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网络编程模型从入门到实战基础篇,单服务器单个用户非并发版本

简介: TCP网络编程模型从入门到实战基础篇,单服务器单个用户非并发版本

前言

  • 本文仅仅针对对于学校学习网络编程之后不知道如何运用的情况, 本章学习可以收获的是最为基本的 TCP 模型的掌握

编程模型图:

一、网络编程实践的必备基础知识

ip地址 (32位地址) :  网络地址 + 主机号 组成: 可以唯一标识一台主机。。。。 前面的网络地址, 是确定是不是同一个网段下的。。。。  同一个网段下, 区分不同的电脑, 使用就是ip地址。。。。。但是ip地址不一定是永远唯一确定的, ?????   基于网络连接的地址,  在不同的地方联网, 每一次重新联网, ip地址都是可能不一样的.....   核心在于ip 不是物理地址, 是需要连接网络的。。。。                                                                                                                      

mac地址: 相比上述 ip 地址, mac 地址 就是一个 永远唯一确定的物理地址, 相当于是你的身份证, 出场全球唯一确定的.....   因为  不是 像 ip  基于 不同的网段 网络连接会发生改变的....      

端口号(port) (16位) :唯一标识一个进程。。。。此处我们谈谈为何需要端口号。。。。。  如果在同一台主机上  两个进程间需要建立通信连接, 或者是  不同主机上不同的进程之间需要确定一个连接,这个时候 如果只有  ip 地址 是不够的, 因为无法唯一确定到一个 进程上去......                                                                                                        

网络连接建立的根本是为了什么, 本质是什么???      

任何的网络服务器与网络客户端, 如果要进行正常的数据通信, 必须使用端口号, 来进行唯一标识自身进程......

唯一标识进程  :     在同一个 OS 内,一个进程可以与一个端口号进行绑定, 该端口号就在网络层面唯一标识一主机上的唯一一个进程  

ip + port    :   标识全网内唯一的一个进程    

socket的理解 :   英文含义 : 插口, 我的简单理解, 在服务器端和客户端同时开一个口子, 然后数据的收发都是通过这个口子实现的, 这样理解一下, 感觉就像是弄一根虚拟的网线, 一端插在客户端,一端插在服务端,然后进行通信.......        开一个口子, 从口子里面读取数据, 往口子里面发送数据

创建socket的细节分析 :    IP层 (网络层) : 使用的是IPV4 还是 IPV6,   传输层使用的是 TCP 还是 UDP (本文仅仅研究 TCP)       针对   TCP  我们 使用的是   IPV4 (AF_INET) +   TCP (SOCK_STREAM)

数据传输之网络传输存储格式统一 :      机器存在大端机器小端机器的区别, 区分大端机器还是小端机器就是查看低地址存储的是低字节数据还是高字节数据, 低地址存储低字节数据 (小端存储), 低字节存储高字节数据 (大端存储). 正是由于不同的机器存储数据的格式不同, 但是我们如何正确的在网络上传输界定这些数据的存储格式呢????  

解决办法:     统一成固定的网络字节序: 网络字节序, 是按照大端存储的格式传输数据流的地址信息的, 所以如果是大端机器我们直接不需要转换数据格式直接可以传输, 小端机器就需要转换为网络字节序传入其中, 确定数据流地址信息

如下的代码注释帮助理解: h : host(主机) n :network(网络)  l :long (32位ip地址)  s : short (16位

  • port)  
SYNOPSIS
       #include <arpa/inet.h>
       uint32_t htonl(uint32_t hostlong);
       uint16_t htons(uint16_t hostshort);
       uint32_t ntohl(uint32_t netlong);
       uint16_t ntohs(uint16_t netshort);
DESCRIPTION
       The htonl() function converts the unsigned integer hostlong from host byte order to network byte order.
       The htons() function converts the unsigned short integer hostshort from host byte order to network byte order.
       The ntohl() function converts the unsigned integer netlong from network byte order to host byte order.
       The ntohs() function converts the unsigned short integer netshort from network byte order to host byte order.
       On  the  i386 the host byte order is Least Significant Byte first, whereas the network byte order, as used on the Internet, is Most Significant
       Byte first.

