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行业云:跨越鸿沟,穿越周期

本文涉及的产品
云原生大数据计算服务 MaxCompute,5000CU*H 100GB 3个月
云原生大数据计算服务MaxCompute,500CU*H 100GB 3个月
简介: 新一代行业云:跨越鸿沟,穿越周期

最近流行的“穿越周期”,是企业发展的路径上一个生存和发展的关键词。而其实在企业的生命周期,产品的生命周期之外,技术也是有生命周期的。《跨越鸿沟》的作者杰弗里·摩尔,提出了技术产品生命周期的“峡谷模型”。他认为,早期市场与主流市场之间存在巨大的“鸿沟”。高瞻远瞩者只有跨过了“鸿沟”,转变成为实用主义者,才有能力进入到主流市场。回归到云计算市场来看,天生于云的互联网公司和科技企业显然是市场的先驱,市场的早期创造者和使用者,而政府凭借领先的意识同样较早的投入到云的怀抱。但云计算的主流市场,则是以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为代表的云上浪潮,它们眼前就存在着一道鸿沟。

浪潮云总经理颜亮认为,摆在传统行业面前的是一道“数字鸿沟”,现阶段要做到跨越鸿沟,迈向新一代行业云势在必行。

#1 “双无”和“双低”的数字鸿沟 

2006AWS被亚马逊发布算起,云计算产业已经走过了整整16年,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爆发式需求,直接驱动了云计算的高速增长。如今,各行业都已经开始接受云计算,并享受云计算带来的红利。实际上,云计算的渗透程度几乎与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成正比关系,云应用越发达的地区,数字经济的成长性就越高,进而经济活跃度和增长速度就越快。正因为如此,各地的智慧城市建设和数字化投资层出不穷。但值得深思的是,目前在建的智慧城市已经有几百个,真正称得上“智慧”的却寥寥无几。颜亮指出,“尽管智慧城市建设已经推动了两轮,城市数字化具备了一定的基础,但特别大的反差,在于基层治理的缺失,导致了基层正面临两大困局:无算力和无数据。”而在企业方面,大众消费市场的数字化程度与传统产业的数字化水平形成了巨大的落差,消费级市场的数字化已步入成熟期,而传统产业数字化刚处于起步阶段,正面临“双低”的问题:首先是数据显性化程度低。传统产业大量的数据沉淀在传统的表格、系统和设备里,没有得到合理的运用和价值挖掘;其次是数字技能水平低,这是困扰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传统企业的数字化建设和人才团队储备有一定的滞后性,因此完全依靠自己去转型,难度非常的大。

颜亮认为,无论是“双无”,还是“双低”,都是当今数字化世界面临的核心矛盾。经过浪潮云的研究发现,目前数字鸿沟的组成要素有三个:第一,是算力分布。因为云计算市场仍处于早期市场阶段,主要的算力分布仍以市场的先入者为主,算力分布不均,也是导致基层“双无”的根本原因。第二,是数据要素。目前,数据被列入第五类生产要素,数据成为了数字经济时代最有价值的资源数据。但因为数据的边际成本几乎为零,所以数据的价值看似最容易实现,但其实很难定义和捕捉。第三,是数字技能。按照毕马威的报告,数字化转型划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尝试阶段,扩展阶段,服务化阶段以及智能化阶段,目前绝大多数企业都处在尝试阶段,数字技能的欠缺是这些企业迈向更深层次数字化的最大鸿沟。

#2 如何跨越鸿沟 

解铃还须系铃人,要解决与数字化相关的难题,还需要从数字化的角度入手。首先,解决算力分布不均难题的办法就是分布式云。分布式云的特点就在于在近源交付云资源,让客户在本地享有和云同等的服务,分布式云本来就是从客户视角延伸而来的理念。亦如颜亮所言,“分布式云与公有云尽管有相同的云的技术路线、相同的技术栈、相同的技术能力和相同的云原生体系,但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分布式云是以用户为中心,公有云是以产品为中心。”也就是说,分布式云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来决定节点部署的位置。据悉,浪潮云目前在全国共设置了7个核心云中心,95个区域云中心,358Region,并预计今年年底还能再增加300个左右。业界成熟的公有云大都只有20多个Region,浪潮云的高Region密度,决定了分布式云比公有云,能够在距离用户更近的地方提供服务,这也是其可以解决算力不均的关键所在。其次,要解决数据要素难题,可以考虑建设一体化大数据平台。因为数据的问题,从来不是单纯的数据问题,而是一个巨大的系统问题,所以数据的平台能力在持续地攀升,围绕着数据治理、数据服务、数据安全,建设一体化大数据平台这个综合体是一个必由之路。第三,数字技能的发展,必然与安全相结合。尤其是在云环境下,安全的边界不断被打破,这是导致很多企业“望云却步”的原因。实际上,随着数字化程度的越来越高,安全问题自然会愈演愈烈,如果固守传统网络安全的旧思维,就无法解决云形态下,企业系统安全的构建,所以浪潮云也在尝试以新的安全运营体系来为用户守好最后的一道门。而分布式云、一体化大数据平台和安全运营体系这些元素的结合,又指向了新一代行业云的构建。

