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器原理 09 # 作用域链和闭包 :代码中出现相同的变量,JavaScript引擎是如何选择的?

简介: 浏览器原理 09 # 作用域链和闭包 :代码中出现相同的变量,JavaScript引擎是如何选择的?

说明

浏览器工作原理与实践专栏学习笔记

例子

先看一个例子

function bar() {
    console.log(myName)
}
function foo() {
    var myName = "极客邦"
    bar()
}
var myName = "极客时间"
foo()


其调用栈的状态图如下所示:

20210321223603570.png


全局执行上下文和 foo 函数的执行上下文中都包含变量 myName,那 bar 函数里面 myName 的值用哪个?

我们先去掉全局变量的一行,去控制台输出一下看看:

2021040715465785.png


显然说明了 bar 函数里面 myName 的值用的全局变量的,原因是什么?



作用域链


每个执行上下文的变量环境中,都包含了一个外部引用,用来指向外部的执行上下文,我们把这个外部引用称为 outer


带有外部引用的调用栈示意图:


20210407155432992.png



bar 函数和 foo 函数的 outer 都是指向全局上下文的,这也就意味着如果在 bar 函数或者 foo 函数中使用了外部变量,那么 JavaScript 引擎会去全局执行上下文中查找。我们把这个查找的链条就称为作用域链。


我当时看到这儿的时候也有一个问题:那就是那为什么 bar 函数的外部引用是全局执行上下文,而不是 foo 函数的执行上下文?


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了解词法作用域:因为作用域链是由词法作用域决定的。



词法作用域


词法作用域就是指作用域是由代码中函数声明的位置来决定的,所以词法作用域是静态的作用域,通过它就能够预测代码在执行过程中如何查找标识符。


用一个函数嵌套来表示一下:词法作用域

20210407160932388.png

词法作用域链的顺序是:foo 函数作用域—>bar 函数作用域—>main 函数作用域—> 全局作用域。

词法作用域是代码编译阶段就决定好的,和函数是怎么调用的没有关系。



块级作用域中的变量查找


例子:

function bar() {
    var myName = "极客世界"
    let test1 = 100
    if (1) {
        let myName = "Chrome浏览器"
        console.log(test)
    }
}
function foo() {
    var myName = "极客邦"
    let test = 2
    {
        let test = 3
        bar()
    }
}
var myName = "极客时间"
let myAge = 10
let test = 1
foo()


块级作用域中是如何查找变量的:

首先是在 bar 函数的执行上下文中查找,但因为 bar 函数的执行上下文中没有定义 test 变量,所以根据词法作用域的规则,下一步就在 bar 函数的外部作用域中查找,也就是全局作用域。


20210407163013320.png



闭包

结合代码来理解什么是闭包:

function foo() {
    var myName = "极客时间"
    let test1 = 1
    const test2 = 2
    var innerBar = {
        getName:function(){
            console.log(test1)
            return myName
        },
        setName:function(newName){
            myName = newName
        }
    }
    return innerBar
}
var bar = foo()
bar.setName("极客邦")
bar.getName()
console.log(bar.getName())



执行结果:


20210407174223556.png


执行到 return innerBar 时候的调用栈:


20210407174712730.png



innerBar 对象里包含了 getName 和 setName 的两个方法,方法内部使用了 myName 和 test1 两个变量


根据词法作用域的规则,内部函数 getName 和 setName 总是可以访问它们的外部函数 foo 中的变量。

foo 函数执行完成之后,其执行上下文从栈顶弹出了,但是由于返回的 setName 和 getName 方法中使用了 foo 函数内部的变量 myName 和 test1,所以这两个变量依然保存在内存中。这些变量的集合就称为 foo 函数的闭包。


闭包的产生过程:


20210407175754918.png



在 JavaScript 中,根据词法作用域的规则,内部函数总是可以访问其外部函数中声明的变量,当通过调用一个外部函数返回一个内部函数后,即使该外部函数已经执行结束了,但是内部函数引用外部函数的变量依然保存在内存中,我们就把这些变量的集合称为闭包。


闭包是如何使用的呢?