然后针对  sockaddr结构进行图解分析  

  • struct sockaddr_in 结构以及分析如下:    
  1. sin_family : 协议家族 (域)   直接写  AF_INET 表示 IPV4网络协议  
  2. sin_port    : 16位端口号   (注意字节序)
  3. sin_addr   :  32位 IP地址   (注意字节序)  

二、系统调用方法刨析

1.socket

returnval  :         On success, a file descriptor for the new socket is returned.  On error, -1 is returned, and errno is set appropriately.                成功返回套接字文件描述符, 失败返回 -1

2.bind

结构体具体参数设置刨析:

INADDR_ANY  :   本质是一个宏,可以代表本地的任意IP地址,因为服务器可能存在多个网卡, 每个网卡也可能绑定多个ip 地址, 这样设置可以在所有的ip地址上监听, 直到和某个客户端建立了连接时才确定下来到底用哪个ip地址.        (说白了  就是 通配 服务器上的任意可能的ip地址,  避免单机 多ip 造成的 ip 设置错误问题)


return val :   成功返回0,  失败返回 -1.

3.listen

return val :   成功 返回 0 失败返回 -1 且 传入的 sockfd 变成监听套接字.


监听套接字(listenfd) :  全局唯一一个监听套接字在服务器上, 特别注意, 监听套接字全局唯一一个, 一直保持监听状态, (不像后文中的 connfd : connectfd : 连接套接字)


连接套接字 (connfd)   :  每建立了一个连接就会从新产生一个新的  connfd。。。。


生活实例理解监听套接字 和连接套接字, 连接套接字也可叫做服务套接字:


比如说一个高档的酒店, 门口一直有一个接车欢迎的服务员, 这个服务员一直在门口进行监听工作, 来了客人就把人家请进去, 进去之后由单独的另外一个服务员对齐进行服务, 这个酒店是比较高档的, 进去之后服务员是一直对齐服务的, 每来一个人都需要一个新的服务套接字(连接套接字)对齐进行服务,直到离开, 至于门口的监听套接字, 是一直不断的监听哪个客户来了, 哪个要建立连接工作.......

4.accept

代码模型 :

while (1) {
        clientaddr_len = sizeof(clientaddr);
        connfd = accept(listenfd, (SA*) &clientaddr, &clientaddr_len);
        服务逻辑代码
        close(connfd);       //服务结束关闭连接..
}

return val :   返回值 正是上述的   connfd, 连接套接字, 每实现一个连接 都会返回一个新的connfd, 所以一般accept函数都是放在一个死循环中不停的接收客户端的连接亲求,并且对齐进行服务....

5.connect

return val :   成功返回0, 失败返回 -1

辅助函数:   后序 需要使用 字符串ip地址 和   sin_addr之间的相互转换:

三、实际案例代码

1.服务器端

代码如下:

[tangyujie@VM-4-9-centos Serve]$ cat server.c
#include <sys/types.h>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sys/socket.h>
#include <arpa/inet.h>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ctype.h>
#include <strings.h>
#define SERVE_PORT 12345
#define ERR_EXIT(m) \
  do { perror(m); exit(EXIT_FAILURE); } while (0)
typedef struct sockaddr SA;
int listenfd;               //设置全局监听套接字, 方便关闭
void handle(int signo) {
  fprintf(stdout, "ByeBye!\n");
  close(listenfd);
  exit(EXIT_SUCCESS);
}
int main() {
  signal(SIGINT, handle);
  int connfd;
  struct sockaddr_in serveAdd, clientAdd;
  socklen_t clientAdd_len;
  char ipbuff[256];
  //创建套接字
  if ((listenfd = socket(AF_INET, SOCK_STREAM, 0)) == -1) {
    ERR_EXIT("socket"); //协议家族 服务类型(套接字类型), 协议弃用(0)
  }
  //确定服务端地址簇
  bzero(&serveAdd, sizeof(serveAdd));         //清0
  serveAdd.sin_family = AF_INET;
  serveAdd.sin_port = htons(SERVE_PORT);
  serveAdd.sin_addr.s_addr = htonl(INADDR_ANY);   //注意转网络字节序
  //bind 端口 地址信息
  if (bind(listenfd, (SA*)&serveAdd, sizeof(serveAdd)) == -1) {
    ERR_EXIT("bind");
  }
  //开始监听..
  if (listen(listenfd, 3) == -1) {
    ERR_EXIT("listen");
  }
  printf("Accepting connections..\n");
  //循环不断的接收客户的连接请求进行服务
  while (1) {
    clientAdd_len = sizeof(clientAdd);
    if ((connfd = accept(listenfd, (SA*)&clientAdd, &clientAdd_len)) == -1) {
      ERR_EXIT("accept");
    }
    printf("recieve connection from ip is %s and port is %d\n",
      inet_ntop(AF_INET, &clientAdd.sin_addr, ipbuff, sizeof(ipbuff)), 
      ntohs(clientAdd.sin_port));
    //服务
    while (1) {
      char buff[1024] = {0};
      int i;
      int n = read(connfd, buff, sizeof(buff));   //读数据
      if (n == -1) {
        ERR_EXIT("read");
      } 
      if (n == 0) {                 //说明客户端主动断开连接
        break;
      }
      //处理数据, 简单的小写字符转大写
      for (i = 0; i < n; ++i) {
        buff[i] = toupper(buff[i]);
      }
      //写回
      write(connfd, buff, n);
    }
    fprintf(stdout, "ip %s and port is %d interrupt connfd\n",
        ipbuff, ntohs(clientAdd.sin_port));
    close(connfd);                    //服务结束断开连接
  }
    return 0;
}