#3 新一代行业云助传统行业穿越周期 

Gartner在今年7月发布了云计算技术成熟度曲线,我们清晰地看到时下最热门的云原生,的确处在膨胀期的巅峰,而在萌芽期的技术路线上,分布式云正在快速的上升通道中。更值得关注的是Gartner 不仅首次定义了“行业云”的概念,并且行业云即将迈过萌芽期,进入到快速成熟的膨胀期。


浪潮云定义的新一代行业云,显然与Gartner的判断不谋而合。特别是,今年Gartner将浪潮云作为行业云和分布式云的标杆厂商纳入报告,这也意味着浪潮云已经踏上了行业云发展的主航道。我们也看到了浪潮云在践行新一代行业云方向上,不断的实践与突破。从分布式云的维度,浪潮在中国率先定义分布式云概念,目前已构建了覆盖全国的算力网络体系,实现了大规模算力调度。通过分布式云技术将算力输出进工厂、进社区、进乡村,以算力服务的方式布局到用户身边,实现无处不在的计算。通过多年在政务云领域的深耕,浪潮云目前正在支撑全国245个省市政府业务,成为很多城市治理的数字基石。从数据要素的维度,浪潮云将数据平台升级为一体化大数据平台,推动了数据的可信流通,当前阶段在政府、企业和产业界已实现落地,帮助其实现了数据的治理、数据的共享、数据的流通和数据的开放。在今年初发布的2021年度中国开放数林指数和《中国地方政府数据开放报告》中,山东位列开放数林指数省域综合排名全国第二,获得数开成荫奖,并在四个单项维度上,山东位列利用层第一。这样的成绩验证了浪潮云为山东省打造的一体化大数据平台体系得到了充分的运用。从安全运营的维度,数字世界的复杂性来看,只关注表面现象很容易陷入“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被动局面,作为运营者需要从更高的维度看待运营。浪潮云提出了两个关键词:第一是AIAI技术可以通过场景的方式去对应数据的气态化,目前在浪潮云的安全云中心已经有了800多个面向场景的模型,这就把数据面临的安全隐患,以及将会面临的安全攻击可能性全部呈现出来;第二是服务,过去的安全过分依赖于软硬件的搭建,未来则会更多通过云服务的形态输出。由这三个要素构建起来的就是新一代行业云。作为新一代行业云的缔造者,颜亮表示,新一代行业云将具备算力前移、数实融合和共建合营三个特征,同时在生态方面,浪潮云还将联合1000多家产业生态打造强算力支撑,强安全加持的保障体系。基于这个发展思路,浪潮云围绕着新一代行业云的实践,以政务云为基石,已开拓了国资云、医疗云、能源云等多个行业云。

我们知道,云本身是没有属性的,只有与行业场景结合,通过羽化打通物理和数字世界,才能够形成落地的价值。明显距离用户更近,更能发挥数据的价值,也更加安全的新一代行业云有能力帮助传统企业,跨越鸿沟,穿越新周期。