上面代码执行到 bar.setName 里的 myName = "极客邦" 时,JavaScript 引擎会沿着“当前执行上下文–>foo 函数闭包–> 全局执行上下文”的顺序来查找 myName 变量:如图


20210407181948940.png



  1. setName 的执行上下文中没有 myName 变量
  2. foo 函数的闭包中包含了变量 myName
  3. 调用 setName 时,会修改 foo 闭包中的 myName 变量的值

我们通过开发者工具来看看:在代码出加一个 debugger


20210407182642307.png


然后展开,开发者工具中的闭包展示如下:


20210407182754694.png


当调用 bar.getName 的时候,右边 Scope 项就体现出了作用域链的情况:

   Local 就是当前的 getName 函数的作用域

   Closure(foo) 是指 foo 函数的闭包

   最下面的 Global 就是指全局作用域


从 Local–>Closure(foo)–>Global 就是一个完整的作用域链。




闭包是怎么回收的

为什么?


因为如果闭包使用不正确,会很容易造成内存泄漏。


通常,如果引用闭包的函数是一个全局变量,那么闭包会一直存在直到页面关闭;但如果这个闭包以后不再使用的话,就会造成内存泄漏。


如果引用闭包的函数是个局部变量,等函数销毁后,在下次 JavaScript 引擎执行垃圾回收时,判断闭包这块内容如果已经不再被使用了,那么 JavaScript 引擎的垃圾回收器就会回收这块内存。


使用闭包原则:如果该闭包会一直使用,那么它可以作为全局变量而存在;但如果使用频率不高,而且占用内存又比较大的话,那就尽量让它成为一个局部变量。


思考题

var bar = {
    myName:"time.geekbang.com",
    printName: function () {
        console.log(myName)
    }    
}
function foo() {
    let myName = "极客时间"
    return bar.printName
}
let myName = "极客邦"
let _printName = foo()
_printName()
bar.printName()



参考答案:来自网友–《蓝配鸡》

最后输出的都是 “极客邦”,这里不会产生函数闭包。因为 JavaScript 语言的作用域链是由词法作用域决定的,而词法作用域是由代码结构来确定的。

全局执行上下文:
变量环境:
Bar=undefined
Foo= function
词法环境:
myname = undefined
_printName = undefined
开始执行:
bar ={myname: "time.geekbang.com", printName: function(){...}}
myName = " 极客邦 "
 _printName = foo() 调用foo函数,压执行上下文入调用栈
foo函数执行上下文:
变量环境: 空
词法环境: myName=undefined
开始执行:
myName = " 极客时间 "
return bar.printName
开始查询变量bar, 查找当前词法环境(没有)->查找当前变量环境(没有) -> 查找outer词法环境(没有)-> 查找outer语法环境(找到了)并且返回找到的值
pop foo的执行上下文
_printName = bar.printName
printName()压bar.printName方法的执行上下文入调用栈
bar.printName函数执行上下文:
变量环境: 空
词法环境: 空
开始执行:
console.log(myName)
开始查询变量myName, 查找当前词法环境(没有)->查找当前变量环境(没有) -> 查找outer词法环境(找到了)
打印" 极客邦 "
pop bar.printName的执行上下文
bar.printName() 压bar.printName方法的执行上下文入调用栈
bar.printName函数执行上下文:
变量环境: 空
词法环境: 空
开始执行:
console.log(myName)
开始查询变量myName, 查找当前词法环境(没有)->查找当前变量环境(没有) -> 查找outer词法环境(找到了)
打印" 极客邦 "
pop bar.printName的执行上下文