2.客户端

代码如下 :

[tangyujie@VM-4-9-centos Serve]$ cat client.c
#include <sys/types.h>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sys/socket.h>
#include <arpa/inet.h>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strings.h>
#include <signal.h>
#include <string.h>
#define SERVE_PORT 12345                //端口号
#define ERR_EXIT(m)\
  do { perror(m); exit(EXIT_FAILURE); } while (0)     //错误处理
typedef struct sockaddr SA;               
int sockfd;                       //设置全局, 方便关闭
void handle(int signo) {
  fprintf(stdout, "ByeBye!\n");
  close(sockfd);
  exit(EXIT_SUCCESS);
}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if (argc != 2) {
    fprintf(stderr, "%s <ip>", argv[0]);
    close(EXIT_FAILURE);
  }
  signal(SIGINT, handle);
  struct sockaddr_in serveAdd;
  //创建套接字
  if ((sockfd = socket(AF_INET, SOCK_STREAM, 0)) == -1) {
    ERR_EXIT("socket"); //协议家族 服务类型(套接字类型), 协议弃用(0)
  }
    //确定服务端地址簇
  bzero(&serveAdd, sizeof(serveAdd));         //清0
  serveAdd.sin_family = AF_INET;
  serveAdd.sin_port = htons(SERVE_PORT);
  //将传入的ip字符串转换为 sin_addr
  if (inet_pton(AF_INET, argv[1], &serveAdd.sin_addr) == -1) {
    ERR_EXIT("inet_ntop");
  } 
  //不需要绑定端口号 系统随机分配一个临时端口号, 直接连接
  if (connect(sockfd, (SA*)&serveAdd, sizeof(serveAdd)) == -1) {
    ERR_EXIT("connect");
  }
  while (1) {                   //死循环, 使用ctrl c信号关闭连接
    char buff[1024];
    printf("请说>>");
    scanf("%s", buff);
    write(sockfd, buff, strlen(buff));
    int n = read(sockfd, buff, sizeof(buff));
    if (n == -1) {
      ERR_EXIT("read");
    }
    buff[n] = 0;
    fprintf(stdout, ">>%s\n", buff);
  }
}

总结     (本文存在网络上的部分借鉴, 基本是出自本人自身理解, 存在不足之处希望大家帮助改正,共同学习进步)

通过上述:


我们主要需要掌握网络 ip地址 mac地址的  对比学习 以及含义,


mac 地址出场设定, 全球唯一.


ip 地址基于网络连接, 不同的网段下,或者同一网段下不同时候的连接  ip地址可能不一样. ip地址由 网络号 + 主机号  构成, 可以唯一标识一台主机.....


port端口号, 由于需要区别同一台  主机上面的  不同的 进程, port端口号主要是标识全网类唯一的一个进程


socket连接服务的本质: 是 全网中 为二两个 不同进程 之间 的 基于网络的相互通信.... 这种通信方式叫做 socket通信, 本质是打破同一主机通信的局限, 实现不同主机之间的通信


然后就是最基础网络通信的 TCP   模型了.....


通过上述模型, 存在一定的问题, 我们发现, 只有一个客户进行连接访问服务端的时候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第二个客户端连接请求过来的时候, 竟然没有办法进行服务?????????


