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日常工作中,可能会发现free的值(空闲)越来越低,我们会直观的认为内存耗尽,到达瓶颈了,其实,这只是Linux的为了提高文件读取的性能的内存使用机制罢了。不同于Windows,windows程序执行完后,会马上释放掉内存,把Memory降下来。而对于Linux,如果你的服务器内存还有足够多的空间的话,Linux会把程序运行的数据缓存起来,加入到Cache中,所以内存会不断增加,直到一定的限度为止.当超过这限度后,内核必须将脏页写回磁盘,以便释放内存。也就是说,当空闲内存低于一个特定的阈值时,内核的守护进程就会进行内存块回收,那我们如何判断内存达到瓶颈呢?
swap分区的意义
此时我们就要了解下为什么会有swap分区了,简单点说,当系统物理内存吃紧时,Linux会将内存中不常访问的数据保存到swap上,这样系统就有更多的物理内存为各个进程服务,而当系统需要访问swap上存储的内容时,再将swap上的数据加载到内存中,这就是我们常说的swap out和swap in,所以在我们判断内存达到瓶颈的时候,可以使用vmstat这个命令。
为什么会关闭swap分区
在很多公司里,swap分区是没有建立的,也就是说si,so那两列是长期为0,为什么会不做swap分区呢?swap是存放在磁盘上的,磁盘的速度和内存比较起来慢了好几个数量级,如果不停的读写swap,那么对系统的性能肯定有影响,尤其是当系统内存很吃紧的时候,读写swap空间发生的频率会很高,导致系统运行很慢,这个时候添加物理内存是唯一的解决办法,所以很多互联网公司并不需要开启swap,直接加内存即可,那关闭swap分区的情况下,如何查看内存瓶颈呢,首先我们在free -m的情况下,buff/cache的值持续降低,且available值也会走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