目录
相关文章
|
4天前
|
JavaScript 前端开发 API
JavaScript中通过array.map()实现数据转换、创建派生数组、异步数据流处理、复杂API请求、DOM操作、搜索和过滤等,array.map()的使用详解(附实际应用代码)
array.map()可以用来数据转换、创建派生数组、应用函数、链式调用、异步数据流处理、复杂API请求梳理、提供DOM操作、用来搜索和过滤等,比for好用太多了,主要是写法简单,并且非常直观,并且能提升代码的可读性,也就提升了Long Term代码的可维护性。 只有锻炼思维才能可持续地解决问题,只有思维才是真正值得学习和分享的核心要素。如果这篇博客能给您带来一点帮助,麻烦您点个赞支持一下,还可以收藏起来以备不时之需,有疑问和错误欢迎在评论区指出~
|
4天前
|
移动开发 运维 供应链
通过array.some()实现权限检查、表单验证、库存管理、内容审查和数据处理;js数组元素检查的方法,some()的使用详解,array.some与array.every的区别(附实际应用代码)
array.some()可以用来权限检查、表单验证、库存管理、内容审查和数据处理等数据校验工作,核心在于利用其短路机制,速度更快,节约性能。 博客不应该只有代码和解决方案,重点应该在于给出解决方案的同时分享思维模式,只有思维才能可持续地解决问题,只有思维才是真正值得学习和分享的核心要素。如果这篇博客能给您带来一点帮助,麻烦您点个赞支持一下,还可以收藏起来以备不时之需,有疑问和错误欢迎在评论区指出~
|
4天前
|
供应链 JavaScript 前端开发
通过array.every()实现数据验证、权限检查和一致性检查;js数组元素检查的方法,every()的使用详解,array.some与array.every的区别(附实际应用代码)
array.every()可以用来数据验证、权限检查、一致性检查等数据校验工作,核心在于利用其短路机制,速度更快,节约性能。 博客不应该只有代码和解决方案,重点应该在于给出解决方案的同时分享思维模式,只有思维才能可持续地解决问题,只有思维才是真正值得学习和分享的核心要素。如果这篇博客能给您带来一点帮助,麻烦您点个赞支持一下,还可以收藏起来以备不时之需,有疑问和错误欢迎在评论区指出~
|
4天前
|
数据采集 消息中间件 JavaScript
浏览器渲染揭秘:从加载到显示的全过程;浏览器工作原理与详细流程
了解浏览器工作原理与流程,能有效帮助前端开发与性能优化。 博客不应该只有代码和解决方案,重点应该在于给出解决方案的同时分享思维模式,只有思维才能可持续地解决问题,只有思维才是真正值得学习和分享的核心要素。如果这篇博客能给您带来一点帮助,麻烦您点个赞支持一下,还可以收藏起来以备不时之需,有疑问和错误欢迎在评论区指出~
|
4天前
|
缓存 自然语言处理 JavaScript
JavaScript中闭包详解+举例,闭包的各种实践场景:高级技巧与实用指南
闭包是JavaScript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它不仅可以增强代码的可维护性,还能在模块化、回调处理等场景中发挥巨大作用。然而,闭包的强大也意味着需要谨慎使用,避免潜在的性能问题和内存泄漏。通过对闭包原理的深入理解以及在实际项目中的灵活应用,你将能够更加高效地编写出简洁且功能强大的代码。 只有锻炼思维才能可持续地解决问题,只有思维才是真正值得学习和分享的核心要素。如果这篇博客能给您带来一点帮助,麻烦您点个赞支持一下,还可以收藏起来以备不时之需,有疑问和错误欢迎在评论区指出~
|
4天前
|
监控 JavaScript 前端开发
MutationObserver详解+案例——深入理解 JavaScript 中的 MutationObserver:原理与实战案例