这样是不符合我们生活实际需求的, 也就是没办法并发服务多个客户端...这个问题提出来, 如何解决,大家可以在评论区进行讨论


相关文章
|
2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编解码 自动驾驶
RT-DETR改进策略【模型轻量化】| 替换骨干网络为MoblieNetV1,用于移动视觉应用的高效卷积神经网络
RT-DETR改进策略【模型轻量化】| 替换骨干网络为MoblieNetV1,用于移动视觉应用的高效卷积神经网络
66 3
RT-DETR改进策略【模型轻量化】| 替换骨干网络为MoblieNetV1,用于移动视觉应用的高效卷积神经网络
|
2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移动开发 测试技术
RT-DETR改进策略【模型轻量化】| 替换骨干网络为MoblieNetV2,含模型详解和完整配置步骤
RT-DETR改进策略【模型轻量化】| 替换骨干网络为MoblieNetV2,含模型详解和完整配置步骤
77 1
RT-DETR改进策略【模型轻量化】| 替换骨干网络为MoblieNetV2,含模型详解和完整配置步骤
|
2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编解码 TensorFlow
RT-DETR改进策略【模型轻量化】| 替换骨干网络为EfficientNet v1 高效的移动倒置瓶颈结构
RT-DETR改进策略【模型轻量化】| 替换骨干网络为EfficientNet v1 高效的移动倒置瓶颈结构
151 0
RT-DETR改进策略【模型轻量化】| 替换骨干网络为EfficientNet v1 高效的移动倒置瓶颈结构
|
18天前
|
安全 网络安全 定位技术
网络通讯技术:HTTP POST协议用于发送本地压缩数据到服务器的方案。
总的来说,无论你是一名网络开发者,还是普通的IT工作人员,理解并掌握POST方法的运用是非常有价值的。它就像一艘快速,稳定,安全的大船,始终为我们在网络海洋中的冒险提供了可靠的支持。
59 22
|
23天前
|
Ubuntu Linux
Linux系统管理:服务器时间与网络时间同步技巧。
以上就是在Linux服务器上设置时间同步的方式。然而,要正确运用这些知识,需要理解其背后的工作原理:服务器根据网络中的其他机器的时间进行校对,逐步地精确自己的系统时间,就像一只犹豫不决的啮齿动物,通过观察其他啮齿动物的行为,逐渐确定自己的行为逻辑,既简单,又有趣。最后希望这个过程既能给你带来乐趣,也能提高你作为系统管理员的专业素养。
96 20
|
2月前
RT-DETR改进策略【模型轻量化】| 替换骨干网络为 GhostNet V3 2024华为的重参数轻量化模型
RT-DETR改进策略【模型轻量化】| 替换骨干网络为 GhostNet V3 2024华为的重参数轻量化模型
82 2
RT-DETR改进策略【模型轻量化】| 替换骨干网络为 GhostNet V3 2024华为的重参数轻量化模型
|
2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文件存储 异构计算
RT-DETR改进策略【模型轻量化】| 替换骨干网络为EfficientNet v2,加速训练,快速收敛
RT-DETR改进策略【模型轻量化】| 替换骨干网络为EfficientNet v2,加速训练,快速收敛
50 1
|
23天前
|
存储 缓存 网络协议
阿里云特惠云服务器99元与199元配置与性能和适用场景解析:高性价比之选
2025年,阿里云长效特惠活动继续推出两款极具吸引力的特惠云服务器套餐:99元1年的经济型e实例2核2G云服务器和199元1年的通用算力型u1实例2核4G云服务器。这两款云服务器不仅价格亲民,而且性能稳定可靠,为入门级用户和普通企业级用户提供了理想的选择。本文将对这两款云服务器进行深度剖析,包括配置介绍、实例规格、使用场景、性能表现以及购买策略等方面,帮助用户更好地了解这两款云服务器,以供参考和选择。
|
1月前
|
域名解析 人工智能 弹性计算
DeepSeek服务器繁忙解决方法:使用阿里云一键部署DeepSeek个人网站!
通过阿里云一键部署DeepSeek个人网站,解决服务器繁忙问题。学生用户可领取300元代金券实现0成本部署,普通用户则可用99元/年的服务器。教程涵盖从选择套餐、设置密码到获取百炼API-KEY的全流程,助您快速搭建专属大模型主页,体验DeepSeek、Qwen-max、Llama等多款模型,无需代码,最快5分钟完成部署。支持绑定个人域名,共享亲友使用,日均成本仅约1元。
133 10
|
3天前
|
安全 Linux
阿里云linux服务器使用脚本通过安全组屏蔽异常海外访问ip
公网网站可能会遭受黑客攻击导致访问异常,使用此脚本可以屏蔽掉异常IP 恢复访问。也可自行设置定时任务定期检测屏蔽。
81 28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