相关实践学习
基于MaxCompute的热门话题分析
本实验围绕社交用户发布的文章做了详尽的分析,通过分析能得到用户群体年龄分布,性别分布,地理位置分布,以及热门话题的热度。
SaaS 模式云数据仓库必修课
本课程由阿里云开发者社区和阿里云大数据团队共同出品,是SaaS模式云原生数据仓库领导者MaxCompute核心课程。本课程由阿里云资深产品和技术专家们从概念到方法,从场景到实践,体系化的将阿里巴巴飞天大数据平台10多年的经过验证的方法与实践深入浅出的讲给开发者们。帮助大数据开发者快速了解并掌握SaaS模式的云原生的数据仓库,助力开发者学习了解先进的技术栈,并能在实际业务中敏捷的进行大数据分析,赋能企业业务。 通过本课程可以了解SaaS模式云原生数据仓库领导者MaxCompute核心功能及典型适用场景,可应用MaxCompute实现数仓搭建,快速进行大数据分析。适合大数据工程师、大数据分析师 大量数据需要处理、存储和管理,需要搭建数据仓库?学它! 没有足够人员和经验来运维大数据平台,不想自建IDC买机器,需要免运维的大数据平台?会SQL就等于会大数据?学它! 想知道大数据用得对不对,想用更少的钱得到持续演进的数仓能力?获得极致弹性的计算资源和更好的性能,以及持续保护数据安全的生产环境?学它! 想要获得灵活的分析能力,快速洞察数据规律特征?想要兼得数据湖的灵活性与数据仓库的成长性?学它! 出品人:阿里云大数据产品及研发团队专家 产品 MaxCompute 官网 https://www.aliyun.com/product/odps 
相关文章
|
2月前
|
安全 物联网 区块链
未来交织:新兴技术趋势与跨领域应用探索
【5月更文挑战第30天】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兴技术如区块链、物联网(IoT)、虚拟现实(VR)正在重塑我们的世界。这些技术的融合与发展,预示着一个互联更为紧密、操作更为透明、体验更为沉浸的未来。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些技术的最新发展趋势,以及它们在不同行业中的应用场景,揭示它们如何共同塑造经济和社会结构,并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
2月前
|
供应链 监控 物联网
未来交织:新兴技术趋势与跨领域应用
【5月更文挑战第27天】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新兴技术如区块链、物联网(IoT)、虚拟现实(VR)等正逐步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这些技术不仅在各自的领域内不断进化,而且开始相互融合,形成更为复杂和强大的系统。本文将探讨这些技术的发展趋势,并分析它们在不同应用场景中的结合点,以及这种融合如何推动社会进步和行业变革。
|
容灾 安全 大数据
为数据安全而生,阿里云容灾备份方案场景实践解析
数字经济时代,数据正以超出想象的速度快速增长。短短几年,数据量已经从TB级别跃升到PB乃至ZB级别。
4985 0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弹性计算 边缘计算
|
JSON 测试技术 数据处理
1688商品发布框架升级,海量规则如何覆盖?
阿里QA导读:1688商品发布系统升级发品框架GPF,面对商品模型复杂度极高,发布的海量场景、多重业务逻辑如何覆盖?本文从手工测试到自动化测试,以及完善的质量保障方案一一解答。
355 0
1688商品发布框架升级,海量规则如何覆盖?
|
编解码 人工智能 运维
跨越行业绊脚石,阿里云函数计算发布7大技术突破
如何对函数进行端云联调、如何对函数进行可观测和调试、如何优化 GB 级别的镜像冷启动?这些以往在服务的颗粒度时,都不是问题的事情,成了 Serverless 大规模落地企业核心生产业务的绊脚石。 2021云栖大会现场,阿里巴巴研究员、阿里云智能云原生应用平台总经理丁宇(叔同)重磅发布了函数计算的7大技术创新和突破,加速现代应用架构的革新。
364 2
跨越行业绊脚石,阿里云函数计算发布7大技术突破
|
编解码 人工智能 运维
跨越行业绊脚石,阿里云函数计算发布 7 大技术突破
2021 云栖大会现场,阿里巴巴研究员、阿里云智能云原生应用平台总经理 丁宇(叔同)重磅发布了函数计算的 7 大技术创新和突破,加速现代应用架构的革新。
跨越行业绊脚石,阿里云函数计算发布 7 大技术突破
|
存储 SQL 搜索推荐
如何构建用户画像,给用户打“标签”?2
如何构建用户画像,给用户打“标签”?2
440 0
如何构建用户画像,给用户打“标签”?2
|
运维 监控 搜索推荐
阿里云林小平:如何实现资源高效运维及成本分析
通过标签功能进行资源运维及精细化的权限管理,实现高效能、低成本的目标。
阿里云林小平:如何实现资源高效运维及成本分析
|
人工智能 编解码 边缘计算
阿里云连续四年稳居中国视频云整体市场份额第一!
IDC第一的背后,阿里云在打造怎样的一朵“视频云”?
855 0
阿里云连续四年稳居中国视频云整体市场份额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