MutationObserver 是一个非常强大的 API,提供了一种高效、灵活的方式来监听和响应 DOM 变化。它解决了传统 DOM 事件监听器的诸多局限性,通过异步、批量的方式处理 DOM 变化,大大提高了性能和效率。在实际开发中,合理使用 MutationObserver 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控制 DOM 操作,提高代码的健壮性和可维护性。 只有锻炼思维才能可持续地解决问题,只有思维才是真正值得学习和分享的核心要素。如果这篇博客能给您带来一点帮助,麻烦您点个赞支持一下,还可以收藏起来以备不时之需,有疑问和错误欢迎在评论区指出~
MutationObserver详解+案例——深入理解 JavaScript 中的 MutationObserver:原理与实战案例
|
4天前
|
JavaScript 前端开发 Java
深入理解 JavaScript 中的 Array.find() 方法:原理、性能优势与实用案例详解
Array.find() 是 JavaScript 数组方法中一个非常实用和强大的工具。它不仅提供了简洁的查找操作,还具有性能上的独特优势:返回的引用能够直接影响原数组的数据内容,使得数据更新更加高效。通过各种场景的展示,我们可以看到 Array.find() 在更新、条件查找和嵌套结构查找等场景中的广泛应用。 在实际开发中,掌握 Array.find() 的特性和使用技巧,可以让代码更加简洁高效,特别是在需要直接修改原数据内容的情形。 只有锻炼思维才能可持续地解决问题,只有思维才是真正值得学习和分享的核心要素。如果这篇博客能给您带来一点帮助,麻烦您点个赞支持一
|
4天前
|
JavaScript 前端开发 算法
JavaScript 中通过Array.sort() 实现多字段排序、排序稳定性、随机排序洗牌算法、优化排序性能,JS中排序算法的使用详解(附实际应用代码)
Array.sort() 是一个功能强大的方法,通过自定义的比较函数,可以处理各种复杂的排序逻辑。无论是简单的数字排序,还是多字段、嵌套对象、分组排序等高级应用,Array.sort() 都能胜任。同时,通过性能优化技巧(如映射排序)和结合其他数组方法(如 reduce),Array.sort() 可以用来实现高效的数据处理逻辑。 只有锻炼思维才能可持续地解决问题,只有思维才是真正值得学习和分享的核心要素。如果这篇博客能给您带来一点帮助,麻烦您点个赞支持一下,还可以收藏起来以备不时之需,有疑问和错误欢迎在评论区指出~
|
4天前
|
JavaScript 前端开发 Java
详解js柯里化原理及用法,探究柯里化在Redux Selector 的场景模拟、构建复杂的数据流管道、优化深度嵌套函数中的精妙应用
柯里化是一种强大的函数式编程技术,它通过将函数分解为单参数形式,实现了灵活性与可复用性的统一。无论是参数复用、延迟执行,还是函数组合,柯里化都为现代编程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从 Redux 的选择器优化到复杂的数据流处理,再到深度嵌套的函数优化,柯里化在实际开发中展现出了非凡的价值。如果你希望编写更简洁、更优雅的代码,柯里化无疑是一个值得深入学习和实践的工具。从简单的实现到复杂的应用,希望这篇博客能为你揭开柯里化的奥秘,助力你的开发之旅! 只有锻炼思维才能可持续地解决问题,只有思维才是真正值得学习和分享的核心要素。如果这篇博客能给您带来一点帮助,麻烦您点个赞支持一
|
4天前
|
数据采集 JavaScript 前端开发
JavaScript中通过array.filter()实现数组的数据筛选、数据清洗和链式调用,JS中数组过滤器的使用详解(附实际应用代码)
用array.filter()来实现数据筛选、数据清洗和链式调用,相对于for循环更加清晰,语义化强,能显著提升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博客不应该只有代码和解决方案,重点应该在于给出解决方案的同时分享思维模式,只有思维才能可持续地解决问题,只有思维才是真正值得学习和分享的核心要素。如果这篇博客能给您带来一点帮助,麻烦您点个赞支持一下,还可以收藏起来以备不时之需,有疑问和错误欢迎在评论区指出~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