组指针在动态内存分配中的应用
在C语言中,指针数组和数组指针均可用于动态内存分配。指针数组是数组的每个元素都是指针,可用于指向多个动态分配的内存块;数组指针则指向一个数组,可动态分配和管理大型数据结构。两者结合使用,灵活高效地管理内存。
|
3月前
|
存储 NoSQL 编译器
C 语言中指针数组与数组指针的辨析与应用
在C语言中,指针数组和数组指针是两个容易混淆但用途不同的概念。指针数组是一个数组,其元素是指针类型;而数组指针是指向数组的指针。两者在声明、使用及内存布局上各有特点,正确理解它们有助于更高效地编程。
|
3月前
|
存储 人工智能 算法
数据结构实验之C 语言的函数数组指针结构体知识
本实验旨在复习C语言中的函数、数组、指针、结构体与共用体等核心概念,并通过具体编程任务加深理解。任务包括输出100以内所有素数、逆序排列一维数组、查找二维数组中的鞍点、利用指针输出二维数组元素,以及使用结构体和共用体处理教师与学生信息。每个任务不仅强化了基本语法的应用,还涉及到了算法逻辑的设计与优化。实验结果显示,学生能够有效掌握并运用这些知识完成指定任务。
81 4
|
4月前
|
存储 编译器 C语言
【c语言】数组
本文介绍了数组的基本概念及一维和二维数组的创建、初始化、使用方法及其在内存中的存储形式。一维数组通过下标访问元素,支持初始化和动态输入输出。二维数组则通过行和列的下标访问元素,同样支持初始化和动态输入输出。此外,还简要介绍了C99标准中的变长数组,允许在运行时根据变量创建数组,但不能初始化。
81 6
|
1月前
|
存储 算法 C语言
【C语言程序设计——函数】素数判定(头歌实践教学平台习题)【合集】
本内容介绍了编写一个判断素数的子函数的任务,涵盖循环控制与跳转语句、算术运算符(%)、以及素数的概念。任务要求在主函数中输入整数并输出是否为素数的信息。相关知识包括 `for` 和 `while` 循环、`break` 和 `continue` 语句、取余运算符 `%` 的使用及素数定义、分布规律和应用场景。编程要求根据提示补充代码,测试说明提供了输入输出示例,最后给出通关代码和测试结果。 任务核心:编写判断素数的子函数并在主函数中调用,涉及循环结构和条件判断。
62 23
|
1月前
|
算法 C语言
【C语言程序设计——函数】利用函数求解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头歌实践教学平台习题)【合集】
本文档介绍了如何编写两个子函数,分别求任意两个整数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内容涵盖循环控制与跳转语句的使用、最大公约数的求法(包括辗转相除法和更相减损术),以及基于最大公约数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通过示例代码和测试说明,帮助读者理解和实现相关算法。最终提供了完整的通关代码及测试结果,确保编程任务的成功完成。
66 15
|
1月前
|
C语言
【C语言程序设计——函数】亲密数判定(头歌实践教学平台习题)【合集】
本文介绍了通过编程实现打印3000以内的全部亲密数的任务。主要内容包括: 1. **任务描述**:实现函数打印3000以内的全部亲密数。 2. **相关知识**: - 循环控制和跳转语句(for、while循环,break、continue语句)的使用。 - 亲密数的概念及历史背景。 - 判断亲密数的方法:计算数A的因子和存于B,再计算B的因子和存于sum,最后比较sum与A是否相等。 3. **编程要求**:根据提示在指定区域内补充代码。 4. **测试说明**:平台对代码进行测试,预期输出如220和284是一组亲密数。 5. **通关代码**:提供了完整的C语言代码实现
60 24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